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威震天下
秦王子楚的王命傳到函穀關,將信陵君魏無忌厚葬於他殞命之地,並建立享祠以供祭祀,同時收斂聯軍將士遺骸陪葬信陵君墓之後。
半月之後,秦軍征調三十萬大軍兵出函穀關過修魚收複失地。三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蒙驁為帥將兵二十萬攻韓魏。一路王翦為帥將兵十萬會和王齕攻上黨郡。
秦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趙、魏、韓三國。秦將王翦、王齕繼攻取韓國上黨之後又攻下魏國上黨,趙國上黨大部也被秦軍收入囊中,大秦在此設立太原郡。
蒙驁攻取趙國晉陽之後,接連奪取了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榆次(今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西南)、狼孟(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等趙國三十七座城池。隨後蒙驁又攻取了魏國的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東北)和汲(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
在之後,蒙驁又攻占魏國兩座城池,韓國兩座城池,前後一共攻占了四十一座城。
經此一戰,大秦、在關東拓地千裏,從函穀關到洛邑已經連成一片,而且將韓國和魏國徹底分割開來。韓國成為被大秦和楚國夾在中間的彈丸小國。蒙驁攻城略地勢不可擋,而白宣也沒閑著,他統帥一萬秦軍駐軍陶郡。
陶郡古稱陶邑,上古帝堯之封國,在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西周時期,周文王嫡六子曹叔振鐸分封於曹國,建都陶丘。
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商品經濟的空前活躍,使得陶邑的區位交通優勢充分發揮了作用,“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迅速發展成為諸侯國間商品交易的中心城市,司馬遷譽之“天下之中”。
陶邑位於菏、濟水係交通要道,自陶邑西溯濟、河而上可達秦、晉;順濟水而下,能抵齊國都城臨淄;東經菏、泗、淮可到南方的吳、楚地區。戰國時期開鑿“鴻溝”,更使陶邑水運條件錦上添花。
到了戰國末期,陶邑成為合縱連橫必爭的“午道”。爭戰的目的是為了兼並城市和土地,繁榮的陶邑不可避免地要引起諸侯間的爭奪。後來陶郡在秦昭襄王時被秦國攻占,陶郡並入秦國已經有四十年,早期陶郡作為秦相魏冉的封地,又作為大秦出兵東方的屯兵之地,秦國有重兵駐守。後來秦國遠交近攻,陶郡的戰略意義下降,守軍數量也大幅下降。如今的陶郡對於秦國更多的是經濟意義。但是陶郡對於魏國來說就太重要了,這個將魏國一分為二的地方,讓魏國東西不能相顧,國土分為兩大塊,讓魏人如鯁在喉。
魏王本想借著信陵君領兵抗秦的機會奪回陶郡,但是當信陵君兵敗自刎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早已出兵陶郡的魏王立即下令魏軍返回,怎奈那是時代的通訊手段太原始了,魏王撤兵的命令還沒到魏軍主將手中,白宣早已經率軍將魏軍打的丟盔棄甲,望風而逃。五萬大軍能逃回去的不到一萬人馬。
得知消息後,魏王從寶座上跌了下來,嚎啕大哭。
“無忌,無忌呀~~~~~~”
滿朝文武聞者落淚,心中既悲且憤,悲的是從今以後魏國沒了信陵君怕是隻能任人宰割了,憤的是魏王你早幹嘛去了,你若一心抗秦重用信陵君,何至於有今天這個局麵。魏王現在是徹底被大秦打怕了,無奈之下趕緊把太子增送往大秦當人質,希望以此換取暫時的安寧。
五國聯軍兵敗函穀關,五十萬大軍曆經數十戰先勝後敗,而且是敗得幹淨徹底。當秦軍停止攻勢之後,楚將景陽、燕將將渠被秦軍釋放回國,和他們同時回國的還有那些被俘虜的士卒。楚軍不到一萬,燕軍還好,回國的約有四萬人。
經此一戰,大秦威震天下,軍力國力疆域雄踞各國之首,成為這個時代唯一的超級大國。更主要的是,信陵君這個抗秦的核心人物的死,讓六國膽戰心驚,合縱之策漸漸失去了市場。與此同時一個的名字被深深地烙印在各國君王的心裏,這個名字就是,白宣!
關東六國對於白宣的評價是:“直如戰神降臨一般!”
別人怎麽說白宣的,白宣並不在意,此時他正和呂不韋、嬴政一起會見韓國使者。
白宣:“割地賠款什麽的就和呂相去談,本將不管這些,至於以太子為質嘛,本將以為就免了吧。不過,本將要兩個人不知貴使可否答應?”
韓國使節誠惶誠恐的答道:“公子請明示。”
白宣:“我要鄭國和韓非。”
使節:“是是是,如您所願。”
白宣要鄭國是有原因的,鄭國可是名人呐,在曆史上這家夥幹了一件造福千年的大好事。鄭國的本事不在治國理政和行軍打仗上麵,用現在的話說鄭國就是一個水利工程師,而且是一個出類拔萃的技術型人才。跑到秦國給秦始皇描繪了一個宏偉藍圖,秦始皇答應了於是就有了聞名中外的鄭國渠。技術性的人才有個弱點,那就是不問政治,誰認可他的技術他就為誰謀劃。
本來鄭國到大秦是為了耗費秦國的財政、人力希望借此抵消大秦滅韓的實力,沒想到的是卻幫助了秦國農業實現了大飛躍,糧食產量和稅收大增。鄭國渠直到幾千年之後仍然灌溉著無數良田造福百姓。若是鄭國活到現在一定會說:“俺原本不是這個意思的,然而,但是,就這樣吧。”
韓非就更不一般了,他是韓國王室之後,也是法家代表人物,曾自學道家老子思想,又拜儒家荀卿為師,兼采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等三家學說之長,以儒家與道家的學說為本,發揚法家,集法家思想的大成。最主要的是,他和李斯視同門師兄弟,在韓非被迫侍奉秦始皇以後,和師弟李斯上演了一場同門相殘的大戲,堪稱大秦版孫臏與龐涓。不過這都是皮毛,最重要的是,韓非是大秦帝國基本統治架構的締造者之一,這樣的人才白宣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呂不韋對白宣識人的本事從不懷疑,白宣說要誰呂不韋二話不說就把鄭國和韓非的名字寫在了盟約上。白宣一看想辦的事都辦完,於是拉起嬴政轉身就走。
呂不韋:“哪去?”
白宣:“逛街。”
呂不韋:“欲購何物?”
白宣:“自然是想買什麽就買什麽。”
呂不韋對韓國使者說:“叫你的屬官跟著去。”
韓國使者:“喏!”
白宣哈哈一笑說:“多謝呂兄。”
呂不韋擺著手說:“替本相也購置一些,不要吝嗇要最好的。陶郡的首飾、衣料、胭脂都很不錯,華榮見了一定喜歡。”
白宣:“奸商!”
韓國使者不停地擦著汗,他倒不是心疼錢,他是被白宣對呂不韋的態度驚到了。
當白宣領著嬴政、王離、馮去疾、蒙恬和蒙毅回來的時候,身後跟著十幾輛大車,還有一幫陶郡商賈。
當白宣剛剛翻身下馬的時候,就聽一聲尖叫:“好我的公子宣啊,你可算回來了,叫老奴好等啊。”
“黃少府,你怎麽來了。”
“還我怎麽來了,大王有詔,命你和太子相國即刻回京。”
“哎呀,黃少府哇,這是好事啊。你等等哈,我這就再去逛逛,給大王太後和王後買些禮物。對了,那些車你看見沒,三輛是你的。等著啊,等著。”
黃皓一把拽住白宣笑眯眯的說:“公子宣,你已經給大王送了一份厚禮,這禮物一般人是送不起的呀。不要耽擱,快隨老奴回京。太子,老奴已經為你收拾好了這就走。”
白宣:“少府伴君多年家資豐厚,白宣怎比得了。如今白宣要振興白家沒錢怎麽行,況且有了不花自己錢的好機會,豈能錯過。”
黃皓眯著眼睛問:“此話怎講?”
白宣伸手一指身後跟著的韓國官員,那官員立刻覺得渾身汗毛紮起,心裏哇涼。黃皓看著那官員笑了,韓國官員的身子抖成了寒風中的一片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