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重生為聘:顧兄英年莫早逝> 第89章 主子請你吃飯

第89章 主子請你吃飯

  沈柏冷靜的紮完最後一針,鬆了口氣,眼眸發亮的看向顧恒舟:"顧兄,你來啦。"

  顧恒舟拎著大刀進屋,見顧廷戈額頭冒出細密的冷汗,眉心緊皺,眼神瞬間冷銳如刀,沈柏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往顧廷戈身後躲了躲,小聲求助:"顧叔叔,顧兄又要不分青紅皂白凶我啦。"

  沈柏的語氣柔弱又無辜,好像顧恒舟經常這樣凶她。


  顧恒舟眉頭擰得更緊,把長刀往地上一杵,沉聲問:"你今天又來做什麽?"

  沈柏理直氣壯:"顧兄你之前不是很擔心顧叔叔身上舊疾一到濕冷的陰雨天就會疼痛難忍嗎,我今天是特地來給顧叔叔疏通筋絡的。"

  "胡鬧!"

  顧恒舟冷冷嗬斥了一聲,其他事也就罷了,給人治病這種事怎可兒戲?若是不小心紮錯了穴位怎麽辦?

  京中也不是沒有出過盲目自大醫死人的案子,顧恒舟命令沈柏:"把針拔了!"

  沈柏還想為自己辯解兩句,顧廷戈幽幽道:"無妨,等半個時辰看看,若是無用,斷他一臂也算是給他個教訓。"

  這話是當真要砍沈柏的手了。


  顧恒舟正想說話,沈柏連連點頭:"對對對,就等半個時辰,到時候沒用顧兄盡管動手,我絕不反抗!"

  沈柏自信得很,知道顧廷戈發了話顧恒舟不會亂來,完全放鬆,在顧廷戈身旁坐下倒了一大杯茶喝。


  施針是個技術活,看著容易其實挺累的,手腕都酸了。


  顧恒舟繃著臉拿著大刀走到沈柏旁邊。


  沈柏閑不住,又站起來認真觀察這把刀。


  這刀比她和顧恒舟都高。是恒德帝特意讓工部根據顧廷戈的習慣打造的,光是刀身就有四十斤重,這是用一大塊玄鐵打造的,刀背上有少許龍紋雕刻做裝飾,刀柄漆黑,上麵也刻著祥雲暗花,用了二十餘年,依然光亮如新,霸氣磅礴。


  沈柏忍不住想摸一摸,顧恒舟狠狠瞪了她一眼。


  嘁,真小氣!

  沈柏腹誹,卻還是乖乖收手,扭頭問顧廷戈:"顧叔叔,越西國這幾年一直不怎麽安分,這次陛下大壽,他們會派哪些人到昭陵啊?"

  要派使臣團到瀚京來給恒德帝賀壽的國家早早地就會把使臣團名單送到瀚京,這個時候各國的使臣團應該都已經在來的路上,如寒辰這般早早地到昭陵來住著的,還是頭一個。


  使臣團的名單不算機密,這些時日禮部就會謄抄名單下發給五品以上的朝臣,到時接待安頓也好安排,不容易出岔子。


  不過沈柏還隻是個小孩兒,問這話題多少有些敏感。


  背上紮著針,周身都騰起熱氣,顧廷戈額頭和背上都不停地往外冒汗,呼吸也比平時重了一分,不過開口還是四平八穩:"你問這個做什麽?"

  沈柏眨巴眨巴眼睛一臉無辜:"晚輩就是覺得有點好奇,越西國境多戈壁丘陵,物產並不豐富,若遇天災,吃都吃不飽,怎麽還有膽子跟咱們昭陵叫板。"

  上一世恒德帝大壽。沈柏和現在一樣還沒入仕,隻有資格參加壽宴湊湊熱鬧,根本不知道各國使臣團的情況。


  顧恒舟是死在越西第一將領忽熾烈手中的,若是忽熾烈這次要入京,沈柏當然要讓他有來無回!

  這手段上不得台麵,但她從來都不是什麽大丈夫,使點卑鄙手段又如何?忽熾烈當初殺死顧恒舟的手段也未必光明正大。


  顧廷戈不知沈柏心中所想,隻是更加意外,連恒德帝都沒在意小小的越西,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孩兒卻對越西使臣團格外上心。


  正好說到這兒,顧廷戈把話題拋給顧恒舟:"行遠覺得越西一個丘陵小國為什麽敢和昭陵叫板?"

  氣氛一下子變得像在太學院被夫子抽問,沈柏不自覺坐直一些,顧恒舟從容道:"自昭陵建國以來,與周圍國家發生的戰事無一不是為了搶奪資源,昭陵地處腹地,氣候濕潤。河流平原眾多,糧產豐富,百姓富庶,其他國家土壤貧瘠,便是沒有天災人禍導致食不果腹,也會想到得到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糧產。"

  顧廷戈點點頭,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一件事背後的利益隻要達到一定地步,就會讓人忽略掉達成這件事所要付出的代價。


  沈柏點點頭,附和:"顧兄說得極是。"說完又提出疑慮,"越西物產本就少,軍需更是匱乏,顧叔叔又一直威名在外,他們這幾年為什麽會越來越蠢蠢欲動,難道是有什麽原因讓他們有自信能與咱們昭陵的大軍抗衡?"

  一個隻有一畝三分地的農民不會拿著榔頭去搶地主家的錢財,因為他知道這是在以卵擊石。


  越西與昭陵往來甚少,根本不可能知道昭陵朝堂早已腐朽搖搖欲墜,他們為什麽敢屢屢侵擾昭陵,又在幾年之後做出大舉進攻的決定呢?


  這種事,背後的原因深究起來可就太多了。


  顧廷戈無法預知未來的事,聽見沈柏的話隻是微微擰眉,沉聲警告:"他們也不敢大舉入侵,隻是每年秋收之後會派小股兵馬搶點糧食,這在曆朝曆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可危言聳聽!"

  昭陵這麽多年都沒發生過什麽大的戰亂,馬上又是恒德帝的壽辰,沈柏比誰都清楚這種話不能亂說,但上一世顧廷戈就死在明年夏初,越西敵軍突然大舉進攻,直接攻占遠烽郡,昭陵一下子元氣大傷,舉國上下皆沉浸在鎮國公戰死的悲痛中,頹勢頓現。


  沈柏已經知道昭陵國運的轉折點在哪兒,怎麽能不擔心?


  但這個時候她說太多反而會讓人懷疑,沈柏隻能壓下擔心打探:"那顧叔叔在與越西敵軍交手的過程中,可有發現他們之中有沒有什麽厲害的人物?若是此人這次隨使臣團進京,還可讓咱們昭陵的兒郎與他們過兩招切磋一下,也好殺殺他們的銳氣。"

  沈柏說著帶了自豪,又像是沒什麽城府的少年。


  顧廷戈卻並不相信她是單純之人,繃著臉警告:"你年紀還小,有些話說了可以當做童言無忌,但也要知道分寸!"

  這是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了。


  沈柏隻能點點頭,乖巧道:"顧叔叔教訓得事,晚輩一定謹記於心。"

  氣氛變得冷沉壓抑,沈柏沒再開口說什麽,等到了時辰,把顧廷戈背上的銀針都拔下來。


  顧廷戈又出了一身的汗,針拔出來以後還流了不少汙血。


  沈柏溫聲說:"這針是除濕驅寒的,淤阻在身體裏的血也能被排出來一些,雖不能一下子徹底根治,隔幾日紮一回,也可免除疾痛困擾。"

  沈柏麻溜的把針都拔完,顧廷戈站起身活動了下肩膀,眼底閃過意外,今早還有些刺痛的關節竟然真的不怎麽痛了。


  沈柏把針收好,一臉求表揚的看向顧恒舟:"怎麽樣,顧兄,我沒騙你吧?"

  她的表情像極了當初在校尉營幫周德山從兵部要到弓弩的樣子,她看上去雖然好多時候都不靠譜,在大事上卻從來都沒騙過他。


  顧恒舟繃著臉應了一聲,沈柏咧嘴笑起,還想繼續炫耀,李杉被顧四領到門外,顧四說:"沈少爺,你的小廝有事找你。"

  李杉口不能言,躬身衝顧廷戈和顧恒舟行了一禮,沈柏把針包收進懷裏,輕鬆道:"顧叔叔你休息片刻再洗澡吧,今日晚輩就不蹭飯吃了,過些時日晚輩再來。"

  沈柏說著往外走,顧恒舟步子動一下,顧廷戈沉聲開口:"顧四,送沈少爺!"

  顧恒舟釘在原地沒了動作,沈柏走出門,扭頭衝顧廷戈和顧恒舟揮手:"顧叔叔,顧兄,再見!"

  顧四送沈柏出了院子,屋裏安靜的好一會兒,顧廷戈問顧恒舟:"我寫回來的家書內容,你和這小孩兒說過?"

  顧恒舟放下大刀。拱手嚴肅道:"家書內容俱是機密,除了二叔,兒子萬不敢讓閑雜人等知道半個字。"

  顧廷戈眉眼冷沉,麵上覆著寒霜。


  越西侵擾昭陵的事,他隻含蓄的和恒德帝提過幾次,然後就是在家書中跟顧恒舟說過,沈柏才十四,就算去過東恒國一趟,也不該對越西的事如此關心,越西和東恒中間隔著一個昭陵,她在昭陵都不可能聽說的事,更不會從東恒國知道。


  顧廷戈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麵色越發冷然,屋裏的氣壓也不斷降低,顧恒舟猶豫了下說:"爹,沈柏雖然平日看著有些吊兒郎當,但在大是大非麵前還是很拎得清的。"

  顧恒舟主動幫沈柏開脫,顧廷戈定定的看著他:"你相信他不會做有礙江山社稷的事?"

  顧恒舟知道沈柏自從那日在太學院堂上醒來以後就很不正常,做了很多離經叛道的事,裝著很多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在顧廷戈冷寒犀銳的目光注視下,他還是掀了衣擺跪下,一字一句的說:"兒子相信她不會做有礙江山社稷的事!"

  顧恒舟從來沒這麽維護過一個人,顧廷戈剛剛湧上心頭的狐疑生生打住。


  沉默良久,顧廷戈歎了口氣,斂了冷寒的氣息對顧恒舟說:"我與他接觸不多,暫時不做評價,你既然願為他做擔保,我便先信他一次,不過我還要在京中待好幾個月,若是這期間讓我發現他有任何不軌之舉,我連你也一塊兒罰,懂嗎?"

  鎮國公治軍向來以不問親疏、所有人按罪論處聞名,這條準則放在自己兒子身上也是一樣的。


  顧恒舟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堅定的說:"若她有任何不軌之舉,兒子絕不包庇,也願同罪論處!"

  顧廷戈問:"你不是很厭惡這個小孩兒嗎?"

  顧恒舟義正言辭的說:"公是公,私是私,我不會因此詆毀她,況且。"顧恒舟猶豫了一下,冷著聲說,"兒子從沒說過厭惡她!"

  ……


  雨一直下個不停,長廊都被濺起來的屋簷水打濕了。


  快到大門口的時候,沈柏遇到顧恒修,他穿著一身鴉青色長衫站在那裏,手裏拿著一把雨傘,腳邊流了好大一灘水,顯然已經在這兒站了好一會兒,像是專程在這兒等人的。


  沈柏帶著李杉走過去,毫無芥蒂的打招呼:"這麽大的雨,外麵怪冷的,修哥兒怎麽站在這兒?"

  顧恒修眼神溫和,看上去極為文雅內斂,在蒙蒙的雨色映襯下,自有一股憂鬱寡淡的氣質,乍一看還挺招人的,若是沈柏的衣服夠厚,都想脫一件給他暖暖了。


  "我專程在此等沈少爺。"

  顧恒修說,聲音也溫潤低軟,讓人感受不到絲毫敵意。


  沈柏在離他一步遠的地方停下,讓李杉先走,仰頭笑盈盈的看著他:"修哥兒專程在此想與我說什麽?"

  顧恒修垂眸與她對視,幽暗的眸子映出沈柏明朗俊秀的臉,然後沈柏聽見他問:"秋獵前一日,你收到那支熏香的時候,就知道它有問題吧。"

  顧恒修沒用疑問句,而是用的肯定句式。


  沈柏歪著腦袋,一臉無辜:"修哥兒在說什麽,我怎麽聽不懂?"

  沈柏裝傻充愣,事情都已經過去這麽久了,她完美脫身為什麽還要傻乎乎的說實話?


  沈柏的反應在顧恒修的意料之中,他沒有理會,自顧自道:"你明知道熏香有問題,還故意帶到圍場,但最終出事的不是你,而是薑家大小姐,你也早就知道我和薑家的人私下有往來吧。"

  秋獵結束,薑琴瑟身邊的丫鬟被杖斃,薑德安發了很大一通火,最終還是查到薑映樓身上,薑映樓被罰了家法。在床上躺了整整十日,後來又找到顧恒修,將他劈頭蓋臉的痛罵了一頓,並放話說隻要薑家一日不倒,他這輩子就永遠別想踏入朝中一步!

  薑映樓說這話時表情極怨毒,明明白白告訴顧恒修,他的仕途和前途全毀了。


  然而還不止如此,連顧恒舟都猜到那支有問題的熏香和他有關,因此漸漸疏遠了二房。


  顧恒修沒想到事情會突然變得這麽糟,他以為自己把這件事做得很隱秘,也沒想過要牽連其他人,隻想讓沈柏在圍場出點差錯,被陛下罰也好,自己不慎跌下馬摔斷腿也好,隻要能向薑家表明他有做事的能力和膽識就好。


  一係列的變故讓顧恒修惶惶不可終日,大病了一場,甚至還曾閃過要就此死掉的念頭,但最終他掐滅了這個念頭。


  他為什麽要放棄自己的性命呢?反正事情已經這麽糟了,他為什麽不再破釜沉舟賭一把?

  該死的人不是他,而是這個叫沈柏的少年!

  顧恒修的眸子閃過殺意,和他病氣儒雅的外貌反差很大,反而有些詭異,沈柏誇張的瞪大眼睛:"修哥兒你竟然和薑家的人有往來嗎?薑太尉可是三公之首的重臣啊,你若是能與薑家攀上交情,日後一定能平步青雲的。"

  沈柏裝作不知,故意戳顧恒修的痛處,顧恒修不怒反笑:"我的前途不用沈少爺操心,沈少爺還是多關心關心自己吧。"

  沈柏認同的點頭:"修哥兒的前途自然是輪不到我操心的,隻是我看修哥兒氣色不好,想給你提個醒,這世上有個詞叫作繭自縛,修哥兒若是不懂,可以翻書查查這個詞是什麽意思。"

  沈柏這話變相的承認了她早就知道顧恒修在背後動手腳,顧恒修冷嗤:"沈少爺如此自負,就不怕什麽時候栽跟頭嗎?"

  沈柏笑得明媚:"像修哥兒這麽耿直,挖了坑還要特意來提醒一下,我若是不往坑裏栽一栽,豈不是白費修哥兒一番心血?"

  論坑人,沈柏認第二,整個昭陵就沒人敢認第一,顧恒修上一次已經吃了一回悶虧,卻還學不會做人,沈柏自然要好好教教他該怎麽做人才是。


  顧恒修挑眉,輕蔑的看著沈柏:"明知是坑你也敢往坑裏跳?"

  "當然!"沈柏毫不猶豫的回答,踮著腳湊到顧恒修耳邊低語,"薑少爺說得很對,富貴險中求!"

  顧恒修微微睜大眼睛,他原本以為是他和薑映樓的往來太頻繁被沈柏察覺,沒想到竟是上一次在畫舫見麵被沈柏知道了。


  他平日都很謹慎的,唯有那一次,薑映樓阻止了他,他沒有讓人把船艙各處都搜一遍。


  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顧恒修現在就是這種感覺,但事已至此,他就算是嘔出血來,事情也不可能扭轉過來了。


  說完那句話,沈柏越過顧恒修大步離開,李杉早就撐好傘在門口等著。


  雨太大,沈柏還是淋濕了一點,上了馬車把外衫脫下擦了擦頭發,隨意問李杉:"發生什麽事了?"

  外麵沒有紙筆,李杉沒辦法寫字,指了指皇宮方向。


  沈柏意外,這個時候竟然有人召她入宮?

  半個時辰後。馬車到達皇宮,李杉撐著傘把沈柏送到宮門口,守門的禁衛軍立刻讓開,一個小太監撐著傘殷勤的跑來,這人也不麵生,是之前在趙徹身邊伺候的小貝公公。


  小貝公公遞了一把傘給沈柏,兩人一前一後往宮裏走,雨點打在傘上,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響,沈柏難得安靜,一路上都沒說話。


  穿過重重宮門,一炷香後,沈柏被帶到趙徹住的熠辰宮。


  熠辰宮是曆任太子住的寢宮,是整個皇宮僅次於帝王寢宮的宮殿。


  熠辰宮占地麵積很大,宮門足有丈餘高,門口守著的不是一般宮人。而是穿著黑甲的禁衛軍,因為別國使臣即將入京,禁衛軍人手從兩人增加到六人。


  小貝亮了趙徹給的令牌,禁衛軍很容易放行。


  沈柏上一世沒進過熠辰宮,她和趙徹熟悉起來的時候,趙徹已經繼位,住進了恒德帝現在住的東玄宮。


  熠辰宮比東玄宮麵積要小三分之一的樣子,畢竟是儲君自幼待到大的地方,熠辰宮有一大片空院子,院子裏種著石榴樹,放著石桌,平日可在院子裏品茶下棋。


  寢臥和書房用彎彎曲曲的長廊連接,中間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湖中心有個四角亭,天氣冷了,亭子四麵的薄紗換成竹席,屏蔽外界的目光。


  下著大雨,亭子外麵沒有宮人候著,小貝把沈柏領到亭子外麵,隔著竹席恭敬地開口:"殿下,沈少爺到了。"

  "進。"

  趙徹冷矜的聲音傳來,沈柏收了傘,立在亭子外麵,小貝掀開竹席讓她進去,而後飛快的合上。


  風雨和寒氣被阻絕在外,亭子裏麵燒著兩盆炭,溫度要高一些,沈柏這才發現自己走了一路,手都有點凍僵了,忍不住搓搓手,哈了口氣,然後才開口說:"沈柏拜見太子殿下、大祭司。"

  亭子裏也有一個小石桌。趙徹和寒辰麵對麵坐著,正執著棋子下棋。


  兩人都很專注,寒辰好歹抽空看了沈柏一眼,趙徹連餘光都沒給沈柏一點,淡淡道:"沏茶。"

  合著宮裏沒有丫鬟伺候了,專門把小爺召進宮來給你們二位泡茶?

  沈柏暗暗翻了個白眼,卻不敢忤逆趙徹,應了聲是,走到一旁坐下。


  宮人早就備了一套精美的茶具在這兒,爐子裏的炭燒得正旺,茶餅也整整齊齊放在旁邊,還真是早就為沈柏準備好了。


  沈柏認命的倒水煮茶,身子很快暖和起來,又忍不住話嘮問寒辰:"昨日太子殿下就讓人捎話說在和大祭司下棋,你們該不會是沉迷下棋,從昨日一直下到今日的吧?"

  在宮裏,寒辰那一頭銀發又放下來,他換上了宮人為他準備的具有昭陵特色的華服,衣服是紫金色,上麵用銀絲繡著騰蛇,是按照昭陵親王的規格做的,將他身上的神秘寡淡減輕不少,多了幾分皇室的貴氣,若不是他還戴著麵具,也和昭陵人無異。


  寒辰盯著棋盤,分神回了一句:"沒有。"說完在棋盤上落下一枚黑子。


  沈柏伸長脖子看了一眼,棋盤上黑子白子密密麻麻的擺了一大片,看不出現在誰占上風。


  她腦子靈活,學什麽都快,就是坐不住,嘴巴也停不下來,總喜歡叨叨。下棋這種高雅的事委實不是她學得會的。


  就連泡茶的技巧,也是上一世趙徹以帝王的身份逼著她學的,不然她才不會做這種事。


  不過每次趙徹讓她泡茶,都是有難辦的差事要交給她。


  思及此,沈柏心念微動,看向趙徹,疑惑的開口:"殿下……"

  "閉嘴!"

  趙徹冷冷的打斷,把沈柏後麵的話全都堵回去。


  沈柏:"……"

  既然這麽嫌棄我,殿下您還召我進宮幹什麽?自己好好下棋不香麽?

  沈柏撇撇嘴,憋著一口氣擺弄麵前這一壺茶。


  第一道茶很快煮沸,沈柏把水倒來洗杯子,又摻了一點水進去。


  宮裏泡茶很有講究,一般都有專門的宮女收集晨露或者雪水來泡茶,趙徹喜歡喝茶,繼位後聽說漓州有一處泉水特別清甜,還曾派禁衛軍日夜兼程去取水。


  沈柏聽說這件事的時候,仰天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喝個茶這麽講究做什麽?難道最後不會變成尿尿出來?

  腦子裏想著有的沒的,第二遍茶水也很快煮沸,茶香很快溢滿整個亭子,沈柏掌控著火候,等差不多了,倒了兩杯出來,正要提醒兩人茶沏好了,趙徹開口說:"退下吧。"

  "……"???


  沈柏一臉莫名其妙,忍不住指著自己的鼻尖問:"殿下,你真的是專程讓我進宮來沏茶的?"

  趙徹反問:"不然呢?"

  你丫還這麽理直氣壯!


  沈柏壓著怒氣,皮笑肉不笑的說:"宮裏會泡茶的宮人還有很多,茶藝高超的更是數不勝數,殿下專門讓我進宮來沏茶,會不會太大材小用了?"

  趙徹落下白子,終於從棋盤上移開目光看向沈柏:"本宮就是想喝你泡的茶,你有意見?"

  你姥姥的腦子指定有毛病!

  沈柏暗罵,麵上笑得更歡,從牙縫裏擠出話來:"沒有,殿下喜歡我泡的茶,是我的榮幸,沈家祖墳都要冒青煙,我哪會有什麽意見啊。"

  趙徹麵無表情:"那還不走?"

  沈柏起身行禮:"殿下、大祭司你們慢慢下棋,我這就退下了。"

  沈柏說完走出亭子,小貝在不遠處的長廊候著,趁沒人看見,沈柏的臉瞬間垮下來,衝亭子裏的兩人扮了個鬼臉,然後才撐著傘離開。


  見她出來,小貝立刻撐著傘迎上來,好奇的問:"沈少爺,你怎麽這麽快就出來了?"

  還不是因為你家主子發瘋。


  "殿下就是找我說幾句話,話說完了自然就讓我離開了,難不成還要留我吃午飯?"

  沈柏咬著牙說,話音剛落,肚子就咕咕叫了兩聲。


  早上起得早,那一套針法消耗了不少體力,又進宮折騰了這麽一遭,沈柏確實有些餓了。


  小貝也聽見沈柏肚子叫的聲音,忍著笑道:"奴才這就送沈少爺出宮。"

  沈柏翻了個白眼,一句話也不想說了。


  兩人原路從熠辰宮出去,剛走出大門口便看見幾個漂亮的宮娥撐著傘拎著食盒去給趙徹和寒辰送飯,饒是有盒子蓋著,飯香味兒也不住的往外飄。


  沈柏吸吸鼻子,怨念更深了,上一世她怎麽沒發現趙徹品性這麽惡劣?


  沈柏咽了咽口水,不自覺加快步子。


  不留小爺吃飯就不留,小爺出宮就去追鶴樓點一大桌好吃的!

  沈柏開始在腦子裏回憶追鶴樓的招牌菜單。兩個宮人突然從後麵追上來,其中一人用尖細難聽的聲音說:"沈少爺留步,我們主子想請你吃個飯。"

  兩人穿著和小貝相同圖案的太監服,和小貝的身份相同,應該也是宮裏某位皇子的近侍,沈柏不認識兩人,好奇道:"你們的主子是誰?"

  "沈少爺去了就知道了。"

  喲嗬,還知道吊人胃口。


  沈柏挑眉,看了小貝一眼,小貝低頭避開她的目光。


  宮裏規矩森嚴,除了太後皇後和四位貴妃,隻有皇子們有資格隨意從宮外召人進來,就算召人,也會派專人接送,免得外人進宮後在宮裏逗留,若是出了什麽意外。召人者也會受到牽連。


  像這種半路截人是極不合規矩的,小貝是趙徹的人,手裏還有趙徹給的令牌,完全可以以趙徹的名義替沈柏回絕,現在他卻一言不發,多半是事先得了趙徹吩咐。


  沈柏添了一圈牙,她就知道,趙徹召她進宮,絕不隻是讓她沏一壺茶那麽簡單。


  想明白緣由,沈柏唇角微揚露出笑來:"好啊,我也正好餓了。"

  那兩個宮人向小貝頷首示意,帶著沈柏離開。


  一刻鍾後,沈柏被帶到迎澤宮。


  上一世她出入最多的地方是議政殿、禦書房和東玄宮,對宮裏其他地方不是很熟悉,一時沒有想起迎澤宮是誰在住。


  迎澤宮門口隻有四個禁衛軍守著,宮殿大門比熠辰宮要小很多。裏麵隻有一個小小的院子和主殿。


  宮人帶沈柏走到主殿,尖著聲高呼:"沈少爺到!"

  沈柏正在收傘,被這一聲嚇得哆嗦了一下,喊得這麽氣派,不知道的還以為裏麵坐的是恒德帝呢。


  沈柏把傘立在門外,簡單整理了一下衣衫才跨入殿中。


  殿裏空間挺大的,裏麵隨便一個擺件兒都價值不菲,認真算起來,一點也不比熠辰宮差。


  殿裏擺著一個長桌,桌上是各種珍饈美食,兩個宮娥在周邊伺候著,趙稠穿著一身玄色繡青龍皇子服坐在主位上,目光倒鉤一樣戳在沈柏身上,似乎想從她身上扯下一塊肉來。


  原來是四殿下。


  沈柏沒有意外,不論是按照上一世的記憶,還是這一世的糾葛來看。也就隻有趙稠有這個閑工夫關注她這個小小的探花郎了。


  沈柏恭恭敬敬行禮:"沈柏拜見四殿下,四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趙稠沒急著讓沈柏起身,目光一寸一寸仔仔細細打量著她,像是在看自己剛到手的寵物。


  良久,趙稠興致盎然道:"沈少爺在太學院的時候名氣就挺大的,本皇子還以為是沈孺修這個老古董教出了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紈絝子弟,沒想到竟然是這麽個有趣的人物。"

  沈柏保持著行禮的動作沒敢直起身,溫溫和和道:"四殿下謬讚,沈柏愧不敢當。"

  "這怎麽能是謬讚呢,沈少爺可是有真本事的人,不然怎麽能爭取到和皇兄一起微服出巡的機會?"趙稠幽幽的說,命令沈柏:"把頭抬起來!"

  沈柏抬起頭來和趙稠對視。


  之前在圍場摔了腿,回宮之後趙稠將養了月餘,不僅沒瘦,還肉眼可見的圓潤了一圈,腮幫子都鼓起來,倒是比之前看上去和善了不少。


  趙稠也仔細看著沈柏,秋獵那次,他隻是聽說沈柏在太學院輕薄了顧恒舟,把她當成樂子,想當眾讓沈柏下不來台,沒想到被沈柏輕易化解,墜馬傷了腿,他是從宮人嘴裏聽說後來發生的事,知道沈柏把薑德安這個太尉都逼得在禦前對峙,才開始覺得這個少年不簡單。


  緊接著沈柏就和趙徹一起去東恒國了。


  趙徹離宮這件事做得相當隱秘,連趙稠都是在四五天之後才得到的消息,他震驚於自己這個皇兄竟然有膽量微服出宮,還是去千裏之外的東恒國,然而讓他更驚訝的是,趙徹隻點了周玨和沈柏兩個人隨行。


  周玨好歹是瀚京校尉周德山的兒子,是武將之後,沈柏算什麽呢?為什麽皇兄要帶上他?

  如今麵對麵對視著,趙稠隻覺得眼前這個少年身材瘦弱,容貌清俊,一雙眼睛雖然黑亮明澈,卻也沒什麽特別之處。


  便是知道沈柏不像表麵上看著那麽簡單,趙稠也並不把她放在眼裏,直白的問:"你身上有什麽值得我皇兄看中的?"

  沈柏:"……"

  四殿下,你和顧恒修是一個夫子教出來的嗎?腦子裏的筋這麽直你怎麽還敢圖謀不軌?


  沈柏無語,毫不謙虛的說:"可能是太子殿下覺得我脖子上這顆腦袋比較好用吧。"

  "你覺得你自己是聰明人?"趙稠冷聲問,不等沈柏回答又陰惻惻的說,"再好用的腦袋,搬了家以後也隻能給人當球踢,你說對吧?"

  趙稠的話裏含著凜冽的殺氣,沈柏點點頭,平靜的說:"四殿下說得有理,但我好歹也是通過殿試的探花郎,一般情況下應該不會有人讓我腦袋搬家吧。"

  她身上有功名,馬上就能入仕,再不濟背後還有個太傅府撐腰,難不成還能被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弄死?

  沈柏語氣平和,沒有一點慌張害怕,趙稠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指著殿裏靠窗的一個幽綠的花瓶,風馬牛不相及的問:"知道那是什麽嗎?"

  沈柏搖頭,趙稠抓起麵前的碗砸過去,花瓶被砸得掉在地上,嘩啦一聲碎裂成渣,碎片繃濺得到處都是。


  沈柏眼皮一跳,聽見趙稠滿是冷寒笑意的聲音:"這是本皇子十周歲時,皇祖母賜的花瓶,昭陵第一任皇後用過的,是絕世孤品,現在被沈少爺打破了,沈少爺說該怎麽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