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速速還朝
榆林塞,白宣站在城頭將從鹹陽發來夫人邸報遞給身邊的馮去疾。馮去疾搖頭晃腦的念著,不時地和王離一起發出誇張的驚歎聲。
馮去疾:“嗚呼呀,那個段宏真的成了禦史中丞了,慘了慘了,這廝今後一定會瞪大雙眼盯著我們的,肯定會雞蛋裏挑骨頭,吹毛求疵的。老白,你讓他活著回去就是一大敗筆呀!”
白宣愁眉苦臉的說:“現在後悔也沒用了,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大坑嗎?”
馮去疾:“你這挖坑高手這次真是震驚了天下,這坑挖的當朝就撞死了五個嚇暈過去是幾個,嚇得尿了褲子的有幾十個。厲害,佩服!”
白宣:“拉倒吧,那哪裏是我挖的坑,我隻是挖了一個小洞,最多讓那些狗吃點虧。大王才是高手,你看這坑挖的簡直是震古爍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狠啊,太特麽狠了。我現在特別慶幸離開鹹陽跑到這能把吉吉凍成棍兒的地方,這才是理想的天堂啊,在這待著能長命百歲哇。老馮,要不你就留在這吧?”
馮去疾:“老白,自己兄弟就不要坑了吧,須知坑人會上癮的。”
白宣:“很久沒坑人了,現在的頭曼就像剛成親的小媳婦那是逆來順受,坑他一點成就感都沒有,你就讓我拿你練練手吧。”
馮去疾:“你敢坑我我就從這跳下去!”
白宣:“哇,看你那誓死不從的架勢,好了,我不坑你就是了。咱們一起去坑新來的北地郡郡守。”
馮去疾:“那是你家親戚,你也下得去手?”
白宣:“越是親戚越得坑。”
馮去疾:“崔固攤上你這麽個親戚也不知是福是禍,好好的關內郡守一下子被你騙到了邊地,她家老太太居然還對你千恩萬謝,你給她灌了什麽藥了?”
白宣:“還用我灌,我就給老呂打了個招呼,老呂就給崔固提了三級,現在他是本君的長史,協助本君處理北地三郡民政。將來回朝至少能位列九卿了。”
馮去疾:“呂相真夠意思,老白,你比隻想著你家親戚也要提兄弟們多想想。”
白宣:“那是自然,我吃肉我的兄弟必須也得吃肉,嗯。老馮啊,我寫的北地三郡一體聯保之策你考慮的如何了?蒙武將軍被大王召回了,大秦要對關東用兵了。咱們北地三郡也要抓緊時間開始強軍習武了,我要讓北地三郡從此以後遍地都是可戰之士,隻需振臂一呼就會有萬千猛士雲集。”
馮去疾:“你的策略是不錯,但是我擔心這樣一來鄰裏之間有了隔閡會不會兵戎相見啊。”
白宣:“嗯,這是個問題。北地本就民風彪悍,若是手中有了武器是很容易產生動亂。這得好好想想,想個萬全之策。”
冒頓:“我匈奴人人帶刀人人都能開弓放箭,也沒見釀成什麽大的鄰裏械鬥哇。”
王離:“那是你們那地廣人稀,百十裏內見不到第二戶人家,想打架找誰去?”
冒頓:“頭曼城周圍有近萬人,也沒見天天掄著刀子幹架啊?”
王離:“也對,這是怎麽回事呢?”
李斯走過來說到:“匈奴人人帶刀人人彪悍,你好勇鬥狠立刻就會有比你還很的蹦出來,所以好勇鬥狠沒用。至於北地三郡,我以為你們完全不必多慮,我大秦律法嚴苛,百年來早已深入人心,老秦人早已經學會依律而行。隻需製定幾條律法加以約束,你們的憂慮就會迎刃而解。”
白宣:“看見沒老馮,這就叫術業有專攻,李兄不愧是廷尉呀,一語中的,好就這麽辦。”
李斯哈哈一笑說:“方才我似乎聽到有人要去坑崔固,不如大家同去?”
王離大叫一聲:“好哇,去坑崔長史。”
馮去疾:“廷尉大人你不去看看盧老他們談判了?”
李斯:“沒啥好看的,還是和兄弟們在一起有意思,走吧。”
大秦和匈奴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此時的頭曼和蘭鄙俚已經認栽了,盧煥和段烈咋捏咋是,現在頭曼隻盼著大秦趕緊答應不在被捅刀子其他的沒啥奢求了。
頭曼和蘭鄙俚服軟,冒頓的待遇直線上升,現在冒頓身邊已經有了十個匈奴親衛,但是這是個匈奴親衛沒用多久就被大秦的美酒征服了。而冒頓則被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征服,他現在已經不像開始那樣用仇恨的眼光看待沒一個秦人,他已經學會了用眼睛觀察用頭腦思考。對於冒頓的變化白宣是看在眼裏記在心頭,於是段烈成了冒頓的老師,一卷卷的經史子集擺在冒頓麵前,冒頓已經開始學習寫大秦文字,說不太流利的關中話了。
秦王子楚三年三月,關中已經是暖氣襲人草木青翠,話多也是含苞待放,但在大秦北地依舊是乍暖還寒的氣候,不過在枯黃的野草中間可以看到零星的綠色。在城牆的向陽背風處已經有一叢叢的綠草冒出了嫩黃的芽。
義渠城變得很熱鬧,因為被鎮北軍解救回來的百姓已經遷回了城裏。城池周圍重新分配的土地被翻耕了一遍,隻等著天氣再暖一些的時候開始播種。趁著這個功夫,崔固領著百姓們加固城牆,還把城內街巷重新收拾了一遍,義渠城一天一個樣越來越有生氣了。
崔固在接到呂不韋的調令之後開始還不太願意,他跟白宣這麽親近可以說是白宣指哪崔家就奔哪去,崔固本以為自己會借著白宣這棵參天大樹一步進入朝堂,沒想到竟把他從富庶的關內掉到了荒涼的北地郡,崔固實在想不通。但是他家老太太揮舞著拐杖逼著崔固立刻赴任,等崔固趕到榆林塞見到白宣之後才知道自己已經是北地三郡僅次於白宣的第二號人物了,這一下子崔固才明白了白宣的用意,北地三郡以後就是白家的根據地,白宣組建的鎮北軍的老巢在這,白宣北擊匈奴建立豐功偉業的依靠在這,北地三郡對白家來說都是無比的重要的所在,而白宣注定不會在北地三郡長待,因此必須有心腹之人鎮守。
馮去疾是鎮北軍的二號人物主抓軍事,而崔固就是北地三郡最高行政長官主抓民政,二者同出一係相輔相成絕對不會出現軍政不和的情況。
崔固現在是一門心思的打理北地郡的事物,北地郡在三郡之中被禍害的最慘,做為北地郡長史兼任北地郡郡守的崔固肯定是要下一番功夫花一番心血的。
“啟稟長史,君侯領著一幫人來了。”
新任義渠縣令就是本地人原本是個良家子讀過幾年書,這樣的人在北地三郡算得上是秀才和能人了,能幹德行不錯,就是對官場上那一套拎不清。稱呼北地三郡的大佬能說是一幫嗎?那得說是一群。
崔固站在城牆上望去,隻見白字大纛迎風招展,一溜人馬浩浩蕩蕩。崔固笑著說到:“君侯又來坑本長史了。”
縣令嘿嘿一笑說:“君侯不白坑您,坑您一次咱北地郡就有不少實惠,下官盼著君侯一天坑您三次呢。”
崔固:“你也就是在北地做官的命,去了關中用不了三天你就會把上官得罪了。”
縣令:“我家祖上都是農夫,到我這輩出了我一個縣令已經是祖上積德了,下官沒什麽奢求了知足,知足。”
崔固:“哈哈哈,還不隨本官去迎接君侯,多叫些人本官看這次君侯帶了不少物資來。庫房可有地方?”
縣令:“有,來多少都裝得下。”
北地郡郡守府內,大家因陋就簡自己動手做著午餐。崔固看著發型怪異的冒頓小聲問白宣:“姑父,這就是匈奴太子?”
白宣:“看著如何?”
崔固:“看樣子倒不是很粗鄙野蠻,但識人識麵不識心,誰知道他心裏是怎麽想的。”
白宣:“你能看到這一點很不錯,其實我也沒打算把他改造成和我們一樣的人。我更希望他是一頭狼,保存著他的野性,將來回去爭奪王位的時候也好咬破敵人的喉嚨。”
崔固:“姑父想的真遠。”
白宣:“近的也有,我馬上就要回鹹陽了,你和去疾留在這,守住這塊地。三年,隻需三年。”
崔固:“明白,姑父放心,崔家和姑父同氣連枝,姑父要我怎麽做,崔固絕無二話。”
白宣:“提前告訴你,大王怕是要大行了,就算我不願進那個是非圈也不行,大王如此做為既是給太子鋪路,也是是在告訴我該做些什麽。我總覺得,大王和我心意相通,打完多我的這份信任值得我赴湯蹈火。”
崔固:“姑父說的對,崔家始終站在姑父一邊。”
白宣:“有事多和去疾商議,他是個忠厚耿直之人很好相處的。”
“是,崔固明白。”
白宣:“我走之後,你的官署就在義渠城,蒙恬右軍駐紮於此,你可安心了?”
“多謝姑父,安心,太安心了。”
正說著,盧煥快步跑了進來。
“君侯,大王詔命,命君侯速速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