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而落,我立刻轉首看去。
這時,發現一名身穿袈裟的老和尚渡步走了過來。
他雙手合十,盡是老褶的臉上略顯祥和。
與我對視後,他臉掛淡然地笑道:“兩位施主,我知道你們到這來所謂何事,你們進去吧!”
我雙手合十,深呼吸一口,朝著對方鞠了一躬:“謝謝老前輩!”
轉過身,我對赤狐輕喚一聲道:“哥們,咱們走!”
我倆走到這座琉璃金瓦的房子前,兩旁的武僧打開門,我朝著他們點了點頭,立刻往裏走了進去。
頃刻,裏麵數百件寶貝展現在眼前,花樣眾多,甚至有不少關於宗教道派的東西。
“你看看這東西!”赤狐冷冷一聲。
我連忙比了個噓聲的手勢,說道:“我說大哥,咱聲音小點哈!”
赤狐尷尬笑道:“一時之間太激動了!”
我無語地翻了個白眼,倒是第一次看到這家夥臉上漏出笑容,不知道怎麽滴,看著總覺得別扭。
眼前防彈玻璃展示櫃裏,陳列著一本掉皮的古書籍,這古書籍上麵隱約能看到一些符籙的紋路,更重要的是,這裏麵還有一些詭異的畫麵,就好像……好像是一些南詔的文字。
“這是白族的文字?”赤狐問道。
我苦笑地搖了搖頭:“其實你們都誤會了,南詔國和大理國不是一段曆史,這是南詔國的文字,不是白族的文字!”
“這不都一樣嗎?”赤狐說道:“南詔國不是倒了就成立了大理國嗎?這文字也沒多大區別啊!”
“嗬嗬,區別是不大,但曆史文化卻不一樣!”我苦笑道:“南詔國是第八世紀崛起的帝國,地勢覆蓋雲貴高原,由蒙舍部落於唐朝開國,曆代君主以蒙為姓。”
“而大理國建國在南詔國後麵,後理時期被元朝所滅,設立大理國總管,段家世襲。”
“換句話說,這是兩個不同的君治時代,他們不是一段曆史!”
我認真地解釋著,赤狐一臉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而這時候,我身後忽然走進來一人,他鼓掌笑道:“哈哈哈,好,好好!”
“現在的人很少能分別出大理國和南詔國的關係,因為這兩段曆史的連接性太強了,一個起一個落,沒有停歇,讓人以為古代隻有一個大理國,而大理國也就是南詔國。”
我回頭看去,發現是剛才的老僧人走了進來。
我與他相互合十雙掌,稍稍鞠躬算是打了招呼。
“很抱歉啊老前輩,我們大半夜來打擾,而且……嗬嗬,而且還用這樣的方式!”我尷尬地笑道。
老僧人搖了搖頭:“無妨,做大事者不拘小節。”
“更何況,我前些日子就算過,今天會有貴客到訪,我也發現蒼山十八溪出了問題,而你……應該就是奔著這件事來的。”
“這十八溪連接洱海,洱海關係到整個大理人民的生活,這問題不解決啊,我心裏也難受,隻可惜我受任留命在此無法遠去,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兩位貴客的身上,隻要是我能做到的事情,我會全力協助!”
“謝謝,我真心感謝老前輩的支持!”
猶豫再三,我從兜裏掏出一張紙來:“老前輩,其實我們到這裏來,主要是為了解決一件事情!”
“你看看這個……這個符籙有沒有見過,或者說,有沒有對這方麵的解說?”
這是我仿照著龍珠上的紋路畫下來的,畢竟這麽大的一顆龍珠,我帶在身上也不方便啊,幹脆就臨摹一副下來。
老僧人看了一眼,眉頭緊鎖地搖了搖頭:“南詔和大理留下來的符籙實在是太多了,加上很多是古籍,沒辦法經常翻閱。”
“不過我們三塔中千尋塔當年翻修的時候,在塔頂和塔底密室的位置,尋找到一些南詔和大理的東西,裏麵有記載符籙的書籍,有部分我們已經臨摹出來,可以帶你們去看看!”
老僧人的話讓我激動不已。
我之所以要到這裏來,隻因為三塔建立在南詔國時期,曆經大理國,其中包含著兩段曆史文化的留存。
如今讓我猜測沒錯,這裏麵果然有這樣的東西,讓我豈能不激動呢?
“好好好,感謝老前輩,感謝啊!”我激動地說道。
“隨我來吧!”
老僧人點了點頭,領著我和赤狐往外走去。
這一路上,赤狐似乎仍是一臉迷糊,沿途問了許多關於南詔國和大理國的事情。
也得虧老僧人也有耐心,他笑著將這兩個朝代的事情說了一遍,隻不過提及三塔的時候,他臉上卻流漏出幾分憂愁。
“唉,現在的三塔可不如以前了,如今三塔中有兩座塔都是後麵再造起來的,當年動蕩的時候,就這附近一家便利店老板的父親,他帶人把其中一座塔給推倒了,後來那老人家就因為因果,死於病痛折磨下。”
“前些年啊,還有一些老人會經常住在三塔上,因為他們覺得三塔要有活人氣才能長久,實際上這也是從那時候動蕩開始的,為的就是保護三塔不被推倒。”
“可現在塔的根基越來越不穩妥了,也就沒再讓這些老人上去,三塔如今已經沒有了往日那種崇高的地位,周圍的人對三塔的信仰,也日漸消散咯!”
老僧人說著,臉上盡是回憶,仿佛又回到自己那個年輕的時代。
當然,對於這種時代變遷所彌留的問題,其實我也深感體會,當年為了學習三墳,給人斷穴算風水的時候,有很多同齡人早就忘了自己老祖宗葬在哪裏,估摸著再過個幾十年,這些先輩就得淪落成無主孤墳了!
“嗬嗬,兩位可別嫌老衲囉嗦,就是有些話憋在心裏,好不容易找個人聊聊天,別介意!”
老僧人停下腳步,側過身說道:“這裏就是經房,東西都在裏麵,恕我不能進入,抱歉!”
我回了個禮,笑道:“今日能聽前輩訴說一段曆史,這是晚輩之幸,既然前輩不便進入,那我們就不牽強了,我們出來時必然會將裏麵恢複原樣,阿彌陀佛!”
老僧人點了點頭,給我們開了經房的門後,就安靜地守在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