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追窮寇
在這場純粹的騎兵決戰中,匈奴的戰鬥力始終處於優勢,但劣勢也極為明顯,首先是兵力上的巨大差距完全抵消了匈奴騎兵騎術和箭術上的優勢。其次就是因為鎮北軍裝備了馬鐙和馬鞍,這使得鎮北軍將士都能夠輕鬆地是用長兵器,也能輕鬆地借助馬鐙從馬背上站起來用力劈砍。
匈奴騎兵的馬沒有馬鞍和馬蹬,他們的騎術再好也隻能用雙腿死死夾住戰馬,盡管他們可以雙手鬆開韁繩作戰但卻隻能憑借臂力作戰完全不能像鎮北軍那樣可以踩在馬鐙上借住全身之力。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鎮北軍憑借兵力和裝備的優勢完全壓製住了匈奴人的囂張氣焰。白羊王托魯率領的是一萬匈奴騎兵,在剛剛接觸到鎮北軍時就如同闖進台風中心的一葉漁舟,完全失去了以往能夠控製戰場的能力。
匈奴騎兵首先麵對的婚事從四麵八方射來的弩箭,弩箭之後是漫天飛舞的短斧、飛鏢、飛刀,隨後是平端著長矛策馬飛奔過來的鎮北軍將士。
當長矛刺進匈奴兵的身體後,長矛的矛杆瞬間折斷,這確保了鎮北軍將士們的手臂不會因為巨大的衝擊力而脫臼或折斷,在此之後才是匈奴兵期盼已久的近身肉搏。雪亮的長劍和雪亮的彎刀碰撞在一起,發出鏗鏘之聲,時有火星四散迸濺。騎兵對衝往往會在一個照麵之間決出勝負生死,沒倒下的繼續向前中直到殺透敵陣或者倒下為止。
數萬鎮北軍將士圍繞著托魯的阻擊部隊狂攻猛打,將士們勇猛穿插眨眼之間就將托魯的一萬人馬分割成十數個小塊。
白宣想要衝上去大展神威,但是身邊的侍衛緊緊地護住了他,氣得白宣哇哇大叫。就在這時一騎快馬奔了過來,馬上之人正是趙高。
“君上,頭曼跑了領著五千人馬跑了!”
白宣:“你速去告知蒙恬,叫他率領一萬精騎去追,你也跟著去,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蒙恬的軍司馬!”
“遵命!”
趙高伸手接過白宣扔過來的令牌掉頭就跑。
白宣:“小高!”
趙高勒住戰馬調頭看向白宣。
“自己小心些!”
白宣的一句話看似不經意,但卻讓趙高熱淚盈眶喉頭哽咽。此時,趙高的心裏在喊:“君上叫我小高了,君上叫我小心些!”
趙高用力點點頭轉身催馬而去,他高舉令牌邊跑邊喊:“鎮北右軍聽令,我是軍司馬趙高,奉武安君將領率一萬精騎追殺頭曼,跟我來!”
正在率隊和托魯激戰的蒙恬一見趙高手舉令牌快馬奔來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蒙恬:“旗牌官發令,調一萬精騎隨本將追殺頭曼,副將你率領其他人繼續圍殲當麵之敵!”
趙高和蒙恬會麵之後二人也不多說率領一萬精騎脫離戰場向北追去,被包圍在軍中的托魯眼看著蒙恬他們離開卻也無可奈何。慘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半時辰,托魯的一萬騎兵隻剩下托魯身邊的三十幾個。戰場上人和馬的死屍層層疊疊鋪了厚厚的一層,一麵麵殘破的黑色金狼旗斜插在地上無力地晃動著。
鎮北軍將士緩緩縮小包圍圈,一步步逼近托魯。托魯和他身邊的三十親衛已經沒有一個騎在馬上的,他們的馬全部戰死,如今就躺在他們的腳下。而這三十幾個人包括托魯在內沒有一個不帶傷的。
托魯的帽子不知道丟在哪裏了,如今他光著頭被親衛們圍在中間,他那明晃晃的純金耳環著實吸人眼球,也暴露了他的真實身份。
秦軍校尉:“止步!上將軍到!”
鎮北軍將士讓開一條通道,白宣催馬來到近前。
白宣:“你是白羊王托魯?”
托魯:“你是誰?”
白宣:“大秦武安君節製北地三郡,號令鎮北軍之上將軍,白宣!”
托魯:“你就是白宣?怎會如此年輕。”
白宣:“托魯,你若願降本將饒你一命。”
托魯:“我們大匈奴就沒有怕死鬼,要我投降,做夢!”
白宣真的沒指望托魯投降,按照白宣的計劃托魯和頭曼都是必須死的,否則呼勒憑啥和冒頓爭。所以白宣對托魯的勸降絲毫沒有誠意,更像是走個過場。
白宣:“真的不投降?”
托魯:“不降!”
白宣:“殺!”
白宣幹脆利索的下達了命令,鎮北軍將士一擁而上,近百騎兵打三十個滿身是傷還沒有馬的匈奴兵這結果不用想都知道。
當白宣轉過身來再看的時候,隻見一個年青的十夫長雙手托著托魯的人頭站在白宣馬前。
白宣:“你叫什麽?”
“回君上,末將李信!”
白宣:“你叫什麽?”
“末將李信!”
“祖籍可是槐裏(今陝西鹹陽興平東)人?”
“正是。”
“很好,此戰你為首功。”
“謝君上!”
“李信,你可敢隨本將殺向頭曼城?”
“末將願追隨君上建功立業!”
白宣:“蒙毅何在?”
蒙毅催馬來到白宣麵前右拳擊胸說到:“請君上示下!”
白宣:“我代一萬精銳殺往頭曼城,你打掃戰場救死扶傷,將傷者送回榆林塞之後,再率領兩萬騎軍前來接應,記住要攜帶大量物資給養,明白?”
“末將明白!”
說完之後,白宣點齊一萬精銳迅速向北追去,這一萬精銳全是一人雙馬,一方麵是為了馱運口糧武器,一方麵是為了換乘。這次事起倉促,為了追殲頭曼鎮北軍沒帶多少補給,白宣這一萬精騎所攜帶的給養都是其他將士勻出來的,這也就是白宣為何留下蒙毅的原因。
李信戰場升官了,成了白宣的親衛百將,這小子把自己的好兄弟叫來當左右手,白宣宣一問這三人的姓名,他又被震撼了。
這三員小將分別是章邯、司馬欣、董翳。按照原來的曆史,這三位是秦末大名鼎鼎的人物。章邯被稱作是秦末的軍事支柱,他在司馬欣和董翳輔助下抗擊陳勝的義軍。巨鹿之戰戰敗後,章邯、司馬欣、董翳投降項羽,在秦滅亡後,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被項羽封雍王、塞王、翟王。分別管轄關中西部、關中東部和關中北部。後世所稱三秦大地就是由此而來的。
如今這三位秦朝滅亡之後的關中王齊刷刷的匯集到白宣麾下,這叫白宣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殺吧,忒不合適了。再說這哥仨投降項羽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這哥仨不當關中王換上原來六國的人,那關中百姓可就遭了殃了,要知道秦末的時候,原來六國的百姓可是恨透了秦人的。所以說有這哥仨做關中王,使得秦人免遭六國將士的殺戮,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哥仨還是有貢獻的。
反正這時候白宣也想不了那麽多,大不了今後找個機會把項羽殺了就是,反正白宣是打定主意要把他知道的推翻大秦的那些曆史名人早早的都給宰了的。等白宣辦到了這一點,這哥仨估計想投降都沒地方投降去。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白宣現在真正想的是他派進草原的白澤等人,這些人的任務隻有白宣一個人知道。那就是要把頭曼城中所有和頭曼有關係的親枝近族全殺光,隻留下頭曼的大閼氏和冒頓母子倆,等著跟呼勒爭權奪利。然而現在情況有變,呼勒死了,托魯死了,可頭曼卻活著。此時想要通知白澤等人改變計劃已經不可能了,白宣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求上蒼保佑,在頭曼趕回匈奴王帳的時候蒙恬能夠隨後趕到。最好的情況就是蒙恬能夠截住並殺了頭曼,到那時白宣就可以率領兩萬精騎殺進頭曼城,俘虜冒頓母子。有這對母子在手,匈奴還敢南下搶掠大秦北地嗎?那肯定是不能的,由於時間倉促白宣也隻能想到這麽多,他下令一萬精騎縱馬狂奔。
這一次掉隊的很少,鎮北軍經過一場高強度的戰鬥之後,迅速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