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沸騰

  “那個就是,還有一件事。”孫碩看她這麽關切,心中一動,又吐露了一點原本還不確定的消息。


  “隻是,那邊還有點事……”


  “你說。”


  …………


  “何米,你急匆匆得叫我過來是什麽事啊?”韓梅梅原本急匆匆的腳下變得磨蹭。


  這寬廣恢弘的機場大廳讓她心中惶恐,腳下有些邁不開步了。


  “還,還來機場見麵?”


  “梅梅,我有一個禮物要送給你。”何米給她遞了一個包裝精美的白色信封。


  “什麽禮物?”韓梅梅一邊笑,一邊拆信封。


  何米指了露出來的機票:“你看這個!去東北的飛機票!你可以回家了!”


  飛機票這麽緊俏的東西是要介紹信才能買到的,本來就算是空著也不會賣給他們。


  要不是王氏兄弟新開了跡象航空,允許個人買飛機票,她想弄到這張飛機票還不容易呢!


  “我,回不去的。”韓梅梅手指用力,把那信封白色紙麵扯出一道一道的纖維紋路。


  “梅梅你還不了解我啊?我是這麽粗心的人嗎?這是送禮啊,還是往你心裏送刀子啊?你看這個?”何米轉手,又給她遞了一份牛皮檔案袋。


  韓梅梅心中一動,拿著檔案袋的手都在顫抖,半天都拆不開。


  何米幹脆一把搶過檔案袋,韓梅梅那麽大的力氣居然連個檔案袋都沒拿住,被何米一把搶過來,拆出裏麵的白色文檔打開了,翻到最關鍵的那一頁遞給她。


  韓梅梅都沒來得及扭頭閉眼,一眼掃到最關鍵的字眼,聲音幹澀,連話都說不完整:“這個,這個是,是真的?”


  “我請人專門查了東北那邊兒的案卷,的確沒有這個案子。”何米還真的沒有騙她,她還請李少爺打電話到那邊去查過了。


  何米現在發現李少爺的性格非常特色官僚,麵子比天大,想要請他辦事,說好話比給他錢好用一百倍。


  韓梅梅激動得尖叫,抱著何米一邊蹦一邊激動得大叫:“何米,何米,謝謝你,真的謝謝你!”


  “謝什麽,回家吧?”何米推著她去辦了手續,“快去,可以辦手續了。”


  “何米,謝謝。”韓梅梅捧著那改好的機票本,嘴裏不知道應該說什麽,隻能稀裏糊塗得隻知道道謝。


  “你先別急著謝,還有一件事你要知道的。”何米正色道,“就是,就是你父親好像因為這事,下崗了。”


  “啊?”韓梅梅被下崗這兩個字給驚得渾身僵硬,一米八的大高個兒渾身僵硬搖搖欲墜,竟然像是要暈過去了。


  何米是不會知道下崗這兩個字對國企工人的威力,所以看到韓梅梅被這個消息嚇得渾身發抖,她都被嚇到了:“沒事……這個我也不確定啊,那邊探聽的也不確定……你父親的工作是在國企,你也知道那裏消息閉塞,外麵的人不好探聽的……”


  “沒事,沒事。”韓梅梅咬著下唇強行讓自己鎮靜,“我,我現在有法子,下崗,下崗也沒什麽,能有生計,能有生計的……”


  “沒事,沒事的哈……”何米拍著她的後背安撫。


  “對了,何米,何米……”韓梅梅拉著何米的手急的快要哭出來,“何米,如果我爸爸下崗了,你能給,你能給一條生路嗎?”


  “哦哦,知道知道,再說了,就憑你自己賺的錢,你家也不愁沒有生路啊!”何米可不是小氣的人,韓梅梅給她可不是打白工,死工資都不是,而是直接拿店裏銷售的提成。這不過半個多月的功夫,韓梅梅已經拿了別人半年的工資了!


  “是,有錢,不慌。”韓梅梅深呼吸定神,“不慌,不慌。”


  “再說這個查到也未必是真的消息,你先回去問問清楚。現在春運呢,車票不好買,回來直接坐飛機,買吉祥航空,買得到的。”何米給她塞了吉祥航空的會員卡,才把她送上飛機。


  回了住的賓館一開電視,又在放《渴望》。


  還是好不容易選擇離婚的劉慧芳居然同意和渣男王滬生複婚那一集,因為她癱了,兒子要媽媽。


  何米氣的差點把電視都給砸了!

  王滬生那個渣男還跟前女友糾纏不清呢!放棄當老師的知識分子前女友選擇一個癱在床上的女工原配才能顯得他特別偉大是吧?

  那這王八蛋倒是別跟前女友糾纏不清啊!


  “要罵,必須罵!”老娘我不受折扣閑氣!

  何米“嘩啦”一下摔掉一張椅子,站在那兒提筆就是劈裏啪啦得一片檄文,指名道姓就罵這部傻逼劇。


  咱們得說老實話,《渴望》這部劇從來不在何米的審美範圍之內。


  因為她是00後,電視劇是有時代審美的,一代人的戲拍給一代人看,能吸引兩三代人的都已經是開宗立派的祖師爺水準了,看《渴望》的大部分是70後甚至是60後,跟何米的審美根本不挨著!

  何況很多她覺得套路的劇情,在這個年頭其實都屬於開創性的,比如車禍。


  而且這一部劇是九十年代難得的誠意劇本。


  在整個八十年代,文化領域都是少數精英文人的玩物,他們高高在上得“帶領”和“引導”大眾的精神導向,卻又看不起大眾審美趣味。看劇本先挖掘精神含義和文化深度,再用以完成創作者的追求,這是創作者的表達欲,是精英文人的遊樂場,唯有普羅大眾的感官是被忽視甚至是被無視的。


  而《渴望》,可以說是第一部願意低下身不再追求創作者的成就感,而是分析和關注觀眾需求的產品,可想而知,這本來就是分析90年代初期的觀眾需求,又不是2020年的觀眾需求,又是第一次紆尊降貴幹這活兒,何米不喜歡多正常的事?這具在當年,那可是相當的成功啊!

  而且就算從演員表演、服化道水準,時代背景,台詞打磨,劇情節奏這些電視劇硬實力來評價,這放在三十年後依舊是8分以上的水準,苦情劇中的優秀水準,每年依舊能給電視劇中心帶來二百萬的收益,隻是何米不喜歡這個故事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