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刑部侍郎的堅持!
女真族背叛的消息就像一柄利劍一樣飛速的離開了遼東地方,向著京都應天府的方向徑直就衝了過去!
兩天之後。
應天府。
這一天的早朝上,朱棣終於不厭其煩采用了原來上學時候用的一個辦法——裝病請假!
自從朱棣表明自己在同吐蕃和親這件事情上的立場之後,這件事情就這樣一直懸著,幾乎每天的朝會,大臣們都是在明裏暗裏的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而且,因為在這件事情上,隻有朱棣一個人一直堅持著反對的態度,所以每一次的朝會,朱棣都要親自到場,忍受這些大臣們不斷的叨擾。
而每天,除了跟這些大臣們對噴以外,朱棣就把自己當成是一個鹹魚,兩耳不聞窗外事,隨便那些大臣們怎麽講,怎麽說這些大道理,朱棣都是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
就這樣,這種情況維持了十多天的日子,最後,朱棣終於還是有些厭煩了!
朱棣知道,跟這些固執的大臣們講再多的道理都是沒用的,自己如今罵也罵了,連激將法都用過了,但是這些大臣們就是一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樣子,最後,朱棣也實在是懶得去說了!
所以,無奈之下,朱棣隻得等著最後的事實去證明自己的說法!
所以,朱棣采用的權宜之計就是今天直接托病不朝,在家裏好好的睡一個懶覺,難道不比在朝堂上跟那些老頭兒們吵架來的爽快嗎?
而朱棣不上朝,但是這草堂上麵,卻是一點兒都沒有因為朱棣的不在場而好一些,甚至,因為朱棣沒來,大家鬧得就更凶了!
這時,在朝堂上,
朱元璋剛剛宣布上朝不久,馬上就有官員直接站了出來!
“陛下,臣敢問部下,這吳王殿下作為我朝的皇子藩王,歸京之日,為何不朝?”但是被朱棣的罵的幾乎就要哭出來的刑部侍郎上前一步,問道。
朱元璋揉揉自己的腦袋,說道:“棣兒昨日感染了風寒,身體欠佳,已經告假了!”
“感染風寒?”
刑部侍郎想了想,說道:“並不是老臣懷疑吳王殿下,隻是這吐蕃和親的事情還沒有一個結果,這十幾天的討論沒有結果,吳王殿下就這樣撒手不管,固執己見,一個說法都沒有,老臣實在是沒法兒不懷疑吳王殿下是真的染病臥床不起,還是因為理虧,害怕上朝跟我等對峙了?”
這個刑部侍郎的年齡已經非常大了,要不是因為他的身體不好,不能經常在刑部待著,朱元璋就讓他做刑部的尚書令了。
而且,這個刑部侍郎一聲非常重視自己的名聲,為了一個名,他甚至願意成為這朝廷中清流的一份子,有時候不畏強權仗義執言,所以當時雖然他被朱棣那樣的斥責,搞得自己灰頭土臉,非常難看,而且,這幾天背後還有幾個皇子們的推波助瀾,故此,現在他索性直接就跟朱棣對著幹了!
這樣的臣子,朱元璋是打心眼裏喜歡,因為他能為了百姓,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寧死不折!故而,即便是對於現在不可一世的吳王朱棣,這個刑部的老頭兒也是沒有絲毫的畏懼,什麽話都敢說出來!
朱元璋聽到他的話,眉頭一皺,但是隻要一想到他這些年以來為大明的兢兢業業,而且這老頭兒也確實蹦躂不了幾年了,朱元璋於是就把馬上就脫口而出用來斥責這個刑部的老頭兒的話給生生的咽了回去。
這個刑部的侍郎看到朱元璋不願意說話,好像瞬間得勢了一般,就好像是被一種想要留名青史的莫名的力量推動著,反而是更加上前一步,仗義執言的說道:“陛下,大明跟吐蕃和親,這是效仿唐朝皇帝李世民成就一代偉業的大事啊!”
“這件事情就跟女真被元朝滅國一樣,雖然女真族失去了自己的國家,但是後來他們歸順大明之後,受到大明的厚待,現在不一樣對大明是感恩戴德,安安穩穩的嗎?”
“所以,老臣以為,如果大明能像對待女真各部一樣對待吐蕃,同意這次的和親,給他們送去我大明的恩惠,令其同其他的各族一樣,沐浴在大明的恩德之下,他們也一定會跟大明同心同德,從此往後,保我大明的萬世千秋啊!”
這個刑部侍郎越說越激動,繼續道:“吳王殿下非要說什麽不是我華夏一族的,就一定是狼子野心,臣以為這話本身就是一句非常狹隘而可笑的話,沒有一點兒的佐證!至於吳王殿下所言什麽養虎為患,不管是吐蕃還是女真都將大明的禍端,就更加是無稽之談了!”
“故此,老臣懇求陛下,同意跟吐蕃之間的友好和親,這件事情這樣拖下去,恐怕吐蕃就會懷疑我大明和親的誠心的啊!”
刑部侍郎說完以後,向著朱元璋深深的鞠了一躬,作出一副隻要朱元璋不答應,他就長跪在地上不起來的樣子!
老頭兒今天的態度就是,趁著朱棣今天不在,徹底的把這件事情跟朱元璋來一個了斷!
老頭兒相信,隻要自己竭力促成這件事情,自己就會在明史的史書上留下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一個對大明這樣的漢家政權有功之人,受到萬民的敬仰!
這件事情,對他來講,算是他在仕途上最後的一個願望了!
所以,哪怕是拚了這條老命,他也要把這件事情辦成!
“陛下,臣讚同侍郎大人的說法,這女真之前也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但是今天女真能臣服於大明,這樣感激大明,就是因為大明當初的仁德。所謂厚德才能載物!大明如今剛剛建國,正是積攢德行的時候!”禮部尚書陶紀元站出來給刑部侍郎聲援道。
“臣附議!”
“臣也附議!”
馬上這奉天大殿裏麵又是一派此起彼伏的場麵,刑部一個老頭今天這樣的話,看來是得到了不少官員的響應,就連朱元璋自己甚至都覺得刑部侍郎今天的話有些在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