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科舉製
楊淩曾仔細研究過這個世界的官員體係,朝堂上說話好使的官員都是世家大族出身,要麽就是名門推薦,寒門士子想要出頭可謂難上加難。
對於襄陽郡遺留下來到那些官員,楊淩雖然沒動,但並不意味著就會留著他們,世族子弟雖然也有一部分幹實事的,但大多數都是沒什麽本事,還身居高位混吃等死的。
不光是官場,軍隊中也有世族子弟存在,而且人數極多,對他們而言,誰當郡守,甚至誰當皇帝都無所謂,隻要不威脅到自家家族利益就好了,而這劉氏王朝最大的氏族自然就是蔡家,還有黃、米、朱三大姓,以及十多個中型氏族和百十個小氏族,這些構成了襄陽的世族網絡。
他成為襄陽郡之主,不想再讓這些世族下去,華夏曆史證明了,世族對國家積弊多大。
漢朝強盛不?依舊擺脫不了世族的糾纏,沒辦法世族力量太大,真要動國家都可能傾覆。
魏武帝曹操厲害不?不也一輩子都在打壓世族,可惜一輩子的努力被他兒子一個九品中正給整沒了。
隋朝大業六年之前,何等強盛,所積累的物資到唐朝時候都沒用完。
隋帝楊廣統軍滅陳、南平林邑、西吞吐穀渾,開科取士、修隋朝大運河,何等豐功偉業,到後來為了消除關隴貴族對隋朝的影響不惜發動高句麗之戰,可惜失敗了,還被唐朝諡號曰煬,死後又被潑了多少髒水。。
科舉製的實行在楊淩看來是必然,當科舉製的詔令傳達各縣、村時,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襄陽城某客棧內,麵目猙獰的葉長空一手抱劍,一手拿著揭下來告示,嘴角揚起不屑的笑,“科舉製,荒謬絕倫,不過,你自己找死卻也怨不得我…”
……
南鄉縣,是襄陽郡西北側的縣,位於塢水支流,民豐富饒,土地肥沃,人丁興旺。
此時城門告示前圍了一群老少爺們,一個老農模樣的人看著告示,半天沒看明白,周圍的人跟他一樣是睜眼瞎,老農吆喝道;“有沒有識字的,給咱講講啥意思?”
“我來!”
一個藍衣儒生擠過人群,看了會道:“這是隋王殿下的科舉令告示,說什麽人無分男女老幼,地無分南北西東,皆有報效國家之命,一個月後在襄陽城舉行科舉考試,來回路費由隋國府庫支出,還給安排吃住。
武的,比弓馬騎射,擂台比武或統兵對戰。
文的,士子各抒己見,不限題目種類,任何考生的試卷都會由隋王殿下親自審閱,無論文武隻要有才,皆封官位,嘖嘖嘖,這下邊還印著隋王印,看來是真的啊。”
最先發話的老農不可置信道:“真的假的啊,隻要有本事就能當大官?”
另一人笑道:“管他真的假的,隻要管吃管住還發路費,去看看怕啥。”
“到那人家要是不給呢,那不白去了。”有人反駁道,話語中透著的意思顯然是不太相信,旁邊不少人也都像他這麽覺得。
“讓讓,讓讓。”
一個頭戴鬥笠,披著褐色長衫男子擠過人群,看著告示,眼中掠過一絲精光,福了福唇上小胡子,似乎在想著什麽。
……
夕陽西下,時至黃昏,幽風蕭索,涼風徐徐。
在一片光溜溜的黃土崗上,沙塵飛揚,空氣渾濁,揚起的沙土讓人難以睜眼。
但是,在這人跡罕至、渺無人煙的荒山野崗上,此時兩騎立於崗上,馬背上的兩人都十七八歲左右。
左側黑馬上的人,一身黑衣,皮膚略黑,雙目精光湛湛,嘴角和眼角裏卻含著幾分冷傲的神色,背後背著一個被破布裹著的兩米多長的東西。
右側白馬上的人,一身白衣,容顏清秀,皮膚之白皙能讓這個世上九成九的女人自歎不如,玲線透明的粉耳,水汪汪的大眼睛,柳葉眉,小嘴粉紅,唯一的不足之處就在於胸部平平,但這並不妨礙整體美感,誰看了都要讚一聲:真乃佳人也。
黑馬青年看向白馬上的人,“小惠,咱們現在去哪?”
白馬上的人幽怨的瞄了他一眼,“跟你說多少遍了別叫我小惠,我聽著惡心。”
黑馬青年嘿嘿一笑,“這麽叫顯得親切,舒服,哈哈哈…”
被稱為小惠的人有些不悅,還是道:“母親被接去襄陽,咱們自然也要去,況且我倒很想見識見識那個隋王。”
“見他幹嘛?”
“科舉製可是撼動世族根基的一把利器,我倒想看看敢使用這把利器的,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說話時,誘人的櫻口在不停的翕張著,腮邊兩個醉人的小酒窩時隱時現,顯露出一種超然的美。
黑馬青年也不反駁,嘿嘿一笑,“那行小惠,哥聽你的。”
“都說了別叫我小惠。”說著,猛夾馬腹,白馬噅兒的一聲向前衝去,黑馬青年趕忙喊道:“小惠,別騎那麽快啊,喂!”
科舉製的影響不光是在隋國治下,也隨著商隊百姓影響到周圍國家,劉氏王朝以北是浩瀚的長江天塹,以重甲步卒聞名天下的魏國和天下世子雲集的魯國與隋國隔江相望。
魯國占據著豫州,當世大儒十個有九個都在魯國,造成了士子雲集的風潮,加之窮文富武,使得讀書人的數量在魯國格外的多,各國中都有不少官員的恩師在魯國隱居。
周圍雖是群狼環繞,卻沒有敢對魯國用兵的,汝南郡安陽縣內。
一間酒肆內,文人騷客雲集,輕飲美酒,暢談天下大事,一派悠然,唯獨有個麵目可憎的光頭大漢隻身一人盤腿坐在角落裏,嘴裏拿著一隻羊腿毫無形象的嚼著。
這大漢身體格外魁梧,往那一坐都比別人高出半個頭來,灰麻短衫被上身的肌肉撐得快要爆了,光頭鋥亮,頷下無須,眉毛卻很濃重,身邊放著雙鐵戟。
麵前的餐桌上堆了好幾個盤子,並且吃完了兩大盤羊肉,嘴裏啃著的最後一個羊腿,三兩下就啃成了骨頭,拍拍肚子,滿足的打了個飽嗝,拿起雙鐵戟就走。
早就盯著他的店小二趕忙攔住他,在這光頭壯漢麵前店小二跟個小雞仔似的,看著那塊頭店小二我心裏一陣發虛,還是賠笑道:“這位可爽口啊?”
“爽個頭,都淡出個鳥來了。”壯漢沒好氣答道。
店小二撓撓頭笑了笑,“客官,承惠317錢,這零頭給您抹了,一共三百錢。”
壯漢倆眼一瞪,“三…三百錢?!”
店小二唯唯諾諾的點著頭,“對,就是三百錢。”
“這個…額…”壯漢倆眼珠一轉,嘿嘿一笑道,“這個俺這次出來的急,也沒帶錢,這次且先記著,等俺參加科舉回來加倍給你啊。”
說完,一手扒拉開店小二,健步走去,店小二哪裏願意追出店門,帶著哭腔道:“客官,本店小本生意經不起賒賬啊。”
“你這鳥蛋,俺又沒說不給,等俺參加科舉當了大官加倍給你還不行嗎,讓開。”
“客官,求您行行好,小的就指著這點錢養家呢,大爺您行行好,多少給點吧。”
既阻礙這是,一隊扛矛軍士走了過來,看著糾纏在一起的兩人,領頭的什長眉頭一蹙,高聲問道:“怎麽回事?”
“軍爺這人吃飯不給錢,說要賒賬以後再給,小店哪經得起賒賬啊!”店小二像是遇到救星似的跑到什長身邊。
什長點點頭,對光頭漢子道:“吃飯給錢,天經地義,你在別的地方我不管,但在這鏰子兒不能少!”
光頭掃了眼什長身後跟著的幾個兵卒,雙鐵戟在手他倒是不怕這幾個家夥,關鍵是這裏是縣城打了一個能惹來一窩,他又不傻,嘿嘿一笑,“俺是跟他鬧著玩的,既然軍爺發話我這就給,這就給。”
說著,伸手往懷裏探去,就在所有人以為光頭壯漢要掏錢的時候,光頭漢子屁股一扭,跑了。
別看光頭漢子生的魁梧,跑起來同樣不慢,什長催了扣唾沫,把手一揮,“他奶奶的還敢跑,弟兄們,追!”
……
滾滾長江上,波光粼粼,野鴨成群,鵜鶘在江麵紛飛。
草棚小舟緩緩而行,一個十八九歲的虎臉少年躺在船頭,手裏拿著大肉包子,一頭火紅色短發頗為惹眼,身上穿著無袖紅皮襖,白色毛領在肩膀處露在外麵,下身是一條黑色長褲。
少年那一頭火紅色長大已經夠讓人嘖嘖稱奇的了,這少年右側臉頰有一縷三角形狀的紅色胎記,雖不難看,但也異於常人。
他叫裴擒虎,涼國人,天生神力,擅拳法,頗有勇力,即使在民風擅鬥的涼國,他也少逢敵手。
裴擒虎仰望天空,表現的很是平靜,自從16歲出師以來,他滿心期待的闖蕩江湖,然而江湖卻比他想象的殘酷,僅憑一雙拳頭他根本難以在這世族林立的天下闖出一番天下。
他見過齊、魯貴族的囂張與傲慢,也見過小國百姓的懵懂無知,最終他選擇了涼國,最終他選擇民豐擅鬥,國力貧弱的涼國,就在這裏他的拳頭也沒創出名頭,涼國人信奉的是高頭大馬加砍刀,餓了幾天之後他不得已加入商隊,成為商隊護衛。
在這黯淡的世間,隋國的科舉製讓他看到了希望,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嚐試,如果還闖不出點名堂,他可能也要放棄引以為傲的拳法,而選擇參軍,成為沙場上一名手持刀盾的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