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億萬富豪從相親係統開始> 第777章 曹爽與司馬懿

第777章 曹爽與司馬懿

  一號正是竇家之人,而竇家放在過去,不僅僅是帝王,更是王侯將相頻繁出現……


  因此這次,於永發的死,龍墨無論如何都不能掉以輕心,甚至於,別人若是想要誣陷,他也隻能認命,別無所法……


  “還有,大一秦放回來的第一時間,讓他來書房找我!”


  龍墨說完這句話,直接離開了莊園,

  對於有錢人來說,莊園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能夠讓自身處於一種寧靜致遠的境!

  估計於永發自己都沒想過,自殺成了畏罪潛逃,自殺也成就了一批黑馬,後起之秀……


  這群人無一例外,都被各大家族爭先恐後爭奪,更有甚者,不惜一切代價,大打出手,隻為了所謂的“人才”!

  毫無疑問,李長安和候傑二人,也參加了這次“人才”爭奪戰。


  “李長安,買邵白那小子怎麽說?晚上真就不去參加陳南牆的宴會?”


  候傑有些遲疑,如果說平時不去,那還能說得過去,可這次買邵白偏偏不去,總感覺哪裏不對勁,可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勁!

  “候傑,買邵白確定了,晚上不去參加。”


  “名額有兩個,陳南牆並沒有指定是哪兩個,所以我打算,讓你陪我一起去。”


  李長安看了眼候傑,笑了笑說道,


  “我陪你去?你就不怕貝勒爺要求你,讓肖然陪你過去?”


  “你應該清楚,這道門檻,以我現在的實力,根本不配進去的。”


  候傑並不是自嘲,而是實話實說,以他現在的能力,確實不配進去,


  “你是我李長安的兄弟,更是頭號軍師,有何不可?”


  “就算貝勒爺在這裏,我也會告訴他,不好意思,我隻有一個名額。”


  李長安不傻,這個時候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候傑,發揮最大的作用。


  而且候傑這個人,現在身後空無一人,換句話來說,除了他李長安敢收留之外,誰都不敢去收留!

  “李長安,你牛!我佩服!”


  候傑是真服氣,李長安明明有兩個名額,非得說一個,怕就怕,李長安明知道這是跟貝勒爺對著幹的意思,也不害怕貝勒爺的報複,這一點,如何能不讓候傑佩服?


  “候傑,我跟你說,是咱們的這一份,必須爭取,不屬於咱們的,那就盡力而為。”


  “陳南牆今晚的這頓飯局,我估計,十有八九是用來發火的!”


  “你應該清楚,咱們倆現在跟他的關係,算是水上漣漪。”


  “拋開你不提,哪怕是買邵白,見到了他也隻會選擇沉默。”


  候傑是知道,買邵白今天和李長安兩個人,見過陳南牆的。


  不過他需要著手侯五爺的事情,因此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過多的關注。


  現在李長安提出來,候傑有必要問清楚,到底是什麽情況。


  “李長安,買邵白今天的表現,難道出意外了?”


  候傑看了眼李長安,皺了皺眉頭問道,


  李長安點點頭,


  “何止是意外,今天根本就不像是他的作風!”


  “你不知道,陳南牆三言兩語,就讓買邵白打了退堂鼓,不過說真的,畢竟不在一個等級,這也不能壞買邵白害怕。”


  李長安目中無人,是長期以往的習慣,但是買邵白不會這樣。


  畢竟買家是一家獨大,不管是麵對困難,還是未知的敵人,大部分情況之下,買家都會選擇查清楚對方的身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嗯,你說的沒錯。”


  “不過從你剛才的話,我能感覺到不對勁,可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


  候傑很聰明,但是李長安這句話,明顯有漏洞,不過並不清楚是來自李長安,還是買邵白……


  此時的李長安,就像司馬懿一樣,深思熟慮!

  公元223年,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便一手接管川蜀的軍政大事。期間,輔佐劉禪稱帝、平定南中叛亂、對內發展生息,終於經過5年多時間把蜀國的國力再次恢複到新的水平。


  公元228年,諸葛亮開始揮兵北伐。率領蜀國精兵10萬北伐曹魏,並且任賢使能,啟用了諸多將才如:魏延,向寵,吳懿,廖化等人。在政事方麵,諸葛亮也提拔了蔣琬、董允、費禕等人。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不幸病重,身死於軍營之中。然而在諸葛亮死後,他的大敵司馬懿卻終身不再踏足漢中,進入川蜀之地。


  雖然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但最終因為蜀、魏兩國實力相差甚遠,並且曹魏主帥司馬懿避而不戰。最終導致諸葛亮在五丈原被活活給耗死,司馬懿當年之所以采取避而不戰的措施,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退敵之策,其實呢?

  在筆者看來,司馬懿他是畏懼諸葛亮的。


  因此,才在兵力、糧草、多於諸葛亮數倍的情況之下,選擇龜縮軍營。


  不過,在公元234年8月中旬左右,諸葛亮便不治而逝。諸葛亮的離世,對於蜀國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損失!


  然而,對於司馬懿來說卻是個大大的好消息。


  因為,隻要諸葛亮一死,整個天下基本上就找不到對手。整個天下、江山,也將任由司馬懿指點。


  然而,在諸葛亮病逝之後,司馬懿卻一直未曾踏足川地,終身都沒敢攻打蜀國。


  司馬懿這波操作到底是什麽意思呢?照理論上來說,蜀國諸葛亮一死,司馬懿應當揮兵攻打蜀國,讓自己成就萬世功名才對。


  但為何,司馬懿卻當起了一輩子的縮頭烏龜呢?


  其實,司馬懿之所以沒有進攻蜀國,乃是真正大智者的做法。


  如果司馬懿進攻蜀漢,將會麵臨滅頂之災!不但司馬懿沒有出頭之日,就連整個司馬家族也都完了!

  為何如此說呢?司馬懿如果真的率兵進攻蜀漢,到底將會麵臨什麽樣的滅頂之災呢?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時,便因為司馬懿的上場,被迫上演了空城計。


  當時,司馬昭是跟隨司馬懿一同阻擊諸葛亮的。當時司馬昭見城門大開,而且城池亦不大,便想直接率領兵馬衝殺進去,如此便可活捉諸葛亮,名成天下。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


  沒錯兒,當時司馬昭就已經看出了諸葛亮乃是無兵在手的,因此故意打開城門。然而身經百戰的司馬懿他卻直接下令退兵,並且對司馬昭說:“諸葛亮生平用兵謹慎,從不弄險!不可追擊!”


  當時司馬懿這個話,估計連他自己都不會相信。要設伏兵,也有地勢夠大才行,當時諸葛亮所在的西城,根本就是一個彈丸小城,休說設下伏兵,就是普通百姓能夠蝸居生活就算是不錯了。


  那麽,司馬懿為何要故意放走諸葛亮呢?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此時司馬懿明白,如果自己這次把諸葛亮給活捉,自己便會被曹魏架空,不但兵權保不住,就連自己也將會被曹魏提前解除勞動合同!

  最後,或許當魏主感覺到司馬懿是一個威脅之後,便會隨便安排一個罪名,把司馬懿給查辦,其子流放邊關。這其實就是,兔死狗烹的道理。


  而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也同樣堅持不伐蜀,其道理也很簡單!司馬懿他就是要留著薑維、有了蜀漢的威脅之後,魏主便會給他一定的兵權,這樣自己的地位可以保住,兵權也會一直在手,而且自己魏主輔佐大臣的身份也會一直加在身上。


  諸葛亮去世後,如果司馬懿真的帶兵進攻蜀漢,一舉拿下西川,那麽司馬懿的利用價值也就沒了,如此一來不但自己永無出頭之日,而且也會連累自己的子孫。


  眾所周知,諸葛亮在生前極其注重與東吳的聯動作戰。在諸葛亮北伐期間也是聯同孫吳同時出兵製約曹魏,雖然諸葛亮新喪,但是東吳也不會坐視曹魏攻打蜀不管。至少,當孫權在世之時,東吳是一定不會坐視不理的。


  再者,蜀漢方麵雖然諸葛亮去世,同樣還有薑維、廖化、王平等智勇之將。同時兼,蔣琬、董允、費禕等智囊之士,司馬懿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打敗蜀漢亦是不可能的。


  同時,蜀漢的蔣琬、董允、費禕等人一定會聯合孫吳共同阻擊司馬懿的進攻。由此,司馬懿麵對的不僅僅是蜀漢,而且還要麵對東吳兵馬。


  加之,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進兵極難,糧草物資運輸極為不便!

  加之,司馬懿並不會使用木牛流馬之術來搬運糧草,因此如果想要大舉進攻蜀漢,糧草是解決的首要問題,但是司馬懿也無法很好的解決糧草的運輸問題。


  同時,司馬懿還要防備東吳的阻擊。


  綜合來看的話,司馬懿如果在諸葛亮死後強行進攻蜀漢,想要一雪前恥的話,估計等待他的結果隻會是死路一條。


  即使不死,自己也不可能身居高位,更加不可能有機會打敗曹爽,贏得最終的政權。


  如果司馬懿所率領的兵馬被蜀漢、或者是東吳擊敗,不但自己臉上無法,就連子孫也將會被連累!


  公元249年,司馬懿悍然發動高平陵政變,一舉誅殺了最大政敵曹爽。


  殺完曹爽後,為免後患的司馬懿,又誅殺曹氏七千多人,一時間洛陽血流成河,無數人驚懼交加。


  司馬懿用一場屠殺,讓所有人都禁聲!

  那時候,曹魏的忠臣良將在哪裏?他們的後人又在哪,為何少有發聲阻止,甚至反抗?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權,無疑是三國時代人才最多的陣營。


  這個陣營最鼎盛時,按三國演義說法是,文臣無數,武將如雨,用人才濟濟都不足以形容。


  這群人跟隨曹操打天下二三十年,忠誠絕對沒得說,但悲催的是,英雄也抵不過歲月侵蝕。


  公元218年,五子良將中的樂進第一個殞命,成了曹魏宿將中故去最早的人。


  公元219年,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淵,在漢中之戰被黃忠斬殺。


  公元220年到229年,無數耳熟能詳的名字接連故去。


  這長長的名單中有曹操本人、曹仁、夏侯惇、夏侯尚、曹休、徐晃、張遼、於禁、曹彰、曹丕、許褚,這十年,曹操時代的主要戰將死了大半,就連曹操繼承人曹丕都去世了。


  公元230年到公元239年,最後的名將張郃也在和諸葛亮的對戰中殞命木門道,曹睿時代的大都督曹真也去世了,最長命的曹洪也走了,曹魏第三代帝王曹睿也去世了。


  這群人的離去,讓曹魏不僅失去了一大批人才,也失去了穩固的軍隊基礎。


  簡言之,在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的時候,跟曹操同時代或者差不多時代的曹魏甚至三國名人,就沒幾個了。


  活躍在當時三國舞台的人,都是諸如薑維、司馬昭、司馬師、郭淮、鄧艾這樣的晚輩,或者如孫權、廖化、這樣的老一輩長壽分子。


  那一刻的司馬懿,就是一個bug,用自己的年紀,熬死了無數人。


  老一輩都死絕了,曹魏新生代能頂上去也不至於如此悲劇,但新生代不給力就讓人難堪了。


  新生代不給力,曹魏宗族青黃不接。


  曹丕登基之後,因為對直係皇族的忌憚,讓他一直致力於打壓皇族勢力,在他打壓下,曹植和曹彰全部活得非常憋屈,失去了權柄,鬱鬱而終!


  這樣的做派在後續依舊延續,也讓整個曹氏直係還有關係最近的夏侯氏人才出現了斷層。


  他們在打壓下,都失去了出頭之日,即便是人才也沒了冒頭的機會。


  打壓皇族和宗族後的曹丕,選擇重用諸如曹真和曹休這樣的旁係兄弟,這群人在第一代的時候,還比較給力,但他們的問題都很一致,那就是全都是:短命鬼。


  他們死了不打緊,他們的兒子卻都沒長大,長大了的成材率也不高,就讓帝王難堪了。


  能信任的人沒有長大,讓曹魏不得不重用外姓人抵抗蜀漢的進攻。


  那時候的蜀漢,在諸葛亮帶領下,進攻了曹魏不少次。


  第四次、五次北伐,還有吳蜀聯合局麵,讓曹睿不得不重用司馬懿這樣的外姓大臣。司馬懿就是在這樣的機會下崛起的。


  可以這麽說,沒有諸葛亮的北伐,就不會有司馬懿在曹魏軍中的崇高威望。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蜀漢的北伐終於告一段落,但值得信賴的曹家將領依舊沒幾個。


  曹睿眼見如此,雖然起了收回司馬懿兵權的心思,可公元238年的遼東公孫淵叛亂,還是讓司馬懿抓住了機會,重新成了掌握軍隊的人。


  簡言之,當時曹魏最有戰鬥力的軍隊中,至少有一半都在司馬懿掌控之中,這就是曹魏宗族後繼無人引發的惡果。


  這也是曹睿為何在公元239年托孤的時候,執意將曹爽提拔成托孤大臣的根源。


  曹睿早已看到問題所在,沒人可用的情況下,隻能提拔看上去能力最強的曹爽當托孤大臣。


  曹爽就這樣被突擊提拔,成了對抗司馬懿的人選。


  曹爽時代,作死不止。


  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真是曹操的養子。


  按照身份而論,曹睿的托孤跟當年曹丕的托孤差不多,都是避免直係曹家人當托孤大臣,重用二線皇親。其實我不是太理解為什麽要這樣,或許是怕出現內亂吧?


  曹爽被托孤之後,就跟司馬懿一起輔佐幼帝曹芳。


  初開始的時候,曹爽還是很給力的,在一群人幫忙之下,不僅奪回了司馬懿手上的兵權,還時刻打壓司馬懿,讓司馬懿不得不在家裝傻、裝病避禍。


  如果一切不發生變動,曹爽應該可以穩住曹魏的局麵。


  但一片大好的形勢,讓曹爽開始尋思作死,由此才有了曹爽的作死出現。


  這曹爽居然打起了九品中正製的心思,在他看來,朝堂之上因為這官職提拔辦法,弄得世家子弟無數,寒門庶族無有,皇家的權威在被士族漸漸瓦解。


  這考量並沒有錯,但中國有個詞叫尾大不掉。


  士族問題就是尾大不掉的頑疾,不是快刀斬亂麻能解決的,悍然改革隻會傷及自身。


  曹操時代,可以依靠權威壓製世家大族,曹丕時代就隻能通過踐行九品中正製,用妥協獲得支持,曹睿時代也是如此。


  曹爽是有曹操的威望和雄才大略嗎?當然沒有,所以他碰世家大族,就是尋死之道!


  原因無他,之前曹爽打壓司馬懿,那是打壓司馬家,其他世家大族會將這當做政治鬥爭,而不是階級鬥爭。但當曹爽想要動九品中正製的時候,就等於曹爽要跟所有世家大族全麵開戰,這無疑是引火燒身的事,也是動搖曹魏統治基礎的事。


  挑戰一個人沒啥大問題,因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挑戰一個集團,那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了。在這作死舉動之下,世家大族紛紛和司馬懿達成了和解。


  曾經世家大族代表的荀家,因為曹操殺死了荀彧,早就跟曹家關係不咋地,在荀彧兒子荀顗帶領下,成了司馬家的幫手,其他諸如鍾繇家、賈逵家、王朗家、華歆家的後人,也紛紛倒戈一擊,成了司馬懿的同盟者。


  這群人當年都是曹操的主要謀臣家族,但是在階級利益下,他們又都成了司馬懿家的幫手。


  至於程昱、賈詡和郭嘉的後人,他們算不得啥世家大族,後代混得也不咋地,政治態度也就不重要了。


  文臣後代如此,那麽曹操武將的後代又如何?這時候就不得不說一句悲催了。


  父親英雄兒好漢,那是小概率事件,至少在曹操的老兄弟這,概率低到了近乎與0。


  五子良將還有曹操手下的猛將們,兒子一個個都很廢,人才沒幾個,盡是草包。


  這其中,按照地位而論,隻有張遼的兒子張虎和樂進的兒子樂綝還湊合。一個是偏將軍,一個是揚州刺史。遺憾的是,這樂進的兒子樂綝後續叛變了曹家,成了司馬懿加的支持者。


  這兩人之外,典韋的兒子典滿,許褚的兒子許儀,官職都不高,僅僅在史書上留了個名字。


  至於於禁,徐晃,張郃的後代那就更沒啥用了,前麵這幾個好歹史書還留下了名字,這幾個人的後代,連名字都沒留下,都不知幹過些什麽。


  從以上官二代可知,當年跟隨曹操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們。


  文臣的後代,大部分都叛變了,小部分沒有叛變的,也沒啥影響力,不足以改變時局。


  武將的後代,大部分都是草包,有不少也叛變曹魏,他們能力不足,不足以改變時局。


  文臣後代見風倒,武將後代是草包,誰還能依靠咧?其實還是有的,就是都成不了體係。


  在高平陵政變之後,真正擁護曹氏,有心反抗的人也還是有的,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夏侯尚的兒子夏侯玄,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陳群的兒子陳泰和毌丘儉。


  但是這四個人中,除了毌丘儉有點兵權之外,其他人的實力都不咋地。


  夏侯玄和夏侯霸因為曹丕對家人的忌憚,雖然有聲望,但卻沒有造反的能力,一個被司馬昭滅族,一個逃亡蜀漢。


  陳群的兒子陳泰本事還行,但文臣的身份,還有勢孤力單的現實,讓他也無奈。


  唯一為了曹魏拚命的反而是名聲不顯的毌丘儉,他受曹睿厚恩,為了報答曹魏悍然起兵,然後就被鎮壓了。在毌丘儉之後,曹魏內部也有不少叛亂,但諸如王淩、文欽、諸葛誕這樣的叛亂,更多的是爭權奪利,不是為了曹魏的家國情懷。


  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魏,到公元265年西晉建立,曹魏立國45年。


  這45年中,曹操的後人說話算數的時間僅僅隻有29年,從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司馬懿奪權,到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為止,這16年時間,已然是司馬家的江山了。


  不過這西晉的江山,也存續了沒多久就在作死的後人胡來下覆滅。


  行文到此,不由尋思!

  知名人物,一代更比一代強貌似並不正確,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代更比一代差。


  曹魏宗族和五子良將的後人,要是給力一點,出個跟老爹差不多的領軍人物,或許曆史就會走向不一樣的地方吧。


  由此可見,安逸才是弱人的關鍵,溫室出來的花朵,都是比較廢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