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元兵破境,要與黨項族匯合?
黨項族反叛?
相比於不成型的女真,朱元璋更加在意這個在中原大地啊上曾經分得一杯羹的少數民族。元蠻子的愚蠢在於,雖然他們在武力上統治了漢人,消滅了南宋政權。
但是他們卻不能接受漢族的文化,和先進的政.治體製,用自己不成型的草原傳統來規範漢人的生活。甚至在漢族已經走向中央集權的頂峰的時候,楞生生的搞出來一套奴隸社會才會有的等級劃分。
所以,元朝不足百年的曆史命運就一定是必然的。
哪怕元朝有幸在中原大地上能呆著超過一百年,他們也是落後的。因為,這一方土地上那些英雄的後人,一定不會允許一個遠遠落後自己的民族騎在自己的頭上。
但是,這個黨項族不一樣,早在黨項族在遼宋金之間建立起來西夏國的時候,這個民族就意識到了自身同宋朝之間的差距。他們竟然仿照宋朝的製度,建立出來一套完整的屬於自己的政.治體製。
一個國家的政.治體製,就像是一個人的骨頭,隻要有一聲的骨頭在,這個人就是有骨氣的有靈魂的!
如果漢人落在了這一幫子黨項族人的手裏,那對於漢家文明來說,絕對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從剛開始立國的時候,朱元璋就非常注意跟這個異族之間的關係。而今,女真一族的叛亂才剛剛平判了沒有多長時間,這黨項族竟然也揭竿而起?
是咱對你們這些外族人太好了嗎?怎麽連你們這些人也反叛了?
憑心而論,大明對你們這些外族人並不差啊!賑災的時候都是按照人頭下放賑災的糧食和銀兩,未曾在這上麵有一點兒的貪圖和虧待,但是現在你們卻轉過頭來要背叛大明?
還是在大明遭遇這樣的天災的時候?
現在整個大明朝的精力全部都放在賑災上麵,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兵力和錢糧能夠騰出來。
打仗,是需要軍餉的啊!
但是現在大明連救災的錢糧都是由大明的百姓們捐助出來的,哪裏還有多餘的錢糧能用來支持這次的大軍出動?
難道,大明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蠻夷之人對大明的無端折騰嗎?
真要如此的話,那大明的威嚴何在啊?
一時間,所有的大臣們頓時感到了一陣前所未有的疲憊感覺。大明,真的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啊!
“這一群該死的異族人!”
“還是吳王殿下說的對,對待這幫異族人,就不能跟他們客氣手軟!”
“我們對他們那麽好,這些異族人根本就不知道感恩!”
“依我看啊,當初我們就應該聽吳王殿下的,對這些蠻夷們拿出最嚴苛的態度!”
百官們都在痛罵著黨項族,張口閉口就是吳王朱棣的遠見卓識,但是隻可惜,這些話都隻能是事後諸葛亮了!
當初朱棣親口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朱棣太過於嚴苛,認為不妥!
現在東窗事發,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百官們一聲聲的唉聲歎息,後悔不已。
朱元璋也是有些惱羞成怒,怒火中燒的對著兵部尚書徐達,說道:“徐帥!”
“兵部可有什麽辦法能夠解決黨項族的叛亂?”
徐達思索片刻,然後說道:“回陛下,黨項族所在之地,各族勢力雜糅合縱,民族關係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與敵國的摩擦,處理內部叛亂容易,但是跟旁國打仗,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啊!”
“畢竟,這黨項族就是大明最後的一道防線了,要是新立的韃靼或者其他國家趁虛而入,突襲我大明邊境地方,恐怕我大明派去鎮壓叛亂的軍隊就會腹背受敵!到那時,大軍將有可能屍骨無還!”
“故此,臣弟還是建議調集出來一部分的軍隊,至多……五六萬!”
“五六萬?”
朱元璋的臉色馬上就顯得非常冰冷,說道:“徐帥,那黨項族的叛軍可是有二十多萬啊,我們隻有五六萬的軍隊,還是客場作戰?難道.……難道讓我大明的兒郎們去送死嗎?”
徐達聽到朱元璋這麽生氣,馬上跪在地上,說道:“臣弟萬死,上位息怒啊,這已經是不用大明多出錢糧最可行的辦法了,其他的辦法,都是需要更多的錢糧的,但是,大明現在,根本拿不出來啊!”
朱元璋的眼睛裏麵簡直就要噴出火來了,但是聽到徐達的話,他又忍不住一握拳頭,最終還是沒有怪罪朱棣。
生氣歸生氣,朱元璋還是不太可能怪罪這位跟了自己幾十年的老兄弟的!
那些對大明心懷不軌,受人錢糧但是卻連一個謝字都寫不出來的蠻夷小族,明顯是早有預謀!
他們就是逮準了大明這個時候拿他們沒有辦法,才敢作亂的!
“報——”
而就在這個時候,又是一聲急報傳來。
“啟稟陛下,大同鎮八百裏加急抵達兵部,邊關急報!”
刷!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來。
百官們此時也是臉色大變。
還有急報?
剛剛才受到這黨項族反叛的急報,才過去不止少半個時辰而已,怎麽就又來了急報呢?
該不是又有哪個小民族跟著黨項族一塊反了吧?
徐達的心裏真的是要緊張死了!
怎麽這兵部的事情就沒完沒了呢?這馬上就要過年了,看來這幫子蠻夷是不打算讓我們過一個安生的年了!
朱元璋咬著牙,直接說道:“呈上來!”
馬上,隻見兵部的有一個官員慌裏慌張的跑上來了大殿,他的神色,明顯比他之前上殿的這個侍郎要緊張多了!
隻見他也是衝著朱元璋恭敬的一拜,然後說道:“啟稟陛下,大同鎮傳來消息,說.……說.……”
“哎呀,急死個人了,說了什麽,你倒是給咱念出來啊!”朱元璋對著這個剛剛上殿的官員嗬斥道。
官員全身一顫,說道:“.……大同鎮南側,我大明境內,忽然出現了北元的十萬大軍……蒙古大軍一路向西,似要與黨項族匯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