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689章 薛縣議事(下)

第689章 薛縣議事(下)

  楚軍大營,項梁率領、各路諸侯迎出營門。離的老遠項梁就拱手而拜:“項梁久聞先生大名,先生不為秦人重利所動隱居深山不為秦官,先生品德之高潔實為楚人楷模。如今反秦大業形如累卵,還望先生助我!”


  範增扶起項梁說到:“老夫年已七十,若君不棄,增願將於生托付於君,願為興楚滅秦而死!”


  項梁一聽喜出望外,立刻扶著範增並把各路諸侯接受給範增認識。範增對別人都是禮節性的點頭拱手,但他一看到項羽就笑逐顏開,伸手將項羽攬進懷中。


  範增:“此子將來必成霸業,這是誰?”


  項梁連忙回答:“這是我侄子項羽,先生若是喜歡就收羽兒為入室弟子吧。”


  範增開心的問項羽:“你可願意?”


  項梁連忙給項羽使眼色,於是項羽答道:“願意!”


  項梁忙說:“梁聽聞先生膝下無子,既然先生收了羽兒為入室弟子,那從今以後,就讓羽兒侍奉先生膝下吧。”


  範增老懷大慰,項梁趁熱打鐵趕緊命項羽行了拜師禮,項梁對項羽說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從今以後,你要尊稱先生為亞父!”


  項羽:“項羽拜見亞父!”


  範增扶起項羽笑得雙眼直流淚,韓信遠遠看到這一幕後低聲問張良:“這老頭都快死了還出來折騰,他是誰呀?”


  張良:“他叫範增,以擅出奇謀而著稱。大秦一統天下後,先皇曾重金招攬他,可他堅辭不受自己躲進深山隱居。有了範增,項梁就有了謀士,卻是如虎添翼。”


  韓信:“真有那麽厲害?真想和他比試一番。”


  張良:“也許以後會有機會的。”


  項梁有了軍師自然高興異常,於是當場拜範增為上卿,讓他為自己出謀劃策。


  眾人落座之後,言歸正傳。項梁說出了召集諸侯的目的,隨後問大家有何妙策。各路諸侯還沒說話,範增搶先說道:“秦滅六國後,咱們楚人對大秦的仇恨最深,楚人今還懷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懷王,因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讖語是有道理的。而陳勝敗亡,究其根源就在於他不立楚王之後而自立,因此便不能借助楚國世家的力量反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此陳勝才會敗的那麽快,亡的那麽慘。反觀上將軍項梁,自渡江以來楚地義軍紛紛前來歸附,皆是因為項氏世代為楚將,楚人都以為項梁能光複楚國社稷。事到如今,老夫隻有兩策,一是該順從民心,扶立楚王的後裔為王號令天下反秦義士攻滅暴秦。二就是在扶立楚王之後,授命項梁為令尹,統帥各路諸侯伐秦!老夫之策,諸君以為如何?”


  眾人:“我等並無異議!”


  韓信偷偷踹了一腳劉邦,劉邦回頭看看韓信,他看到的是一雙白眼白多於黑眼珠的眼睛。劉邦笑了笑站起身說道:“軍師所言極是,但請問軍師,楚王後裔在哪?難不成,軍師想讓虞姬為王?”


  範增仔細看了看劉邦之後轉頭問項梁:“這人是誰?”


  項梁:“這是沛公劉邦。”


  範增點點頭說:“無名之輩,你且坐下聽老夫說完。羽兒,去把為師帶來的那個少年請進來。”


  “喏。”


  項羽衝劉邦哼了一聲之後大步走出大帳,劉邦一臉尷尬的坐了下來。


  韓信:“這老家夥傲得很啊。”


  劉邦:“你讓我丟臉就位知道那老家夥的脾氣秉性?”


  韓信:“除此之外,你還能有何用?”


  劉邦:“好吧,你是我認的兄弟,我哭著也得幫你。”


  韓信:“你若覺得吃虧可以把我轟走,要不殺了也行。”


  劉邦:“不行,我舍不得。”


  就在來人嘀嘀咕咕的時候,項羽卻站在大帳外發呆。相遇是來找那個少年的,那少年特征很明顯,他又瘦又黑,穿著一身粗布衣衫,腳上是一雙麻鞋。項羽以為一下就能找到,可當他出了大帳之後卻不見了少年蹤跡。


  項羽圍著大帳走了一圈終於在草地上看到了那個少年,此時那個少年正蹲在地上不知在幹啥。項羽走了過去問到:“你在幹什麽?”


  少年回頭看了一眼項羽之後說到:“喂羊,這樣的草,小羊最喜歡吃了。”


  項羽這才看清原來這少年是蹲在地上看一隻小羊羔吃草,項羽說到:“別看了,亞父叫你。”


  少年:“亞父是誰?”


  項羽:“範增。”


  少年:“我不去”


  項羽:“不去我殺了你。”


  少年:“去了早晚也是被人殺,既然知道要被殺我幹啥還去。”


  項羽:“看樣子你是個聰明人啊,你叫什麽?”


  “熊心。”


  項羽:“你是楚國王族?”


  熊心:“我是懷王之後。”


  項羽:“我的祖父是項燕,叔父是項梁,我叫項羽。你別怕,我會保護你的,誰要是對你不利,我就殺了誰!”


  熊心抱起小羊羔對項羽說:“項氏一門眾臣良將輩出,我信你的。”


  項羽哈哈大笑拉著熊心走進大帳。


  項羽:“叔父、亞父,這位就是懷王後裔熊心!”


  項梁一聽哈哈大笑說到:“軍師一來就立了奇功,諸君隨我拜見大王。”


  “拜見大王!”


  秦二世二年四月,項梁在薛(今山東滕州東南)地召集各路義軍首領會盟,立楚國王族後代熊心為楚懷王,定都盱眙。項梁自號武信君,獨掌已經正式複國的楚國大權,並任陳嬰為上柱國,陪同楚懷王熊心,鎮守在遠離作戰前線的國都盱台。盡管誰都知道此時的楚懷王,是個任項梁擺布的傀儡,但不得不承認,熊心的出現重新豎起了反秦大旗,而且這一次項梁可以名正言順的以楚王的名義好令諸侯了。薛地議事之後,反秦大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在解決了最主要的問題之後,項梁的聲威已經到達了巔峰,各地義軍潮水般的投奔項梁麾下,經過一番整頓之後,項梁覺得自己得實力已經可以和章邯決一雌雄了,於是項梁調集精銳於當年六月開始對秦軍發起了反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