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57章 明爭暗鬥

第57章 明爭暗鬥

  邯鄲城外平原君趙勝陵前,趙政上香之後以大禮叩拜。平原君長子在一側叩首還禮。趙政起身之後,白宣上前祭拜趙勝。當白宣祭拜完畢之後,身著錦袍年約三十的趙國太子趙偃上前扶起白宣。


  趙偃對白宣說到:“父王已經恩準王孫政返回大秦,不知公子宣有何安排?”


  白宣拱手說到:“大王對趙政、白宣照顧有加,此恩此德趙政、白宣沒齒難忘。不知大王派哪位大人為使,白宣想與使節商議歸期。”


  趙偃:“父王命大夫公孫乾護送王孫回秦。”


  白宣:“好,待白宣和公孫大夫定好歸期之後,在告知太子,還請太子轉奏趙王。”


  趙偃拉住白宣的雙手說到:“公子宣深明大義,秦趙之間雖有征戰但畢竟同祖同宗,王孫此次回秦若能成為秦太子是再好不過的。”


  白宣:“太子言下之意白宣明白,其實趙政回秦前途未卜,白宣懇請太子在大王麵前周旋,務必襄助王孫政。”


  趙偃笑道:“如你所願。”


  白宣趙政拜別太子趙偃和平原君長子,等這二位返回邯鄲之後,白宣領著趙政、呂牽慢悠悠的向邯鄲城走了十裏。此時迎麵走來一隻龐大的商隊,打的旗號是趙龐的。


  兩隊人馬擦肩而過,趙政的人馬繼續返回邯鄲,而那隻商隊則加速行進,看那前往的方向正是秦國。


  章台宮內,秦王子楚正和眾臣議事,在商議好一些朝政之後,卻因為趙國和燕國送來的兩份照會發生了爭執。


  其實這兩份照會的內容是一樣的,趙國發來的照會是告訴子楚,近期要把王孫政送回秦國,而且趙王已經命大夫公孫乾為使,正在做準備,擬定的日期是在一個月之後。


  而燕國的照會比較有意思,在照會上燕王喜大談天理人倫骨肉親情,最後的意思是請秦王子楚接回趙政。這內容和趙國的照會如出一轍,隻不過燕王的照會上對趙政的稱呼和趙國不一樣。趙國對趙政的稱呼是王孫政,燕國的則是太子政。


  就是這樣一個稱呼如同在熱油鍋裏潑了一瓢冷水,朝堂是立刻沸騰起來。羋姓外戚首先發難,指責燕王幹預大秦國政,呂不韋一派自然是力保趙政,當然還有不言不語坐看風雲變化的人。


  一封照會立刻讓大秦朝堂上出現了兩個對立的集團,呂不韋正式和羋姓外戚決裂堅定地站在了子楚一邊。


  子楚看著在朝堂上互不相讓的兩派人馬,再看看那些坐山觀虎鬥的人,他心中怒火幾乎快要壓製不住了。趙王的照會可以說是給足了子楚的麵子,要知道如今的趙政可不是普通的質子,那是秦王子楚的長子,極有可能會成為大秦太子。這個身份舉足輕重,如果秦趙之間再次發生征戰的話,趙政就可以成為趙王手中的肉盾。


  直到現在,子楚因為冊封趙政為太子的事情和華陽太後展開了拉鋸戰。華陽太後堅決不同意瘋趙政為太子,最為針鋒相對的手段,子楚也沒有冊封麗榮為王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子楚的心思。


  而趙王的做法很是出人意料,主動送趙政歸秦,這就等於是趙王向秦王服軟告饒,因此說這麵子夠大。


  而燕王的照會更是說出了子楚的心聲,也表明了燕國支持子楚冊封趙政為太子的的態度。趙政和燕太子丹關係莫逆這在大秦朝中不是什麽新鮮事,可以說是呂不韋故意謝露出來的位就是給趙政登上太子位造勢。但所有的努力都被王太後華陽擋住,子楚知道如果不把太後一派的黨羽剪除,不把華陽太後扳倒,那麽他這個秦王就沒辦法隨心所欲的發號施令。


  啪,子楚猛的拍了一下桌案,正在爭吵的倆派人馬立刻偃旗息鼓躬身拱手退到一邊。


  子楚站起身來冷冷說到:“趙王送公子政歸秦,是有和大秦修好之意,也是我大秦無敵於天下的寫照。別人的好意寡人豈能拒絕?至於燕王的照會,雖有唐突之意但初衷和趙王一樣。大秦太子為國之儲君,豈能被他人所定。寡人心意已決,暫不冊封太子,待公子政歸秦之後再議,散朝!”


  子楚給出這樣一個答複之後,一甩袍袖回了後宮,這似是而非的答複讓羋姓外戚們心中惴惴不安,呂不韋一派大多數人心中也是沒底,不過今天已經擺明立場想在左右搖擺是不可能了。再說如今的秦王正處在壯年時期,在朝為官的哪個不是聰明人該抱著誰的大腿自然心裏清楚。


  呂不韋自然是心中有底的,因為白宣的計策並沒瞞著呂不韋,可以說是子楚默許,白宣主謀呂不韋運作,三人聯手給羋姓外戚們挖了一個坑,就等著這幫利欲熏心之輩上鉤。


  散朝之後,呂不韋抽個冷子轉身回了章台宮後殿,他剛來到殿門口黃皓立即快步迎了上來。


  “大王正在等你,快隨我來。”


  呂不韋見到子楚還沒行禮,子楚就問:“那幫人已經慌了手腳,下一步棋該開始了。”


  呂不韋:“早已經開始了。請大王撤換昭襄王陵寢所有侍從以及護陵軍兵。”


  子楚:“此時更換正是時候,那幫人定是在和太後商議對策。你的人是時候推一推了。”


  呂不韋:“臣明白!”


  子楚:“且先容他們囂張幾天!”


  太後宮中,一幫人圍著華陽七嘴八舌說個不停。要說華陽太後管管後宮玩玩宮鬥還成,但涉及到儲位之爭這樣的權力爭奪,她的智慧還真是不夠。這幫羋姓外戚看著人不少一個個也都是高官厚爵伶牙俐齒,但是卻沒有一個掌握兵權的。更可怕的是這幫人竟然連作為秦王耳目和爪牙的大秦冷鋒都沒放在心上,膽大心細手段高明叫智慧,若隻剩下膽大那就是無知了,華陽太後和一幫無知無畏的人混在一起,想要控製子楚勢比登天。


  外戚甲:“太後,今天在朝上大王的態度已經很明了了,他就是想讓那個賤人之子做太子。大王如此做事將太後置於何處?”


  外戚乙:“太後,不如趁大王立足未穩早日吉將那礙事的除去!”


  華陽:“陽泉君屢次策劃都沒成功,那賤人母子身邊有個白宣,此人不除那對母子就會安然無恙。”


  外戚甲:“在趙國動手不行,那就在秦國動手,等到趙國使團進入大秦疆域之時我們就動手。”


  外戚乙:“沒錯,我等在大王麵前力爭迎接王孫這個差事,到了邊界交接之後,是死是活就由不得他們了!”


  華陽:“這,這會不會和子楚反目為仇?”


  外戚丙:“太後,此時不能瞻前顧後。不過太後所慮也有道理,太後近些天不妨和大王緩和關係,大王不是要撤換昭王陵寢的侍從和守軍嗎?大王的心思不外乎是怕我等對夏姬不利。太後就順了大王心思,同時我等上疏大王以夏姬仁孝為名,請大王冊封夏姬為太後。”


  華陽一拍桌子怒道:“不能便宜了那個賤人!”


  外戚甲:“太後,此時要分清孰重孰輕,為了成蛟公子能成為太子適當讓步也是可以的。”


  外戚乙:“太後,臣覺得幹脆做個大人情,請太後答應冊封公子政為太子。反正他也要死了,他死之後自然輪到公子成蛟。”


  華陽:“我咽不下這口氣!”


  外戚乙:“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此做可以把太後與這件事摘個一幹二淨。太後!”


  華陽咬著牙說了一個字:“準!”


  三天後的大朝會上,羋姓外戚一改往日做法對夏姬和趙政母子大肆褒揚,力薦秦王子楚冊封趙政為太子的,冊封夏姬為夏太後。而呂不韋一派沒有一個出來反對的。子楚當場詔準,冊封生母夏姬為夏太後,恢複趙政族姓,冊封嬴政為大秦太子。子楚還加了一條,冊封趙姬為王後,對這一點羋姓外戚雖然有些措手不及,但也沒反對。


  與此同時,子楚命外戚乙迎接趙國使團,並下命修建華陽宮給華陽太後居住,以此表達自己對華陽太後的孝順。朝堂之上一片盛讚之聲,君臣之間其樂融融。


  羋姓外戚們覺得自己的計策已經大功告成,私下裏無不彈冠慶賀。而秦王子楚在接到黃皓送來的冷鋒密報之後,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