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204章 合縱伐秦(七)

第204章 合縱伐秦(七)

  午夜,山川大地一片寂靜,月色籠罩下的新鄭城的四門悄悄打開,秦軍將士用布包住馬蹄、車輪,人人嘴裏叼著小木片兒,就連戰馬的嘴也用布套套住。大隊人馬分四個方向悄悄開出了新鄭城。


  新鄭北門外,白宣拍著蒙毅的肩膀說到:“阿毅,這裏交給你了,不要硬拚。”


  蒙毅:“君侯但請放心,蒙毅知道該怎麽辦。”


  白宣:“記住,要時刻保持軍情報送的暢通。”


  蒙毅:“喏,末將恭送君侯。”


  白宣滿意地點點頭之後翻身上馬而去,蒙驁走了過來伸手摸著蒙毅的腦袋說:“長大了,也成了將軍,今後蒙家就靠你和蒙恬了。記住君侯的囑托,不可意氣用事。”


  蒙毅:“毅兒記住了,恭送祖父。”


  蒙驁翻身上馬,蒙武對蒙毅笑了笑什麽都沒說,但蒙毅可以看出來,父親對他很滿意那表情也很自豪。蒙毅年紀輕輕就獨領十萬秦軍,而且擔當了阻擋引誘二十萬楚軍的重任,蒙武作為一個父親怎能不高興不自豪,現在蒙毅率領的秦軍可比他哥哥蒙恬對了三倍不止。但是蒙恬的三萬精騎是整個秦軍一線部隊的總預備隊,同時又是一把四麵刺出的尖刀,其作用不可低估。


  到現在為止由於蒙恬的三萬鎮北精騎的襲擾嚴重的阻礙了聯軍的後勤供應,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截斷了兩個方向上聯軍之間的聯絡,讓龐暖和黃歇之間的軍情傳遞時斷時續,而燕趙聯軍至今還沒能對壽陵發起攻擊。


  從前天開始,蒙恬的三萬精騎按照白宣的命令專門對付燕趙聯軍,並將魏國大梁城和楚國陳城之間的通道徹底封死,而麵對楚軍方麵交給了年青的蒙毅。


  蒙家兄弟都承擔了這一戰的先鋒,這既是白宣對蒙家的信任也是對蒙恬蒙毅兄弟倆的栽培,這份人情蒙驁和蒙武記在心裏。


  蒙驁追上白宣之後小聲問到:“君侯似乎要遲滯燕趙聯軍攻擊壽陵,這似乎和之前的計劃有所不同,不知君侯是何用意?”


  白宣把一根竹簡遞給蒙驁,蒙驁借著月光一看,隻見竹簡上寫著“聯軍大肆造船,意圖不明,待查”。、


  蒙驁:“造船?還大肆造船,這是何意?”


  白宣:“冷鋒諜報,黃歇命魏王和後勝大肆造船,每艘船必須承載十名甲士、兩匹戰馬,物資若幹。這船已經不小了,而且是達到了從陸地運往水域的最大極限。這就說明聯軍要渡河,而且需要渡過的一定是一條大河。縱觀這片區域最大河是黃河。”


  蒙驁:“不可能,在這片區域即使是橫渡黃河也用不著這些船,要知道有些河段水流極為平緩隻需用舟船為墩,其上鋪設木板就能形成一座船橋,這樣一座船橋可比用一艘艘的船渡河快多了。難道,聯軍要做上百座船橋不成?若是那樣,隻需一天,所有的聯軍就可全部渡河。那也不對,燕趙聯軍這個方向上根本不用渡河啊。”


  白宣:“所以本君特意讓蒙恬遲滯燕趙聯軍,本君是在等大梁方麵的消息。”


  咵啦啦啦,一匹快馬來到白宣身邊,馬上的王離將一根竹簡交給白宣。


  “君侯,大梁剛剛送來的。”


  白宣仔細一看隻見逐漸上寫著“船送往蒲阪。”


  白宣知到這是呂牽終於打探出來這些造好的船是送到哪裏的。


  “地圖!”


  白宣斷喝一聲翻身下馬奔上路旁一座土堆蹲了下來,蒙驁王離也迅速跳下馬跑上土堆,白澤低喝一聲,白家親衛迅速將土堆包圍,白澤和十幾個親衛將白宣三人圍住後從背著的布袋中抽出一塊塊黑色的油布展開後一塊塊的將白宣三人蒙住,片刻之間土堆上就出現了一個由十幾名剽悍的親衛組成的小帳篷,此時從道路上看向土堆絕對是一點光亮都看不到的。


  帳篷裏麵蒙驁和王離一人舉著一根蠟燭,白宣的雙手舉著羊皮地圖眼光在地圖上快速的滑動。


  “蒲阪,黃河。”


  白宣的眼光越過那條代表黃河的粗線斜向看去,一個地名突然蹦進了白宣的眼中。


  白宣:“蕞!”


  在地圖上看,這個蕞的斜上方幾乎是和它挨著的地方畫著一個代表著大城的標準,標誌旁邊是兩個字,鹹陽!

  白宣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兒,還沒等他說話蒙恬就說:“不可能,蒲阪的確靠近黃河,但這裏水深浪大流急河麵寬闊,且兩岸大部分為峭壁,自古就沒有渡口,人少或許可以但幾十萬大軍渡河,難,太難了!而且還容易被我軍發現,這麽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龐暖會不知道?君侯,老夫覺得這定是龐暖的計策,他想效法二次攻秦的做法,故設迷局達到疲憊我軍的目的,不過這手筆夠大!”


  聽了蒙驁說的二次攻秦,白宣就覺得腦子裏有靈光閃耀。可以說從莊襄王元年的函穀關大戰開始,白宣就已經讓大秦偏離了原來的曆史軌跡。在真正的曆史上六國五次伐秦的戰績是兩勝兩負一和,而信陵君組織的五國伐秦也就是第四次伐秦是在莊襄王三年而不是莊襄王元年,而且那一次是聯軍大勝,魏無忌率軍殺到函穀關前打得秦軍不敢冒頭,秦國好不容易得到的關外之地全部丟失。魏無忌收兵之後,秦莊襄王子楚羞憤交加,於當年五月病逝。


  可是白宣來了之後,魏無忌伐秦提前到了莊襄王元年,並且是被秦軍打得人仰馬翻幾乎是全軍盡沒,魏無忌也命喪函穀關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原本的曆史上大秦滅韓是在秦王政十七年,可如今因為白宣大秦滅韓提前到了秦王政二年。本來應該是秦王政六年的春申君伐秦也提前到了現在的秦王政三年,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變化就不必細說了。


  這些變化讓白宣有點找不著曆史的走向了,從函穀關大戰之後白宣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做的,如今蒙驁提起二次攻秦白宣猛然想起,原本曆史上的確是有過攻入函穀關的戰例。


  白宣:“蒙將軍,二次攻秦時他們是怎麽攻入函穀的?”


  蒙驁:“六國首次攻秦之後,大秦鑒於義渠攻擾之事,為安定後方,將打擊重點暫時轉向南方、北方。先擊滅巴、蜀及苴等各國(均在今四川境)占領秦嶺外廣大地區。之後大舉北進,攻占義渠二十五城,這樣就達到了進一步“富國”、“廣地”、“強兵”的目的。並借此形成對楚的側翼包圍,為爾後南進創造了有利態勢。此後,我大秦即將兵鋒再度轉向中原,不斷向魏、韓、楚、趙等國進攻。秦軍一鼓作氣攻占武遂(今山西桓曲東南)、穰城(今河南鄧州)、蒲阪、晉陽、封陵(均在今山西)、襄城等城邑,將領域擴展至中原。


  周赧王十七年,我軍攻楚,戰於析(今河南西峽)殲滅楚軍五萬,並占城邑十餘座。齊、韓、魏乘我秦軍久戰疲憊且分兵把守所占之地造成兵力空虛之機聯合攻秦。聯軍經三年苦戰終於擊敗我軍,並尾隨我軍殘部攻入函穀關,迫使大秦歸還韓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所以老夫以為,龐暖此舉就是為了引起我軍注意,破壞我軍部署,將我軍主力調到蒲阪方向,如此一來龐暖可以摸清我軍虛實,掌握戰場主動,讓君侯的以逸待勞步步誘敵之策失效,讓我軍不得不跟著他的意圖走。君侯,老夫建議我們不予理睬,按計行事便可!”


  王離:“老將軍說得對,君侯,我們已經不值得了這麽長的時間,一旦改動部署怕是各軍主將之間難免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弟子也覺得老將軍說得對,我們以不變應萬變。”


  白宣此時正在努力回憶那段真實的曆史到底是啥樣的,可是他隻記得春申君黃歇組織的這次伐秦是列國最後一次合縱,也是以失敗而告終,但究竟怎麽敗的白宣實在想不起來了。此時的白宣心存僥幸,畢竟這一次秦軍準備得很充分,兵力絕對占優,布置的也是周密詳盡沒理由不取勝。


  想到這裏白宣點點頭說:“命蒙恬加強對蒲阪方向的監視,同時傳令楊端和,命他派軍監視蕞地。”


  “喏!”


  王離領命而去,白宣和蒙驁翻身上馬奔入夜色之中。從新鄭出來的四路秦軍在這裏匯合之後大踏步的開往南郡。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時大將白起攻楚,取得楚國故都郢,隨設置郢為南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荊州)。南郡可以說是秦軍攻擊楚國的前進基地,而且因為被大秦占領得早經過多年治理之後,此地百姓已經認可了大秦的統治,秦軍在此不用擔心側後的安危,更不會出現新占之地百姓暴亂的事情,而且從南郡斜向東南大約三百裏的地方就是楚國國都,巨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