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國本之爭
1585年——1592年 萬曆皇帝因立太子引發國本之爭。寧夏哱拜叛亂,被平。
吉壤的事剛過去,朝中紛爭又起。這回是因為萬曆立太子的事。此事被稱為“國本之爭”,比當年的“大禮儀之爭”還熱鬧。
萬曆寵愛的女人鄭貴妃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小子。萬曆非常高興,打算立為太子。但是群臣聯名上書,反對皇上廢長立幼。
在這個兒子出生之前已經有一個兒子搶了頭籌。那是萬曆和一個宮女生的孩子。他去太後宮中請安,看見一個宮女很耐看,一時興起把人家“幸”了,沒想到一炮打響,搞出條人命。
太後見身邊的宮女莫名其妙地大起了肚子,把萬曆叫來,問他怎麽回事啊?萬曆裝無辜:我怎麽知道啊?太後大怒:整個皇宮隻有你有這種作案工具,你怎麽會不知道?萬曆糊弄不過去,隻得勉強承認。
萬曆被迫認下這個孩子但始終不待見他。
皇後沒有生養,也就是說萬曆沒有嫡子。無嫡立長,這個孩子是長子,那就是法定繼承人。鄭貴妃雖然也生了兒子,但貴妃的兒子也是庶子,隻能作為太子的備份。萬曆想立鄭貴妃的兒子。群臣堅決不同意。太後也不幹。
太後又把萬曆叫去,問他為什麽不肯立老大為太子。萬曆說他是宮女的兒子。意思是出身低賤。太後大怒:你也是宮女的兒子!
太後也是宮女出身。隆慶拿宮女練采陰補陽術,一時失手製造出萬曆。隆慶也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個計劃外生育的孩子最終繼承了皇位。
身為宮女孩子的萬曆看不起宮女,這讓太後很傷自尊。
萬曆叩頭認錯但沒有改正錯誤的意思。他就是不樂意立宮女的兒子,也不願辜負心愛的女人鄭貴妃。他給鄭貴妃發過誓,一定會立她的兒子做太子。為此他還鄭重其事地寫了一份保證書讓她收著。
兒大不由娘。太後也拿他沒有辦法。但群臣不肯就這麽善罷甘休,天天跟蒼蠅似地在他耳邊嗡嗡,要立長子、要立長子、必須立長子。萬曆一見群臣就頭大。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萬曆親政後的第五年,萬曆病了。沒人知道什麽病,反正不上朝了。
這一“病”就病了30年!
內閣得來問候皇帝啊。他們問萬曆:你得了什麽病啊?好點沒有?
萬曆說我也不知道什麽病,反正是渾身腦袋疼。“頭昏眼黑,力乏不興”,“腰痛腳軟,行立不便”。
內閣說:那你什麽能上班啊?你不上班,工作可怎麽辦啊?
萬曆說:禦醫建議我進行“休假式療養”。我可以在家辦公啊。你們有事隻管上奏折吧。
內閣無奈,隻得退出回去寫奏折。
有大臣上書皇帝:我聽說您在宮中騎馬玩耍碰傷了前額,怎麽不肯說實話呢?要像您說的病狀,那應該是放縱酒色所致。摔傷事小,沉溺酒色事大。您久不上朝已經引起朝野議論紛紛。希望陛下還是以社稷為重。
萬曆看到奏折大怒,下旨將上書人廷杖六十,削職為民。
至於萬曆有病沒病一直是曆史之謎。有人說他沒病,隻是偷懶怠政。有人說他有病,但又不能確定是什麽病。
本來萬曆陵墓被挖掘是揭開這個謎團的機會,隻可惜當時的技術落後,隻從萬曆的屍骨上看出萬曆有蟲子牙、駝背。後來技術發展了,但萬曆的屍骨早被挫骨揚灰,連個渣都沒了。這不能不說是考古工作的一大憾事。
當時的中科院檢查過萬曆屍骨,得出一個結論:萬曆是瘸子,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但這個結論遭到質疑。因為史料裏找不到萬曆腿瘸的任何線索。
不過如果前麵提到的這個大臣所言是真,萬曆騎馬摔過,被摔斷腿也是可能的。但瘸腿並不影響上朝。
或許萬曆好麵子,不願意讓人知道他是個瘸子,不願意讓人看到他一瘸一拐的,所以不去上朝,一直躲在家裏。但事實上,萬曆30年不上朝也並非完全不上朝,偶爾也露麵,甚至出宮參加祭祀儀式。所以,有關瘸腿的一切假設都不成立。
沒有瘸腿,沒有癱瘓,那萬曆為什麽30年不上朝?沒人知道。大家傾向於萬曆怠政。說白了,就是懶。
開始時可能是因為生病,需要臥床休息。後來發現在家挺好,耳根清淨,所以病好了也不願去上朝。他厭倦了處理不完的朝政,厭倦了朝廷無休止的爭論。惹不起,咱躲得起。他不願見群臣,隻圖個耳根清淨。群臣上奏折,他愛看看,不愛看不看。
在眾多奏折中,群臣說的最多的還是立太子的事。您既然說自己身體不好,那立太子的事更得抓緊了。群臣紛紛催促皇上趕緊宣布皇長子為太子。
萬曆又氣又煩。你們想立太子,我就不立。愛咋咋地。
萬曆看到立太子的奏章就扔到一邊,也不批示也不退還,用那時的術語就是“留中“了,實際上就是扔廢紙簍了。後來不光是立太子的奏章,其他奏章也是十不批一。
群臣議論紛紛,皇上這是不是鬧罷工呢。可聽說過員工鬧罷工的,沒聽說過老板鬧罷工的。
有個家夥調中央一年多了,沒見過皇上,忍不住上書萬曆,說:你托病不出,大家都懷疑你是裝病偷懶。不過依我看你是真有病,並且還病得不輕。你的病,我的診斷是“酒色財氣”。第一是嗜酒,每夕必飲,每飲必醉。第二是好色,不但好女色還好男色。第三是貪財,派出礦監、稅監到各地搜括,一意斂財。第四是易怒,脾氣大,影響了工作情緒。
萬曆看到這個奏章,氣壞了,把內閣叫來將這個人辭退。他說這家夥想學海瑞罵皇帝搏出位,我先讓他學學海瑞罷官。他跟人訴苦:我是真有病,心肝肺包括這一套下水全有毛病。醫生正在為我調理。
內閣知道萬曆的病根在立太子的事,為打破僵局開始軟化立場,告誡群臣有事說事,不要言辭過於激烈。首輔申時行規定,各部門上奏折隻準說本部門的事,不要牽扯其他。並且,各部門的奏章不能直接送進宮中,要先經部門主管和內閣過目。
這下捅了馬蜂窩,群臣開始把矛頭對準內閣。朝外的儒生把堅持原則的大臣歸於“清流”,把傾向於妥協的歸於“濁流”。朝廷清濁兩派開始互相對抗。跟當年的“大禮儀”之爭一樣,朝廷又陷入無聊的內鬥。
申時行暗中倒向萬曆,支持他廢長立幼的想法。不想他的奏折被群臣發現,申時行遭到群起而攻之。申時行實在幹不下去了,隻好申請退休。
一些大臣聯名上書萬曆要求確認皇長子的太子之位。萬曆大怒,下令把他們全攆出朝廷。新任首輔王家屏抗旨不尊。萬曆將他一並趕走。
萬曆發話,你們要能保證不再吵吵,我明年就立太子。否則的話,我等皇長子15歲以後再說。
群臣信以為真,趕緊閉嘴,不敢再以立儲一事煩他。
國本之爭告一段落。
朝廷內鬥不休,皇帝消極怠政,國家開始多事。
國家財政在萬曆初期是盈餘,在萬曆親政後開始轉為赤字。戶部請求萬曆盡量節儉一些,停止不必要的工程,裁減臃腫的錦衣衛和皇宮雇傭的數以萬計的工匠。萬曆不肯,要求加派賦稅並派人組織開礦。
賦稅勞役越來越重,貪官汙吏越來越多,政府賑災濟貧有心無力,軍隊糧餉不能及時足額發放,民變、兵變開始增多,同時外患也開始增多。
明朝最大的外患是北部的韃靼人。韃靼人自從通貢以來一直跟明朝保持著友好關係。俺答汗死後,三娘子掌權。三娘子就是前麵提到的俺答汗橫刀奪愛搶來的媳婦。她在俺答汗死後成為韃靼的實際當家人。她當權二十年,一直跟明朝保持友好。
東北蒙古人時常犯邊。所幸遼東總兵李成梁非常能打,將來犯之敵一一擊退。
李成梁是跟戚繼光同時代的名將,雖然名氣沒有戚繼光大,但戰功絲毫不亞於戚繼光。李成梁鎮守遼東期間,蒙古人始終不能雷池一步。戚繼光鎮守薊州一直沒什麽仗打,正是因為李成梁頂在前麵。
西北蒙古人也時常犯邊。西北明軍就差點事,屢戰屢敗,隻能放任蒙古人搶掠邊區。
南部邊境也不再安生。緬甸人開始嚐試入侵雲南,但被明軍擊退。
1592年,寧夏爆發大規模兵變。叛兵跟西北蒙古人勾結在一起向明朝發起攻擊。
寧夏副總兵哱拜是蒙古降將。他跟寧夏巡撫不合,起兵叛亂,占領了寧夏鎮(寧夏銀川)。叛兵聯合西北蒙古人進攻靈州。朝廷急調遼東的李如鬆率軍增援。
李如鬆是李成梁的兒子。將門出虎子,李如鬆也是一員能征慣戰的名將。
李如鬆帶兵過去,把哱拜打得稀裏嘩啦。李如鬆攻破叛軍的老巢寧夏鎮,把哱拜堵在家裏。哱拜見大勢已去,全家自盡。
寧夏之役以明軍獲勝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