第129章 楊廣問答
大業七年十一月
據薊縣三十裏遠處,有一個名為向懷鄉之處。此鄉是薊縣下轄的土地,自從兩個月前開始,這裏就不斷的有一隊隊兵馬聚集於此。
一頂頂的營帳均勻分布在這方圓不到五裏地的空間之內,少說也有五六千餘帳,大約三萬人在其中。營地內大量的軍士在不停的忙碌之中,轅門之處不時有馬車和衛士出入。
忽然,一隊押送著三十幾輛的載滿麻袋的推車的隊伍出現在距離轅門一裏遠之外的地方,領頭的軍官手裏拿著一根鞭子在不停地吆喝道“大夥加把勁,前麵就是營地了,早些運回去早些休息,都快呀!”
看見轅門之後,那些滿頭大汗推著車的軍士們不覺間感到振奮,推車的速度較之剛才快了一大截。
營地之內的某個地方,周源等人正在開會。
“如今郭校尉和高校尉都已調走,二人麾下的騎兵隊也被帶走了,到底編入了那一部我也不甚清楚。現如今各部都在整編,調動頻繁,本將已經接到了調令,讓我等三日後去往右禦衛虎賁郎將衛文升麾下報道,你們回去後通知衛士們明日開始收拾行裝,隨時拔營。”鷹揚郎將周源大刀闊斧的對手下眾軍官吩咐。
“是”軍官們立即一齊拱手回答。
“趙司馬,你再去領五日的口糧來,我軍的糧草已經快消耗盡了。”周源又對他右邊的一個穿著黃衣的文官講道。
“是,大人。”
“該交代的都已經講了,你等退下,夏郎將留下。”
李康隨著眾人退出大帳之後,來到秦寒身邊問道“大人,你可知道朝廷打算如何整編軍隊?”
秦寒搖搖頭,“這我怎麽知道,兵部如今還沒有下達任何的消息,隻是在不停地抽調各部兵馬重新組建建製,具體如何還需等待兵部的命令。
這些不是你該關注的事情,管理好自己手下的衛士,要是出現有人效仿那王醜和筒兵的話,我絕不輕饒了你。”
“大人放心吧,我麾下的衛士絕不會出現如王醜、簡兵那般之人。”李康鄭重的拱手回答。
秦寒看了李康一眼後便心事重重的離去了。
回到自己的營帳,李康眉頭一皺“衛文升,這個人好像有些印象,再仔細回憶一下。”
李康在營帳想了半天還是沒有思索到衛文升是誰,他明明感覺對這個人有些印象,可就是想不起來。“奇怪了,怎麽會一點資料都想不起來呢?難道在曆史上是個無關要緊的人物?可不對呀,他是右禦衛虎賁郎將,現在右禦衛的大將軍一職空缺,將軍也都是虛設,虎賁郎將可是最大的官職了,按理來說他應該是個重要人物,史書上肯定多少有些記載。”
李康他們在十月份的時候就抵達了薊縣,先是全軍安穩的修整了半個多月,然後就又接到調令,讓他們將駐地轉移道這向懷鄉來。
在拒馬河耽擱了六七天,他們終於輪到他們過河了,過河之後就直奔薊縣。薊縣是涿郡的治所,臨塑宮就在薊縣邊上。涿郡比較寬廣,至少有博陵郡三個大,不過涿郡地處邊疆,雖然麵積廣闊,但是人口較之中原的郡縣還是少了許多,一直都是地廣人稀。
到了薊縣以後,周源他們就先去向衛府報了備,然後就是在休息,到了十一月份,匯聚在薊縣的軍隊就開始頻繁調動,幾天前,周源受到了衛府的軍令,將他們中的騎兵全部都調走了,其餘的軍隊現在也都是在打亂重組。
這不,李康他們又要去向新的上官報道了。
來到薊縣這麽久了,衛士們基本也沒有什麽事情,每日都是在進行日常的操練,或者是被派出去執行任務:去運送什麽糧草呀、搬東西什麽的一些累活重活。
正在李康思索的時候,高正走了進來,“老弟在想什麽呢?怎麽眉毛擰成這樣?”
“高大哥,你坐。”李康示意道。
“高大哥你怎麽來了?”李康微笑中帶著疑問。
聽到李康的話後,高正的臉色瞬間沉了下去,“兄弟,你還不知道吧,周郎將已經接到了命令,要他挑選三百副精良鐵甲交上去。”
李康驚異的瞪大眼睛“這是為何?為什麽要拿走我們的鎧甲?”
“哎!聽聞天子是要將這些鎧甲都分配到左右翊衛那裏,聖上打算挑選精銳的衛士進入兩部之中,作為這次大戰的主力。”高正搖頭歎氣的說道。
“可拿走了鎧甲,打起仗來我們的將士該怎麽辦?”鎧甲對於士兵就是第二條命,有了鎧甲,他們才可能在戰場上有更高的機會活下去。
“沒有辦法,如今隻能期盼到時我們不會碰到激烈的大仗,不然會有很多兄弟都要戰死。”高正無奈的講道。
李康聯想起今天和秦寒說話時他的陰沉臉色,算是明白了到底是怎麽回事了。
李康看向高正“高大哥,我對右禦衛虎賁郎將衛文升大人聽聞甚少,你在軍中這麽多年,想來對他知道一些,還請你和我講講。”
高正聽後皺了皺眉頭“怎麽,李兄弟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衛大人嗎?”
“確實如此。”看著高正怪異的眼神,好像是在問李康他怎麽連這都不知道。
“衛將軍可是一員老將了,他在北周的時候就已經入朝為官,衛老將軍可是在我朝的官員之中可是年歲最高的一批,好像今年已經到了七十餘歲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極高,你不應該不知道的呀?”
高正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李康講完後,李康突然心中亮光一閃蹦出來了一個名字:衛玄。
李康喜悅的製止了高正接下來的話“高大哥,不勞你了,小弟剛才一時記憶不清,經過高大哥你剛才的提點後李康已經想起來了,就不用有勞你在說了。”
“那就好。”
接下來李康又和高正閑聊了兩句,高正就離開了。
李康坐在營帳內開始搜索有關衛文升的資料。
衛玄,字文升,於北周武帝時踏入仕途,北周滅亡後,他又侍奉隋朝,在隋末期間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煬帝即位後,調他當衛尉卿,後又任工部尚書,如今他除了是右禦衛虎賁郎將以外,還兼任著刑部尚書一職。史書記載,在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各部都損失比較慘重,但是衛玄所部全部平安的回去了,因此衛玄被授予金紫光祿大夫。
想到這,李康眉飛色舞,既然自己這部人調到了衛玄的麾下,倒是不用擔心打起來後會像其餘的一些軍隊一樣傷亡慘重。
大業九年,煬帝再次到達遼東時,派衛玄與代王楊侑留守京師,拜授衛玄為京兆內史,仍舊擔任刑部尚書,同意衛玄見機行事,又令代王待衛玄為老師。
楊玄感起兵叛亂圍逼東都洛陽時,衛玄率領步兵、騎兵七萬人馬增援東都。不過衛玄寡不敵眾,與賊人頻頻作戰,頻頻失利,手下軍士死傷大半,在和楊玄感的幾次交戰中都戰敗了。
後來衛玄便一直鎮守大興城,等到隋末義軍四起的時候,衛玄看出來隋朝氣數將盡,便上表退休,沒有得到楊廣的同意。在李淵的義軍入關後,衛玄自知不能守住長安,又憂又怕,自稱有病,不管政事,長安淪陷後,他就回家去了。
想清楚衛玄的事情後,李康點點頭,在他麾下比在其餘那些將軍的麾下強太多了,不用擔心什麽全軍覆沒的事情。
……
大業七年十二月初八,如今天氣冷的要命,可是在薊縣北邊一大早的就有一幫子朝廷官員盛裝出現在那裏,擺出了一副接待貴賓的樣子。
今天確實是一個大日子,西突厥的處羅可汗今日會抵達臨塑宮,前去朝見楊廣,楊廣非常的高興,下令用最高規格的禮儀來接待他。
不過,明白的人都知道處羅其實是迫不得已,才會來朝見楊廣,如今的處羅雖名義上是西突厥的可汗,但實際上已經是無家可歸的流浪之人。處羅如今的處境,其實和隋朝的謀劃脫不開關係,甚至可以講隋朝就是罪魁禍首。
事情是這樣的:當初,煬帝西巡,派遣侍禦史韋節召見西突厥處羅可汗,命令他與煬帝的車駕在大鬥拔穀相會,西突厥人不願意,處羅可汗以其他的原因為借口婉言謝絕了使者。煬帝勃然大怒,但也無可奈何。
正逢西突厥酋長射匱派使者來求婚,裴矩因而奏道:“處羅可汗不來朝見,是依恃他勢力強大。我請求用計謀削弱他,使西突厥分裂,就容易製一服他們了。
射匱是都六可汗的兒子,達頭可汗的孫子。他家世代都是可汗,統治著突厥西部,現在聞知射匱失去官職,已附於處羅可汗了。因此他派遣使者來結一交一求援,願陛下對他的使者厚禮相待,任命射匱為大可汗,那麽突厥就會分裂,他們兩部分都會服從於我們了。”
楊廣聽從了裴矩的主意,於是就派裴矩早晚都到館驛,委婉地暗示勸告使者。
之後煬帝在仁風殿召見射匱的使者,述說處羅不順從的情況,稱讚射匱一向親善,並說將要立他為大可汗,命令他發兵誅滅處羅,然後再辦婚事。
煬帝取桃竹白羽箭一支,賜給射匱,並告訴他:“這件事應該快辦,快得就如箭一樣。”使者返回,路經處羅駐地,處羅很喜歡這支箭,想把它留下,射匱的使者崐施以詭計才得免。
射匱聽使者匯報此事後,大為高興,發兵襲擊處羅,處羅大敗,拋棄妻子,僅率幾千騎兵向東逃走,在路上又被動持,隻好寄居在高昌境內,向東據守時羅漫山。
高昌王曲伯雅把這一情況報告給朝廷。煬帝派遣裴矩和處羅居住在中原的母親向氏身邊的親近左右馳馬到達玉一門關晉昌城,明白地告訴處羅讓他入朝。
……
臨塑宮內,煬帝正和處羅可汗一起宴飲,處羅先是向煬帝跪拜稽首,為這麽晚才覲見皇帝而謝罪。楊廣以好言安尉他,讓他不要擔心。
此刻,楊廣和處羅宴飲的宮殿之內正歌舞升平,歡笑聲一片,盛大的女子樂隊在表演,她們絢麗的羅綺,再加上美妙的舞姿,及美妙的音樂,使人耳目一新。
隋朝的君臣歡笑連連,然而處羅可汗始終怏怏不樂,對於那歌舞毫無興趣,不時的歎一聲氣。
晚上,宴會結束之後,楊廣召集了幾名大臣正在一處宮殿內議事。
隨著這段時間不斷匯聚到涿郡的兵馬到來,楊廣也是越來越開心,看著那些雄赳赳的士兵們,楊廣心中的豪氣和信心也越來越足,相信這次一定可以好好的教訓高句麗蠻邦,宣揚隋朝的國威。
燈火通明的大殿內,楊廣誌得意滿的看了看坐在宮殿內的大臣們,忽然他看向向合水令庾質“庾愛卿,高麗之眾不能當我一郡,今朕以此眾伐之,卿以為克不?”
庾質是一個瘦瘦的,年歲約在五旬,臉上皮膚縮水嚴重的男子,聽到天子的問話後,他立即站起身回答道“伐之可克。然臣竊有愚見,不願陛下親行。”
煬帝聽後麵帶不悅之色,他如今興致正高,非常期望在自己的帶領下一舉攻克高句麗,讓高句麗俯首稱臣,解決這個邊疆大患,增加自己的威嚴和功績。現在聽到庾質說自己不應該親自帶兵,這讓他十分的不高興。
楊廣皺著眉頭,語氣中毫不掩飾自己的不高興,問道“朕集結軍隊至此,怎麽能還未看見敵軍我就先退卻呢?“
庾質回答講“攻戰而不能取勝,恐怕有損陛下的威名。要是陛下留在此地,指導傳授謀略,命令指揮猛將勁卒,火速進擊,出其不意,必定可以攻克。軍機在於神速,遲緩就會無功。”
楊廣不高興的說道“要是卿家心中害怕,自可留此。”
庾質聽後,將頭低的更低,不敢回話。
楊廣見此滿意的點了一下頭,心情舒暢不少。可突然間,他又聽到有人喊道“不可,不可呀,陛下前往實乃大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