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天逆不可為
“不好意思,黃董,這是我的私人問題,與公司無關。”
“你若是不批準離職,我想,你們有必要告訴我一個理由吧?”
說實話,覃明剛看到黃佳瑤的時候,的確是驚豔到了他。
但是他也清楚,能夠站在天香閣樓集團總部黃英雄董事長身邊的女人,身份絕對不簡單,也絕對不是他能夠染指的。
黃佳瑤自然注意到了覃明看向了自己,對於這個土老包,黃佳瑤的態度一向是持有否定的。
畢竟覃明的個人信息和過往登記擺在那裏,容不得別人胡亂造假,這一點,總歸是真的。
黃英雄看了眼覃明,點了點頭說道,
“你想要一個理由,那好,我現在可以給你。”
“你在天香閣樓安身立命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作為集團董事長,有是否權利,對你作出合理的安排?”
覃明聽到黃英雄的話,皺了皺眉頭,他能猜的到,黃英雄這番話的意思。
“董事長,你應該忘了,人事部才有權利,對一個人的過往和即將發生的事情,作出安排吧?”
覃明抓住了漏洞,倒是讓黃佳瑤有些意外,這家夥,看來也不是尋常人,這思維能力以及反應能力,有點意思……
京城另外一處別墅,這是屬於韓笑的立身之所,也是劉策贈予她的。
在《史記》中曾有一句話“敵國滅,謀臣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把自己的敵對國打敗稱帝之後,那些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大臣此時就將會被殺害了。那些為皇帝南征北戰的人,很少能夠有善終的。
自古以來好像都是這種情況,例如最著名的朱元璋就是這種情況,在建立明王朝之後,將藍玉,李擅長等人殘忍殺害。在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中,極大部分都是隻能與其共苦,卻不能與其一切享受榮華富貴。
但是也有例外,在曆朝曆代中,隻有一位開國皇帝,在自己功成名就當上皇帝之後,沒有將曾經幫助自己的那些功臣殺害。但是這位皇帝卻沒有一個好的下場,在統一天下後,就被其他人將自己家族全部滅了,而且這位皇帝我們也是非常熟悉的。
那這位皇帝到底是誰呢?為什麽他沒有殺害功臣,最後卻被人滅族?
“千古一帝”秦始皇
提起秦始皇,我們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此人在位期間,實行暴政,並且還焚書坑儒,將那些儒生都殺害,給儒家帶來了滅頂之災。他還大興土木,建造萬裏長城,造成民不聊生。晚年還盲目追求長生不老,疏於朝政,造成宦官當道,禍亂朝政。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秦始皇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一個皇帝。在《史記·皇帝列傳》中記載了秦始皇嬴政在13歲時,便成為了秦國的王。到了23歲時,可以說是掌握了秦國的全部政權。因此可以說秦始皇嬴政真的是年輕有為。
之後嬴政任用賢臣,重用李斯等人,並且還管理有方,最終很多大將也紛紛加入秦國,成為嬴政的部下,嬴政對這些部下的態度都非常好,因此這些人也是非常賣命地為嬴政開疆拓土。最終,嬴政就是靠著這些人,使秦國在其他六國中脫穎而出,最終完成大統一。
公元221年,嬴政一統六國,完成統一,建立了秦朝,並且給自己命名皇帝,即為秦始皇。嬴政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人,建立了封建帝製,中國從此由奴隸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
秦始皇在位期間也是做出了許多貢獻,例如派蒙恬北擊匈奴,並且修建長城抵禦外敵,保證了秦朝北方地區的長治久安。還在南方修建水渠,從而保證了南方經濟發展的穩定。修建道路保證了國家內部交談便利,保證了全國的統一。
秦始皇晚年想要長生不死是因為他感覺到自己還要繼續建設秦國,因為他想要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因此他才會做了許多的錯事,但是根據他的那些貢獻,絲毫不影響他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因為他剛剛開始做皇帝時,做了一件後代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秦始皇是唯一一個在功成名就時沒有卸磨殺驢將那些自己的功臣殺害。秦始皇在還沒有當皇帝時,就與自己的那些大將共苦,在自己做了國家領導人之後,對那些曾經的大臣也是非常地重視,而輔佐秦始皇的那些大臣大部分也是能善終的。
例如,秦朝的開國大將王翦,在嬴政還未建立秦朝時就跟隨嬴政南征北戰,也為嬴政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通過嬴政對王翦的態度,就可以猜到他不會殺功臣了。
在《史記》中記載的在秦國與楚國對峙的一場戰役中,王翦就退出來了,若是想要滅掉楚國,至少需要六十萬大軍。
但是嬴政的另一位部將李信卻自傲地說,我隻需要二十萬兵馬就可打敗楚國。當然這時候嬴政會選擇帶領兵馬少的人,於是嬴政便沒有聽取王翦的意見,而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李信。命令李信和蒙恬去攻打楚國。
結果可想而知,秦國被楚國打敗。秦國的軍隊差不多是全軍覆沒,嬴政看到這個結局,首先想起來了當初王翦所說的話。便立即前往王翦家中請王翦幫自己重新出征。
當時嬴政不止給了王翦六十萬兵力,還答應了王翦的一些要求。當時王翦的六十萬兵馬可以說是秦國的大部分兵力了。若是王翦自己帶著這六十萬兵馬起兵造反,完全是有機會成功的。但是嬴政還是非常相信他,毫不猶豫地就將兵馬給了他。
而王翦也是沒有令嬴政失望,攻下了楚國,為嬴政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在嬴政建立秦朝之後,並沒有因為當初李信等人的失誤,治罪,而是同樣給以高官厚祿。並且也是對蒙恬委以重任,令他帶領機會秦國一半的大軍北擊匈奴。
對於當初趁火打劫的王翦,秦始皇也是沒有追究責任,而是仍然對其非常重視,也是讓其掌管秦朝的兵馬。還有一些文臣,如李斯等人,當初陪著嬴政共苦一起建立秦朝,如今秦始皇也同樣也是他們享受勝利,而沒有卸磨殺驢將他們殺害。可見,秦始皇真的是有著一顆極為大度的心。
如此的賢能大度卻被其他人滅族
秦始皇晚年因為癡迷長生不老,使用了很多的丹藥,最終導致體質虛弱,最終暴斃而亡。他的兒子秦二世繼位當皇帝。但是秦二世在位期間,執政卻是慘無人道,重用趙高等宦官,導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壓榨百姓,導致百姓怨聲載天。
同時,秦二世還擔心自己的那些兄弟與自己爭取王位,就把他們殘忍殺害,大臣開始對秦二世也是指指點點。但是這些大臣也是被秦二世和趙高一起設計殺害。自此之後,朝廷上下沒有人敢反對秦二世和趙高的意思。
秦二世還殺害當初那些開國大臣,如李斯就是被趙高設計腰斬。蒙恬等戍邊大將也是被秦二世殺害。因為秦二世的暴政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各地農民揭竿而起,最著名的就是陳勝吳廣起義,劉邦、項羽等也起義。
最終秦朝導致人人都討伐他,希望推翻秦二世的暴政統治。終於,秦朝也因為秦二世的死亡而滅亡了。而秦國的那些族人也因為自己官職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最終被全部滅族殺害。
秦始皇嬴政年輕有為,能力出眾,最終一統六國,建立秦朝並做出了難以超越的貢獻。並且最重要的是秦始皇還對那些曾經出生入死的功臣一直當作兄弟對待,沒有因為自己如今混得好了就將他們殺害。但是沒想到自己兒子所做的那些錯事,不僅將自己的名聲毀了,還導致了全族人被滅族……
中國人對玄學向來比較崇拜,曆代帝王不管是選擇皇都還是皇陵都會根據玄學來決定最終結果。除了選址方麵,古人對宅子還有諸多講究。
比如養一些象征著祥瑞的動植物在屋裏,拒絕讓人忌諱的動物進入家宅,為此還總結出了“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的俗語。那麽,俗語當中所說的五樹,到底是哪五樹,又是怎麽總結出來的呢?
玄學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其中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自從東漢末年開始,中原大地開始了長達兩百多年的混亂局麵,在這種情況下,中原以前所崇拜的儒學逐漸失去魅力,反而流行起了玄學。簡單來說,玄學其實就是道家思想的分歧或者改進,風水學又是玄學的內容之一。
時至唐朝時期,玄學被帝王所重視,袁天罡曾經就為武則天算過一命,還算出了她的帝王之命。多年以後,早已成為女皇的武則天為了尋找最終的安身之所,讓袁天罡和另一位風水大師李淳風從同一個地方出發前往不同的方向,企圖找出最好的長眠之地。
兩位大師手拿羅盤從武則天麵前出發,結果竟然找到了同一個地方。為此,武則天最終選擇了兩位大師同時選中的地點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
明朝時期,劉基也曾用自己所擅長的玄學為朱元璋打天下,可惜朱元璋的疑心實在太重,哪怕劉基自動解甲歸田還是不願意放過他,最終一代宗師喪命於無情帝王手中。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管是選擇房子還是墓地都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人們往往花光大半輩子的積蓄也隻夠房子的首付,之後還要花二三十年的時間去還房貸,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有些人辛苦打拚一輩子,連首付都沒辦法湊齊,為了擁有一個家,人們隻好放低標準,選擇次等房子。次等房在風水學上往往不是非常理想,當然價格也沒那麽高,有些實在經濟困難的,幹脆買起了“門對窗”的戶型。
在古人看來,一套房子將會給居住者的身體健康或者財富帶來很大的的響,房子裏不可以沒有氣流,否則就會給主人帶來不利。
房子氣流也大有講究,如果空氣剛進屋裏就從門口出去,寓意著主人在錢財方麵永遠無法達到充足狀態。在風水學中,最好的房子是氣流進入屋裏以後轉一圈,然後再讓它自然消散,這樣對主人才是最有利的。
除了風水學說,門對窗還存在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如果門直接對著窗,夏天的時候確實挺涼快的,但是另外三個季節對屋主的身體健康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穿堂風最容易造成感冒和麵癱等疾病了。
迫於金錢的壓力,人們在選擇戶型的時候隻能降低標準。但是上千年的風水學說擺在那裏,人們有時候還是會帶著一些舊思想去看待事物,比如在選擇植物方麵。古人在這方麵就大有講究,為此還留下了“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的俗語。
俗語中所說的陽宅,是指人們所居住的房子。在風水學中,宅子分為“陽宅”和“陰宅”兩種,陽宅是活人所居住的房子,“陰宅”則是已經去世的人存放骨灰的墳墓。至於不受歡迎的五種樹則分別是鬆樹、柏樹、桑樹、梨樹和槐樹。
鬆樹、柏樹:人們去墓園祭拜時往往會發現墓園種了很多鬆樹或者柏樹,這是因為兩種植物都屬陰,正好適合種在墓園。相反,人們若是實在喜歡鬆柏想要買回家裏做盆栽,往往會把它們修剪得非常小,不會任由它們生長。
再者,鬆柏作為野外長青植物,其觀賞價值並不是很高,一般的房子也沒有那麽大的空地去種植鬆柏。在寸土寸金的年代,誰也不願意花大價錢買庭院種植這種觀賞性不高且作用不大還容易讓人心生芥蒂的植物。
和鬆柏相比,人們往往更喜歡在屋裏種一些綠蘿或者蘆薈之類的盆栽,兩者好看又實用。
梨樹:人們之所以不喜歡在家裏種梨樹,是因為“梨”與“離”同音,寓意分離的意思。現代人的觀念雖然沒有古代那麽陳舊,但是對分離二字還是比較反感的。人們在吃梨的時候就不喜歡和家人分著吃,夫妻之間更是寧可吃獨食也不願意兩人分著吃,說到底還是同音字惹的禍。
說起來,明朝時期的豬就因為與皇帝的姓氏同音而提高了好幾個檔次,沒有人敢當眾提“豬”,更不敢提“殺豬”二字。一時之間,民間殺豬都成了難題,生怕因為口誤被滅了全家。
梨子雖好吃,卻是古人最忌諱往家裏種植的樹木,女主人更是連梨樹都不會帶回家裏,畢竟在家裏種植梨樹寓意著夫妻分離。在古代,女子一旦與丈夫分離,將很難在社會上生存下去,更別提尋找第二段婚姻了。
桑樹:與梨樹同樣,古人忌諱在家裏種植桑樹的原原因是因為桑”與“喪”同音。在醫療條件落後,生活水平差到離譜的古代,哪怕隻是不小心惹上一個小感冒都有可能要人性命。在封建思想的影響下,人們認為家裏種了桑樹會增加家人死亡的概率。為此,人們明知道種植桑樹有很多好處,還是不會在家裏種植。
槐樹:人們之所以不讓槐樹進宅,主要是因為此樹屬陰,而且“槐”字的一半還是“鬼”字。人們走在槐樹下麵,經常會遇到小蟲子從樹上掉下來,古人認為這是“吊死鬼”,害怕植了槐樹會給家裏招來不好的東西,所以一般人家是不會種植的。
事實上,槐樹在某些地方有著招財的寓意,可大部分人還是相信神鬼之說,不太相信家裏種一棵槐樹就能給家人帶來好運。為此,人們就算種了槐樹也會砍掉。
隨著戶型與環境的改變,人們早已放下了這些陳舊的思想,反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問題。相較之下,農村的戶型與思想可能與古人更加接近,如果有空間種植植物,不妨種一些不占地方還可以食用的果樹。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虞世南曾經說過:“不讀易不可為將相”,這裏麵的“易”便是指的《周易》。《周易》裏麵包含的內容之廣,上達天文、下到地理,從自然環境到卦相學說,很多以正常思維無法解釋的事情,在《周易》裏都能給出相應的解釋,而這就是所謂的“玄學”。
“玄學”到今天都是一門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學說,而在科技與認知還不發達的古代,精通玄學的人往往被奉若神明一般的存在,袁天罡就是其中的一位,由於卦相奇準而被稱為“一代妖人”,他的死更是成為了謎一樣的傳說,那麽曆史上的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古人喜好長生不老之術,而真正能夠達到較高境界的基本都源自於道家學派,可以說道家在養生方麵有著較高的可信度與權威性,因此袁天罡從小對道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別看出身於寒門,但他卻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一直醉心研究長生之術。
要知道很多知識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係,《老子》《莊子》與《周易》是構成玄學的三大要素,袁天罡在研究長生之術時,也開始精通於相術,據說唐朝宰相杜淹在未發達之前曾找他看相,袁天罡說他一定會官居禦史之位,果不其然杜淹在不久之後便被封為禦史。
之後杜淹兩起兩落,官拜三品,而這一切都應了袁天罡的說詞,他卜卦能力之強,甚至能夠達到“風鑒”的地步,通過風聲、風向就可以判斷出吉凶,並且百試百靈而成為有名的“玄學專家”,在當時尋常百姓、達官貴人的眼中他就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
袁天罡在民間越來越有名氣,以至於都驚動了唐太宗李世民,於是把他召進宮中問話:“貞觀初,太宗召見曰:‘古有君平,朕今得爾,何如?’曰:‘彼不逢時,臣固勝之’。”李世民把袁天罡比作西漢著名的玄學家嚴君平,而袁天罡則毫不客氣地說自己比他運氣好,誇自己的同時還給李世民戴了頂高帽,自然贏得皇帝的信任。
從那以後,宮裏宮外有個大事小情李世民便召來袁天罡給算上一卦。有一次天出異象,李世民便找到袁天罡問下究竟,知道“唐三代之後,有武氏起而滅之”的說法之後非常緊張,想殺盡天下武姓之女,結果袁天罡一句“天意不可違!一代明君,豈可濫殺無辜”而阻止了李世民的衝動。
且不說武則天因此而逃過一劫,單是袁天罡為人處世上也是絕對到位,為了讓李世民打消顧慮,主動提出“斷龍脈”一說,之後大張旗鼓尋找“王氣”之象所在,最終在蟠龍山斬斷“龍頸”、鋸斷“龍腰”。至於為何武則天後來仍然稱帝的問題,也可以用袁天罡的話來回答,“天意不可違!”
三國時期周瑜嫉妒諸葛亮被活活氣死,死之前大喊了一聲“既生瑜何生亮?”道不盡的無奈與不甘,而在袁天罡名譽天下的同時,另一位高人也是他的強力競爭對手,那就是李淳風,他精通天文、曆算、陰陽、道家之說,與袁天罡如出一轍。
李世民當然喜歡這樣的人才越多越好,因此把二人都留在了身邊。一次李世民讓二人猜河邊的黑馬與紅馬哪個先入河,結果二人分別選擇了不同的馬,事情的結果是,紅馬先喝了河中之水,而先躍入河中洗澡的卻是黑馬,落得了個“雙贏”的結局而叫李世民讚歎不已。
還有一次二人為選墓地也進行了一場“友誼比賽”,他們都拿著風水羅盤四處尋找寶地,袁天罡先找到一個地方並埋下了一枚銅錢作為標記,不久之後李淳風也找到一個地方,插入一枚金針做記號,結果巧合的是,李淳風的金針剛好插在了袁天綱的銅錢中,可見二人本事不相伯仲。
袁天罡有如此的能耐而家喻戶曉,被世人認為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他無論是占卜還是相術,都算得極其精準,時間最是能驗證真假的東西,而袁天罡所說的話在當時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
作為資深的玄學家,袁天罡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據說當初他曾為武則天一家算過命,說武則天的兄弟都能官至三品,而當時武則天還小,被當作男娃讓袁天罡給相麵,結果袁天罡道出了“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後當為天下之主矣!”
事實上武則天就是個女娃,而最後的結果也應了“唐三代之後,有武氏起而滅之”的說法,隻是後來袁天罡知道運數在此,故而弄出了“斷龍脈”來敷衍李世民,但後來武則天又把江山還給了李氏後代,使唐朝又得已繼續,大概這些運數都在袁天罡心裏吧……
正因為有了超前的“預測”能力,所以他連自己的生死也有了結果。本無心為官的他一天又向申國公高士廉討要四川火井令的官職,這是他剛入仕時的官職,問他原由時他則說:“我自知相命,今年四月我壽命就耗盡了”,最終他也應驗了自己的說法無疾而終。
袁天罡提前預判為自己準備後事,大概是知道自己天數已盡,用玄學業內人士的話來講“天機不可泄漏”,也許袁天罡泄漏的天機較多而自知難逃一死,所以早早便給自己做好了打算了,“一代妖人”自此消失於世間。
袁天罡的傳說有很多,著名的《推背圖》據說也是他與李淳風的合力之作,至於真假還有待考證,唯一不變的就是對袁天罡的玄學掌握能力是得到世人認可的,或許在流傳之中有些誇大其詞,但以他對道家與《周易》的研究深度來講,確實是一位資深的玄學家、天文學家。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玄學離不開道法自然,這也是道家的獨特魅力之處。如今科學在進步,隻是還有很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探索,至於玄學仍然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韓笑皺了皺眉頭,推背圖,她正好有一份,隻是不知道,這玩意兒能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