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走出草原
高舟自然是不知道身後青年祝磊心裏在想些什麽,他找準方向繼續前進,很快,就看到幾隻灰黑色身影在不遠處晃動,連帶著草叢也搖動起來。
高舟眼睛一亮,示意祝磊向那看去,後者也是神色一喜,眼睛裏出現了三隻野兔的身影,看這樣子,還不算小。
兩人一左一右開始包抄,好歹他們都有些功夫在身上,動作敏捷,不是這些常年在野外吃素的兔子能比的,沒一會兒,便將三隻兔子提在了手中。
滿載而歸的景象著實將眾人弄得有些驚喜,特別是沉悶了一個上午的四個少年,歡呼雀躍的看著兩人,對能給他們改善點夥食的高舟祝磊兩人一頓誇。
將野兔交給李婉後,高舟笑著對著老人先是比起了兩個手指,隨即又換成一個,意思就是還剩二十一隻,後者漠然看著,隨即將頭偏過去,隻是在眾人看不到的地方下,其嘴角似有上揚。
有了三隻新鮮野兔要烤,自然會多浪費一點時間,動身啟程比以往要晚上許多,可祝齊山也是不太在意,肥美的兔肉分下來,倒是每個人都吃上不少,其中就屬老人最為獨特,由祝齊山示意,李婉將半隻野兔放入了金霆碗中,後者也不客氣,不嫌手髒就啃起來。
隊伍繼續出發,下午氛圍就顯得活躍許多,四個少年吃上了新鮮肉,仿佛渾身再次充滿了力量,你一眼我一語,好似慢慢忘記了昨日發生了什麽事,嬉笑聲再次充斥著周圍,幾個漢子和李婉時不時的笑看著這一幕,沒有人可以永遠年少,但人們永遠向往年少。
接下來幾日一切如常,並沒有遇到什麽危險,白天有機會就逮兔子,沒有兔子就正常吃飯,至於遇到的那些野馬野牛,他們是一概不殺的,途中也不是沒遇到過野蛇,可李婉實在懼怕,幾個也隻好打消了烤上一番的念頭。
倒是以往很難見到其他人煙存在,可現下,平均半日便可看到人影了,要麽是小小的部落,要麽是與他們一般,行走在草原上的隊伍,更有商隊騎著馬匹,與他們交錯而過,緩緩的向西行去。
祝齊山領著隊伍,也不與那些隊伍問號,遇到迎麵而來的,也僅是頷首示意,雙方互不認識,也各有事,自然沒必要寒暄一二。
到了夜間高舟不再守夜,祝齊山便重新分配了一下,雖說有老人在營地裏,可誰也不能保證後者能夠對他們作出示警,畢竟,在遭遇狼群的那天,當時旁觀老人要高舟去抓野兔的幾人,回想起金霆當時言語,他們仔細想來,大抵便是金霆其實知道狼群跟著他們,隻是沒說而已。
所以說求人不如求己,有老人保駕護航是好事,而漢子們也不是那般想全身心依賴別人的人,他們學武是為了自強,是不再需要他人幫助。
倒是晚上睡覺,高舟做的夢與第一日在湖水裏暢遊不一般了,他要麽就是在雲端,要麽就是在海裏,要麽就是在天空翱翔,可其中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夢中感到十分舒適,醒來後精神飽滿。
哪怕換做祝金豪做這種夢也會覺得有些不正常了,更何況是早已對老人存有一部分戒心的高舟,隻是當少年悄悄的對老人問起時,後者直接一個白眼過來,顯然是不想回答。
高舟隻好放下疑慮,心下知道,這種夢,大抵就是金霆搞的鬼,至少目前看來,後者對自己還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傷害,或者要反過來說,他在幫自己恢複精神,甚至是在修複他之前所說的身體隱傷?
無法得到準確答案,高舟也隻好坦然受之,走在隊伍中,繼續修煉武氣,也時常觀察四周看看有沒有生物,答應了金霆,總得把二十四隻兔子全給補上。
可能是那天運氣太好,在此之後的三天,高舟也僅僅是抓到了兩隻,算下來還欠上十九隻,兔子還沒還完,隊伍卻是終於走出了草原。
一連走上四日,終於在這一天,高舟看到了草原以外的景象,他們背靠夕陽,眼前是一個不算小的城鎮,錯落的房屋外並沒有圍牆之類的,隻有一條被車轍子碾得十分平坦的道路,一路在他們腳下展開,隨後眼神到城鎮裏麵,路上行人不少,行色匆匆,大多是不斷從草原上走出,隨後想要在日落前吃上一口新鮮的晚飯。
看到此番景色,整個隊伍,除了神色如常的金霆,其他人不免有些激動,祝齊山笑著鼓勵道:“再加把勁,馬上就能吃上新鮮肉菜了。”
饒是走了一天累到極致的幾個少年也有些興衝衝,仿佛忘記了身體的疲憊,一個個背著自己的行李,開心的向城鎮那邊跑去。
而李婉,倒是顯得有些淡然,不過若是仔細觀察她的神色,便會發現其眼眶中有淚水打轉,行走在這種仿佛看不到盡頭的道路上實在太苦,與弟弟一樣,從未出過遠門的她,哪裏受過這種艱苦,但好在,一步步堅持了下來。
盡管離王城還有一半的距離,接下來隊伍還得行走上近半個月,但總算不用走在一望無垠的青翠草原上,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好消息,畢竟身在草原中,危險程度要比接下來的路途大得多,而且旅途也是十分枯燥。
高舟也是有些欣喜,跟著隊伍一路走入這座城鎮,仔細打量著這個世界人類群居的社會,與他幻想的其實沒有太多區別。
一座座房屋搭建在平整土地上,燈籠掛在屋簷和主要道路上,也不算人聲鼎沸,來往行人匆匆走過,倒是道路看起來相對整潔。
這與高舟前世看到的古代武俠電視劇沒有太多分別,隻是電視劇裏都是演員,而這裏都是真真切切的人物,來往行人中,不少人佩刀持劍,卻也沒見到誰都擺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總體看起來,素質還是有的。
祝齊山領著眾人來到城鎮中部,一座建造得十分宏大的房屋便出現在他們眼簾,旁邊時有隊伍出入,都有一個特點,便是中年或者年輕漢子們帶著少年,他們打量著高舟等人,高舟也是在觀察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