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殿下,這可真是奇跡啊!
張信非常激動,一旁的姚廣孝等多位謀士更是直接就楞在了原地。
他們簡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春耕秋收,從來沒有聽說過五月份耕種,這不到十月就能收獲的!
要不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曆這件事情,姚廣孝等人一定會以為是自己在做夢的!
雖然張信激動的已經不成樣子,但是一些官員還是不信張信的話,隻覺得張信是在說謊為了討燕王殿下開心,要不就是田間地頭上的老農又開始欺瞞殿下了!
但是當他們把目光移向這時候表情波瀾不驚的朱棣時,再聯想這幾個月以來燕王殿下的種種神級操作,頓時又覺得在燕王殿下的手上,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姚廣孝連說話的聲音都顫抖了,他直接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張信,說道:“張統領,這些話可不是瞎說的!你.……你要對你說的話負責的!如果你膽敢欺瞞燕王殿下的話……”
沒等姚廣孝的話說完,張信就搶著說道:“哎呀,我怎麽敢欺瞞燕王殿下,千真萬確,好幾個老農同時跟我說的!”
張信的臉上滿是無比震驚的表情,因為這些事情,這些官員們可能現在隻是聽自己說的而已,一些疑心比較重的官員可能還是將信將疑的態度,但是,張信自己卻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呀!
本來幾個老農跟張信這樣講,張信也是不敢相信的!畢竟要是這樣的話說出去,萬一有個閃失,是要殺頭的!所以,張信親自去到田裏,親自看過了也摸過了這些金黃的麥穗,這,就不由得他不相信了!
張信大聲地說道:“各位大人不要不信,這可是我親眼所見啊!”
“大人們看看我這一生的泥巴,土灰,就是在我奔走於田間地頭的時候跑得太著急摔倒沾上的呀!”
聽到張信這樣講,官員們再看看張信這一身的泥巴,這時的姚廣孝開始有點兒相信張信的話了!
他猛的轉過頭來,臉上激動的表情都有些激動得無法安靜下來了,他看向朱棣,說道:“殿下,這糧食我們五月份兒的時候剛剛種下,現在就可以收獲了,真的可以收獲的話.……”
姚廣孝非常激動,幾乎連呼吸都顯得有些不勻暢了,隻聽他繼續說道:“.……如果真的可以收獲的話,我們就不怕沒有糧食吃了,就算是收成不好,這麽多的糧食,堅持完這個冬天也是綽綽有餘的呀!”
“隻要不會被餓死,甚至這一百多萬的百姓,我們省吃儉用一些,也是能夠撐過去的呀!”姚廣孝非常興奮,幾乎已經不是一個老和尚的狀態了。
但是姚廣孝身後的謀士們全然不顧這些,看到大賢姚廣孝都是這樣激動,頓時也是一個個得高興起來。
“糧食熟了,這真是天眷我北平啊!”
“是啊,真是我大明的奇跡啊!”
“殿下,殿下,這樣的話,我們的困難,就都不存在了呀!”
謀士們高興的一個個興高采烈,都是眉飛色舞的激動樣子。
但是朱棣的表情從始至終都是非常鎮定的,幾乎沒有一點變化,因為,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早在五月播種的時候,他就預料到了這樣的結果。
這種子可是係統給的神器,怎麽會不給力呢?
而且,朱棣之所以敢這樣大肆得招人,敢收下這一百多萬的百姓,朱棣的底氣就是因為他知道糧食絕對不會成為阻礙北平城發展的原因的!
至於會不會陷入到像姚廣孝說的那樣省吃儉用的境地,朱棣是根本沒有一點兒擔心的!姚廣孝大概是還不知道這係統給的種子是有多麽大的威力!
大概是還不知道這紅薯和土豆的產量,到底是有多麽得驚人!
糧食短缺?
隻要朱棣還在北平,北平是永遠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的!朱棣所考慮的隻是,這麽多的糧食應該要怎麽存儲才能不壞!至於吃,大概小半個大明的人口,他都是能夠養的起的!
“好了好了!這麽一件小事情就把你們激動成這個樣子,一點兒沒有我們北平大臣的風範,待會兒讓你們去看看本王即將要收獲的糧食,還不把你們一個個得都給嚇成了傻子?”
朱棣擺擺手,努力得壓製住了眾人激動的情緒,說道:“和勳。”
“下官在。”和勳是朱棣手下在得到朱元璋嘉獎之後擴招的謀士當中最為聰明的一個人,聽到朱棣喊自己,馬上就回應了。
隻聽朱棣吩咐道:“你率領我們所有的人,安排這些遠道而來的百姓們,把他們所有人都登記一下,然後盡量多得安排進我們之前建好的房子裏麵,有什麽問題再向我稟報就行。”
“不過安排他們進入房子之前,要跟他們說好,房子隻是暫時提供給他們住的,北平府會對他們有三年的考查,如果這三年裏麵他們的表現都還算是努力勤奮,這個房子就永遠是他們的,同時北平府也能給他們入戶造籍,從此他們就是北平府的常住居民。”
“但是.……”朱棣的語氣突然嚴厲起來,說道:“但是他們如果偷奸耍滑,好吃懶做的話,北平府隨時會請他們離開北平,並且永遠不會再收留他們!”
朱棣嚴苛得說道:“這件事情必須嚴格執行,每一個在北平城入住的百姓都必須在文書上麵按下手印,以備後患,另外……”
朱棣思索了一陣,然後說道:“再命令我們的人,按時發放飯食粥米這些,不要讓百姓們餓肚子,千萬不要舍不得糧食,糧食現在已經不是問題了!”
和勳連忙記下了朱棣的話,連連點頭稱是!
“好,那就去做吧!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張玉將軍派出軍隊給你維持秩序。”朱棣擺擺手,說道。
“殿下之言,下官謹記在心!”
說完,和勳就帶著朱棣的命令離開了督軍府,出發去處理那些北平城內外數以百萬計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