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製衡
“是我,我等不及來找你。”
呂不韋:“你這,你這是要把我們置於死地呀!”
“我心裏著急,我又做錯事了,我讓人送了一盒點心給華陽太後。”
呂不韋:“什麽!你膽子太大了!快追回來。”
“來不及了,她不是吃了就是發現了,所以我來找你。”
呂不韋嚇得滿頭大汗,所有的酒全醒了。
呂不韋:“你立刻回宮,快,不然大王找不到你就麻煩了。”
“不會,大王帶著麗榮去渭水邊遊玩去了,晚上才能回來。”
“那你必須立即回宮,一是要等著華陽太後的死訊,二是等待大王突然回宮。”
“你隻要告訴我,這一次大王是不是因為我才罰了白宣。”
呂不韋:“都跟你說不要管了,你隻看到大王說罰,可是你不仔細想想,這是罰嗎?白宣不久就會給你回信,雙兒也會,到時候你就明白了。快回去!”
“好,我聽你的。”
呂不韋:“趙姬,你把華容怎麽了?”
趙姬:“沒怎麽,給她吃了點藥,睡一會就好了。別怕,我不會害你我舍不得,可是,我想你。”
呂不韋:“大王還不能讓你滿足嗎?”
趙姬:“他現在有一半的時間陪著麗榮。”
呂不韋:“不要瞎想,大王是為了製衡,朝上需要製衡,後宮同樣需要。你已經是王後,小政已經是太子,你比麗榮更有優勢。大局已定讓,她得些寵愛沒什麽大不了的,身為王後要有容人的氣度。”
“我做不到,你要我容人,好,那我就來找你!”
呂不韋:“先不說這個,趕緊回去,快!”
“你呢?”
“我得想法把你從這件事裏摘出去,快走吧!”
趙姬穿上衣衫鬥篷從側門走了出去,繞過幽深無人的小巷,趙姬上了一輛馬車。當她坐進車裏的時候,趙姬的臉無比的陰沉。她的手從袖子裏掏出一個布卷,那是白宣寫給趙姬的密信。
“阿姐,我這裏一切都好,阿姐盡可放心。阿姐不要多想,所有的事都讓白宣來做。阿姐,我們是一起吃過苦的,白宣忘不了阿姐被人欺淩時的模樣。如今白宣有這個能力了,定然不會讓阿姐再受半點委屈。阿姐,你要開開心心的,這些俗事就交給我吧。雙兒到了,如今已經是縣主,我明白阿姐的意思,我也知道怎麽做。阿姐,你要聽話,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趙姬把布卷貼在臉上,也隻有這樣她才能感到來自親人的關懷,也才能感到溫暖。
“阿宣,姐姐知道你為了阿姐和小政費盡了心思。阿姐笨,也沒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呂不韋幫你,永遠幫你。阿姐沒法像麗容那樣討大王歡心,但阿姐要用自己的手段來幫你,哪怕是死也心甘情願。阿宣,阿姐沒聽你的,你莫要怪阿姐。”
秦王子楚二年秋,華陽太後突發暴病薨逝於華陽宮。王妃麗榮痛不欲生,幾次昏厥。秦王子楚跪於靈前痛哭失聲,一時間大秦舉國哀悼,也停止了對外征伐。
華陽太後和先王秦孝文王合葬在一處,大秦王後趙姬在後宮建了追思閣並居住其上,說是要為華陽太後茹素守孝三月。
華陽太後的葬禮辦得是極為隆重,也算是極盡哀容了。當三月之後華陽太後的靈柩葬入先王陵寢之後,這件事似乎已經告一段落。但是事情遠沒有人們看到的那樣簡單,原本守孝三月的王後趙姬宣布守孝三年,大秦後宮諸事暫由王妃麗榮代掌。這似乎發出了一個訊號,王後不管後宮了或者說失寵了,而王妃麗榮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這一天,麗榮處理完後宮諸事後,領著人來到華陽宮。自華陽太後走後,這座宮殿一直處於半封閉狀態,但平時也還是有人打掃收拾,所以看起來還是那樣整潔奢華,殿內陳設和華陽太後在時一模一樣。
麗榮揮了揮手說:“你們到外麵候著,哀家在這歇歇。”
“喏。”
等周圍的人都出去之後,麗榮坐到華陽太後生前常坐的的榻上,她摸著繡枕小聲說:“姑母,榮兒來看您了。那個賤人被禁錮在追思閣上,那個老賤人如今見了我又是戰戰兢兢了。不過榮兒記著姑母的囑咐,對那老賤人畢恭畢敬,每日晨昏定省理解絲毫不差,一日三餐衣食住行事無巨細都是榮兒親手服侍。大王看了雖然沒說什麽,但榮兒知道,大王越來越喜歡榮兒了。”
“姑母,您應該是早就想到這一步了吧?您應該早就想到趙姬那個賤人會這麽做了吧,您是不是一直在等這個機會?姑母,榮兒謝謝您了。如今,您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三月之前,趙姬派人送給華陽太後一盒點心。當時,麗榮陪著子楚去了渭水河畔。華陽太後看著那盒點心就笑了,她對送點心來的內侍說:“你告訴王後,她的意思哀家明白。哀家侍奉過先王,也是大秦昭襄王最滿意的兒媳,當今王後的這些手段都是哀家用過的,沒意思,真沒意思。不過,王後的膽子比哀家大,她的靠山比哀家的硬嗎?嗬嗬嗬,哀家沒看出來,可能是王後自己覺得夠硬吧,所以她的膽子也大的包住了天。可惜呀,可惜了白宣這個人了。若是白宣站在哀家這邊,麗榮早已經是王後,成蛟早已經是太子了。既然王後給了哀家這個機會,哀家多謝王後了。”
說完之後,華陽太後伸手抓起點心就往嘴裏塞。送點心來的自然都是趙姬心腹,一聽這話知道這事不能這麽辦,連忙上前想要阻止。不料華陽太後麵如寒冰,一雙眼惡狠狠的看著眼前的人,那神情那眼神把這些人嚇得一動都不敢動,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華陽太後一口口的把點心吃了下去,就這麽眼睜睜地看著華陽太後吐血而亡。
華陽太後死的時候二目圓睜,但麵容還算安詳,嘴角似乎還帶著一點微笑,之所以不閉眼大概是因為沒見到麗榮最後一麵的緣故。後來當麗榮哭拜靈前的時候,華陽太後這才閉眼。
華陽太後吐血而亡的同時,那幾個趙姬的心腹自知死罪難逃,紛紛上吊服毒而死,死前大喊:“此事是我等自己所為,和王後無關。”
這個,實在是不忍啟齒。若是白宣在此一定會破口大罵一群蠢貨!這做法簡直是畫蛇添足,也可以說是欲蓋彌彰,徹頭徹尾的是一起由瘋狂的人策劃的目的誰都看得出來的瘋狂的行動。唯一沒考慮的就是後果,而這個後果卻恰恰是最應該提前考慮到的,趙姬沒考慮,她自己做出了決定自己實施了。連個刺客殺手都懶得找,連個華陽宮的宮女都懶得收買,就讓自己身邊的親信去了。膽量之大何止是能包天啊!
現在看來,趙姬當時應該是抱著玉石俱焚信念做的此事,但子楚沒要她的命,也沒廢了趙姬的王後之位,隻是這執掌後宮的權利落到了麗榮手裏。這一局的較量,麗榮贏了,付出的代價是華陽太後的命!
趙姬當然不是為了自己,她的確沒有成為王後的精明頭腦,但她作為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在危險來臨之際卻用最直接的方式解決了她認為是危險的源泉。說實話,這一招對陣雙方誰都沒想到,唯有華陽太後想的明白看的透徹,也最果斷最堅決,走的是義無反顧一點餘地都沒給趙姬留下。若論心狠,這後宮沒有一個人超得過華陽太後的。
趙姬之所以還能活著,還是王後那是因為這件事不能完全怪她,其中最大的推手就是子楚。建書院就明明白白的告訴大家建書院,還非得來個先收繳各家購置土地,然後建書院。更有甚者來了個白宣戴罪主持,一日不建成就一日不能還朝。這麽幹趙姬能不急眼嗎,能不采取極端手段嗎?
子楚算是看清楚了他想看清的一切,他很滿意。所以趙姬不用死,至於王後之位嘛,子楚也不像這麽快廢黜,因為有趙姬在麗榮絕對是會對夏太後和子楚百依百順的,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所以,子楚很享受現在這個格局,他認為這個格局才是最好的格局,才是製衡。
朝中眾臣對這件事沒有任何反映,總之子楚怎麽做都行,因為這是子楚的家事,隻要子楚不更換太子,眾臣絕對不會多說一句。白宣也沒多說,因為此時說什麽都沒用了。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建好書院,盡快豐富自己的羽翼。
深秋的這一天,恰逢朝中沐休,早晨起來白宣身穿太保禮服領著嬴政和王離來到袁家村的牌樓前。這是白宣來到袁家村之後,第一次盛裝出迎。崔固、禮泉縣令、王賁、蒙武、蒙恬蒙毅、馮去疾、甘羅、李斯先後趕到,一個個高冠博帶按招品級站在白宣身後。
當呂不韋和王綰的車駕出現在村口的時候,白宣揚起了手臂。
“奏樂!”
禮樂聲響了起來,白宣上前兩步來到呂不韋的車前伸手說到:“呂兄,小弟等你多時了。”
呂不韋盯著白宣,臉上慢慢浮起了笑容,他看了看白宣身後的人說到:“好,很好!賢弟,扶為兄下車。”
白宣哈哈一笑伸手扶住呂不韋把他扶下車來。
呂不韋:“阿宣,公子成蛟呢。”
白宣:“白澤陪著他進山遊玩,晚間才回。”
呂不韋:“好。我等一起拜見太子吧。”
兩位國相領著一幫重臣或者重臣的嫡長子拜見了嬴政,袁家村也被圍了個風雨不透,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