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716章 彭城之戰(上)

第716章 彭城之戰(上)

  大秦二世扶蘇二年四月,白宣、王離率軍進抵外黃與章邯、白寶所部會師。與此同時,出武關橫掃楚地攻克陳城的蒙恬、白震所部四十萬秦軍兵先克城父再下新野、巨陽、隨後兵圍上蔡。至此,蒙恬留下白震圍攻上蔡,他親率十五萬精騎直插陽夏。蒙恬走後,白震隻用一天時間就攻克上蔡,進而橫渡淮水在淮水和烏江之間的廣大區域內橫衝直撞不斷攻城掠地。


  白宣和章邯會師之後將百萬大軍分為三路,中路軍擁兵四十萬,以王離為主將做為進攻彭城的主力。進攻方向為彭城和肖碭地區,對手為項羽和英布所率楚軍主力三十萬。


  北路軍擁兵三十萬,章邯為主將主攻方向為定陶,對手為楚軍大將龍且、項它。


  南路軍擁兵三十萬,主將為白寶,進攻方向為曲迂,對手為楚將吳芮為守將。


  蒙恬的十五萬大軍進逼陽夏,對戰共敖。


  至此,一張嚴密的大網已經鋪開,四路一百一十萬秦軍精銳從對彭城形成了包圍擠壓態勢。但卻留下了一明顯的逃生通道,這段通道的一端是彭城另一端則是位於淮水之畔上蔡以東百裏的一座城邑,這座城邑的名字叫做,垓下!


  這種布置在兵法中叫做“圍三闕一”或“圍師必闕”。這一招是華夏兵家屢試不爽的狠招,即使在現代這一招也被各國軍隊的指揮官不斷使用。


  圍三闕一的意思就是說進攻方在在發起攻擊的時候,無論有沒有能力全殲敵軍,都要給敵軍留一條“生路”。比如華夏古代的攻城戰,因為那時候的城基本上都是方形的,也就是說一座城有四個方向。那麽攻城的時候就不能全都圍死,隻能朝著三個方向打,必須留下其中一個方向給敵人逃命。


  當然,留出來的這條路是有講究的,首先這條路要崎嶇,適合埋伏伏兵。埋伏伏兵當然是為了清理逃出的敵軍的。


  第二,這條路要確保唯一性,不能讓敵軍四散而逃。


  或許有人會問,沒能力全殲敵軍時使用圍三闕一這招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如果有能力全殲敵軍那就一下圍死把敵軍往死裏揍不就行了,還費那麽大勁幹啥?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更加高深的兵法要旨了。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這圍三闕一就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試想如果進攻方仗著兵多將廣把敵軍圍死了往死裏打,那麽被圍的敵軍看到逃跑無望就會拚死抵抗。因為反正橫豎是個死,與其投降被人砍還不如奮戰而死。這就是所謂的困獸猶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最後進攻方贏了,那損失也絕對不會小。


  用圍三闕一就不一樣了,進攻方給敵軍留了一條活路,即使被圍的敵軍懷疑這是陷阱,但人是多疑的呀,敵軍會想萬一那不是陷阱而是真正的活路呢?如此一來敵軍就會喪失鬥誌,軍無戰心,隻想著逃跑。所以這一招最高明就高明在利用了人性的求生心裏,人隻要在有希望活下去的情況下會變得異常脆弱,也不會有死戰到底的決心。


  這就是兵聖孫子經常說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也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項羽兵敗棘原丟了六十萬大軍,但他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覷。即便現在項羽已成困獸之勢,但他也是一隻相當危險的困獸,這也是白宣為何會調集百萬大軍卻隻針對彭城,又費盡心思巧妙布置了一個圍三闕一的戰略陷阱的原因所在。


  百萬大軍兵臨城下,就算不打拿給敵軍造成的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這種戰略上的威懾是白宣常用的手段。這種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不僅是對敵軍的震懾也是我軍將士必勝信心的來源,更是軍心士氣不衰的保證。由此可見,白宣對戰略威懾的運用已經無人能及。


  而精心的算計、巧妙的占位、合理的安排,體現了白宣在戰術上的造詣堪稱登峰造極。白宣已經真正做到了戰略上藐視他,戰術上重視他。


  大秦二世扶蘇二年五月,隨著秦軍步步逼近,隨著包圍圈的逐步縮小,彭城之戰的外圍戰役首先在定陶一線打響了。應該說這場戰鬥的勝負對於秦軍而言是毫無懸念的,因為在兵力上龍且所部隻勉強達到了章邯軍的一半。


  龍且和項它麵對氣勢洶洶的三十萬章邯軍,他本想利用深溝壁壘層層阻擊,逐漸消耗章邯軍的有生力量,最終在最後一道防線上和章邯軍進行決戰。應該說這個戰役設想在理論上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在遇到裝備了已經改裝新式弩炮的章邯軍麵前,龍且構築的一道道深溝壁壘在頃刻之間便被從天而降的雨點般的炮彈給夷為平地。


  守在深溝壁壘內的楚軍將士連秦軍的影子都沒見著就死的死傷的傷,甚至有的都被活埋進廢墟之內。章邯軍將士就踏著一片焦土排著整齊的隊形,大大方方的走過了且的第一道防線。


  龍且設計的用於節節抵抗消耗秦軍的深溝壁壘反倒成了楚軍的墳墓,兵力本就不占優的龍且軍頓時死傷慘重,而秦軍基本上沒有傷亡。


  麵對這種完全不對等的戰鬥,麵對這種隻能挨打根本不能還手的戰鬥,龍且頓時傻了眼。當龍且清醒過來之後,被打急了眼的龍且瘋狂的命令楚軍發起了反衝鋒。看著頂著炮火和狂風暴雨般的弩箭,不要命的發起衝鋒,又在眨眼之間被殺的一幹二淨的楚軍將士們的慘狀,項它哭喊著跪在地上懇求龍且撤軍。


  盛怒之下的龍且拔出長劍就要殺了項它,可就在這時一枚炮彈在附近爆炸,崩飛的彈片將龍且的後背炸的沒一塊好地方,龍且失血過多又被爆炸震傷肺腑,他口吐鮮血栽倒在地。項它這才有機會接替龍且下達了撤軍命令。


  當項它抬著龍且逃回彭城的時候,十餘萬守衛定陶的楚軍,隻剩不到兩萬人跟著項它逃了回來。


  而此時已經殺進定陶城內的章邯卻在罵人。


  “你們弩炮手各個都是好樣的啊!真能打啊!你看看這遍地碎肉,兩個半拉腦袋的都難找,這讓兄弟們怎麽紀錄斬獲!啊!”


  管弩炮的副將耷拉著腦袋說:“白寶將軍說過,能用炮彈解決的就用炮彈,如果用炮彈能解決的非用人命去填的話,那這樣的將主就是,就是。”


  章邯:“就是啥,你直說!”


  副將:“白寶將軍說,這樣的將主就是傻蛋!”


  章邯氣得說不出話,最後一跺腳怒吼一聲:“全軍開拔,目標彭城,弩炮殿後!”


  說完之後章邯跳上馬背催馬而去,弩炮副將摸摸鼻子說:“弩炮本來就是殿後的,您當我是騎兵呢?嘁。等打完這仗我就調回白寶將軍身邊去,跟他打仗才輕鬆呢。”


  北路軍旗開得勝,緊跟著南路軍和蒙恬軍也是捷報頻傳。南路軍白寶那是個近乎癡迷的火力至上者,單反進攻之前那炮火準備那叫一個充足。白寶的座右銘就是:能用炮彈解決的絕不讓兄弟們冒險。能用一顆炮彈解決的,必須用三顆。不就是錢嘛,本將有錢,有錢!


  對於百寶這樣的崇尚火力到了令人發指地步的家夥,白宣開始還擔心,他會把號稱大秦猛士之鄉的雍城士伍帶成一幫離開炮火支援就不會打仗的少爺兵。但後來發現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秦人的好戰以及勇武是刻在骨子裏,浸透在血液中的。白寶並不傻,正因為他不傻所以他才崇尚強大的火力準備,他是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麾下猛士的傷亡,在大秦威名赫赫的雍城士伍,要死也得死在短兵相接,斬將奪旗的決戰之中。至於前奏戰,就交給炮彈吧。


  於是乎鎮守曲迂吳芮倒黴了,他的兵力隻有不到十萬,但他和他的將士們麵臨的炮擊強度是龍且軍三倍,吳芮被炮彈炸飛了,落地時已經分不清啥啥了,而他麾下的楚軍將士,能活著回到彭城的隻有幾百人。


  相比龍且和吳芮,鎮守陽夏的共敖還算幸運,雖說他麵對的是大秦騎兵戰術宗師蒙恬大將軍,但因為蒙恬所部大部分是騎兵,能攜帶的弩炮不多,也就是在攻城時用了一會,其他時間基本上打得還是常規戰。不過共敖還是敗了,因為他的兵力隻有六萬。而且他守衛的陽夏大概在現在的周口附近,屬於平原地帶,極其適合蒙恬的騎兵縱橫馳騁。在城牆被轟塌之後,共敖的部隊基本上就蹦躂不了多一會了。最後,陽夏之戰以楚軍主將共敖被斬,六萬楚軍全軍覆沒而告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