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436章 秦王伐楚

第436章 秦王伐楚

  秦王政二十年初,嬴政調集六十萬大軍,拜老將王翦為主將,大秦君侯白宣為監軍,大將蒙武為副將伐楚。


  六十萬大軍誓師出征,趕赴潁川郡,王翦的進兵路線和李牧的一模一樣,都是從潁川出發,朝向上蔡—平輿—然後直插壽春。


  六十萬,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消息傳到楚國國都壽春的時候,楚國上下一片驚恐。楚王負芻立刻拜項燕為大將軍率軍抗擊秦軍,與此同時楚王負芻頒布王詔調集全國兵馬,這一全國總動員的結果一出來,頓時就讓楚國的君臣傻了眼。


  一直以來楚國都以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自居,在這種事關國家興亡的時刻,楚國百姓沒有誰不想為國而戰,因此負芻的王詔一經頒布楚國百姓踴躍入伍,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湊足了五十萬大軍。


  壽春城內章華宮正殿,楚王負芻跟景尚確認了三遍之後,疑惑的問景尚。


  “五十萬?我大楚幅員遼闊,人口何止千萬,為何隻有五十萬?五十萬,比秦軍整整少了十萬呐!”


  景尚歎了口氣說:“大王,五十萬已經是大楚能征調的可以上陣殺敵的男子的極限了。若是非要湊足六十萬,那怕是要把白發老翁和吃奶的娃都算上才行。”


  負芻:“為何會這樣,那些青壯男子都到哪去了!”


  項燕:“大王,上次我軍雖然擊敗秦軍李信所部,但二十萬秦軍死傷隻在六七萬之間。反觀我軍,自從李信攻入楚國疆界後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我們阻擊李信的部隊基本被他殲滅。若不是蘭陵君羋啟幫了我們,怕是早已被李信攻克壽春。臣率軍合圍李信時本以為可以一舉將其全殲,誰料秦軍驍勇善戰,竟然墮落突圍破陣而出。我軍殺了六七萬秦軍,自己的死傷卻是秦軍死傷的一倍,再加上之前的死傷,我軍兵力折損已經超過了三十萬。”


  景尚:“這隻是其一。大王,秦軍被擊退後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卷土重來,而且是鋪天蓋地氣勢洶洶。那個白宣簡直就是列國的克星,在那麽短的時間內他就能打敗東胡、匈奴還有月氏的進攻。據說斬首都是按幾十萬計,如今大秦沒了後顧之憂,又集中了六十萬大軍,這一次秦王是來者不善啊!”


  負芻:“五十萬就五十萬,我們選擇險要之地構築防線和秦軍相持,秦軍遠道而來又是六十萬大軍,絕對消耗不起。到時候他們糧草物資供應不上,自然就會退兵。”


  項燕:“大王,征調來的這五十萬大軍中有二十萬是舟師,因此,我軍能夠和秦軍麵對麵廝殺的其實隻有三十萬人。”


  負芻驚訝的瞪大雙眼愣在那裏,半晌之後他才喊到:“讓舟師的將士全部棄舟上岸!”


  項燕:“大王不可,若然舟師上岸,大楚江防門戶洞開。秦人雖不善於水戰,但也是有舟師的,把軍隊運過大江還是沒問題的。所以二十萬舟師不能動。”


  負芻:“三十萬,三十萬對六十萬,這仗怎麽打,怎麽打!”


  項燕:“的確不好打,不過臣心中已經有了計策。臣將會集中兵力陳兵平輿,秦軍若想攻壽春必須先拔掉沿途城邑,這就給了我軍充足的備戰時機。待到秦軍趕到平輿,臣就趁其立足未穩之計全軍突襲秦軍,我軍士氣高昂、以逸待勞。秦軍勞師襲遠,人困馬乏,在我軍突襲之下,秦軍必敗!”


  景尚:“大王,大將軍的話有理,三十萬又如何,我們能打敗秦軍一次就能在打敗他們一次!”


  負芻聽了這話立刻來了精神,立刻頒布王詔命三十萬大軍出征。


  應該說項燕的想法很好,若能實現即使不能一戰擊潰秦軍,至少也能讓王翦損兵折將銳氣頓消。但是想要達成這個美好的願望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楚軍必須先於秦軍搶占平輿。這似乎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平輿就在楚國境內,換句話說平輿城是項燕的地盤,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項燕都應該先於秦軍抵達平輿。再說那沿途還有不少楚軍地方部隊可以阻擊秦軍,就算那些部隊戰力不咋地,但也能遲滯秦軍的進軍速度不是。


  俗話說離得近的通常來的最晚,正是因為平輿離得近所以楚國君臣都覺得楚軍肯定會比秦軍早到,所以君臣忙著運送物資和軍隊,忙著裝備和訓練新入伍的青壯。


  楚軍主將項燕還牽掛著鎮守郢陳的兒子項梁,項燕的長子項渠已經死了,好在留下了孫子項羽,不過項羽今年才五歲還是棵小苗苗,所以項家唯一能撐起門麵的也就隻有項梁了。項燕絕對不希望項梁再出任何意外,但是郢陳不容有失,一旦郢陳失守留給項燕和他的三十萬大軍的戰略空間會被急劇壓縮,那打起仗來回旋餘地就小了很多,那是在是太被動了。項燕就是懷著這樣矛盾的心情寫信給項梁囑咐他死守郢陳,與此同時,項燕從前期集結號的十萬楚軍中調了三萬給項梁。如此一來,趕赴平輿的行程又耽擱了一些。


  就在楚國上下竭盡全力做著戰爭準備的時候,大將蒙武讓楚國軍民明白了什麽叫做摧枯拉朽,什麽叫做狂飆猛進。而白宣也讓楚國人明白了,什麽叫神兵天將,什麽叫出其不意。


  就在項燕終於再次補齊十萬人馬之後,他心急火燎的離開了壽春趕赴平輿。但項燕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平輿城上已經換上了大秦戰旗。


  大秦的六十萬大軍不可能那麽快,也不可能抱成團一起行軍,而且這六十萬大軍的真正總指揮是白宣。兵貴神速的道理白宣最是清楚,因此從大軍離開關中時開始,白宣就下令十萬大秦精騎分散行軍,並先於主力到達潁川郡。


  蒙武集中了十萬大軍後立刻兵分三路殺進楚國疆界後,被楚王負芻寄予厚望的那些楚國地方部隊什麽作用都沒起到。八天,蒙武僅僅用了八天就狂飆千裏抵達平輿。要知道那可不是單純的趕路,那是要邊打邊跑的。


  再說白宣,在大軍出了函穀關之後,白宣跟王翦一頓擠眉弄眼之後。領著三萬旄頭騎帶著他那個蠢徒張良蔫不悄的繞過郢陳,截住了項燕派來支援項梁的三萬楚軍。三萬楚國步卒在平原上麵對三萬大秦最厲害的騎兵時,那下場可想而知。


  輕鬆解決了三萬楚軍之後,白宣打著楚軍旗號大搖大擺的近了郢陳,直到秦軍快殺到郡守府的時候項梁才反應過來。這時候唯一爭取的辦法就是,跑!

  結果項梁豁出命的跑哇,大概是老天有眼也或許是命不該絕,再或者是白宣故意放走項梁,總之項梁逃出了郢陳,等他見到他父親項燕時原本有六七萬人馬的項梁身邊隻有狼狽不堪的八百人。


  此時項燕已經沒工夫教訓項梁了,因為在他麵前那曾經很熟悉的平輿城變成了一平輿城為中心,綿延幾十裏的一設施完善攻守兼備的堡壘。看著堡壘內密密麻麻的攻城弩、一窩蜂,各種規格的弩炮、還有兩個時辰一換的秦軍弩手,再看看那一道道壕溝鹿砦,項燕知道想要憑三十萬人馬突破這座堡壘,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