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攻約梁山> 第59節反劫殺,各逞英豪(下)

第59節反劫殺,各逞英豪(下)

  那杆烈烈飛舞的大旗上所繡的鬥大滄梁二字,也證明了判斷。


  隨著距離縮短,祝氏兄弟先看到彩繡上的金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再近就能感受到豔麗精美和彩繡下那雙平靜中蘊藏恐怖的目光。


  欒廷玉感覺到梁山軍來此其意不善,心當即沉到穀底。


  他不明白這場災難和梁山有什麽關係,梁山為何來橫插一手?

  趙嶽當初來創立梁山寨時,欒廷玉差不多同時到的祝家莊當教頭。這些年來,欒廷玉教出了祝家三子,也熟悉了梁山的行事作風。


  梁山勢力雖屬權貴豪門,但從不象別的類似勢力那樣喜歡依仗背後的權勢隨意幹涉地方上的事。你不招惹他,所為與梁山利益規矩無關,即使行凶作惡,他不是當麵撞上,不會輕易對付你。


  這一點和滄趙的慈悲之名似乎不符。


  你聖人之家怎可看著百姓受難而不出手懲罰壞人?


  但欒廷玉知道這樣才符合滄趙的身份。


  地方事自有朝廷所派的地方官管理。懲惡揚善,維護地方安寧祥和是官府的職責。梁山是生產與商務組織,不是衙門,不越俎代庖不對地方事物指手畫腳是守規矩,維護了官府威嚴和社會正常的法製秩序。


  大宋如今壞就壞在權貴豪門家貪婪無恥自私透頂,巧取豪奪,卻打著各種正當名義擾亂地方衙門的正常公務,並隨意以自己的私法代替朝廷法度,以自己的私心代替朝廷的正常治理目標,讓國家陷入動蕩。


  他不知道那些求告無門的受難百姓,萬般無奈抱著絕望憤怒中的一點點希望求告到梁山,命運立轉,離開了大宋。而仇恨的權勢對象總會在恰當時機消失,大多在皮鞭下在礦井等地奮力勞動還債。


  青眼虎李雲專管這樣的事。


  山東的地痞無賴都變得少見正是梁山的功勞。梁山的存在本身就趕走了其他權貴家的豪奴來插手禍害這一帶的可能。


  可從不幹涉地方事物的梁山現在大張旗鼓來對付祝家莊。


  欒廷玉意識到祝家一定惹怒了梁山。祝家有他不知道的惡事被祝家刻意瞞著他。此難隻怕就是梁山震怒追究的結果。所以一向和祝朝奉關係不錯的知府會突然翻臉,從享受孝敬變為一心鏟除祝家一舉霸占。


  官軍來剿,不敵祝家勢力。梁山就直接出手了。


  想通了這些。欒廷玉惱怒地盯了兩弟子一眼。可憐俺還覺得祝家是受害者,被冤枉了,祝朝奉死得慘,我想為他們討個公道償還情義。


  既然正義的立足點不存在,他和弟弟的參與就是真正的懷惡反叛。


  落得這麽個惡名頭,朝廷哪會信任居心叵測者?

  展示了過人本領,又豈能在仕途上有出路?隻會被朝廷更當成眼中釘的大患。除之後快,隻會遭到朝廷大軍的堅決圍剿。


  欒廷芳在看到滄梁兩大字時。所有美好幻想傾刻消失地無影無蹤。


  他不是讀書人,卻是官,很清楚文成侯在士林和朝廷中的定位。誇大點說那是清明正義和智慧的象征。滄趙是慈悲仁厚……立家的典範。


  這樣的勢力都出來對付祝家,說明什麽?表明什麽?

  和正義作對,虧自己還在幻想利用此次機會證明自己,重新當官。


  他張著嘴呆呆盯著前方的滄梁二字,隨馬馱著前進,沒離開潛逃,隻是想搞清楚此災到底是怎麽回事。自己到底誤會了什麽,錯在哪。


  有了這個依據,他才能再製定合適以後的生存之路。


  而祝家數千非黑道莊丁在疑惑中傻了眼。


  滄梁小惡霸是恐怖囂張,但身為鄰居自然清楚趙家二小子所為並非符合惡霸之名。梁山泊的滄趙勢力存在好幾年了,行事威風霸道凶猛,連統治這裏的周圍官府不爭相討好也沒誰敢輕易招惹,這樣強勢的存在卻從未聽說他們有巧取豪奪欺男霸女等任何邪惡事。


  橫行霸道也可以是正麵的。得人心的。


  這是梁山一帶百姓的新鮮認識。


  既然滄趙代表正義,那祝家無論如何也必定是邪惡。


  跟著邪惡混,哪會有好結果。


  莊丁從勝利的喜悅轉為恐懼絕望。沒等開戰,已是人心離散欲逃。


  祝龍感覺周身發寒,臉都變得僵硬。


  囂張狂妄如祝彪此刻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也緊張地連咽唾沫。


  他不是怕梁山兵強將勇。而是不由自主地對趙嶽心懷畏懼。


  人總對未知的神秘敬畏。


  趙嶽在大宋朝堂,尤其是重臣眼裏的形象大抵歸為和其他命好投對胎的權貴豪門子弟差不多的紈絝子弟,隻是被嚴正的家風拘著,被寵愛維護他又要求嚴格的長輩壓製著才囂張跋扈而卻不敢真肆意為惡。


  一句話概括是:滄趙之恥,家門隱患。


  沒有哪個奸賊重臣把趙嶽真當回事。他們隻盯著強勁的趙公廉。


  如果滄趙的強大靠山趙公廉倒了,什麽小惡霸也是過眼雲煙。想收拾了,比捏死隻螞蟻難不多少。


  但在民間。趙嶽的形象就複雜了。


  一個出名的人,響亮的標誌性綽號通常隻有一個,不是正的就是邪惡的。但趙嶽有兩個,正邪完全相反的兩個:普濟與惡霸。


  有人把趙嶽誇得仿佛菩薩顯世。有人罵趙嶽是該千刀萬剮的歹毒禍害。


  這不是祝彪害怕的。


  他關心的隻有武力方麵。


  江湖對趙嶽的評價也呈兩麵性。


  有人傳說趙嶽勇猛無敵,仿佛魔神降世。有人則不屑一顧,說趙嶽會些花拳秀腿架子功夫,敢橫行江湖靠的是家裏配的武力強大侍衛。


  但不論怎麽評價,梁山不倒,趙嶽不敗是公認事實。


  祝彪害怕的是不敗傳說。


  盡管他每次恨梁山時一想起趙嶽,心裏總不屑不服。


  祝家兵到了梁山軍四五百米處,包括祝彪在內都自然而然站住。


  祝龍祝彪死死盯著如同鑲在馬上一樣的趙嶽,卻看到趙嶽的目光根本不在他們身上。趙嶽隻打量分析判斷著欒氏兄弟。


  一種被無視的強烈恥辱感激得祝彪血氣上湧。他正要喝問。


  趙嶽旁邊的一個披甲少年笑嘻嘻舉起一個漏鬥一樣的東西,放在嘴前,突然收斂笑容怒聲喝問:“祝家三狗,我梁山一向和你家各安其道,井水不犯河水。你因何劫殺杜家莊莊主,無視在我梁山所劃範圍內嚴禁行凶做惡的規定,一次殺死多人,阻撓杜家給我梁山供應糧食?”


  祝家這方隻覺得耳膜震蕩,腦袋嗡一下。


  這少年的聲音響得如晴天霹靂,又刺耳,仿佛有神助,太嚇人了。


  這是一方麵。


  知道了災難的真相根源,被蒙蔽者這才知道自己被祝家兄弟給耍了。本來自己老實待著就啥事也沒有。這下卻成了對抗朝廷的逆賊,被陷進去等著早晚和罪魁禍首的祝家一起被砍頭。


  祝賀龍祝彪臉色一變,也恍然大悟,原來梁山已知真相在報複。


  劉通喊話可不是為示威口頭問罪。


  “祝狗,你爹當初立根獨龍崗,表麵仁慈,暗裏巧取豪奪,把此地百姓搞得紛紛破產家破人亡,四周設黑店行凶劫財,數年害死不知多少無辜過客,你家得以迅速暴富強大。你兄弟三人學成本事,更行黑道,招納眾多匪徒暗中四處劫殺搶掠,越發富強。如今覺得有堅固堡壘存身,將勇兵多糧足,居然開始癡心妄想奪我梁山劃地造反稱王?”


  祝家兵絕大多數人的腦子又是嗡一下。


  原來害我家奪我田地財產的罪魁禍首是祝家!我卻在為祝家打仗!


  一雙雙憤怒的眼睛盯在祝龍祝彪身上。


  祝氏兄弟腦子嗡嗡的,糟糕,全暴露了。


  隻怕人心散甚至反叛。沒了這近萬兵,隻憑他們兄弟和那些黑道部下如何抵抗官府和梁山聯手的重重攻擊?堡壘再堅固,缺人也守不住。祝家立馬就完了。別說給父親報仇雪恨,就是辛苦積累的財富也保不住。


  祝彪咽口唾沫氣急敗壞大喝:“別聽他胡說八道。梁山人越來越多,想要更多糧食,就勾結狗官栽罪名圖謀咱們的生存地。”


  但祝家的名望信譽度和滄趙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是信為官清明,經商最講信譽的滄趙,還是信土豪,這還用選擇?

  再說,祝家莊丁沒人真傻得分不清這種簡單事實。


  若不是梁山所言,俺們變得一無所有,為何隻剩你祝家越發發達?

  劉通舉著電喇叭高喊出目的。


  “所有祝氏以外的人聽著,知道了真相,立即退到一邊放下武器,這表明你是受祝狗蒙騙,一時糊塗,仍是良民。我梁山保你無事。若執迷不悟持械繼續抵抗,就是真反賊。殺無赦,誅三族。”


  祝龍祝彪大驚失色,趕緊狂喝解釋阻止。


  “別信梁山小兒的哄騙保證。”


  “殺了官兵,你們就是死罪。放下武器是自投羅網,自取滅亡.……”


  可惜除了他們的黑道手下,沒人聽。


  莊丁在此刻寧願冒險相信有強大地位又講信譽的滄趙一次,以求一線出路,也不願繼續跟著祝家以拚命抵抗朝廷來求活路。


  就算隻簡單算計哪個省力不用冒戰場危險,莊丁們也會投降。


  轉眼間,祝家浩浩蕩蕩的大軍土崩瓦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