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費盡心機 鑽空子 教訓的是
太子多了一個女人,尤其是朱厚照這樣的太子多了一個女人,按說是不應該成為大新聞的。
司空見慣的事情,理論上當然沒有資格成為大新聞。
但皇帝對這件事卻格外關心。
他鑽到錦衣衛詔獄裏,揪出正在審案的太子,劈頭蓋臉地問道。
“惜君怎麽辦?”
皇帝的聲音很大,包括岩鬆在內的許多人都聽見了。
但他們沒人知道惜君說的是誰。
隻有王雲默默的為他們解釋說:“那是太子妃的閨名,我偶爾曾經聽太子提起過。”
眾人立刻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太子又多了一個女人,這太子妃於何地呢?
陛下這是來打抱不平的。
果然太子也知道自己犯了錯,一般他支支吾吾的都弄了好久,也沒能給老子一個答案。
皇帝顯然是很生氣的。他低吼著問道:“惜君為我們可是出過不少力的。你可不能虧待了她!”
“那是自然。”
太子趕緊應下!
卻聽皇帝又說道:“過些時間,你老子我就要假死了。我想著在那之前就得為你安排大婚,也好讓惜君名正言順的成為皇後,否則我們豈不是失信於人……”
惜君成為皇後,太子並沒有什麽意義,但大婚這件事情卻是萬萬不可的。
“爹,你莫不是昏頭了吧,惜君策劃假死,不就是想要騙過天下穿越者嗎?可如果我今年就大婚,那豈不是讓穿越者們知道,他們熟悉的所謂曆史,已經被某些人刻意改變了嗎?那樣的話他們就會變得小心謹慎,我們可就沒有空子鑽了!”
“呃……”包括嚴嵩在內的許多人都發出了震驚的聲音,原來皇家還弄了這麽一招。
在場的人都是熟悉穿越者事務的人,自然知道這群人以上的是對所謂曆史的熟悉。
在今天的人看來,明天或者明年都是未知之數,但在穿越者看來,那隻不過是曆史上的某年和下一年而已。
這些年份會發生什麽?
他們隻需要翻翻他們的史書就知道了。
就像明朝人穿越宋朝人的史書那樣。
當然,這個邏輯也是可以反過來用的。
如果,發生的事情和曆史對不上賬,那就說明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改變。
誰會讓這種事情發生改變呢,當然是本就不屬於這個時空的穿越者。
穿越者們自己最清楚,他們的決定會改變曆史的走向。
之前就抓住了一些穿越者,曾經供認過這樣一個詞匯。
蝴蝶效應。
那麽產生了蝴蝶效應的曆史,自然就有同行的存在。
自古同行是冤家。
尤其是穿越者這個行當,大家都想著金錢美女,那麽見了同行,誰還不躲著避著。
躲著避著對大明有什麽好處嗎?
好處倒是沒有,但壞處卻是顯而易見的。
藏起來的穿越者,朝廷自然是更難發現他們的野心了。
而且穿越者手中掌握的手段,從一開始就是皇帝和朝廷某些大臣們所覬覦的。
這一點在場的所有人都很清楚。
因為他們就是實際上在掠奪這些手段的人。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
為了保住穿越者以及他們帶來的秘密,皇帝和太子竟然如此煞費心機。
“值得嗎?”有人捫心自問。
“有失體統吧?”有人訥訥不言。
隻有嚴鬆心裏一個勁兒的高興。
因為他看到了晉升的機會。
像這樣落實核心任務的地方,自然是最容易出功勞的。
王雲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
而他,難道還會差了嗎?
倒是太子和皇帝那邊因為太子妃說厲害十分到位,反而讓氣勢洶洶的皇帝一下子沒了聲息。
“哎,你老子我真是昏了頭了,怎麽把這一茬給忘了?這不顯現本末倒置了嗎?”
太子是多麽聰明伶俐又乖巧懂事的孩子。他早就體會到了富華的心意,因此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爹呀,你要是不放心,那大婚這件事咱們就做了,隻需要掩人耳目就行。反正那群人喊她太子妃已經快兩年了。幹脆就讓他名正言順了!至於皇後的冊封大典,恐怕就得需要三年以後才能進行了。”
三年以後才舉行皇後的測婚大典,那當然是因為新皇登基之後,首先要為大行皇帝守喪。
這一守喪就是三九二十七個月。
冊封皇後這類喜事當然要等到三年以後了。
太子這是準備做戲做全套了。
皇帝歎息一聲。
雖然因為盧姑娘的調理而讓他的身體沒有出現大問題,進而極有可能避免像曆史上那樣崩駕。
但他終究是要離開明麵上的權利核心,躲到幕後去掌控一切了。
因此他的心中還是有些小小失落的。
不過他還不知道他生養出來的熊孩子,會很快折騰到他無法安心靜養的地步。
別開這個,先不說他父子二人籌劃這麽多玩意兒,自然是想要引蛇出洞,讓那些穿越者們露出自己的真本領來。
這樣,他們也好從中漁利。挑些能為自己和大明江山用的玩意兒出來。
而負責這一塊的,就是麵前的這群錦衣衛了。
因此皇帝即便談妥了與太子的事情,也沒有著急離開。
他走到眾人麵前,忽然和藹的說道:“諸君,我大明江山不知遭逢何種不幸,竟然發生了曆史上不曾發生的穿越事件。而且還是接二連三,此起彼伏,”
這話一出口,嚴嵩等人就驚呆了,就連王雲也在那裏琢磨,宋朝的曆史確實不曾出現過穿越事件。而創業者們供述出來的明朝曆史,雖然隻有寥寥數人知道,但他王源作為其中之一,卻恰巧可以證明,原本的曆史上也沒有人穿越而來。
這讓他想起了盧姑娘以前曾經說過的觀點,穿越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就連穿越者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穿越,為什麽能穿越。
他們隻知道穿越之後往往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那是激發他們野心的源頭。
但如果異地處之,作為穿越者口中的土著,原本應該像曆史上那樣平靜的繼續發展,卻意外的遭遇了這些穿越事件,難免就讓人覺得有些冤枉
王雲深深的歎息了一聲,看來這些道理皇帝早就已經悟到了。
隻是不知道,在他假死之後即將主政的太子殿下,有沒有和他老子一樣的悟性。
王雲看了一眼不安世事的太子,忽然忍不住笑了起來。
太子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他是有悟性的,隻是和他老子不一樣而已。
人和人的際遇是不一樣的,這會影響一個人很多,因此即便是父子也不會完全相同。
這一點古今中外多有論述,不需要他王雲廢話,隻是他恰巧碰上了這樣一個鮮活的例子而已。
他又一次感傷了一下,卻終於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王雲!你有什麽要說的嗎?”
王雲嚇了一跳。但他心中思慮頗多,隨便拿出些什麽來都能糊弄皇帝。
因此隻是悵然若失道:“臣是看過那些穿越者交代的大明曆史的,那其中百姓並非全無疾苦。所謂平靜,不過是少了陛下多出來的那些辛勞罷了。”
皇帝一下子呆住了。
多出來的那些辛勞,不但肯定了他平時的功績,還肯定了他願意為天下百姓,費盡心機抵禦穿越者,並壓榨他們一切資源的做法。
王雲之所以會這樣說。完全是建立在對孝宗本身人格的肯定上。
即便是在巧取豪奪,王雲也知道麵前的這個皇帝會將搶來的東西用在哪裏。
即便他們的這種行為,已經被盧姑娘說成是拉攏人心。
可是教化萬民,施行仁政,以江山之穩固,延續華夏之文明,這本來就是帝王應該做的。
緩和內部矛盾,隻是區區手段而已。
而那些本末倒置,抓著卑鄙無恥不肯放手的所謂穿越者,卻最是喜歡這種權利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封建製度。
要不然他們這麽野心勃勃的穿越而來是為了什麽呢?
懷揣著這樣的心思,王允很難不對麵前的這位皇帝送上尊敬和稱讚。
而皇帝顯然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即便王有話說的很委婉而有別致。
“這話要是你爹說,朕就把他拖出去打板子。”
庭仗是大明朝的傳統,
但關心下一代好像是整個華夏文明的傳統。
因此皇帝還是繼續和藹的說。
“但有一個能夠體會朕心的臣子,其實是很難得的。而且你素來品行高潔,朕也不需要擔心你會淪落為一個阿諛奉承的佞臣。所以這頓板子朕就給你免了。另外謝謝你體會朕的用心,”
“陛下……”王雲突然哽咽起來,但說出來的話卻是極其強硬的,“微臣回去之後,就勸說家父到宮裏去領板子。”
“嗯,好,我回去就讓他們做根大的,專門等著你爹進宮。”
說著。皇帝興高采烈的轉身出去了,甚至幹脆將自家兒子晾在了一旁。
太子走上前去,替他家老子給王雲抹了抹眼淚,臨了還調侃一句:“你這人怎麽這麽不會說話呢?大白天的說什麽實話呢?把人感動哭了,讓太陽照著眼,多不好受。”
這下連嚴嵩都快掉下眼淚來了,嗚咽著跟著王雲一起叫嚷起來:“殿下教訓的是,殿下教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