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震驚人心的激辯
趙嶽也不屑在嘴皮子上和這老家纏戰,不再理睬這老兒。
但耿南仲早有預謀,今天豈能隨便罷休,又哼了一聲陰聲喝問:”你果然是不守規矩的狂妄少年。若不然,你不但對君王無禮不說,還無視君王的生活需求。你難道不知道國難後,大宋陷入困難,我們尊貴的陛下連肉都吃不上了?“
”我來問你,你梁山上有那麽多牛羊牲畜,為什麽不孝敬陛下?“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梁山的一切是你的,但更是陛下的。陛下說是你的,那才是你的。陛下不向你要,不收歸國有,那是陛下仁慈講規矩。但你和你家身為大宋臣民,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自覺。孝敬君王也是天下人最應該做的事。那是規矩,是為人臣子的本分。又不是全要你的。隻需你按時向京城供應些,不難為你。你卻壓根沒想過這麽做。我問你,你眼裏還有陛下嗎?你滄趙家族眼裏還有沒有對陛下對我大宋的忠敬之心?“
他這麽質問實是用心險惡,最根本目的不是難倒趙嶽,而是要向趙佶證明滄趙,已經不是從前的滄趙了,其心可誅,要趙佶徹底惡了滄趙,對滄趙下定殺心,要趙佶這個太上皇就不要再猶猶豫豫慣著滄趙了,更不要再抱著什麽幻想了。
隻要趙佶也徹底下了決心,那麽他耿南仲今天就能按預謀更有底氣更安全地果斷拿下趙嶽……
相信拿住了滄趙家族這個命根子一樣寶貝著的子孫,就等於拿住了滄趙的七寸要害,一切都還能在指掌中。
這個話題也瞬間引發了眾臣的熱烈反應,引發了眾臣的共鳴。
吃肉哇.……這太重要了。
多想再回到從前那富裕奢華……的美日子。
眾臣也都明白耿南仲名義上是在為君王報不平而指責勒索趙嶽,實際也是在為他自己家要強占梁山的勞動成果和財富。私心私欲是滿滿的,瞎子也能看出來。但,這.……很好很好哇。也符合大家的心意大家的強烈要求……
若是能把梁山的財富弄到自己家隨便享用,嗯,收歸國有也一樣,那也等於是自己家可隨時享用的,大家可是朝廷命官,共治(共有)天下,自己得到滿足了,還教訓了趙嶽削弱了梁山,能徹底剪除滄趙家族的財富根基和複興希望……這真真是一舉多得,其妙無窮……
對,一定要把梁山財富弄到手。嗯,幹脆把趙小二拿了,控製了.……
都緊盯著趙嶽的反應。
沒想到趙嶽似乎對這一突然襲擊和無恥要求沒半點覺得出乎意料,也沒任何緊張或憤怒不平情緒,在耿南仲理直氣壯嗬斥質問又強行要求滄趙家族繼續象以往那樣慷慨無私傻BB地向朝廷向君王奉獻犧牲後,立即嗬嗬笑了幾聲後,淡淡道:”老頭啊,看你也是個文化人,應該讀過很多很多書吧?難道你沒聽說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句老話?”
“你看我從不讀書,都不認識那些難寫的漢字,所懂所會的隻有從小到大從祖母父兄還有我娘那耳聞目染無意中聽到學到的東西,而我卻就是知道這句話,也非常懂它的意思。“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區區八個字甩出來,卻如同最重的一巴掌狠狠抽在了滿朝君臣的臉上。
一瞬間,臉皮再厚,再無恥的家夥也不禁感覺臉火辣辣的。
全大宋都倒黴了沒了牛羊雞鴨.……唯獨梁山上有,那是人家趙嶽或者滄趙家族積了大善大德獲得的福報。大宋困難得連堂堂至尊君王都沒蛋吃沒肉可享受,沒餘慶,自然是缺德,而且是滿朝君臣文武都缺了大德,作孽太多太深重而報應不爽.……
趙嶽一個字音都沒往這上麵的拐,半點沒往這上麵揭朝廷和官員的缺德醜事,但指責嘲諷得更有力更深刻,而且很難反駁。
因為這也是儒教名言信條也是聖人教誨……在場的無論文武都是自認是儒教忠誠信徒,是最虔誠尊敬信奉著聖人的君子名流,怎麽好反駁聖人說的.……怎麽狡辯它都不對啊,至少是不合適。若傳出去,那真就是告訴天下自己虛偽不要臉了。
大家本以為趙嶽如此已經是極高明了,高明都到令老賊們也不得不驚歎了,但也就這樣了。不料趙嶽竟然更大膽,又笑眯眯地對耿南仲問:”我梁山的東西,你也想插手當家作主?”
“我家的東西,關你屁事啊?”
“朝廷困難不困難,有沒有肉吃,關我屁事啊?“
你困難,你沒肉吃,你活該你。
你們,還有全天下的人都欠我家的大恩情,我家陷入危難的時候,怎麽沒人肯伸把手?
有災有難,我家隻能自己抗著。行啊,我家認了。你們有災有難也別指望我家伸手,也得你們自己抗著,有來有往,這很公道很合理,對不對?
你們自己沒本事,不知怪自己草包作死,居然還有臉怪別人那麽能幹卻不肯幫你,你這得是多麽自知自己確實是廢物……就這樣了,你還有臉理直氣壯地活著,並且還有臉站在這朝堂上充高官名臣強者.……真是不可理喻,不知所謂.……
耿南仲被兩個屁指直接整暈乎了。
他如此擅長內鬥,鬥過無數場無數名人,但卻從未經曆過這種粗俗直接的爭辯鬥爭。大家都是讀書人,是孔聖門徒,是文明人,玩打嘴仗,即使是為的最陰險最惡毒的目的也絕不能這麽說,落下話柄惹人鄙視恥笑根本不是君子讀書人……
他憋得一瞬間滿臉通紅,呃,不,是轉眼滿臉紫漲,臉皮似乎秒壞死或要爆了一樣難看,氣得渾身發抖……
眾老賊也知道趙嶽的兩個屁指罵不止是耿南仲,是把他們以及代表的朝廷全罵進去了,也刺激大了,都憤怒.……
有官員怒極跳出來大喝:”大膽小兒,朝堂之上,你安敢放此葷言賤語信口雌黃?“
頓時,跳出一堆的官員跟著怒罵指責,大有群情激憤要當即生吞活剝了趙嶽之勢。
可惜,趙嶽聽而不聞,無動於衷,根本不畏懼,也不理睬攻擊謾罵的眾臣,並且仍能笑眯眯地盯著耿南仲。
耿南仲總算緩過勁來了,怒視趙嶽大吼:”趙嶽,你,你家莫非對陛下深懷怨恨?“
趙嶽一聽這個,也不禁暗讚一句這老賊確實了得,雖然是個隻會坑本族人的民族之恥該千刀萬剮的敗類文官,再次上演了崇孔卻最狠踩孔教打孔子臉的,但能在北宋末的曆史上混得春風得意也確實有兩把刷子,果然不是一一般人啊。
他也看透了這老兒一心把事往陛下,嗯往趙佶身上硬扯的陰險目的。
他輕蔑地嗬嗬一笑,嘲諷道:”你倒是喊著忠君了,可你幹的事卻全是在奮力挖大宋根基就怕宋王朝不倒。“
”放肆。“
耿南仲竭斯底理大吼一聲,開啟了狂戰模式,嘴巴如機關槍一樣突突突猛噴唾沫星子:”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為臣子的再委屈又豈可有怨恨?要相信天子聖明總會理解你的委屈,總會給予公平。對天子心懷怨懟,是殺頭滅門之罪!“
趙嶽隨意地嗬嗬一笑,”這漂亮話,誰不會說?我也會啊。就你能?”
“對了,你不委屈,你如今熬出頭了嘛,當年憋在太子宮當小吏教書先生時積累的幾十年怨憤已經消弱了,至少是能憋在心裏了,可以從容偽裝對君王毫無怨言了。這個我懂。我真懂你當年的怨恨和如今正義凜然喊的無怨無悔。“
”你看,我多麽開朗陽光,總是笑著的,也沒你說的怨恨啊。就算有怨也沒用,對不對?路是自己選的自己願意那麽走的。委屈了,落難了,為何要怨恨別人?那不是等於承認自己是瞎了眼,是無智無識無能的草包?對吧?“
”你“
”你你你“
”你這小兒懂得什麽?老夫對天子的忠敬,天日可表。若是心中坦蕩,又何懼別人之言?隻怕某些人心中有鬼。“
趙嶽又是嗬嗬一笑,不屑道:”到底有沒有鬼,就隻有你自己知道了。我懂——,你別喊那麽大聲好不好?這“
他指指地板,”這裏這裏這裏,可是神聖莊嚴的朝堂。你這麽守規矩的人怎麽可以不守規矩地在君王麵前瘋子一樣的亂喊亂叫呢?“
”你這是天子麵前失儀,是藐視君王,我這麽理解沒什麽不對吧?你看我雖沒讀過書,但最起碼的見識還是有的。“
趙嶽的精明與機辯之能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那份氣度更是震驚了所有人。
耿南仲感覺的智商和老臉全被區區不學無術的小兒趙嶽輕意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在最擅長的領域居然被吊打,不禁氣得越發渾身顫抖,當真是控製不住的失態了。
好在他到底皮厚心黑夠老辣,在趙嶽嘲諷提醒後很快就調整好了的情緒,換了個姿態,昂然道:”趙嶽,你心中有鬼,你自知。我等眾官員大臣也能看透。任你無恥狡詐狂妄膽大跟你家那些人學得巧舌如簧,也休想哄騙過世人。“
趙嶽好笑道:“你,你們?你能代表誰呀?你在說的是自己吧?”
”哼“
耿南仲冷笑一聲:“我輩讀書人,心中有正氣,行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自是坦蕩,不懼宵小誹謗言論。你不懂是你沒讀書沒知識。自以為是的太蠢。”
“就你呀?”趙嶽好笑道:”我祖家似乎曾經這麽說過‘有的人,將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他的名字卻比屍首爛的更早。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他的下場可以看到。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著。他必將不朽。“
”老頭,你,有這見識嗎?有這個覺悟嗎?“
”你心裏隻怕隻有你眼前的切實利益、你擁有的權力與特權享樂,哪管它什麽江山民族安危百姓安康福祉?“
”你這樣的官僚心裏暗藏的隻是’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對不對?我懂。我真懂得。也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正確的處世方法。我家也許也要這麽學學啊。嗬嗬,你比誰聰明?在場的都能當大官,都是人精,誰比誰傻,對不對?“
耿南仲.……呆了。
在場的所有人也都震驚了,包括滄趙家的高級間諜權邦彥和歐陽珣也是頭一次聽到這些,也不禁深思著細細琢磨……
耿南仲的心撲通撲通地激跳個不停。
他被那些警世名言真驚著了,但讓他呆了的卻不是這些,如此之類的名言在儒教教條中能列舉出相似的太多來,對他這種儒教老油條有震驚但也不算什麽了不得的事。他震驚的呆了的是,趙嶽說的也要那麽學學。
這什麽意思?
這不是等於公然赤/裸/裸宣稱滄趙家以後唯眼前的生存實利榮華富貴是從,不會顧慮背叛國家民族的名節恥辱?
難道是我料錯了滄趙重視堅守的氣節?
難道滄趙已經有了為了在這個亂世生存和家族榮華富貴逍遙下去而在心理上已經準備好了反叛國家甚至背叛民族?
他驚出一身冷汗來,
要真是那樣的話,那滄趙可就真在準備造反了,而不是以前一直分析估計的那樣是在做姿態逼朝廷對他家公正些好點?
這可太可怕了。
拿住這趙小二還真能鉗製住滄趙家族嗎?
滄趙家族敢把這麽個寶貝派來冒險,不怕這小兒把性命丟在這京城,莫非還暗藏著什麽更可怕的手段,有那個自信的把握?難道這京城埋伏著滄趙家的強大武力勢力,甚至在這皇宮大內就有危急需要時就能及時解救這小子的力量……
越想越多,越想越可怕,而且感覺所慮的未必不可能啊。
經曆了國難啊,情況都變了,一切都變得太複雜,不可捉摸了,把握不住了,什麽事都可能發生啊……
最要命的是,如果到了大難監京城的時候,滿朝文武必定會把一切全怪罪到他的頭上,別說那時皇帝也無力保他,就算能保也肯定抗不住滿朝的洶洶.……
他艱難地咽了口口水,在滿朝眾臣的目光注視下勉強爭辯道:”天地有正氣,凜烈萬古存。老夫“
在滿朝的嘲諷眼神中,他老夫不下去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