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642章 天下朝宮

第642章 天下朝宮

  始皇九年初,鹹陽章台宮正殿大朝會。


  李斯:“陛下,自從陛下出巡歸來之後,天下各地風調雨順,百姓順服官吏勤勉,我大秦已經呈現太平盛世之兆。這全是陛下仁慈之心感召日月,才讓上天才降下安寧。陛下功超三皇,德蓋五帝,實乃大秦之幸,黔首之幸,臣等之幸也。吾皇萬歲,大秦萬歲!”


  眾臣:“吾皇萬歲,大秦萬歲!”


  這話嬴政愛聽,想想也是,剛剛結束的巡遊風平浪靜,再也沒有出行任何差錯,至於嬴政對扶蘇的懷疑那也隻是他自己心裏知道。總的來說,剛結束的這次巡遊讓嬴政覺得那些反秦勢力已經被鎮壓下去,大秦黑冰台迅雷般的打擊,酷烈的手段已經把反秦勢力嚇破了膽,現在他們應該是躲在陰暗角落裏不敢再囂張了。想到這些,嬴政的心裏就得意萬分。


  等到眾臣山呼完畢,嬴政站起身打算說幾句然後宣布散朝,可就在這時,上前幾步大聲說到:“陛下且慢,臣有事起奏。”


  嬴政皺了皺眉頭坐回位子上說到:“去疾請講。”


  馮去疾:“陛下,如今各郡縣監牢之中人滿為患,臣將各地牢獄在押人數匯總之後發現,竟高達百萬之巨。最令臣不解的是,其中七成人為青壯士伍。臣想請問廷尉這些人都犯了何罪?”


  馮去疾的話引起了嬴政的注意,大秦全國犯罪下獄之人竟高達百萬,而且絕大多數是青壯。要知道青壯年可是一個王朝最主要的本錢,是一個王朝是否強盛的標誌。七十多萬青壯被關進了監獄,這的確是太過驚人,由不得嬴政不重視。


  嬴政:“閻樂,馮去疾所言可是真的?”


  廷尉閻樂:“啟奏陛下,是真的。”


  嬴政:“你好大膽子,竟把那麽多青壯關進牢獄,你想作甚!”


  閻樂跪倒在地不卑不亢的回答:“陛下莫急,聽臣細說。大秦律法雖嚴但若不是罪犯刑律最多隻是重罰還不至於入獄。馮去疾方才所說之事臣是知道的。這些刑徒絕大部分都是原六國之地的百姓,所犯之罪為叛逆。皆是黑冰台反複確認之後關入牢獄之中的。”


  嬴政:“反叛者高達百萬之巨,你是在說朕德行有愧嗎!”


  閻樂臉上閃過一絲懼色,他回頭看了一眼趙高之後才說:“並非如此,這些刑徒中的絕大多數都隻是有嫌疑或者是和已經確定反叛罪行的人有關聯的人。為確保大秦長治久安,為徹底鏟除反叛勢力,暫時將這些人關入牢獄,以免其在民間興風作浪,也借此機會震懾宵小。待到徹查清楚之後,再依據罪責輕重確定刑罰,明正典刑之後,牢獄中的刑徒自然就會減少。”


  馮去疾:“那需要多久?”


  閻樂:“這可不好說,因為誰也不會承認自己是反叛,定會巧言令色百般狡辯,如此一來所需時日就要長一些。況且黑冰台人手有限,現在側重於抓捕,詢問相對滯後。”


  馮去疾:“若是搞不清楚的該如何?”


  閻樂:“寧可信其有也不可輕縱,這是為大秦萬世永昌考慮。”


  馮去疾:“七十多萬青壯啊,陛下滅六國采用了多少人!這七十萬人用在戰場上足可平定天下開疆拓土了,就這樣被你們關進牢獄。我問你,你若是十年查不清該如何?”


  閻樂:“那就關十年。”


  馮去疾氣大吼起來:“大秦邊疆將士枕戈待旦防範匈奴東進,百越之地剛剛收複我大秦五十萬兒郎鎮守百越無暇兼顧江南,如今關中帝都隻有不足十萬精銳保護。修築馳道、直道、陛下皇陵,哪裏不需要人?把七十多萬青壯關入牢獄,難道你想讓婦孺老弱來耕種戍邊,為國家服徭役嗎!”


  閻樂:“閻樂主管律法,隻知道依法行事,馮相,難道閻樂錯了麽?”


  馮去疾被問的一時語塞,閻樂身為廷尉管的就是法令,反叛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各級官員誰敢輕易下定論,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閻樂做的還真沒毛病。


  嬴政的臉色緩和了不少,他知道這是趙高統轄的黑冰衛的肅反行動的結果。嬴政心裏也清楚這近百萬有反叛嫌疑的刑徒中肯定是絕大部分人沒啥大毛病,可是人心難測,誰能保證這些人全是冤枉的。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人現在可能沒有反叛之心,那麽將來呢?也不會有嗎?這誰都不敢保證。想到這裏,嬴政的心便偏向於閻樂一方。


  馮去疾:“陛下,這麽多人關入牢獄之中,看似穩妥實則弊多利少。別的不說,這百萬人每天的吃喝就是一項消耗,所說分布在各郡縣,但長此以往也是地方上的一大拖累啊。更有甚者,這些人的親人會因此心生怨恨,難免會生出是非,因此臣以為這不是長久之計,應速速解決。”


  嬴政:“馮卿覺得該怎麽做?”


  馮去疾:“昨天君侯奏報送到臣這裏,君侯有言,因為牢獄中的青壯過多,導致江南軍擴軍受阻,也致使今年江南春耕因為缺乏人力而被拖延。農時不等人,君侯知得調集江南軍和郡兵縣兵幫助百姓耕種。所以君侯特意上奏陛下,請陛下準許牢獄中罪輕刑徒協助春耕,或者發配邊疆軍中效力,以戰功抵其罪。這是君侯奏疏,請陛下禦覽。”


  內侍接過馮去疾手中奏疏轉呈嬴政,嬴政看過之後沉思不語。


  此時趙高碰碰李斯,李斯出班說到:“陛下,方才馮去疾所請臣以為可行。但是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馮相解惑。”


  馮去疾:“李相請問。”


  李斯:“君侯組建江南軍之時,陛下準其建軍五萬,加上各郡縣兵力總數應該在十四五萬左右。李斯查過去年的奏報,如今的而江南軍本部兵力高達十三萬,整整多出差不多兩倍,此時陛下並未批複,君侯在陛下未批複之時擅自擴軍,所為者何?”


  馮去疾:“君侯輔佐金陵君鎮守江南,陛下準其節製江南軍政事,擴軍之權分數君侯職責之內。江南並非我大秦關中故地,人心向秦不及關中百姓一半。這需要長期治理教化才行,為避免當地百姓受反秦勢力蠱惑,震懾反秦勢力,君侯加大征召當地士伍從軍數量,其實是為了讓當地百姓能和大秦同氣連枝。陛下試想,一個士伍從軍其家族也會跟著心向大秦,一個家族心向大秦勢必會影響鄰裏,假以時日這天下百姓豈不都是心向大秦之人了麽?”


  嬴政:“有道理。”


  李斯:“陛下,臣也相信君侯絕無反叛之意,但君侯擅自擴軍之罪的確屬實啊。”


  嬴政:“擅自擴軍該當何罪?”


  閻樂:“回陛下,按大秦律令,擅自擴軍者俱五刑、奪爵、誅三族。”


  大殿內響起一片議論聲,李斯尷尬的看著嬴政。所謂俱五刑就是指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五種酷刑組合在一起,即“大卸八塊”,這是秦律當中最高的刑罰,通常用在叛逆、謀逆者的身上。


  這俱五刑和奪爵好說,誅三族就非常尷尬了,所謂誅三族指的是誅殺當事者的父族、母族和子族。白宣的父母之族都可以誅殺,唯獨子族不行,因為白宣的長子是嬴政的女婿,白宣的長女是嬴政的長媳,這怎麽誅殺,難道要把一位公主一位太子妃一起砍頭嗎?那當然是不可以的。


  再說白宣位高權重,和皇室的關係很是親厚,即便是這些年嬴政和白宣的關係有些疏遠了,但也不是憑著李斯一句話就能讓嬴政把白宣大卸八塊的。沒見馮去疾連求情的話都沒說,就在一邊看著嘛,因為馮去疾知道嬴政肯定不能把白宣大卸八塊,若是那樣做了,隻怕大秦再無忠心之人了。


  嬴政撓著腦門說道:“嚴重了,根本沒有擅自擴軍之說。當初朕命大兄鎮守江南就是授予他全權,就和當年大兄兩次鎮守邊疆一樣。朕早已習慣這樣了,所以忘了給大兄送去將兵虎符,這是朕的疏忽與大兄何幹?閻樂你起來吧。”


  閻樂:“臣隻是照辦律法而已,沒別的意思。”


  李斯:“臣也是就事論事,其實臣實在提醒陛下。”


  嬴政:“知道知道,朕心裏明白。”


  馮去疾:“此事既然說開就不再贅述,陛下,那些刑徒該如何處置,可否準其中青壯發往北疆軍前效力?”


  李斯:“陛下,臣覺得北疆當前軍力對付匈奴足夠了,還是用在別處吧。”


  馮去疾:“那就讓他們去耕種、服役,總好過關在獄中白吃飯啊。”


  李斯:“馮相莫急,其實陛下早已經有了決斷。來人,將墨駿所畫之圖展開。”


  內侍推來兩個大木架子,兩卷絹布製成的圖掛在架子上展開。


  “哇!太壯觀了。”


  眾臣發出一片驚歎,李斯指著其中一幅說到:“這一副不用我說大家都能看出來,這就是正在修建的驪山黃陵。此前後征調三十萬民夫,如今皇陵大體成型,周圍陵城、園林,衙署已經建成。這次驪山皇陵暫時停工,三十萬民夫出一部分返鄉之外大多被發往九原、雲中、右北平等邊郡充斥民力。如今我大秦國富民強,四海歸一,天下無可匹敵。臣以為應該修築一座前無古人的宮殿做為天下朝宮,如此方能彰顯我大秦之威,陛下之威!諸君請看,這一副就是新的天下朝宮的圖樣。此宮殿經請示陛下定於龍首原西側建造。”


  眾臣抬頭細看禁不住發出了驚歎聲,隻見絹布之上繪製一座巨大的宮殿。這圖畫的精細,圖畫上的宮殿透著一股富麗堂皇,睥睨天下的氣勢。隻見這座宮殿,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眾臣驚歎連連,嬴政心中十分歡喜。他站起身說到:“鹹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


  嬴政這意思是說,我覺得鹹陽太小了,而受且涇水渭水限製,導致鹹陽人口暴增,所以朕打算效法周文王和周武王建豐京鎬京的做法,在渭南上林苑中修建天下朝宮。先把正殿給我蓋起來,就照著圖上的樣子蓋,朕沒別的要求就是一個字,大大大大大大大!


  嗯,暫時先叫阿房宮,等整座宮殿蓋好之後,朕再選個威風的名字,你們說好不好?眾臣還能說啥,隻需一致讚好就對了。


  馮去疾:“陛下,建這座阿旁宮需要征調多少民夫?”


  嬴政:“去疾不是嫌牢獄中人滿為患嗎,那就把那些刑徒全都征調讓他們去修築阿旁宮。去疾,如此你可滿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