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父皇的旨意來了,朱棣,你就哭吧!
西安府城外揚起騰騰的灰塵,數以萬計的蒙古騎兵兵臨城下!
誰能想到,他們不去打北平,竟然來西安!
大地下麵好像是藏著上古的巨獸一般,發出隆隆的響聲,城門外烈馬的嘶鳴聲不斷,一眾黑色的兵馬沉沉的壓向西安府,好像那來自西域的黑雲一般,遮天蔽日。兵馬之後,是騰騰的灰塵,因為是秋天,楊起來的灰塵就像是一賭城牆一樣,讓城樓上麵的軍士不能看清楚來犯的蒙古騎兵的人數!
視線轉到蒙古騎兵這邊兒,為首的將領頭上紮滿了小辯兒,在這猛烈的秋風之下顯得非常淩亂。他身後的蒙古騎兵個個驍勇善戰,高頭大馬就像是從地獄裏麵請來的黑白無常一樣,一個個眼睛直盯著遠處坐落著的西安城。
行軍千裏,從遙遠的漠北出發,他們一路吃草根,吃鳥獸,已經好久沒有吃過糧食了,人啊,長久不遲稻穀這一類作物,是會生病的!
隻見騎兵們眼中一個個都是目露凶光的樣子,看著遠處的西安城,就像是奔走的豺狼看到了一塊鮮美的肥肉一樣!
隻見那個紮著滿頭小辮兒的蒙古將領振臂一呼,高聲喊道:“我英勇的將士們,前麵就是我們此行的終點西安城了,整個大明,隻有西安城裏麵有糧食!搶過來,搶過來,給我們的可汗看看你們的英勇!給我們的兒女們證明,我們蒙古永遠是最強大的民族!”
“衝啊!”
紮著小辯兒的將領抽出腰間的大刀,大聲的吼了起來。
然後,就聽到他身後的那些無數的鐵騎,頓時間跟著他們也是嗷嗷的大聲喊叫這,聲音就好像千萬隻號角一樣,傳徹雲霄!
這一天,這些奔襲千裏的蒙古騎兵終於抵達了西安府的邊界。
但是,可憐的是,糧草將盡的他們,即將得到的,去世那空無一人的就像是鬼城一般的地方……
西安府。
秦王府邸。
朱棣反客為主,此時正在朱爽的書房裏麵悠然自得的看著朱爽書房裏麵的一本又一本的古籍,突然就聽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門外踏來。
“朱棣,你出來,父皇的旨意下來了,你在我王府裏麵的作為,父皇全知道了,我看你這次怎麽辦!你就等著被罰吧!”
咣當!
朱爽的聲音高亢嘹亮,走到書房這邊兒,一腳就把房門給踹開了。
隻見朱爽邁著大步,趾高氣昂的走了進來,臉上的得意就好像是得到了朱元璋的封賞一般。他看著朱棣,真是又一種說不出來的痛快,這種感覺,真是讓人難忘啊!
憋了整整四天,這父皇的聖旨,今天終於是回來了!
朱棣,你小子也有今天!
這次,我看你怎麽跟父皇解釋!
朱爽的心中不斷冷笑,顯然,聖旨之前他已經收到了李善忠的來信,同時朝廷兩天之前關於如何給朱棣定罪的那場辯論,他也是一清二楚!
所以,此時的朱爽才能看起來是這樣勝券在握的樣子!
他知,這次,朱棣絕對死定了!
擅自離開自己的封地,威脅皇子,為害鄉民,這三條罪名絕對能把朱棣捆的像個粽子一樣,然後把它押回朝廷!
而且,按照李善忠的建議,朱爽又寫了一封奏報,加急送往京都,隻想這一次就把朱棣徹底的打趴下,讓他永遠失去再跟自己競爭的實力!
至於,急報的內容,李善忠沒說,朱爽自然也是瞎寫一番!
就寫的是,朱棣到了西安府之後,反客為主,不僅脅迫指揮自己的家臣,跟是經常性的拔刀相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不經訓練的莽夫一樣,完全不顧忌自己是一個皇子的形象和身份.……
諸如此類,朱爽是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怎麽壞就怎麽寫,在朱爽的筆下,朱棣簡直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一樣!
百姓們苦不堪言,為了不被燕王所屠殺,隻好委屈求全,屈服於燕王的淫威之下!
這一切的一切,朱爽寫的額那叫一個繪聲繪色,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兒,為了提高這封奏折的可信度,朱爽更是拉著自己的家臣在奏折上麵按下了手印!
這次,他死也要把朱棣扳倒!
寫完之後,朱爽就著急的吧急報送了出去,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再次見到彈劾朱棣的奏章!
到那個時候.……
朱爽忍不住的冷笑,他隻覺得這可真是老天爺開眼啊,讓朱棣作出這樣傻的舉動,他們才能有今日這樣的報仇雪恨!從而完成一直以來的夙願——把這個礙眼的朱棣踩在自己的腳下!
看到朱爽這麽得意的樣子,朱棣的心裏馬上就猜出來這件事情的原委了。然後,朱棣的眉頭就是緊緊一皺!
“朝廷的旨意下來的這麽快嗎?”
朱棣沒想到,自己千算萬算,這北元的大軍盡然還是比朝廷的旨意晚了一步!這實在讓他有些始料不及!
不過,朱棣倒是也沒有多麽慌張,在他看來,朝廷的聖旨到達的時間倒不是特別的緊要,早到一天半天的,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影響!隻要這北元的大軍能到,他所做的一切沒有白費力氣,就算是到了朱元璋的麵前,他也能解釋清楚!
朱棣輕輕的合上書,直接站起身來,看都沒有看朱爽一眼,直接從門口出去。
朱爽看到朱棣這樣蔑視自己,好像自己在這個四弟的麵前就像是透明的一樣,不由得心中馬上就是一怒!
朱爽咬著牙,惡狠狠的瞪著朱棣的後腦勺,冷冷的說道:“哼,朱棣,我看你能得意多久,這次,本王讓你永遠也不能翻身!”
說完,朱爽也跟著朱棣走了出去,他隻有親眼看到朱棣絕望,才能真正心安,才能睡個好覺!
朱棣沒有到起來地方,而是慢慢的踱步回到了秦王府的正廳,隻見,這時,正廳裏麵已經聚齊了秦王的所有家臣。看到兩個皇子再次同堂,家臣們說話的聲音馬上就小了起來,紛紛側目注視這幾天不斷對他們發號施令的燕王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