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380,倭患日熾

380,倭患日熾

  1562年——1565年 徐階任首輔,撥亂反正。禁海令使倭寇之患日熾。


  徐階取代了嚴嵩成為新的寵臣和權臣。


  徐階這個人,如果站在道德的角度看也不怎麽的,嚴嵩幹過的事他也沒少幹,爭寵奪權,陰謀詭計,說不得光明磊落,也說不得正直無私。嚴嵩今天迫害這個明天暗算哪個,徐階始終袖手旁觀,明哲保身。為了討好嚴嵩,他把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做小妾。正直的大臣都鄙視他。


  但是,在嚴嵩當權時期,他又不得不那麽做。他跟嚴嵩搭檔十年,若非同流合汙也活不到今天。就像警匪片裏打入黑幫的警察,你不把自己偽裝得跟黑幫一樣早就暴露了身份被幹掉了,哪有機會完成幹掉黑幫老大的任務。


  徐階性格“陰重不泄”,城府很深,喜怒不形於色,很適合幹潛伏工作。


  嚴嵩倒台後,徐階完成了潛伏任務變回了好人。


  說起來徐階跟嘉靖初期的首輔張璁很像,沒當上首輔前都不咋地,當上了首輔後工作很出色。


  徐階跟張璁共過事,因為大禮儀事件被張璁貶出京城。後來一步步爬上來做了吏部尚書,直至首輔。


  徐階上任後寫了三句話“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這就相當於他的就職演說。他說他要維護皇帝的威信,不幹預各部門的工作,讓賞罰經得起公論。一言以蔽之,就是說我絕不像嚴嵩那樣專權獨斷。


  嚴嵩專權弄權,一手遮天,既損害了皇帝的威信,又擾亂了各部門的工作。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當賞不賞,當罰不罰,以人情賄賂為判斷標準,敗壞了綱紀。


  徐階給大家立下三條規矩:有事找我到衙門來說,家裏不談公事;誰也不準來我這裏跑官;我選官主要看能力而不是資格。


  這是針對當時賄賂請托的風氣約法三章。這個約法三章跟張璁的風格很像。


  他給皇帝票擬時總是拉著次輔(副宰相)跟他一同簽名,也就是說必須經過次輔認可他才上報。嘉靖說你一個人簽就行了。徐階解釋說,政事應該集體決定而不能由我一個獨裁。“專則私,私則百弊生”。一言堂的弊端太大了。


  徐階承諾不專權並非口頭說說而已。他真是在這麽做。


  徐階上任後派人下去考察官吏,根據考核結果提拔或貶斥。


  徐階在任上提拔了很多賢臣能將。明朝後期的名臣幾乎都是他提拔上來的,比如高拱、張居正、海瑞、戚繼光。高拱是他推薦入閣的。張居正參加科舉時是他判的卷子,算是他慧眼識珠。海瑞罵皇帝差點丟了命,是徐階救了他的命。戚繼光是抗倭名將。徐階對他多有倚重。


  徐階撥亂反正使國內混亂的政治開始逐漸好轉。


  對於外患,徐階任內解決了一半。“北虜南寇”是明朝一直很頭疼的事。徐階解決了“南寇”,教訓了“北虜”。


  “北虜”是指蒙古人。嘉靖時期主要是指俺答汗領導的韃靼土默特部。


  俺答汗經常跑到中國邊境搶掠,把中國當成自動取款機,一度打到北京附近,燒殺搶掠一番而去。


  在徐階做首輔時,俺答汗又打到北京附近。當時的兵部尚書去請示嘉靖。嘉靖正在做法事,不見客也不看奏折。兵部尚書沒轍隻好去請示徐階。徐階拍板先斬後奏,調兵迎戰。俺答汗遇到明軍的阻擊不能深入,帶著劫掠來的東西往回撤。負責切斷俺答汗後路的一支明軍趕到發起攻擊,殲滅了俺答汗的後軍,奪回了不少東西。


  此戰雖然算不得大勝,但也教俺答汗不敢再那麽猖狂。此後俺答汗不敢再孤軍深入。


  “南寇”是指日本海盜,又叫倭寇。


  倭寇自元朝就有,但到了明朝開始猖獗。之所以會這樣,這跟朝貢有著直接關係。


  前麵已經解釋過,朝貢其實就是邊貿。邊貿本來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是明朝認為自己地大物博不求與人,跟別人做買賣是對別人的恩賜,所以要求對方以稱臣納貢的方式跟明朝進行貿易。


  開始日本不肯稱臣。明朝也就拒絕跟他貿易。於是倭寇就跟俺答汗一樣跑到中國搶掠。後來明朝被搞得沒脾氣,答應日本朝貢,但要求日本政府解決倭寇問題。日本政府馬上照辦,清理了倭寇。


  後來嘉靖上台,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有兩撥人爭著代表日本政府向明朝朝貢,在中國的地麵上打了起來,殺了明朝的官吏和百姓。嘉靖一氣之下,禁止日本朝貢。於是倭寇之患再起。


  日本那個小破島自古資源貧乏,什麽都不產,就指著中國過日子呢,鐵器、絲綢、瓷器、藥材,甚至鍋碗瓢盆都得從中國進口。如果停止貿易,他們的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


  小日本想通過合法貿易不成,轉而走私,通過中國沿海的商人進行地下貿易。做貿易需要本錢,沒本錢的人就去搶。在日本曆年混戰中,主公掛掉或者被主公開除的武士成了“浪人”。浪人象喪家犬一樣四處流浪尋找生計。有實在找不到飯轍的就下海做了海盜,做沒本錢的買賣。後來有本錢的人也加入到海盜行列,連買帶搶,商盜不分。走私和搶掠最後演變成禍害中國邊境的倭患。


  既然海盜橫行,明朝這邊商人在進行海上貿易的時候不得不依靠武裝押運。而私人武裝的存在讓朝廷很是擔心。當年的王仙芝、黃巢起事就是利用自己販私鹽的武裝起家。


  朝廷不允許私人武裝的存在又剿滅不了海盜,索性下達禁海令完全叫停海上貿易,讓海盜餓死在大海裏。百姓私自出海會以“裏通外國”論處。日本以及其他外國商隊也不準再進入中國。


  “封海令”一出不僅使中國海上貿易大受打擊,也同時連累了漁業和造船業。


  但是沿海百姓世代打漁經商,不讓出海他們吃什麽?政府雖有禁令,但他們照幹不誤,無非是由地上轉入地下而已。


  正常貿易變成走私。原來的商隊現在變成走私集團。在利益的驅動下,中日走私團夥聯起手來武力對抗明朝政府。


  真海盜和走私團夥都被明朝通稱為“倭寇”。 “倭”是矮的意思,代指矮冬瓜一般的日本人。“倭寇”的本意是指日本海盜。後來中日聯合海上走私團夥出現,明朝把他們也歸到“倭寇”裏麵,一視同仁,一塊打擊。


  不過明軍的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跟裝備精良的倭寇纏鬥屢落下風。日本的WSD非常鋒利,能把明軍的大砍刀削斷。明軍身上的鐵甲在WSD麵前跟沒穿一樣,根本扛不住WSD的劈砍。


  倭寇一度占領了中國沿海20多座城市,以這些城市為基地在沿海一帶甚至深入內地燒殺搶掠。


  嘉靖讓浙江巡撫朱紈領兵清剿東南倭寇。朱紈是個狠角色,手段強硬,雙管齊下。他不僅打擊倭寇,也打擊跟倭寇有來往的百姓,包括跟倭寇有貿易來往的商人,一律按通倭罪論處。他在沿海地區實行保甲連坐製度,一人通倭,全家乃至全村遭殃。他嚴格執行禁海令,禁止百姓下海,見到兩桅以上的大船便就地燒毀。


  朱紈組建了一支艦隊,深入倭寇的巢穴圍剿倭寇,端了最大的走私貿易基地也是海盜聚集地的雙嶼港(在寧波外海)。


  雙嶼港是在佛郎機(明朝對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混稱)控製下的黑市。倭寇和佛郎機在此交易。


  朱紈用木頭和石頭填塞了雙嶼港的港口,使船隻再也無法在此靠岸。


  被趕走的佛郎機轉而在濠鏡(澳門)落腳,通過賄賂當地官員獲得暫住權,後來竟然霸占了濠鏡。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通過朱紈的一係列打擊,沿海地區的倭患逐漸得到控製。


  但是他鐵腕禁海不僅斷了倭寇的生路也斷了沿海百姓的生路。倭寇恨他,沿海百姓也恨他,各地官員也紛紛投訴他。禦史彈劾朱紈擅自殺戮,殺人如麻。朝廷下令將其免職、雙規。


  朱紈感到委屈,喝藥自殺。


  隨後幾年沒人願意接替朱紈的工作,海防逐漸荒廢。倭患做了一個俯臥撐,再次抬頭。


  大盜汪直將朱紈打散的倭寇收至麾下,成為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海盜頭子。


  汪直本是徽商出身,手下有幾百條船和上萬人的武裝。嘉靖禁海後,他把商團總部遷往日本九洲,占島為王,變身倭寇。他因為實力最強被倭寇奉為盟主。


  他率領倭寇反攻大陸,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海地區很快又變成倭寇的天下。


  嘉靖隻好再次派兵剿匪。這次他指派的主帥是浙江巡撫胡宗憲。


  胡宗憲手下有兩員大將,俞大猷和戚繼光,能征慣戰。兩人率軍反擊倭寇,打得倭寇節節敗退,最終被趕下大海。


  但是倭寇流竄海上,隨時還能上岸卷土重來。明軍雲集浙江,他們便北上江蘇、山東。明軍向江北集結,他們掉頭南下騷擾福建。明軍防不勝防。


  胡宗憲認為武力絞殺無法徹底平定倭患,必須剿撫並用。他派人招安汪直,許諾他恢複自由貿易。


  汪直願意被招安。他和單純靠搶為生的海盜還是有區別的,甚至說是對頭。如果不是為了提防海盜搶他的商隊,他也不必養著上萬人的私人武裝。他率領倭寇進攻沿海,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要挾官府,開港通市”。


  汪直得到胡宗憲通商互市的承諾後,率領部分手下前來投降。


  但是汪直上岸到達杭州後遭到巡按禦史王本固的逮捕。


  巡按禦史是都察院(相當於中紀委)派往地方巡察工作的官,相當於中央巡視組組長。巡按禦史別看級別不高,隻是正七品,但權力頗大,可以檢查指導巡撫的工作。


  王本固不同意招撫汪直,認為胡宗憲拿了汪直的好處替汪直說話,上書朝廷建議處死汪直。


  胡宗憲不敢堅持招撫汪直,閉口不言,做了縮頭烏龜。


  朝廷相信殺了汪直,倭寇群龍無首不攻自亂,同意處死汪直。


  沒承想汪直之死直接帶來江浙十年戰亂。汪直的手下悲憤難當瘋狂報複,血洗中國沿海。明軍不能阻擋。


  嘉靖遷怒於胡宗憲。有人指控胡宗憲是嚴嵩一黨漏網之魚。嘉靖於是將胡宗憲撤職查辦。胡宗憲有冤無處申,在獄中自殺死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