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弘治中興
1487年——1505年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任賢良、驅奸佞,勵精圖治,明朝中興。
??明孝宗是明朝中期唯一一個好皇帝。
??明孝宗在做太子的時候已經對朝廷情況有所了解,一上台就清理了一大批庸官佞[nìng]臣,把占著茅坑不拉屎的“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全部趕出朝廷。明憲宗時期的傳奉官也被大批淘汰或貶斥。
??禦史指控禮部侍郎李孜省等人要對明憲宗之死負責。
??李孜省原本是地方小吏,因為貪贓被追究法律責任,畏罪潛逃。後來聽說明憲宗這個人非常迷信,喜歡交接術士僧道,便自學符咒作法,賄賂宦官梁芳、外戚萬喜等人,通過他們的引薦得寵於明憲宗,被封為禮部的官。他與梁芳等人相互勾結,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幹涉朝政。與此同時,源源不斷的術士僧道被他們引薦給明憲宗。明憲宗吃了他們的丹藥得病身亡。
??禦史建議將李孜省、梁芳、萬喜等人全部處死。
??明孝宗是一個非常寬厚的人,以守孝期間不宜殺戮為名,將李孜省等術士僧道流放,將梁芳等宦官、萬喜等外戚降職外放。
??通過這一番操作,專權亂政宦官外戚以及屍位素餐的庸官佞臣都被明孝宗清洗出朝廷。明孝宗先後淘汰“不職(稱職)者”二千餘人,趕走術士僧道一千多人。朝廷烏煙瘴氣的問題迅速得到扭轉。
??明孝宗下令加強官員的考核,禁止買官跑官,更不允許官員跟宦官勾結。內外官員交結請托,內官交東廠處理,外官交錦衣衛處理,一律依法治罪。
??他明憲宗遺物時發現一本性書,圖文並茂,扉頁寫著“臣安進”。明憲宗熱衷房中術。萬安便投其所好搜集整理了一本房中術大全進獻給皇上。明孝宗看到“臣安進”三個字火冒三丈:一個堂堂的內閣首輔大學士竟然給皇帝進獻淫穢讀物。他著人去罵萬安:這是首輔大臣幹的事嗎?!下旨將萬安攆出朝廷。
??奸佞庸懶之流被趕出朝廷,原先被壓製和排擠的正直之臣重新回到朝廷。明孝宗選拔賢能的官員來充任萬安一派留下的空缺。他的內閣六部幾乎全是新人。前朝老臣隻留下一個。明孝宗一朝的閣老,諸如劉健、王恕、馬文升等,後來都成為明朝中期的名臣。
??明孝宗不僅每天早朝必到,而且加開了午朝。早晨是全體臣工的例行會議,中午是相關臣工的專題會議。另外定期召開經筵[yán]侍講,和資深、博學的老臣討論治國之道。
??皇帝勤政,朝臣自然不敢懈怠,群策群力改革弊政,收拾前朝留下的爛攤子。
??明孝宗納諫如流,對於臣子的好建議,“悉施行”。
??皇帝直接和朝臣麵對麵,宦官就少了亂政的機會。明孝宗一朝,宦官安分守己,夾著尾巴做人。
??明孝宗是非常敬業的一個皇帝,在這方麵能和朱元璋相比。但相比朱元璋的冷酷與狠辣,孝宗非常仁慈、寬厚。臣工有什麽小小不言的過錯他都不予計較。比如跟皇帝開會時打嚏噴,奏章出現錯別字,這在當時那個年代都屬於對皇帝大不敬,可明孝宗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臣工的事情做得對不對、好不好。
??地方遭災,明孝宗在賑災的同時組織救災。對於流民,明孝宗用免役減負措施吸引流民返鄉,不再使用武力驅趕。
??明孝宗令人修訂法律,禁止連坐,告誡司法部門務必依法辦事,懷著慈悲之心辦案,不能製造冤假錯案傷害無辜。
??明孝宗提倡節儉,削減宮廷用度,減輕百姓負擔。明孝宗停止不急的工程,免除四川為皇家采木(伐木)的勞役,停辦江南織造(紡織)、陶瓷工廠,減少百姓的勞役。
??孝宗任用賢能,勤於政事,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倡導節約,力圖建立一個朝廷政治清明、社會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的國家。明朝因此出現“中興”局麵,人稱“弘治中興”。“弘治”是明孝宗的年號。
??明孝宗還是很專情的一個皇帝,一生就娶了一位皇後,像民間百姓一樣過著一夫一妻的生活。這恐怕是中國曆朝曆代皇帝中唯一一個。大概是吸取了前輩後妃成群爭寵奪嫡的教訓。
??夫妻倆很恩愛,同居同臥。皇後給他生了兩兒一女。次子早夭。長子朱厚照成了唯一的繼承人。
??皇後姓張,活潑開朗,為人謙和,但是有個毛病私心有點重,偏袒家人。
??張皇後利用皇帝的寵愛給家人謀取了不少好處。她的父親從一個剛拿到大學文憑的監生(中央黨校學生)一路被提拔為侯爺。她的兩個弟弟以及堂兄弟、表兄弟也都得到破格提拔。
??滿朝舉雙手反對,但反對無效。孝宗為了取悅妻子,盡量滿足妻子的要求。
??皇後家族仗著朝裏有人目無法紀,橫行朝野。各級檢察部門多有投訴,但孝宗佯裝不知。有位大臣忍無可忍上書彈劾外戚的不法行為。皇後知道後大怒,跑到孝宗那裏哭鬧,要孝宗將上書的大臣推出去斬了。孝宗也假裝很生氣,拍著桌子叫人立即將那位大臣打入死牢。等皇後走後,孝宗又偷偷把人放了。有人說這個人在奏章中有對皇後言語不敬的地方,至少也得打一頓板子再放。明孝宗擔心下麵的人巴結皇後對那位大臣下狠手,再把人打死了,批示扣發三個月工資以示懲戒,囑咐不得再有其他處罰。
??孝宗也知道外戚多有不法,可礙著愛妻的麵子不便深究。
??皇後的兩個弟弟到了嘉靖朝仍然不知收斂,多有不法行為。嘉靖皇帝將其下獄。張皇後求情不果,傷心而死。她的兩個弟弟後來都死在獄中。
??孝宗明辯是非,但在堅持原則方麵做得不夠。他的寬厚或者說軟弱讓他勤奮工作的效果打了折扣。明憲宗被稱為明朝的中興皇帝,但實際上並沒有做出什麽突出成就,僅保國內基本上太平無事而已。
??蒙古人仍然在邊境猖獗。邊官邊將根本不是蒙古人的對手。忍無可忍的孝宗一度打算親自掛帥去征討蒙古。
??兵部尚書劉大夏勸他:皇上神武固然不輸給太祖太宗,但明軍神勇已不複當年。我們還是守為上策。其實這話的意思是:皇上您從來沒領過兵打過仗,神武根本不能和太祖太宗相提並論。現在的軍隊也不能跟那時的軍隊同日而語。我們能守住就不錯了,還指望征服蒙古?
??孝宗也對土木之變心存陰影,於是不再堅持遠征。一方麵派兵防守、修造長城;一方麵選拔武將、訓練軍隊。希望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明朝一直在不停地修長城。現在看到的長城大都是明長城。
??國內頻發的災禍也讓孝宗分心不少。不是旱就是澇。黃河幾乎年年決堤,造成黃河下遊地區洪水泛濫,饑荒遍地。
??黃河水含沙量大,有“鬥水七沙”之稱,水少沙多。大量泥沙被黃河水從上遊衝到下遊,沉積在河床上,天長日久把河床一層層墊高,最終把黃河變成地上河、空中河。“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成了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決堤泛濫,洪水從天而降。
??黃河屢壞屢修,屢修屢壞,不是這決堤了,就是那潰壩了,不僅讓下遊百姓頻鬧饑荒,也讓遠在北京的皇帝饑一頓飽一頓。北京的糧食都靠運河從南方運來。黃河泛濫也影響了南北漕運。
??1492年,黃河在張秋(離武鬆打虎的景陽岡不遠)發生大麵積決堤。黃河分成三股向北、東、南三個方向流去。洪水灌入運河,使漕運再次癱瘓。
??孝宗下決心根治黃河。他派工部侍郎陳政率領十五萬民工整治黃河。但陳政忙了一年,把自己活活累死也沒能把洪水歸入舊道。
??孝宗再派得力大臣劉大夏接著治理黃河,給了他三十萬人。
??劉大夏趕往災區。他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黃河水急根本堵不住。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上遊分流、減弱下遊的水勢,然後再築壩堵住決口。
??決口的地方在山東的張秋鎮。他在上遊河南開挖河道讓河水往南分流,經徐州入淮河最後排到黃海。在分流後,組織敢死隊堵住了缺口。
??孝宗非常高興,專門派特使去工地嘉獎劉大夏。
??其實分水南流的辦法並不是最佳方案。南邊地勢相對高,水往南流水勢漸緩,泥沙沉積漸多,過不了多久就堵塞河道,形成新的災禍。但劉大夏沒有選擇,因為要保北邊的運河就得禍水南移。
??黃河有史以來較大改道26次,重大改道六次。這次是重大改道的第五次。黃河經過若幹次改道,從最初的北上天津入渤海,步步南移最終南下徐州入黃海。後來發現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難以抗拒,到了清朝還是改為讓黃河北上入海。
??治理黃河是非常麻煩的事。劉大夏沒有能力根治黃河,隻是解決了一時的問題。後來黃河泛濫如故,是曆朝曆代皇帝都頭痛的問題。
??治理黃河是明孝宗幹得最大的一件事,雖然不夠完美,但也盡力了。
??在孝宗一朝,因為孝宗比較勤政,並沒有出現宦官亂政的問題。孝宗在決策方麵主要依靠朝臣,天天按時上朝和文武百官商討國事。宦官沒有欺下瞞上一手遮天的機會。不過,明孝宗並沒有放棄使用宦官。宦官依然是明孝宗的重要助手。並且,特務政治也依然繼續。
??孝宗執政中期因為多病開始懈怠朝政,人也變得有些昏庸。
??宦官李廣鼓吹丹藥可以祛病延年,自稱能煉出長生不老藥,並且吹噓擅長法術能去災避禍。孝宗受其蠱惑,封李廣為官。傳奉官因此再現江湖。
??朝野得知李廣受寵,紛紛來走李廣的門路。李廣趁機大斂其財。有人彈劾李廣貪贓枉法,霸占民田。明孝宗不信,置之不理。
??轉過年,李廣建議孝宗在萬歲山(北京景山)上建座亭子鎮災辟邪。孝宗對他言聽計從,立即照辦。沒想到亭子落成之時傳來孝宗女兒的死訊,隨後宮中發生火災。孝宗找人占卜,說是萬歲山上建亭子壓了龍脈。孝宗大怒,讓人去叫李廣。李廣聞訊自殺死亡。
??孝宗下令抄家,抄出一個賬本子,上麵記滿了文武大臣賄賂李廣的金額。孝宗又驚又怒,下令錦衣衛徹查。交接宦官的大臣連夜去求皇後的弟弟。皇後受人之托出麵求情,明孝宗放了他們一馬。
??不過這件事對明孝宗震動很大。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重新抖擻起精神投入工作,遠離佞臣,倚重賢臣,重回明君行列。
??明孝宗執政期間雖然沒有做出什麽大成就,但相比明朝中期的玩樂皇帝和懶蟲皇帝,他還算是一個很不錯皇帝。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