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明狂婿> 第566章 招攬張煌,到達崇明

第566章 招攬張煌,到達崇明

  雨過天晴後,平靜下來的大海很迷人,浪花圍著大船歡樂的嬉笑,戰船像被一群無憂無慮的孩子前後簇擁。


  郭臻與張煌站在船頭。


  經過這幾年的鍛煉,郭臻不管坐多久的船都不會暈船了,但對大海,郭臻還是有一種本能的畏懼。


  實際上,不止是郭臻,浙閩各地無論是出海捕魚的漁夫還是遠航經商的海商,對大海愈熟悉,心中的畏懼和恭敬愈重。


  張煌悄悄打量著郭臻,他聽過郭臻很多傳聞,但還是首次和郭臻近距離接觸。


  民間傳言說郭臻是魏國公—宣大總督徐弘基的愛婿,行事以嶽父徐弘基為榜樣,乃是一心為國的大忠臣。


  不過,朝堂中有人說郭臻橫行霸道,把浙東各個府縣的田賦、糧食全控製在手中,架空了魯王的內閣。


  張煌之前沒接觸過郭臻,但對一直在寧波府城主事的楊震很熟悉,楊震行事精細霸道,雖然沒有官職在身,但倚仗寧紹軍的背景在浙東各地說一不二,各地的銀子和糧食晚一天送到,他說話就會很不客氣,甚至鬧到幾個閣臣麵前。


  各縣縣令、主薄見了楊震就像老鼠見了貓,押送物資都要仔仔細細核實,不敢出一點差錯。


  張煌原本以為有這樣的下屬,郭臻這個主官必然也是跋扈嚴厲,從弘光朝起,大明文臣對武人的印象多半如此。


  可從七月三日的初次見麵,到這幾天的船上相處,張煌發現郭臻待人很和善,即使對駕船的船夫也是和顏悅色。


  “鎮國公郭臻很會收攏人心!”這是張煌對郭臻的初評價。


  就在張煌胡思亂想之際,郭臻轉頭望向張煌,半帶著玩笑地問道:“玄著,你既會騎射,那可願在軍中效力?”


  張煌想都沒想,便是答道:“下官願意上陣殺東虜。”


  張煌比郭臻年輕七八歲,身份地位也差別巨大,這種差別不僅僅是官職爵位,聲望和影響力也是天壤地別,無論魯王小朝廷對郭臻的看法如何,但確確實實是郭臻一手撐起了浙東的這片天。


  郭臻對張煌的回答很滿意,語重心長地說道:“玄著,江南是賦稅重地,東虜絕不會輕易放棄,隻靠浙東苦苦支撐,不是長久之計。”


  “我準備在崇明島設立行營,通過威懾鬆江、蘇州、常州等府來牽製更多的東虜兵力,從而減輕杭州一線的壓力。”


  “據我所知,皖南地區現在也是義軍四起,可惜的是,他們多是各自為戰,很容易被東虜各個擊破。”


  郭臻伸手在空中劃了弧形,繼續說道:“皖南的義軍力量如果能得到整合,那我們就可以對江南的東虜形成一個戰略包圍圈。”


  來自二十一世紀,郭臻對於人才格外看重,所以,即便張煌年紀輕輕,即便和張煌才相識不久,郭臻也願意對張煌講講自己對時局的看法。


  魯王小朝廷的文臣離戰場太遠了,要麽隻知道限製武將的權力,要麽隻知道討好手握重兵的軍鎮。


  義軍當中多是屠狗輩,隻有能放下身段和他們打成一片的人,才能得到義軍豪傑的尊重。


  就像郭臻自己,其實對魯王內閣也是不屑一顧的,不過,因為郭臻有著更長遠的謀劃,所以才每做一件事都會煞有介事的請示和上奏。


  張煌聽了郭臻對於皖南義軍的評價,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不由問道:“鎮國公還準備兵進皖南嗎?”


  郭臻搖搖頭:“我手中已無多餘的兵馬,皖南那裏到處都是抗清的義軍,所以,那裏缺的不是兵馬,而是統籌兵馬的人。”


  張煌閱曆稍淺,有些東西還無法一眼看破,

  郭臻指著大海,耐心解釋道:“玄著,你在寧波府長大,應當知道海潮來的時候不能行船,暴風雨裏不能出海。”


  “滿清的‘剃發令’一下,各地雖然群情洶洶,但多是自發而起,各自為戰,根本不是久經戰陣的東虜的對手。”


  “江南如此,江北亦是如此,如今東虜氣勢正盛,就像八月的錢塘江潮,氣勢正是鼎盛。”


  “易經有雲‘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我們的當務之急不是急著尋東虜決戰,而是設法讓東虜失去銳氣。”


  “一旦東虜失去銳氣,我們便可四處出擊,讓東虜顧此失彼,徹底陷入抗清義軍的泥潭。”


  張煌若有所思,好像聽明白了,又好像仍心存疑惑。


  郭臻微微一笑,沒有再多做解釋,等張煌跟自己到崇明島走一圈,就該明白了。


  戰爭的精髓在於分散與集中,小到一場對決,大到整盤戰略,都是如此。


  船隊在海上航行兩天後進入崇明島地界,比路上行軍要快的多,這是水師優勢的體現,當然也是老天爺賞臉,才能如此順利。


  離崇明島還有二十多裏,船隊便發現有崇明島的水師斥候在巡邏,郭臻派人聯絡,先往島上通報。


  崇明島上稍微有點身份的人都在岸邊等待迎接,不管平日裏怎麽明爭暗鬥,郭臻親自來到這裏,都隻能乖乖地迎接。


  戰船靠岸,郭臻先行,張煌跟在身後。


  龍雲、張彪、張振、王之仁、羅陽、沈廷等人都在,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幹從鬆江府接過來的鄉紳。


  包括王之仁在內,眾人的尊重都是打心底發出來的,除非魯王親自到此,否則現在誰也壓不住郭臻的風頭。


  一行人到了崇明縣衙,擺上香案,張煌宣旨,封王之仁為武寧侯,張振為寧遠伯,兩人共同承擔收複鬆江府、蘇州府的重任。


  禮畢,郭臻上前道賀,和王之仁說起浙江的舊事,因為王之仁也擔任過寧紹總兵,兩人聊得頗為投緣。


  幾社的幾個士子夏彝、徐遠等人與郭臻是舊相識,聽說陳瓏升任浙江巡撫,如今在杭州督師,一個個興奮得抓耳撓腮,恨不得也領兵取功。


  龍雲之前從嘉定縣撤離時帶了三萬多人上島,加上王之仁的兩萬水師,崇明四個島上現有人口十幾萬,各派勢力五六支,雖然在抵抗東虜時能相互協助,但麾下兵馬各自為戰,事權不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