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317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

第317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

  �y�F�秦王政十年春,趙國國都邯鄲沙丘宮。


  過去的一年對於趙王偃而言算是喜訊連連,首先是公主敏代順利的嫁給了秦王嬴政。從大秦傳過來的消息看,敏代公主很受嬴政寵愛,尤其是在兩個月前傳來了敏代已經有了身孕的喜訊。


  更讓趙王偃開心的是這個送來喜訊的人,秦王政竟然讓國尉魏繚攜帶大量的金銀財寶出使趙國。當魏繚進入邯鄲城的時候,特意命人將裝著禮物的紅漆大箱打開,整個車隊金晃晃銀燦燦,華麗精美的蜀錦在眼光下閃耀著五彩光芒。車隊緩緩駛過邯鄲主街的時候,引起了全城轟動,邯鄲百姓萬人空巷追著看大秦使節還有那耀人眼動人心的財物。


  魏繚站在車上命副手將一把把的銅錢灑向邯鄲百姓,同時命侍衛齊聲大喊:“秦王王妃敏代有了秦王血脈,秦趙兩家血脈相通猶如兄弟,此等喜事理應同慶!”


  邯鄲百姓立刻被這大手筆驚呆了,緊跟著就興奮了瘋狂了,數不清的人追著秦國使團的車隊一邊撿錢一邊大喊:“秦趙一家,普天同慶!”


  整個邯鄲沸騰了,沙丘宮前等著迎接魏繚的郭開眼紅了,若不是礙於身份他真的很想和那些百姓們一起去撿錢。不過當笑哈哈的魏繚來到郭開麵前,在二人拱手致禮之間悄沒聲兒的告訴郭開,甘羅帶著幾輛車已經去了郭開府上之後,郭開拉著魏繚的手仿佛見到了親兄弟一般。


  “國尉辛苦,大王正等著你呢,快隨我來。見過大王之後,本官請國尉去逍遙樓敘舊。”


  魏繚:“早就聽聞逍遙樓的女子美如天仙,早就想見識一下,多謝大夫,一概消費全都由魏繚承擔。”


  郭開的雙眼笑成了一條縫兒,他假裝客氣得說:“使不得使不得,你是貴客,怎好讓你破費。”


  魏繚一指正在狂呼“秦趙一家,普天同慶”的邯鄲百姓對郭開說:“大夫聽聽,秦趙一家呀,一家人還客氣什麽?”


  郭開哈哈大笑拉著魏繚直說快走快走,去見大王。此時此刻沙丘宮的宮牆上站著兩個華服青年,一個是趙太子嘉一個是公子遷。


  公子遷信奉的拍著手對太子嘉說:“大兄請看,秦王竟派魏繚來了,還帶著這麽多貴重的禮物,這是其他國家前所未有的禮遇呀。”


  太子嘉哼了一聲說道:“民間有言,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公子遷:“大兄此言差矣,秦趙本就同宗同祖,親近是應該的。再說秦王是你妹婿是我姐夫,這可是最實在親戚呀。”


  太子嘉:“你可是忘了長平之恥,哼!”


  說完之後,太子嘉一甩袍袖走了,公子遷看著太子嘉的背影眨巴眨巴眼說到:“長平?那都過去多少年了。早知道秦趙聯姻有這般好處,當初何必打呢?還是郭開說得對,秦趙聯手才能縱橫天下。嬴政是我姐夫,敏代姐姐對我最好,所以嬴政定會助我,你是嫉妒了,哼!”


  沙丘宮內,魏繚大禮參拜趙王偃,禮儀態度既恭順有親熱,這讓趙王偃和眾臣很是得意。


  魏繚:“大王,我王命下臣問候大王安,順告大王敏代公主一切安好。這是敏代公主親手為大王繡的百子福壽圖,祝大王福壽綿長,祝趙國國運昌隆。”


  “哈哈哈哈,好好好,上使辛苦,快坐。”


  待魏繚坐下之後趙王偃笑眯眯的問到:“趙太後安好?”


  魏繚立刻起身恭敬的回答:“太後萬安,謝大王。”


  趙王偃笑眯眯的說道:“哎呀呀,都是一家人那些虛禮就免了吧。魏繚,白宣可好?”


  魏繚臉上露出一絲悲戚。


  “回稟大王,下臣出使之前特意拜訪君候,君候病勢嘛,還好還好,正在恢複當中。君候托下臣為白家三子公子寶向我王求親,所求的正是敏代公主腹中嬌兒,雖然還不知是公子或是公主,但君候的意思下臣明白,是想為白家多一份保障。大王也知君候有識人之能,能被他看中的絕不是凡夫俗子。下臣特請大王明示,這段姻緣大王準否?”


  趙王偃哈哈大笑說:“白宣所求寡人焉有不準之理,再說這件事還得嬴政和敏代答應才算啊,你卻來問寡人,豈不是本末倒置?”


  魏繚笑道:“此事下臣已經奏報我王,我王答曰,隻要趙王首肯我王就定下這段姻緣。”


  “好!秦王真是有情有義之人,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趙國眾臣聽的是滿心歡喜,紛紛起身恭賀趙王偃。趙王偃更是開心得不得了,他拍著手對魏繚說:“寡人答應,敏代頭胎若是女兒就許給公子寶,若是兒子那就讓他們結為兄弟可好?”


  魏繚:“大王英明。”


  趙王偃又問:“文信候薨逝著實令人惋惜,寡人聽說文信候是飲酒過度所致,不知是否如此?”


  魏繚歎了口氣說:“回大王,正是。大王也知文信候膝下無子,君候待他情深義重,讓白家大女拜文信候為義父。其實我王以及大秦眾臣都清楚,若不是白家子嗣凋零君候把自己的嫡子給了文信候改姓呂都是願意的。而文信候對君候也是情深義重,不願搶白家子嗣,所以就認了紫煙大女為義女。哎,君候和文信候的兄弟之情真叫我等羨慕有加。後來我王知道其中原委之後,下詔為紫煙大女和太子扶蘇賜婚。我王還說,待到太子扶蘇和紫煙大女大婚之後,從他們的子嗣中挑出一個承襲文信候爵位封地。其實我王的心思我等都明白,我王就是要保證文信候後繼有人,祭祀不斷。君候病重之前命紫煙大女侍奉文信候膝下,文信候自然歡喜異常,可有聽聞君候病重,頓時痛斷肝腸。文信候沒法去見君候,為排解心中痛苦宴飲不輟,誰都勸不了。最後竟然,唉!”


  趙王偃拍著手讚歎道:“嬴政真是有情有意,文信候也是赤膽忠心,白宣更是一片赤誠,大秦君臣之間如此關護真叫寡人羨慕哇!好,好,好!”


  大殿之內一片唏噓讚歎隻聲。


  魏繚趁勢說到:“啟稟大王,我王有言,如果敏代公主為我王誕下王子,我王就把九鼎中的冀州之鼎送給大王。”


  此言一出大殿上響起一片驚呼聲。誰都知道九鼎代表的意義,九鼎是華夏的代名詞,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其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征九州,又將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自此之後,曆朝曆代君王都以獲得九鼎而象征自己的王朝是華夏正統。東周末年周王室衰微,秦楚兩國曾興師問鼎,直至秦莊襄王滅了東周國將九鼎至於鹹陽章台宮之後,大秦儼然有了天下共主的氣勢。此時將冀州鼎送給趙國,那意義非同凡響啊。


  趙王偃激動地雙眼放光,連連點頭可就是說不出一句話。作為趙國的君主,趙王偃並不傻也不會被幾句好話迷惑,但他畢竟還是個人,是人就有缺點有短處。他之所以會問魏繚白宣的病情以及呂不韋的死因當然是有目的的。


  白宣是誰?大秦的君候,更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統帥,在他的指揮下秦軍北拒匈奴,打得匈奴不敢南下。在他的指揮下,秦軍接連兩次擊敗合縱攻秦,自從白宣歸秦之後,秦軍每戰必勝從無敗績,因此白宣在各國君王心目中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祖父白起,已經成為不可戰勝的象征。


  趙王偃打聽白宣的病情就是想知道,白宣還能不能披掛上陣。魏繚的回答這個問題時有些支吾搪塞,這就等於給趙王偃吃了一個定心丸。再加上魏繚說白宣著急麻慌想要給白寶定門好親事,這等於是告訴趙王偃,白宣的病很重,重到了著急安排後事的地步。而秦王的一句將冀州鼎還給趙國的話就更讓趙王偃心中篤定,白宣這位大秦戰神,勝利的象征怕是命不久矣了。


  而趙王偃問呂不韋的死因就是想試探一下嬴政對關東各國的態度。趙王偃和齊王建去鹹陽之前拜訪呂不韋,其中有一個目的就是想看看嬴政的反應,若是嬴政怒殺呂不韋,那就說明嬴政心裏還是要滅各國的。但是如今白宣病得著急安排後事,呂不韋喝酒喝死了,嬴政以君候之禮厚葬呂不韋,又把文信候爵位封地保留,這說明嬴政沒把齊趙兩國交好呂不韋當回事,也就變相的說明嬴政沒有攻打各國的心思,至少目前沒有。經過這一番推斷,趙王偃徹底放心了。


  趙王偃:“設宴,寡人要和魏繚以及大秦使節共謀一醉!”


  大殿之內歡聲雷動,魏繚心裏冷笑一聲:“嗬嗬,喝吧,這才叫今朝有酒今朝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