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幾節課
孩子被打,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讓孩子打回去。但是,當家長們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有沒有考慮過下麵這幾個問題。
性格溫順的孩子不還手怎麽辦?
不光是孩子,我們成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被欺負了,一定以牙還牙”。我們需要認可並且允許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天生性格善良溫順的。
我小時候外婆帶的比較多,孩子們一起玩,打鬧時我總是那個“吃虧”的。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我並不在意,但是外婆卻很在意。每次看到我被誰推了,她就會拿著掃帚出來趕走那些孩子。然後把我帶回家,一個勁地說,你怎麽這麽沒用啊,被人欺負了,都不知道還手嗎?以後誰敢推你,打你,你就打回去。
一直到大學,我隻要遇到社交衝突,壓力就很大。後來回想發現,其實我並不是真的害怕衝突,而是害怕自己“軟弱無能”形象的出現。
如今回想,才意識到這就是成人對於事情的反饋,轉嫁到了我的身上,讓我有“受害者心理”。被蓋棺定論地認為,我是好欺負的。而成人的評價來源隻是因為我被推了沒還手。
現實中這樣的孩子其實不少的,我見過不少父母著急要求孩子打回去,看上去是在自衛,給孩子撐腰。但當這個孩子就是做不到時,他反而感受到自己的無力感,這份無力已經不僅僅是被其他小朋友打了,而是父母長輩的這個沉重的標簽。
打回去後被打得更嚴重怎麽辦?
小孩子之間的打鬧,打人的孩子都是“對事”,而不是“對人”。我想玩你的玩具,上手打一下;我想先滑滑梯,上手打一下。打完後,那個孩子就該幹什麽幹什麽去了。如果我們讓自己的孩子打回去,大概率其實就是把“對事”轉移到了“對人”。那麽接下來孩子被打得更加厲害了怎麽辦呢?
如果我們鼓勵孩子打回去的初衷是讓他們可以保護好自己,那如果出現這樣的局麵,孩子會困惑,也會害怕,因為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無法保護自己。社交不是割裂的,每一段體驗都會影響孩子接下來的社交心態。
孩子由此也愛打人了怎麽辦?
最後一個情況,就顯而易見了。孩子長此以往也養成了愛打人的習慣,隻要不順他心意的,一言不合就上手,反正這是家人告訴他的方法。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多慮了,隻要和孩子講清楚情況就好了,告訴孩子哪些情況可以還手,哪些情況不能打人。理論上來說這挺對的,但學齡前的孩子是不具備“情景解讀”能力的。所謂規則內化,就是時刻保持規則的一致性。
善良需要有鋒芒
在美國,從幼兒園起就會教孩子區分這三個詞:agressive(侵略性)、assertive(堅定的)、passive(消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