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泡沫中的矽古(第三更)
“行啦,你小子可就不要在這裏給我上眼藥,打馬虎眼了。”
此時的袁乾天,桌子上正擺著一遝厚厚的文件。文件上的內容也很簡單,全部都是英文。
隻有最後的數據結論,在用中英文寫了那麽一段話。
“根據國際互聯網模式論斷進行推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機會,脫離險境。
但會有80%,甚至90%的機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而且,根據最新的交易消息來判斷,導致互聯網泡沫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大量的高科技股的領頭羊等股份企業賣家的賣單,碰巧在3月10號的第一個交易日裏一起出現,從而引發了聚集化拋售。
故,進行最好的結果推算應該是2001年後,互聯網泡沫會迅速消退,因為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會在這個時間段把風投資金燒光,從而停止交易。
屆時,市場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並配合當地上層機構進行改組。”
這份論斷來自於互聯網泡沫時代的最終決戰場,也就是矽古。
眼下的矽古,愁雲慘淡。
在互聯網泡沫衝擊最嚴重的這裏,風暴席卷了幾乎是每一個人的內心。
不得不說,所謂的互聯網泡沫其實就是讓人們經曆最無謂達成的一個心理戰。
毫不客氣的講,這裏是一個財富急劇膨脹,遍地是黃金的地方。
但這裏也伴隨著人性的貪婪和荒誕的股票市場。
曾經有人說過:“放眼望去,在場裏的每一個人都身價上百萬,上千萬!”
這個時候的矽古,那些大公司的程序員們,手裏拿著價值幾百萬美元的期權。
他們想要交易,要不就是死扛下去,設想著互聯網終究會有走出泥濘的那一天。
也有不怕死的學生,剛畢業就來到這裏,隨便找了一家公司注冊,然後在網上隨便加個什麽3w後綴的網站,這個時候如果他能吸引到投資的話,身價立馬會翻上一番。
但這幫人,說白了就是紙上的百萬富翁。
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產生,他們將一無所有,甚至賠的是血本無歸。
周正曾經做過一次采訪,采訪的對象就是那些曾經親曆過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人。
時隔十幾年,幾乎每一個經曆過從2000年到2001年人生最戲劇化時期的那些人,都曾經捶胸頓足地說:“他們原本暢想著自己會成為一代富翁,但沒有想到的是,很快就從一夜暴富之後回到了原點,從手拿四五分offer,到擔心失業。人生的機遇和挑戰,差點沒有把他們逼瘋!”
事實上這一會兒對於很多公司來說,那就是在燒錢,有資金就可以燒就能夠扛到整個泡沫結束,而沒有資金就隻能淪為他們的陪襯,股市從來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地方,他就像是一頭吃錢的猛獸一樣,會吞噬那些創業者的資金。
隻有能夠在動蕩和壓力中,奮勇向前,擁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投資者和創業者,才能夠在揚帆起航的巨浪中,穩穩的把著舵。
並且將他們的公司,推向更高點,從而在巨大的風險與破產的邊緣中驚險上市。
但說句大實話,這批人算是這場席卷全球的互聯網泡沫中最好的幸存者,哪怕他們經曆過了過山車一般的心理戰。
周正曾經回首過,因此記憶頗深,隻可惜那個時候的他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關係沒關係,隻能淪為大時代背景中的陪襯,而沒有辦法參與其中。
但他曾經采訪過國內的一些人,一現在九十年代末就開始做股票生意的人。
記得他們曾經說過:“98年那會兒啊,我放了一些錢進到股市裏去,當時啊任何人其實都是股神,任何人都能掙錢,而且隻要公司一上市,股票就會翻倍式的瘋漲……”
舉一個可怕的例子。
在股份暴漲的那個年代,作為矽古的佼佼者,成立不到16個月的網井瀏覽器在m國順利上市,定價14美元。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公司在開盤之後,股票價格一路飆升至71美元,而在兩個小時之內。
他們準備的500萬份股,竟然被搶購一空,當時最終的收盤價是58.25美元。
也就是那一年,24歲的網開創始人邁克,一夜之間成了矽古與華爾街最唾手可得,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大人物。
當地傳媒行業中,具有舉重若輕地位的《紐月時報》,其專欄作家托馬斯曾經寫道:“自網井上市以來,世界就不再相同了!”
由此可見,當時那些人的內心到底發生了多麽強烈的動蕩。
這是人們對於財富的追求和渴望,是欲望不斷瘋漲的時代!
那個時候,微軟是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是自從網井出現之後,它就被拿出來和微軟相提並論。
甚至被人們戲稱為“互聯網領域的微軟。”
而馬克本人,則被稱之為下一個比爾。也是那個時候無論是財富的創造還是媒體的關注,度王景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時代寵兒,所以往後時代發展歲月不斷變革,人們為了財富而不斷衝刺,就是因為95年埋下的這個契機。
事實上,從98年到2000年左右,納斯達克指數從1000點快速漲到了5000點,在股市最瘋狂的時候,人們甚至不吃不喝,就等著要賺錢呢。
世界各地當然也有追求財富的那些人,他們拿著錢懷揣著夢想和希望,設想著可以從這個地方,得到很多財富。
但其實很多拿著錢過來的人,甚至連互聯網,連股票都不知道是個什麽東西,他們隻知道的是這玩意也可以賺錢,賺很多很多錢。
90年代末的矽古,確實是大師拳腳的地方,各種牛鬼蛇神不斷進入其中。
他們有錢有背景拐彎抹角的,不知道找了多少人,就想著能夠有人給他們介紹一兩隻股票,想著能夠投資其中。
而在當地上班的一些工程師,他們整個人的麵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至於每個人的談吐,說話儀態上的自信,多發上千奇百怪的變化。
這是財富帶給人們生活上的變化。
就像是,一個公司看上去都是有員工在工作,但你不知道這些人裏麵到底有誰,昨天還是窮光蛋,今天就已經成為百萬富翁了。
也就是說網警效應其實就像是一隻小蝴蝶煽動了矽穀的互聯網熱潮,從而使得m國的那一年中,有將近三百家的世界五百強公司,都來自於高科技。
也是那一年巴菲特成為了華爾街的靶子中心,因為他的那套價值投資理念 已經不再流行。
取而代之的是,投資者們比較喜歡的“贏者通吃”的成長型公司。
投資者的思維模式已經完全被打斷,互聯網這種新生事物甚至打破了資本主義的經濟規律,因為傳統資本主義的周期是產能過剩造成的,而互聯網是有了需求才去做,所以說沒有實體行業產能過剩的說法。
因此互,聯網甚至沒有經濟周期。
也就是說這玩意是個快消品,投入進去之後,一兩個月就能發家致富,而不像是那些大宗商品的產業發展,以至於甚至投資了七八年,都不一定能夠漲到多少。
不得不說,國內第一代互聯網思路,第一的互聯網企業也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要麽做大,要麽滾蛋!”
這種矽古式的投資方式,更成為了海外歸國的投資人評價互聯網公司的重要標準。
也是在兩千年,世界網民的數量達到了3.61億。
……
麵對袁先生的話。
周正恍惚間似乎想到了自己,曾經身處於那種大動蕩時代,而無力的感觸。
他甚至不清楚在當時的互聯網浪潮,他正在幹什麽,是埋頭苦幹在學習,還是暢想著總有一天自己能夠有一份得體的工作?
能夠替父親伸張正義。
能夠把母親接到自己這邊,給她頤養天年?或許這些都有吧。
“哎,小子,你該不會是愣住了吧?”袁乾天不知道這小子是在羨慕,還是在嫉妒。
總而言之,自從從矽古那邊拿到了那份數據之後,他對於這小子,就已經有了一個更高的看法。
這是一個厲害的小子啊,他不僅對國內的市場有精準的把控。
竟然連國外的市場環境也算的這麽準確,要不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出手,除非他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剛好撞在了這個時間段。
但根據這麽長的時間以來和這個小子的談論,袁乾天覺得,這小子十有八九是自己猜出來的。
或者是根據經濟規律的運行模式,推算出來的,所以說,不管是從哪一段來說,眼前的這小子都是很厲害的投資者。
“行了,我收購來的這些股份,都已經分成兩份兒了,你小子拿三成,剩下七成歸我。
另外,你新開的這家公司的商業計劃書,寫好了的話給我發過來。”
“啊……”周正這才剛從腦子裏的幻想中回來,就聽到了如此勁爆的消息!
他沒有聽錯吧,袁先生竟然願意把他收過來的股份給自己三成,憑什麽啊?
他又沒有為對方帶來什麽財富,至少現在沒有。
“這個……袁先生,你應該不會是在說笑吧,我這什麽也沒幹,可不能平白無故的要您的股份。”周正趕忙推辭,雖然這些股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但他可不能因為這個事情,就做出破壞規則的事情。
“好了,這些股份也不是讓你白拿,是這樣啊,接下來,我們袁氏準備入住國內互聯網行業,你小子有沒有什麽好的項目,給我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