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盛唐不遺憾>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自古就有一句話,叫做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意思就是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望相符的,指的是名聲常常可能大於實際情況。


  很多有名望的人,尤其是普通人很難接觸到的名望之人,其真實的才德都是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至少與所宣傳的情況會有比較多的出入,甚至,這個人根本就是無才無德的庸碌之人,他所謂的名望都是別人吹噓的虛假名望,根本就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情況,那是因為有些地位較高的名望之人,是普通人很難接觸到的,而既然接觸不到,自然也就無法真實的了解這個人的全部情況,隻能通過這個人在公開地方的偶爾露臉來評價這個人,而私底下的話,這個人很有可能是一個品質低劣的人渣。


  比如在後世的很多名流階層,平常都是一副高大偉岸的形象,給人一種企業家和慈善家的感覺,而實際上,這些人很有可能是通過非法勾當起家的,又或者這些表麵看起來是一個顧家疼愛妻子的好男人,但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吃喝嫖賭全占了,甚至還有很多吸食有毒物質的癮君子。


  有時候,看到太多的高大人物從神壇上跌落,心裏慢慢的就對地處高位的人失去了信任,就算看到的偉人再好,也會生出很不信任的感覺。


  當然,就算這個人表裏如一,不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下的生活裏都是好人,但也並不代表這個人不會為了自己的名望而故意做一些虛假的事情,又或者底下的人為了巴結奉承這個人而刻意虛假宣傳,並能夠得到默認。


  就比如這次韋見素就是來學堂的工地看了一眼,啥活兒也沒幹,就被別人說成是親自上陣幹活,誰看見他幹活了,就他那身體骨,真的能夠幹活麽,他根本就幹不了活兒,若真是加入到幹活的人群,隻能是幫倒忙,別的工匠幹活的時候,還要非常小心謹慎,萬一不小心把破碎的建築材料濺到韋相公的身上就不好了,老韋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也不去工地幹活,就一個人貓在帳篷裏歇息,歇足了之後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老韋現在已經是左相了,按說也不該這麽清閑才對,朝廷的很多大事兒都等著他去決策,為何這老小子要跑到這裏來躲清閑呢?

  其實,這是老韋在宣泄心中的不滿,雖然他現在是左相了,官職在大唐算是最高級別,比李安還要厲害,可他總有一種自己什麽都做不了主的感覺,於是索性就啥也不幹了,找個借口就溜之大吉,跑到學堂這裏躲清閑了,而因為興建學堂也是大事兒,就算有人想要彈劾他,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


  “韋相公最近是怎麽了,成天往學堂這裏跑,幹活的事情交給普通的工匠就可以了,怎麽能讓韋相公親自幹活呢?這萬一要是累出了好歹來,那將是朝廷的重大損失啊!”


  李安開口揶揄道。


  韋見素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開口說道:“不礙事的,也就偶爾幫襯一下,防止這些工匠偷懶,累不著的。”


  李安笑著點了點頭,開口問道:“韋相公現在是左相,朝廷的很多大事都要通過你的官印才行,如今在這裏督促工匠,朝廷的大事兒怎麽辦?”


  韋見素一臉無奈的說道:“有右相在,還能有什麽事情處理不了的,罷了,我這個左相不幹也罷,一點意思都沒有。”


  很顯然,他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他是要告訴李安,權柄都被右相楊國忠控製了,他都快要成了專門負責蓋章的流水線工人了,很多事情都是定好了之後,直接找他蓋章的,這讓他很是生氣,如此一來,他還有什麽尊嚴可言,所以,一生氣就把印章扔給楊國忠了,如此,以後他老楊直接蓋章就行了,就不需要通過他了。


  這也算得上是一種賭氣了,是一種很不理智的行為,印章是權柄的象征,怎麽可以隨便送給別人呢?就算心裏有氣也不行啊!否則,一旦出了事情,他是要擔責的,別人不會考慮是誰蓋了印章,而是會在意這個印章是誰的,印章是誰的誰就要擔責,這個是肯定的。


  “韋相公何出此言呢?老楊是霸道了一些,可隻要你與他好好商量,很多問題還是能找到共同點的,大家都是同朝為官,耍小孩子脾氣就不好了。”


  李安開口說道。


  韋見素很是不服氣的看向李安,開口說道:“工部的事情,李侍郎是一概不用過問,可真是舒坦的很呢?”


  李安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研發中心的事情也很忙的,而且研發中心也離不開我,若是沒有我,研發中心的很多工作都無法開展,而韋相公在這裏的作用卻頗為有限,這裏的工匠不會因為韋相公不在這裏,就不會幹活的。”


  “哎,我知道說不過你,可我就是心情不好,來這裏修養幾日可好?”


  韋見素又耍起了小孩子脾氣,倔強的說道。


  李安連忙點頭道:“好好好,多休息幾日也是挺好的,隻是休息足了之後,還是要與老楊分擔政務,若是因為委屈什麽都不做,那豈不是成了屍位素餐,另外,老楊這個人頗為自私,若是沒有人對其進行製衡,他指不定能幹出什麽事兒來,萬一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而老韋又沒有再起身邊對其進行很好的規勸,這就是老韋呢的過錯了,這豈不是辜負了陛下的信任麽,陛下提拔你老韋,還不是因為相信你的人品,而提拔老楊是為了照顧貴妃的心情,兩者是有很大不同的,老韋可明白。”


  韋見素沉思了片刻,開口說道:“我就是那李淩啊!”


  說完陷入了沉思。


  老韋所屬所說的李淩,自然就是大漢王朝名將李廣的孫子李淩了,這個人是很厲害的,很有其祖父李廣的威風,但因為得不到皇帝的青睞而一直處於較低的職位。


  皇帝也知道李淩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將才,但他為了討寵妃李夫人的歡心,便讓沒有多少能力的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北伐,想讓這位爺多立點功勞,從而擁有更高的地位,但皇帝也知道李廣利有幾斤幾兩,對於這位寵妃哥哥也沒有太大的信心,所以,便讓能力出眾的李淩作為偏將跟隨,如此,可保李廣利能夠獲勝,但結果由於李廣利的指揮太菜,導致李淩的少量兵馬被團團圍困,最終被匈奴俘虜。


  此刻,老韋感覺自己就是李淩,皇帝極度寵愛貴妃,所以,即便知道楊國忠沒有太多的才能,也把這貨提拔到最高的官位上,而出於對楊國忠能力的懷疑,所以,才讓他上位輔佐,從而避免這個老楊犯太嚴重的錯誤。


  這種給能力比自己低的人做下手的感覺,無疑是讓人頗為不爽的事情,會讓人有一種很大的憋屈感,但這也是沒有辦法,誰讓他老韋沒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妹妹呢?若他也有一個得皇帝獨寵的妹妹,他就用不著給任何人打下手了,很容易就能坐上最高的官位了。


  人比人氣死人,有很多事情都是無解的,這個世上存在太多太多的不合理現象,盡管你憤怒痛恨,但這些事情不會因為你的痛恨和不滿而消失,這些事情會一直存在。


  “李淩也挺好的,這至少說明陛下是非常器重老韋的,哈哈!”


  李安笑著說道。


  隨意的閑扯一番之後,李安便離開了這個學堂。


  而通過一番了解,李安知道韋見素建設這麽大的學堂,所動用的費用比李安要低很多,大約隻有李安所花費金錢的三分之一。


  但李安為了趕進度,多花了三五倍的金錢,若是像老韋這樣不急不慢的話,估計所耗費的金錢應當是差不多的。


  雖然老韋不是啥大貪官,但老韋畢竟是京城大族韋家的人,家底是頗為殷實的,所以,是真舍得拿錢出來,這些錢未必是他老韋自己的,很有可能是他們韋家的。


  李安很厚臉皮的問了有誰資助,結果老韋也沒有隱瞞,直接告訴李安,他負責籌建的學堂,是代表整個韋家的,所以,韋家的各個分支都出錢資助了,他們的名字也將寫在學堂的功德碑上,至於學堂的名稱,自然也是幾個家族長聚在一起商議好了的,名稱非常簡單,就叫韋家學堂,牌匾做的非常大,一看就很有氣勢,完全能夠代表他們韋家的身份。


  至於規模宏大的韋家學堂什麽時候能夠建好,韋見素也說不準,但肯定不會低於三個月,畢竟,他們是正常建設,而不是像李安這樣加速建設,速度自然要慢很多了。


  寒暄一番之後,李安離開了韋家學堂,準備前往楊家負責建設的學堂,隻要是權貴,現在基本上都對興辦普及學堂感興趣了,作為當下受寵的楊家,自然也不能落下,他們突然一飛衝天,本就惹得很多人眼紅不已,自費做點好事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們的名望,讓普通老百姓不至於太仇視楊家,總之,好處是大大的,而唯一的壞處就是花點錢而已,他們已經掙了不少了,也不必在意興辦學堂的一點花費,這點錢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毫的事情。


  與韋見素一樣,楊國忠負責籌辦的學堂,也選在了一處十字路口,同樣也是三環路與進京主幹道的交界之處。


  不過,等到了地點,李安驚訝的發現,此處的學堂足有六家,而且,這六家全都是楊家負責興辦的,真是下了血本了。


  以十字路口為原點,西北拐角正在建設的學堂便是楊國忠負責籌辦的學堂,大老遠就看到已經建好的大門上的幾個大字了。


  楊國忠給學堂起名字也比較的隨性,直接就使用了自己的名字,這個名字是皇帝賜給他的,所以,使用如此名稱,也是有討好皇帝的意思,那四個醒目的國忠學堂,即便是距離很遠也能夠看得很清楚,與韋見素家的韋家學堂一樣,國忠學堂的大門也是兩個,都是正對著道路的,其餘兩個方向,其實也有大門,隻不過,建設的很小很不起眼,都是給打雜的後廚之人準備的,所以,也沒有什麽標誌牌匾。


  “國忠學堂,看著比韋家學堂要氣派不少,規模肯定也要更大一些,不錯,不錯,幹的不錯。”


  李安很是滿意的說道,頓了頓,接著說道:“不要停車,繞著這裏轉幾圈,看看整體效果。”


  在看了幾圈之後,李安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楊國忠的學堂搞得不錯,雖然最終的效果還不是很清楚,但至少在硬件方麵是毫無問題的,而隻要硬件到位了,軟件也差不到哪裏去。


  隻不過,這裏麵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普及學堂應該建設在靠近貧民窟的位置,也就是說,這些學堂應該是分散開來的,這樣才能就近吸收附近的貧民孩童入學。


  可這一個十字路口,居然聚集了六家學堂,而且,這六家學堂的規模都不算小,周邊五裏的貧民窟就隻有那麽多,生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征召更遠一些的貧民孩童入學,而這樣一來,小小年紀的孩童,就要走很遠的路來上學了,這是違背李安提出普及學堂的初衷的。


  學堂分散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孩童要跑很遠才能上學的難題,是最合理的一種方式,可這六家學堂,顯然是違背了這一要求的。


  李安相信,這絕對不是禮部安排的地皮,禮部是嚴格按照李安的要求準備地皮的,是絕對不可能把六個學堂的地皮劃在同一個地方的。


  估計是楊家勢大,非要這麽幹的,而禮部那些五六品的官員,哪裏敢得罪這些祖宗,所以,也就隻能無奈的答應了,反正也不是什麽天大的事兒,辦普及學堂是純支出,既然這些祖宗非要選擇在同一位置建設學堂,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1258/508530793.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