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章 胡惟庸親訴
冰雪消融,萬物複蘇,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了起來。
轉眼間,九天時間一晃而過。
九天之前,在皇宮裏一些背陰的角落裏,還能看到一些冰雪,但九天之後,便是一點兒冰雪都看不到了,整個天地,一片溫暖。
春風拂麵,雖然仍舊是有些涼爽,但柳枝抽芽,溫暖已然近在咫尺。
此時,長安城外。
十裏街亭。
一些帶刀侍衛正佇立在街亭周圍,目光閃爍著警惕之色看向周圍。
街亭內,朱棣端坐在這裏,沐晟位列一旁,站在身後。
空中白雲飄飄,遠處有百姓春耕的山歌傳來,還有一些孩童的笑聲響起,閑然恬靜,讓人聞之內心便止不住的一陣安穩。
朱棣輕輕笑了一聲,說道:“說實話,朕經常會羨慕這些尋常百姓,雖然生活可能會累一些,但勝在平常安穩,內心裏很少有哪些煎熬的煩心事兒,不用去看著世上陰暗的一麵,隻要抬起頭來,就能看到這滿天白雲,安安穩穩,努力就會有收獲,這一生要是能這樣度過,也是一種幸福啊!”
沐晟聞言,想了想,說道:“他們的安穩,他們的幸福,都是皇上為他們撐起的一片天之下的。是皇上帶著朝廷把一切惡意和凶險阻擋在外,是皇上賦予了他們安穩的一聲,皇上才是大明真正的英雄。”
朱棣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朕算是什麽大英雄,朕一直都在那謹身殿裏住著,在最安全的地方,是我大明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是 一個個為了大明舍生忘死的勇士們潛入敵國,為大明爭取利益,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沐晟說道:“臣不敢苟同,他們能在外麵拋頭顱灑熱血,還是因為皇上,是因為他們相信縱然是他們出現意外,他們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家人,若不是皇上真正讓他們信服,他們如何能願意舍生忘死呢?”
“是皇上在先,我們才願意為了皇上,為了大明舍生忘死,若不是皇上,一切也就都成了未知數了。”
朱棣身為皇帝,固然這個身份讓許多人不能不停。但是更重要的是朱棣這個人,自古以來,這英明君主不在少數,數不清的王侯將相,可朱棣卻隻有一個!
因為是他,所以才能有如今這樣的大明盛世!
這一層因果關係,沐晟明白。
朱棣聽到他的話,隻是笑著搖了搖頭,卻並沒有再說什麽。
這重要嗎?
這不重要。
他是朱棣,也是大明皇帝,這兩個都是他,至於他不是皇帝……這種事,不存在,所以他不會去多想。
“來了!”
就在這時,沐晟忽然開口說道。
朱棣連忙抬起頭來,目光隨著沐晟指向的方向看過去。然後下一瞬間,他的眼眸陡然閃過一道精光,整個人也直接站了起來,朝著大路的方向走了過去。
隻見遠處,正有陣陣馬蹄聲響起,百餘輛馬車,正由遠及近,迅速的朝著他們這裏趕來。
沒多久,兩方麵就此相遇。
這百餘騎停下戰馬,迅速的翻身下馬,然後向朱棣一拜,說道:“吾皇萬歲!”
朱棣卻沒看他們,隻是擺了一下手,便連忙向馬車走去。
這時馬車的車簾被打開了,一道蒼老的聲音出現在朱棣的視線中。
胡惟庸一探出腦袋,就與朱棣四目相對。他愣了一下,好像是沒有想到朱棣會親自過來迎接自己,還會走出十裏之遠。
但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心中頓時充滿了無盡的暖意和感動。
朱棣待他,真的是讓他感動不已。
他連忙下車,然後向朱棣一拜,說道:“臣胡惟庸,不負皇上所托,今日榮歸,臣胡惟庸,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胡惟庸重重的向朱棣一拜。
朱棣連忙上前扶起了胡惟庸,看著胡惟庸頭上近半的白發,看著他額頭上多出的皺紋,不過是兩個月而已,胡惟庸竟然已經蒼老了這麽多。
朱棣稍微有些心疼,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胡相,你辛苦了。”
胡惟庸聽到朱棣的話,心中暖洋洋的,他笑著說道:“臣胡惟庸不才,承蒙吾皇錯愛,兩朝效力,臣敢當碣石一座,報效大明!”
“皇上以國士待臣,臣自當以國士相報,能為皇上遠赴異國,臣心裏萬分高興,所以皇上切莫說臣辛苦,為大明效力,是臣的福分!”
人越老,說這些話的時候就越是能打動人心。
胡惟庸這句話,讓朱棣心裏真是有一種百味雜陳的感受。
或許是穿越者的原因,他待人,與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不同,他沒有什麽頑固的階級製度,總是尊重每一個人。
而就是這些,讓他吸引了許許多多如胡惟庸這樣的人。
他們敬愛自己,他們願意為了自己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
他們總說,這是他們應該的,可在朱棣的心中,從來都沒有應該這兩個字。
誰的人生,就應該甘願為他人付出?
所以他一直都在心裏提醒自己,人家多自己這麽好,自己一定要對他們更好,人家都把命給了自己,自己要是不對他們好些,那自己還是個人嗎?
正因為這些,朱棣對胡惟庸他們越來越好,而他的付出與,也讓胡惟庸他們越是忠誠。
或許,這就是以心換心。
朱棣將胡惟庸風塵仆仆,有些疲憊的樣子,便不再耽擱,與胡惟庸同乘馬車返回了皇宮,然後專門為胡惟庸接風洗塵。
兩個人喝過一杯酒之後,胡惟庸說道:“皇上怎麽不問臣,阿瓦國出使的事情呢?”
朱棣笑著事多奧:“胡相做事,朕非常放心,穩不穩,朕都知道絕對是不用擔心的,不然的話,先生是絕對不會回來的。”
胡惟庸聞言,心中忍不住又是甜甜的。
皇上的話,總是能這樣說到他的心坎裏。
他說道:“臣抵達阿瓦國之後,秘密見到了阿瓦國的君王,把我們得知的莫斯科國暗中掌控著的一個皇子,然後逼宮的事情告訴了阿瓦國君王,阿瓦國與我大明關係甚密,所以哪怕這事兒聽起來有些難以置信,但是阿瓦國的君王還是相信了臣下。”
“之後臣找了一個地方,就躲了起來,暗中去觀察阿瓦國的情況。”
“就這樣,臣一直等了有七日之久,阿瓦國朝廷果然發生了逼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