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412章 郢陳之戰(續)

第412章 郢陳之戰(續)

  五千大秦中軍,雖然是被迫調轉方向又是晚於楚軍起步,但是秦軍騎兵精湛的騎術,嫻熟的作戰技巧,密切的動作配合使得五千精騎從轉向、起步、到加速和高速突擊這一連串的動作完成的恰似行雲流水一般,秦軍隻用了三十息的時間就把馬速提到了最高,五千人隻稍許調整了一下就形成了一個以李信為首的巨大的鋒矢陣,五千人馬猶如一道黑色旋風殺向楚軍。


  兩萬隻釘了馬掌的碗口大的馬蹄急速的敲擊著地麵,速度越來越快,馬鱉上的秦軍騎士已經俯下身子端平了騎弩做好了設計準備,馬鞍和馬蹬的的配置讓秦軍騎士的雙手得以解放出來,雙腳有了踩踏借力之處,戰力陡然飆升。


  五千匹草原上的高頭大馬撒開四蹄狂奔,那種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的氣勢讓楚軍主將不由得發出了讚歎。


  “好馬!好騎術!好一支大秦騎軍!”


  發出讚歎聲的是一位二十左右的年青人,此人生的是劍眉虎目鼻直口闊一臉英氣,他就是項燕的第二子項梁。項梁完全繼承了項燕的長處,從相貌上來說項梁就是年輕版的項燕,從脾氣秉性上說父子二人是一脈相承,從戰場搏殺和領軍作戰這方麵而言,項梁的武藝和兵法韜略得到了項燕的真傳,隻不過由於年輕還缺少豐富的對敵經驗,但是項梁可不是戰場上的初哥,別看年輕也是經曆過生死搏殺見過屍山血海的,堪稱楚國年青一代中的翹楚,楚軍將士都稱其為少將軍。


  項梁率領的的兩萬騎兵正是項燕麾下的楚國最精銳的騎兵,騎萬匹中的一部分。在楚國征討南嶽和蠻夷部落的時候,這支騎萬匹還是很有威力的,但是當項梁看到這個時代的最強騎兵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被著大秦騎兵那彪悍勇猛不可一世的氣勢所傾倒。


  楚軍騎兵別看在人數上占據絕對優勢,但和秦軍相比在氣勢上弱了很多。別的不說,隻看秦軍人馬的高度就絕對是碾壓楚軍的。楚軍騎兵就像是一群騎在狗身上猴子正在向一幫騎著猛獸的巨人挑釁,雖說雙方兵力相差懸殊,但是無論怎麽看似乎楚軍騎兵都沒有勝算。


  “放箭!”


  “弩箭,射!”


  李信和項梁幾乎是同時下達了命令,但是兩者之間的差別卻十分巨大。李信是因為到達了秦弩的射程之內才下令發射,而項梁則是因為內心裏的恐懼越來越強才突然下達命令的,其實楚軍這個距離並不是楚軍弓箭的有效射程,因為雙方之間相差已經超過了九百部。當然,這個距離對於騎兵來說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但在這一眨眼的功夫裏,秦軍就可以先行攻擊,而且是最少可以發起三撥箭雨攻擊。


  嗡嗡嗡!

  秦軍騎弩同時發射,一矢三發形成了連綿不絕的攻擊波。密密麻麻的三棱透甲錐呼嘯著撲向楚軍。


  砰砰砰砰,噗噗噗噗!

  整齊的楚軍騎兵大陣瞬間猶如被一隻看不見的巨掌拍了一下,眨眼之間人仰馬翻,由於隊形太過密集,最前麵的騎兵倒下之後往往會帶翻身後十幾個騎兵,霎那之間楚軍的隊形大亂。


  而此時秦軍騎士已經裝填完畢,第二波次的弩箭攻擊再次降臨。好似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擋住了楚軍騎兵的前進的道路,楚軍騎兵一個個栽倒在地,亂成一團。


  嘟嘟嘟嘟嘟!

  李信:“出槍!大秦突擊!”


  “大秦!”


  五千大秦騎兵收起騎弩放平長矛再次加速衝向楚軍,而此時,李信身後響起了號角聲。


  嘟嘟嘟嘟嘟!

  郢陳城內一隊隊的大秦騎兵衝了出來以最快的速度撲向戰場,一個更為巨大的鋒矢陣正在迅速形成。


  李信:“哈哈哈哈,兩萬楚軍,還不夠本將塞牙縫的呢!來了就別走了,殺光他們!”


  “殺!”


  大秦騎兵士氣高漲,如一股狂風卷過大地,眨眼之間撞進了楚軍騎兵當中,霎那之間呐喊聲撞擊聲,長矛刺進身體的聲音還有慘叫聲衝天而起。身高體壯的秦軍屬於後發出先至,用嫻熟的戰術和狠辣的作戰風格給項梁上了生動的一課。


  項梁:“這才是騎兵,這才是最強的騎兵!擋住,給我擋住!”


  那時根本擋不住的,五千大秦騎兵猶如一把鋒利的鋼刀眨眼之間就將楚軍一分為二,李信率軍鑿穿楚軍騎兵大陣的時候,還沒等調頭殺回來跟在後麵的數萬大秦騎兵又接踵而至。


  李信用五千騎兵擾亂了項梁的兩萬騎兵,而現在從郢陳城內殺出來的秦軍騎兵將近三萬,楚軍數量上的優勢瞬間蕩然無存,兩萬楚軍瞬間被黑色的浪潮包圍分割逐漸吞沒。


  此時,鄭騰正率領潁川郡兵殺進郢陳城,他一路殺來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叛軍根本沒人能擋得住他。當鄭騰殺到南門附近的時候,剛好看到最後一隻秦軍騎兵跳投衝出城去。


  鄭騰:“吹號,叫他們回來幫我,莫要跑了羋啟!”


  嘟,嘟嘟嘟,嘟嘟!


  剛衝出城的一萬秦軍猛地一停,但隨即又再次加速衝向戰場。鄭騰氣得大罵:“膽敢不尊將領,定要嚴懲不貸!”


  郡尉:“大人,他們是李信將軍的部下,自然不能聽從您的號令。”


  鄭騰:“李信太年輕,城外到底有多少楚軍值得用這麽多兵去打嗎?就不知道留些人手占領城池嗎!”


  郡尉:“大人,李將軍想必不知道大人先於他攻打郢陳,屬下以為此時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趕緊抓住羋啟最重要!”


  鄭騰:“我都急糊塗了,傳令,隨我去抓羋啟,死活不論!”


  三千郡兵轉身殺向城東,而此時羋啟正帶著五百親衛侍從還有幾十輛大車從西門衝了出去。


  米奇回頭看看身後的城門說到:“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們這幫人好自為之吧。快,再快!”


  五百多人風馳電掣一般衝出郢陳繞過戰場向著壽春方向狂奔而去。這個景象被項梁的侍衛長看到,他大喊一聲:“少將軍,昌平君已經出了城,我們的使命已經完成,快走吧!”


  項梁:“兄弟們都被圍住了!”


  侍衛長:“上將軍說了,隻要救出昌平君立刻脫離戰場。”


  項梁:“兄弟們怎麽辦!”


  侍衛長:“他們應該為大楚盡忠了!快,保護少將軍衝出重圍,殺呀!”


  項梁的侍衛長選擇的時機很好,恰好是秦軍合圍剛剛形成還有空隙的時候,侍衛長集合了將近兩千人精銳護著項梁殺出一條血路向南逃去。


  李信一見催馬便追,就在這時秦軍身後響起了鳴金聲。


  哐哐哐哐!


  急促的鳴金聲響徹戰場,剛剛提起速度的秦軍不得不的逐漸放慢馬速,李信氣得調頭催馬直奔郢陳而去,當他來到城門前時對著城樓怒吼:“是誰在鳴金!”


  城樓上的鄭騰探出頭來吼到:“是我!”


  李信自然是認識鄭騰的,雖然李信是攻楚主將但他也不能不給鄭騰麵子。這一戰鄭騰有功啊,而且功勞不小,憑三千郡兵就收回了南郡這功勞誰能比得了。


  李信:“原來郡守在此,李信多有不敬還望郡守海涵。隻是楚軍已經被我打殘,隻剩不到八百人逃脫為何不追?”


  鄭騰:“你沒有看到楚軍戰旗上的項字嗎?看他們的鎧甲和旗號定是楚國騎萬匹,那是項燕的部隊。項燕此人用兵變化無常,將軍把他堵在壽春城的時候怎麽打都行,如今他顯然已經領兵來犯,那就不得不小心了。君侯有言,窮寇莫追啊。”


  李信:“可對方主將是個年輕人啊。”


  鄭騰:“那就更不能追了,那定是項燕的兒子少將軍項梁。兒子上陣老子能離的太遠嗎?不能追,決不能追,快快進城!”


  李信此時也醒悟過來,有關項氏父子的情報他是知道的,隻是一時著急沒想起來,見鄭騰一說李信連忙下令全軍入城。


  十萬大秦精銳外帶三千郡兵入住郢陳城,原本那些蹦的歡的反叛楚人立刻老實的如同老鼠見了貓,鄭騰對於處理民政是有經驗的,他首先要做的是嚴懲反叛首惡。可是鄭騰驚奇的發現,郢陳內的黑冰台竟然隻剩三個老弱看家。


  鄭騰:“怎麽回事!”


  一個老黑衛說到:“回大人,掌司要在壽春組織一場大的行動,這裏的黑冰衛的精銳全被抽調一空,我們是留守的。”


  鄭騰:“怎麽可以如此大意呀!”


  老黑為突然流著眼淚說到:“本指望軍後能領著五萬人馬來的,有君侯座鎮給羋啟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反。君侯向來一諾千金,掌司和我等絕對信得過君侯,可這次,君侯真的沒來~~~”


  鄭騰跺著腳說:“君侯說了就會做到,可是君侯不是神仙,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君侯定是被要事拖住了!好啦,你可知道那些叛逆的名字?”


  老黑衛:“知道,該殺,都該殺!”


  鄭騰:“本官給你五百人,你給我肅清城內叛逆勿使一個漏網!”


  “喏!”


  老黑衛領著人走後,李信問鄭騰:“君侯鎮北若他被牽住手腳,那就定是匈奴南下了。”


  鄭騰:“怕是比那還嚴重,我們先別想那麽多,先穩住郢陳。我已告知王賁將軍前來救援,也把急報送往鹹陽,此時我們就要守住郢陳就好。”


  李信:“不行,蒙恬還在城父,我必須去救他,否則他就會陷入重圍之中!”


  鄭騰:“不能去!此時項燕定是在某處設下埋伏等著你自投羅網呢,不能去!要去也等王賁將軍來了再去!”


  李信跺著腳說:“怕是等不及了!”


  鄭騰:“不行!本官不能看著你自投羅網!”


  一位將軍和一位郡守當即吵了起來。


  在距離郢陳百裏之外的楚軍大營內,項燕迎出中軍帳。


  “項燕拜見昌平君。”


  “多謝柱國救命之恩。但是昌平君的封號就不要再提了。”


  項燕笑道:“是我疏忽了,大王已經封你為蘭陵君,封地就在蘭陵。還有,大王請蘭陵君速速回壽春議事。”


  羋啟:“大王之恩羋啟感激不盡,因為羋啟害得柱國丟了兩萬精銳,羋啟無以為報。”


  項燕:“君上心懷故國,拋卻榮華富貴舍命救楚,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大王也舍得,項燕也舍得。”


  羋啟流著淚說道:“多謝,多謝!”


  項燕:“我就不留君上了,這裏馬上就是戰場,君上快回壽春。我讓犬子項梁保護君上回去。”


  “這,這使不得。”


  “以後是一家人了,君上就不要客氣了。”


  在項梁的保護下,羋啟一行踏上了返回壽春的路途,羋啟那一直焦躁不安的心終於安靜下來,當他望著眼前的故國山河時心中是感慨萬千。


  “故國,羋啟回來了~~~”


  羋啟跪倒在地泣不成聲,一雙柔滑的手為他擦拭著眼淚。


  羋啟:“慧兒,回到壽春我就娶你為妻。”


  景慧羞澀的回答:“悉聽君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