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1章 愛卿,你是怪朕回來的晚嗎?
對於一個掌權者來說,就算是本事再差,再熱愛和平,眼界再狹窄,可既然能夠在諸多競爭中登上皇位,走上掌權者的位置,那也絕對不是一個蠢貨。
至少,不應該是一個連刀都拿不起來的人!
故此,哪怕阿瓦國隻是一個愛舞樂,不愛擴張的帝國,可既然能作為皇帝,那麽阿瓦國的皇帝,就絕對不會是 一個無能之輩!
任何帝國的皇帝,哪一個不是踩著鮮血和無數的屍骸,一步步走上權利巔峰的?
故此,朱棣才會放心的讓胡惟庸出使。
在他看來,阿瓦國的皇帝,被蒙蔽之下,確實很有可能被趕下皇位。
可一旦他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之後,哪怕那個傀儡被莫斯科公國所控製,哪怕他有莫斯科公國的十萬大軍支持,也絕對是鬥不過阿瓦國皇帝的!
身為帝王,時時刻刻都會防著別人,尤其是身邊的人。
所以,阿瓦國的皇帝,一定會有後手,就算是沒有什麽後手,當在得知有人覬覦自己的皇位的時候,他也絕對不會坐吃等死。
而大明,隻能做到這一步,後麵,隻需要安心坐著好好看戲就可以了。
可如果那阿瓦國皇帝真的是太垃圾了,連一些小小的造反都不能壓下去的話,那麽朱棣也不介意幫幫鄰國。
隻是,那個時候阿瓦國估計就要成為大明的又一個屬國了。
畢竟,大明就算是愛好和平,也不會這樣無緣無故的為了其他國家去犧牲自己的將士,在沒有足夠好處的情況下,朱棣是斷然不會去做什麽爛好人的。
朱棣很清楚,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永遠都不會穩定。現在,阿瓦國熱愛舞樂,熱愛和平,那是因為現在的帝王的性格的原因。
可如果阿瓦國哪天換上了一個有著雄圖霸略的帝王,那阿瓦國瞬間就會化身為豺狼虎豹之輩。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這個道理。
掌權者不同,權臣就不同,那麽這個國家,也就不再是之前的帝國了。
所以,如果這個熱愛和平的阿瓦國皇帝過不去這個坎兒,他下台了,為了確保大明的和諧穩定,朱棣便也隻能去扶持一個他信得過的人去接替他的位子。
而朱棣能信得過誰?當然是乖乖聽話的人。
所以,那個之後,阿瓦國自然就是大明的屬國了。
不過,這種事兒,朱棣並不是很喜歡去做,因為那樣的話,實際上來說,也與莫斯科公國那樣的國家沒有區別了。隻是,事情緊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也就不得不為之了。
朱棣將自己的想法都告訴了胡惟庸,並且讓錦衣衛配合她,同時邊境大軍隨胡惟庸的調動,目的就是,如果莫斯科公國扶持的傀儡勢力強大到一定地步的時候,當阿瓦國的皇帝已經不能鎮壓的時候,胡惟庸也能有可以調動的力量,與莫斯科公國的人進行抗衡。
各種情況,朱棣都考慮的十分周全了。
胡惟庸聽到他的話之後,也是說道:“皇上考慮周全,大明謀略無雙,臣敬佩!”
“皇上放心,臣定不會辜負皇上對臣之信任,阿瓦國與我大明結交已久,所以,現在臣出使阿瓦國,也必然不會引起阿瓦國上下的懷疑,隻等臣見到了阿瓦國的皇帝,就會提醒他相關事宜。”
朱棣微微的點頭,想了想,有說道:“現在還不是我們與莫斯科公國開啟全麵戰爭的時候,所以胡相,當你到了阿瓦國之後,行事要稍微低調一些。”
“至少,不要公開的幫助阿瓦國的皇帝去解決那個傀儡,我們把莫斯科過的計劃都已經全部知道了,可莫斯科國卻並不知道這些!”
“故此,現在是敵明我暗的情況,對我們是非常有利的!”
“我們最好是不要讓莫斯科公國知道我們已經參與這件事了,要讓他們以為是他們低估了阿瓦國的情況,這樣的話,莫斯科國就不會對大明有過分的戒備,就會按照他們原來的計劃行事。”
“而這些,對我們以後對付莫斯科國,都有巨大的益處!所以,如非必要,你不要出手了,隻需要冷眼旁觀,好好看戲就可以!”
胡惟庸點點頭,說道:“皇上放心,臣一定會把握尺度,絕不會讓莫斯科國猖獗是我大明在阿瓦國背後推手!”
對於胡惟庸,朱棣還是無比放心的!
在他顧不得應天事宜時,便都是胡惟庸輔佐他,而且胡惟庸也還是朱元璋傳位給他時定下的輔政大臣。
無論是忠心還是能力,胡惟庸都是一流的。
所以這一次出使阿瓦國,麵對複雜的情形,朱棣才選擇了胡惟庸。
其實出使這種事情,最佳的選擇應該是李興,畢竟李興可以稱之為大明目前的最強外交官了。
但李興此時不在大明,所以朱棣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能夠完美應對任何突發情況的人,而縱觀朝廷,也就兩人適合做此事。
一個是姚廣孝,一個是胡惟庸。
而姚廣孝目前正在替自己負責原阿拉伯帝國的事情,所以他隻能選擇胡惟庸了。
他點了點頭,說道:“朕相信你,胡愛卿,那一會下朝後你就準備準備吧,明天和其他官員交接一下工作,後日若無事情,便出發吧!”
“我們不知道羅馬帝國已經進行到哪一步了,所以能夠盡快解決,還是盡早一些!”
胡惟庸聞言,直接躬身一拜,說道:“臣遵旨!”
朱棣將目光又看向劉伯溫,他臉上的肅殺之意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笑嗬嗬的表情,他說道:“所以,劉大人,你還要怪朕回來晚了嗎?”
“呃……”劉伯溫一頓。
還怪怪個毛線啊!
若是皇上回來的早,錯過了樓蘭縣的那些事,豈不是就永遠都不知道羅馬帝國的意圖了若當真被羅馬帝國得逞了,搶走了樓蘭國的頂尖機關術,又暗中掌控了阿瓦國,那麽大明作為羅馬帝國的眼中釘,就當真是危險了!
所以,劉伯溫悲催的發現,自己不僅不能怪,還要誇朱棣,他眼角一抽,說道:“皇上,是臣錯怪皇上了!”
“皇上晚的好,晚的妙,晚的呱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