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年級安
在中國曆史上,曆次割據時期中河西地區在與青唐地區政權爭霸時多能占上風以至於經常擊敗對方,本文從這些割據時期內挑選出三對較為典型的時期,嚐試從曆史的角度進行一種解讀,通過認識曆史來梳理其背後的發展規律和內在原因。
一、河西:西涼軍、西秦、西夏
西涼軍
公元56年,武都郡參狼羌反抗東漢王朝,拉開了東漢與西羌長達百餘年的戰爭。直至漢桓帝時期“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段熲)的出現才徹底平定羌亂,但也使西涼軍由此崛起。
公元189年,涼州叛軍首領王國被皇甫嵩擊敗。同年,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宦官失敗,反被宦官誅殺。涼州軍閥董卓帶兵進京救援,開啟了漢末的亂世。
?
上圖_後涼、西涼、南涼、北涼
西秦
公元385年,鮮卑乞伏部首領乞伏國仁在隴西自稱大單於,西秦前身確立。
公元430年,受北涼兵鋒威脅的乞伏暮末求援於北魏,得到北魏許諾將大夏控製下的平涼郡和安定郡賞賜給其。
公元431年,由於西秦進攻奪郡,大夏國主赫連定領兵反擊,一舉拿下西秦都城南安,西秦亡,享國37年。
?
上圖_西秦(385年—431年),十六國之一
西夏
公元1038年,原定難軍節度使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公元1128年,西夏趁“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後奪取了原屬宋朝的定邊軍與德靜砦。
公元1227年,夏末帝李睍投降蒙古。西夏亡,享國189年。
?
上圖_西夏地圖
二、青唐:西羌、吐穀渾、黃頭回鶻
西羌
公元56年,武都郡參狼羌起兵反漢被鎮壓,由此揭開了長達上百年的漢羌戰爭。
公元118年,度遼將軍鄧遵收買羌人雕何(後被東漢封為羌侯)刺殺接任的先零羌首領狼莫,最終平定先零羌之亂。
公元159~168年,在段熲、皇甫規、張奐三將的打擊下,西羌終被降伏。大量西羌人後來加入西涼軍中,為其效力。
?
上圖_吐穀渾與吐蕃
吐穀渾
公元398年,吐穀渾慕容葉延弟慕容視羆在位期間,曾被西秦王乞伏乾歸派弟弟乞伏益州領兵兩萬在度周川擊敗,被迫其逃往白蘭山,用兒子慕容宕豈前往西秦作人質來向西秦謝罪並請求和解。
公元417年,西秦王乞伏熾磐(乞伏乾歸之子)又揮師擊敗吐穀渾首領慕容樹洛幹(慕容視羆之侄)。
公元419年,乞伏熾磐再派征西將軍孔子率五千騎兵擊敗吐穀渾別部覓地於弱水以南,迫使覓地率餘部六千人投降。吐穀渾首領慕容阿豺(慕容樹洛幹之弟)聞訊於公元421年遣使前往西秦以表降服。
?
上圖_黃頭回紇,古族名,一作“黃頭回鶻”。是今裕固族先民
黃頭回鶻
公元1001年,甘州回鶻政權與北宋結盟共同反對定難軍節度使,攻克涼州並一度將其趕出河西。
公元1028年,定難軍節度使李元昊發動突襲,一舉消滅甘州回鶻政權,勢力延伸至河西走廊。而甘州回鶻一部退往青藏高原,被稱為黃頭回鶻。後西夏派兵三萬駐守瓜、沙二州,黃頭回鶻對西夏的威脅也得以被控製。
?
上圖_隋朝三省六部製
三、為什麽曆史上河西多能壓製甚至戰勝青唐?
1、政治原因
在政治上,西羌、吐穀渾、黃頭回鶻(及前身甘州回鶻)之所以屢次被與其同時期的西涼軍、西秦、西夏(及前身定難軍節度使)所壓製甚至擊敗,主要原因在於其政治製度不及對手先進。
當西羌仍處於氏族部落時期時,其對手西涼集團所處的東漢早已設立了三公九卿和尚書台(“三省六部製”下尚書省的雛形),合稱“中外朝”。地方上則推行郡縣製,設立十三州刺史予以監察(東漢刺史權力增大,東漢末年甚至掌握了州的軍政大權)。
而吐穀渾所麵對的西秦所處的魏晉南北朝,政治製度已由九品中正製在向三省六部製的轉變當中,三省六部製的萌芽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已經形成。
到了黃頭回鶻麵對的西夏所處的兩宋之際,政治製度已經演化出了二府三司,中央在與地方分權的鬥爭中處於絕對上風。
?
上圖_《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題材,是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
因此製度上的不先進使西羌、吐穀渾、黃頭回鶻屢受壓製。
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魏書·吐穀渾傳》中記載的那個著名的“阿豺折箭”典故:公元425年,吐穀渾可汗慕容阿豺臨終前通過讓手下分別折1支箭與19支箭讓他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正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也正是由於此,其弟慕容慕璝繼位後,原本製度上並不占優勢的吐穀渾通過團結遠交近攻,聯合北魏、大夏和南朝宋,最終一舉逆轉擊敗西秦,將其都城南安以外的領土全部占領。
?
上圖_翻車
2、經濟原因
經濟上,西羌、吐穀渾、黃頭回鶻之所以經常被壓製,主要在於其對手西涼軍、西秦、西夏所掌握的河西地區經濟更占優勢。
漢代時早已實現了耦犁的推廣和屯田,出現了高爐煉鐵和炒鋼技術,造出了翻車(三國時馬鈞改進),改良了造紙術。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進一步,均田製的推廣、《水經注》與《齊民要術》的問世、灌鋼法和白瓷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進入西夏所處的兩宋時期,筒車和曲轅犁的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火藥的廣泛運用則使西夏有如神助。
?
上圖_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地動儀”,此圖為米爾恩對張衡地動儀的複製圖
3、文化原因
文化上,在漢代,歸屬漢王朝統治的河西地區就得益於“大一統”實現了文化上的統一與整合,“察舉”、“征辟”製則為人才選拔提供了保障。同時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九章算術》和《傷寒雜病論》的出現也證明了河西所處的漢地文化發達。任尚和鄧遵的收買刺殺成功也從側麵印證了漢朝文化發達而衍生的高明攻心術。
到了西秦所處的魏晉南北朝,劉徽和祖衝之對圓周率的探索,漢字書法進入自覺階段(《蘭亭序》出現),儒、釋、道三家互相影響、相互吸收,將文化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進入西夏所處的兩宋時期,科舉製的推廣實施、程朱理學對氣節的重視使得西夏在文化上更進一步。
?
上圖_科舉製圖解
西羌、吐穀渾、黃頭回鶻文化上的不發達也使其容易遭受西涼軍、西秦、西夏的壓製(西羌中燒當羌的一支姚氏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正是吸收了中原文明才得以成長為後秦,最後一舉拿下西秦的)。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河西與青唐的對抗中,河西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麵的優勢,從而能實現對青唐的壓製,進而稱霸一方。
文:Mengqi Ren
參考資料:《史記》《後漢書》《三國誌》《晉書》《魏書》《魏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