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能贏嗎?
雨點紛紛揚揚的落下,打在臉上,涼颼颼的。
大批比利時士兵衣服頭髮都溫淋淋的,褲腳裹滿泥漿,冒著雨在泥濘的道路上狂奔。在他們身後,是一萬五千多具屍體和幾乎相同數量的傷員,就這樣躺在空曠的田野中。雨水沖涮著他們的身體,鮮血混合著雨水四處流淌,默茲河的河水為之盡赤。
一位比利時將軍掙脫了士兵們的攙扶,回過頭跪倒在地,獃獃的看著戰場的屍山血海,突然用手掩著臉,把臉埋在泥濘的地面,肩膀劇烈抖動著,在哭,但哭不出來,只能發出一聲聲干吼。
接到反擊的命令后,他的軍隊通敢地走出戰壕、堡壘,向德軍發動猛烈的進攻,而他們當面的德軍兵力並不多,很多人都堅信只要二十四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他們就能擊潰德軍,將防線上的缺口修補好,然後騰出手來消滅那些迂迴到他們後方的德軍。結果他們猜對了一半,戰鬥確實是在二十四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內結束了,但是被擊潰的不是德軍,而是他們。
不到二十四小時,就有差不多三萬名比利時青年被德軍的炮火和機槍火力無情地撕碎了,參與反擊的部隊都是整團整團的打光,好些團長給打得手下只剩下幾個參謀和幾名通信兵,其他人不是變成了屍體,就是變成了傷員,躺在血泊中痛苦哀號。
短短一天之內就死傷近三萬人,這個數字未免也太可怕了,比利時全國才多少人口啊!
他的衛兵很能理解將軍的心情,雖說當將軍都必須要有一副鐵石心腸,但是看著成千上萬的士兵倒在自己面前,很難有哪個不傷心,不憤怒的。但現在可不是傷心難過的時候,德軍正在乘勝追擊,隨時可能追上來的。
「將軍,」忠誠的衛兵說,「德國人隨時可能追上來,我們不能在這裡長時間逗留,得趕緊離開,不然我們就不得不在被俘虜或者被殺死之間作出選擇了。」
將軍抬起頭,衛兵看到他那雙眼睛紅的可怕,眼角全是淚水。他聲音沙啞,好像剛剛吞了一把沙子似的:「你說這場戰爭我們有贏的希望嗎?」
衛兵不說話。
他很想告訴將軍能贏。可是接二連三的慘敗已經剝奪了他說出能贏這兩個字的底氣。開戰不到一個星期,比利時軍隊跟德軍狠狠的打了三次大戰,結果呢。第四軍團一天之內就被殲滅了,損兵折將2萬餘人;據守列日要塞的默茲河軍團一夜之間全軍覆沒,比利時花了天文數字的人力物力修建起來的要塞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這一次他們輸的更慘,數萬大軍離開防線,向德軍發動反擊,僅僅打了6個小時就死傷將近3萬人!
換句話說,短短一個禮拜,比利時就已經損失了接近10萬軍隊!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跟中國、俄羅斯、美國這些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巨型國家不一樣,比利時是典型的彈丸小國,國土面積小,人口也少得很,只有區區幾百萬人。就算比利時將每一個青年都動員入伍,頂多也只能拉起100萬軍隊,而在過去一個星期里他們就損失了將近10萬人!
有哪支軍隊能承受住如此慘重的損失,又有哪支軍隊在遭受了如此慘痛的失敗之後,還有底氣說出自己能贏這樣的話來?
將軍很明顯在等,期待著這名忠誠的衛兵給自己一個樂觀一點的回答,但等了半天,那名衛兵都只是抿著嘴唇,一言不發。最後他苦笑:「贏不了……我們不可能贏得了德國人,他們太過強大了。」
衛兵重複了一遍:「將軍,我們得趕緊撤離這裡,德國人很快就要追上來了!」
將軍笑得更加苦澀:「撤我們還能往哪撤?首都都要丟了,我們還能往哪撤?再撤就該撤到法國境內了吧?」
衛兵沒有回答,把他扶了起來:「先別管那麼多,我們趕緊離開這裡吧,這裡危險。」
將軍就像一個沒有感覺的木偶,任由衛兵攙扶著,跌跌撞撞的往前走。至於要去哪裡,他不知道哪裡才算安全,在哪裡才能停下來,他同樣不知道。他頻頻回頭望著那片讓他的部隊把血流幹了的戰場,只覺得自己的心臟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拽住,狠狠的撕扯,痛得他只想放聲大吼。
他的士兵都死光了,而他也死了一半,活下來的只是一句麻木的軀體,他的魂即將和那一萬多具屍體一起被德國人埋入萬人坑,再也看不到一絲絲的光亮。
萊因哈特同樣在眺望著戰場。他看到整個戰場血流成河,無數比利時士兵的屍體就像土豆一樣,東一堆西一堆扔的亂七八糟的,無數傷兵正在雨中痛哭哀嚎,看到德軍的身影便放聲大喊,不求救治,只求德軍給他們一個痛快。他打了個冷戰,低聲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魯登道夫卻似乎很享受這一切,他難得的露出微笑,糾正:「確實是一場噩夢,不過那是比利時人的噩夢。」
萊茵哈特說:「盡量救治一下那些比利時傷兵吧,死的人已經夠多了,別讓他們平白無故的丟掉性命了。」
這下子魯登道夫可笑不出來了。比利時人輸得實在是太慘了,自然不可能指望他們抬走傷員,這也就意味著這1萬多名傷員全部都得由第6集團軍來收容、救治,工作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如果停下來救治傷員,第6集團軍推進的速度將大受影響,那麼,被他擊潰的比利時人很有可能會停下來重新構築防線,到時候等待他們的又將是一場惡戰!
他很冷酷的說:「我們沒有這麼多藥品可以用來救治他們。」
萊茵哈特說:「能救多少就多少吧。」
魯登道夫嘆了一口氣,看著萊茵哈特說:「殿下,你倒是菩薩心腸,就是不知道協約國對我們的傷兵會不會也是這麼仁慈呢?」
萊因哈特苦笑:「我何嘗不知道救治這麼多比利時傷員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我所接受的教育,還有我的內心,都不允許我把他們丟在這裡自生自滅。」
魯登道夫最終做出了妥協:「留一個團負責收容和救治這些傷員……只能是一個團,多一個兵都不行。」
萊因哈特自然也知道抽調大量兵力來救治敵軍的傷員是很愚蠢的行為,這種善良很有可能會讓他的部隊付出巨大的代價。他不是薩拉丁這種仁君典範,實在是做不來,能留一個團來收容、救治傷員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他說:「那就留一個團吧。」
第6集團軍主力大踏步越過已經被他們摧毀了的魯汶防線,朝著那慕爾快速推進。現在,已經沒有人能阻止他們去奪取這個要塞了。
一個戰鬥力比較差的步兵團被留了下來,負責收容救治比利時傷兵。不過由於雨下的相當大,收容工作難以展開,所以他們只能先避一避雨,等雨小一點了再行動。結果這場雨下了四個多小時,這一耽誤,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後果。大批身負重傷的比利時傷兵暴露在冷雨之中,他們血流不止,冷雨又帶走了他們的體溫,於是大批大批的死亡……等到雨停的時候,負責收容傷兵的德軍士兵們發現,需要他們收容救治的比利時傷兵已經不多了。
死人是不需要收容和救治的。
這件事在國際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比利時方面憤怒的指責德國沒有遵守日內瓦公約,任由他們負傷的士兵泡在冷雨之中自生自滅,讓一萬多名本來可以恢復健康的比利時傷兵就這樣失去了生命,見死不救的第6集團軍軍事指揮官應該通通被送上軍事法庭!而德國方面則很惱火的,認為比利時人是故意不帶走那些傷兵,想把這些傷兵丟給他們好增加他們的負擔,延緩他們追擊的速度。按德國人的邏輯:這是傷兵可都是你們的士兵,你們自己都不心疼,把他們當垃圾一扔就逃之夭夭了,憑什麼讓我們給你們擦屁股?就憑你們比利時人臉大嗎?
英國和法國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給德國抹黑的機會,他們控制了報紙火力全開,爭相報道了這件事,用一支支生花妙筆將魯汶戰場上的比利時傷兵的命運描寫的極為悲慘,把德軍通通描寫成了一群冷血屠夫。甚至就連美國給驚動了,美國總統親自發表講話,指責德軍見死不救。德國方面不甘示弱,也通過報紙和廣播進行還擊,將比利時人丟下傷員逃跑的狼狽樣描述的入木三分。按他們的說法,如果比利時人在撤退的時候把傷員都帶走,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比利時人氣的一口老血噴了出來。當時他們已經給打的魂飛魄散了,逃命都來不及,哪裡還有時間帶著1萬多名傷員逃跑?如果他們停下來收容傷員,帶著傷員一起跑,那肯定要被德軍追上然後殲滅;如果他們不帶著傷員跑,那麼那些傷員的死通通都是他們的錯!
德國佬,你還要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