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奇鬆案之擔中肉盡
今日梁紅玉偏要走運,她先是在香灰裏尋到了一吊錢,隨後在一個佛龕裏尋到了一錠銀子。趙一寬呼喊著加油,四向衝突著,終於在一片地縫裏發掘了一個三尺有餘的棺材,打開棺材,裏麵除去一個童子的屍骨,還有一個四方盒。眾人圍著四方盒轉悠了一圈兒,終於小心翼翼的打開了盒子,盒子裏隻有一張字條,上麵寫著:距離神物隻差一問。
趙一寬撓了撓頭,“問誰?”
韓世忠思索著,“問那棺材裏的童子。”
眾人被這一句話嚇了一跳,但終因無計可施,也隻有閉著眼睛圍到那童子的屍骨前詢問起來。
梁紅玉說道,“童子呀童子,你卻告訴我們,那神物究竟在何處?”
“主人發間。”
一聲回複將韓世忠他們炸出了房間,驚魂稍定,卻有一個童子從那個房間走了出來,這個連炸使得眾人東逃西竄,滿院子亂跳。
“且聽我說,且聽我說。”那童子對韓世忠他們招了招手。
眾人終於一步一步挪到了童子麵前。
童子說道,“那童棺裏躺著的是我的師兄,我是小師弟。”
趙一寬聽此揉了揉童子的臉蛋,點了點頭,“真人一個。”
眾人才都若無其事的談笑起風聲來。
眾人根據那童子提供的線索,他們來到了小廟主人麵前,也就是那個頭戴花冠的婦人麵前。
梁紅玉二話不說將婦人的花冠從婦人頭上取了下來,望見婦人的發間有一個金光燦燦的發簪,梁紅玉直接將那發簪取了下來,誰知婦人一頭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這小廟裏沒有和尚,皆是夥計,夥計們將梁紅玉捆綁起來,哭喊著扭送到了衙門裏。
那衙門裏的官員拍著驚堂木,問道,“被捆綁的女子犯了何罪?”
一個夥計擦了幾把眼淚說道,“這女子將我家主人發間的定魂簪拔去了,我家主人失了魂,昏死了過去。”
崔史官從懷中取出記事簿,寫道,“大事不妙,有梁氏名喚紅玉者犯下了大錯,這一次想要脫了幹係,那簡直是不可能了。”
誰知那官員卻走到梁紅玉麵前安慰道,“姑娘呀,你莫要傷心難過,本官知道你也是無辜無心無有料到,那小廟中的婦人隻是昏厥了過去,將寶簪插回發間她就會慢慢的蘇醒,那時自會無事了,你走吧。”
梁紅玉隨著眾人一頭霧水的從衙門裏走了出來。
梁紅玉回身望著衙門口,“我是不是該磕個頭呀。”
梁紅玉說著就要屈膝磕頭,卻被韓世忠一把攙扶了起來。
韓世忠低聲說道,“紅玉,你好生糊塗,你這個頭如果磕下去,史官的筆下可就有太多的意思。”
崔史官取出記錄簿,寫道,“此案竟然就此了結,實在讓人意料不到。”
眾人在小廟中得到了一些銀子,這行走的速度便就快了起來,直到銀子花光,風一樣的速度,戛然而止。
“怎麽辦?”趙一寬問了一句。
王有玉建議,“我看還是去賣笑吧。”
林鳳霞說道,“還是讓我搶些酒肉來吧。”
林鳳霞話音才落,迎麵走來一個人,此人挑著擔子,口中喊道,“賣酒賣肉。”
眾人望向林鳳霞,這時崔史官也從懷中取出了記錄簿。林鳳霞看了看眾人,她卻抱著劍退到了人後。
那挑擔的男子走到眾人麵前停了下來,他揭開貨箱朝眾人扇了扇氣味,眾人頓時被這肉味酒香卸去了全身的力氣。
趙一寬癱坐在地上喘著粗氣,“受不了,俺實在受不了,實在不行就搶吧。”
春音勸道,“趙公子,快別這麽說,史官會記下的。”
趙一寬建議,“不如將史官敲暈了,我們便可隨意行事了。”
那挑擔男子說道,“你們到底商議好沒有呀,是買還是搶呀?”
“咦。”梁紅玉圍繞那男子轉了一圈兒,“好漢真是好膽量呀,居然不怕我們搶你!”
男子歎道,“我也不願意出來做交易,實在是家裏的婆娘不停驅使,無奈之下才挑著擔子行此一程,你們搶了我,我就可以盡快回村了,村裏麵有發財的機會,還是守在村子裏好。”
“發財的機會?!”眾人驚問道。
男子點了點頭,“是呀,我們村有一個蝦蟆洞,裏麵有一個會吐金子的金蟾。”
“竟有此事!”眾人皆驚。
梁紅玉問道,“你們村叫什麽村?”
“蝦蟆村。”
“村裏有多少人?”
“百十餘戶。”
“皆以何為生?”
“各守一片田,務農而生。”
“多時發現的金蟾?”
“近日發現。”
梁紅玉對眾人說道,“這男子沒有說謊,本姑娘用九九歸一法詢問他,他絲毫沒有停頓,是謂,家裏有口中吼,這男子說的還這麽有底氣,自然果真的很。”
林鳳霞走到梁紅玉麵前冷冰冰的說道,“你分析這麽多,是在怕什麽呢!”
“我怕?”梁紅玉掐起了腰,“即使諸位嚇破了膽,嚇翻了臉,本姑娘也是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林鳳霞說道,“這是冷漠,不是膽大。”
韓世忠對男子拱了拱手,“先生可否告訴我們,你們的村子在何處?”
男子搖了搖手,“不行,不行,你們去了我們村,豈不要分搶本屬於我們的金子。”
這時,吳存老揮動著手喊道,“老朽顧不了許多了,把這男子吃了算了。”
男子說道,“是搶我的酒肉,還是吃我呀?”
吳存老指了指男子,“是吃你。”
男子挑著擔子後退了幾步,吳存老逼近了幾步。男子轉過身跑出幾步,從貨箱裏取出一塊肉丟在了地上。眾人走到那塊肉前,搶而食之。那男子挑著擔子跑著跑著又丟下一壇酒,眾人搶而食之,後來男子奔逃一段距離就投下一塊肉,眾人也一如搶而食之,那男子直至擔中肉盡才終於脫身逃走。
吳存老笑道,“那個愚蠢的男子還真以為我們要吃他,卻不知老朽隻是同他開了個玩笑。”
崔史官取出記錄簿,寫道,“老人吳氏名喚存者,途中同一男子開了一個玩笑,說要將那男子吃掉,男子怯而奔逃,期間用擔中酒肉掩護,終於自以為安,男子慌張的神色實在令人噴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