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王振專權
1435年——1449年 宣宗崩,英宗繼位。幼主登基,太皇太後垂簾聽政。仁宣盛世延續。太皇太後崩,英宗親政,寵信宦官王振,朝政始亂。
??1435年,明宣宗得急病死了,享年37歲,在位10年。
??明宣宗死時,他最大的兒子才9歲,叫朱祁鎮。考慮到朱祁鎮過於年幼,明宣宗死前交代“凡國家重務皆上白皇太後皇後然後施行”,實際上就是讓太後垂簾聽政。
??老太後姓張,是明仁宗的元配、明宣宗的生母、朱祁鎮的奶奶。
??明宣宗死後,群臣請張太後垂簾聽政。張太後不同意,認為不合祖製。本朝還沒有垂簾聽政的先例。她有心讓明宣宗的弟弟接班。不過朱祁鎮在明宣宗生前就已經被立為太子,廢他另立不太合適,可能會引起政局動蕩,張太後思來想去最終還是允許朱祁鎮接班。朱祁鎮即位後史稱明英宗。
??張太後安排楊士奇、楊溥、楊榮等五位老臣輔政,自己從旁監督。國家大事都由五人小組討論決定,決議上報皇帝簽字蓋章,然後作為皇帝的旨意下達執行。也就是說,張太後讓五大臣代替自己垂簾聽政。
??但五大臣上任後發現宮中已經有人代替張太後垂簾聽政。這個人就是明英宗的貼身太監王振。
??王振作為明英宗的貼身太監,負責照顧明英宗的起居,和明英宗朝夕相處。王振把明英宗從小帶大,深得明英宗的信任與尊重。明英宗稱王振為“先生”而從不直呼其名。
??明英宗即位後提拔王振“掌司禮監”。司禮監顧名思義是負責皇家禮儀的部門,但實際上負責的事務非常龐雜,不僅承擔各種禮儀工作,還負責皇帝的後勤工作、秘書工作、東廠,有點像現在的中央辦公廳。王振就相當於中央辦公廳主任。在宦官裏麵,王振的官最大,俗稱大太監。
??大太監在宮內權力最大,凡事都能說了算,但在朝裏沒有說話的權力。如果有說話的機會的話也是傳達皇帝的旨意,隻是皇帝的傳話筒而已。
??但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秘書能當半個家,宦官利用服侍皇帝左右的機會能夠設法影響皇帝的決策。
??朱元璋知道這個弊端,為了防止明朝出現漢朝那樣的宦官亂政問題,在宮門口立了一塊鐵牌,上書:“內臣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他甚至不允許宦官識字,隻讓他們負責宮內打掃等雜事。
??但到了朱棣時期,宦官開始介入政事。宦官不但可以讀書識字,還可以幫皇帝做一些文字工作。東廠特務幫朱棣監視宮外。太監監軍幫朱棣監視軍隊。鄭和代表明朝出使西洋,後來還進朝供職。
??之後宦官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多,權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勢力集團。
??明英宗年幼,更給了宦官參與政事的機會。王振經常代表明英宗參加各種活動,有些事敢替明英宗當家。
??有一次,五大臣還沒決定這事該怎麽辦,王振就替他們做了決定。他把自己的意見告訴明英宗,以明英宗的名義交代五大臣遵照執行。
??按規矩凡事由五大臣討論決定,五大臣將決定“用小票墨書”,稱“票擬”,通過宦官上呈明英宗。明英宗過目之後讓秉書太監用紅筆做出批示,稱“批紅”。五大臣沒有票擬就得到明英宗的批紅,自然明白是王振幹的好事。五大臣一氣之下罷工三天以示抗議。
??這事驚動了張太後。張太後把明英宗、五大臣和王振叫來。她指著五大臣告訴明英宗:這才是你的輔政大臣。你做任何事都要跟他們商量,而不是跟王振商量。她責罵王振:你的工作是照顧皇帝的起居。你放著本職工作不好好幹,去幹涉朝政,這是你自己找死。她叫身後的宮女兼保鏢殺了王振。宮女立馬拔出刀子放在王振的脖子上準備放血。明英宗嚇壞了,撲通跪倒磕頭,求太後高抬貴手,放王振一條狗命。五大臣見皇帝跪下了,自己站著也不合適,陪皇帝跪倒求情。張太後也沒真想殺了王振,隻是給他一個教訓而已,叫宮女放了王振。
??從此王振再不敢幹涉朝政,小心翼翼伺候明英宗的起居。
??五大臣盡心輔佐明英宗,幫他打理朝政。
??五大臣作為前朝的老臣基本延續了仁宣時期的仁厚政策。他繼位伊始“放都坊司樂工(皇家樂團的工作人員)三千八百餘人”,“罷山陵夫役(修皇帝陵墓的民工)萬七千人”,“減光祿寺膳夫(皇家食堂的廚子)四千七百餘人;減少皇家高檔食品、用品的供應,或減一半,或減三分之二;要求皇家禁軍也跟邊防軍一樣進行屯田,自給自足,減輕地方負擔。在減少宮廷支出的同時,明英宗減免百姓的賦稅,減輕百姓負擔,尤其對遭災群眾多加撫恤。
??不過,五大臣在仁厚方麵相比明宣宗還是差點。朝廷調發大批工匠官軍修複紫禁城宮殿、各部衙門公署。期間,有很多工匠不堪勞苦逃回家去。官府捉回四千多人,讓他們帶著沉重的枷鎖繼續勞動,以此警告其他人。這事做得非常不得人心。
??五大臣在外交方麵以撫為主,盡量不動刀兵。但是對於外寇,隻撫不剿隻會縱容對方蹬鼻子上臉,有時候也不得不打。
??1438年,鑒於韃靼人屢次進犯甘州、涼州,明軍大舉北伐。明軍東西夾擊,長途奔襲兩千裏,連戰連勝,幾乎將韃靼人全殲。西部邊境自此平定。
??1439年,傣族首領思任發在麓川(雲南瑞麗江河穀一帶)舉兵叛亂。朝廷招撫不成,下令討剿。但是討伐麓川的戰爭進行得非常不順利。麓川險遠易守難攻。明軍數次進剿,雖然勝多負少,殲敵甚眾,但一直不能徹底平定叛亂,最終隻能講和退兵。
??五大臣當政時期,明朝雖不敢說內無憂外無患,但大致延續了仁宣之治的穩定和發展。
??隨著明英宗一年年長大,五大臣一年年變老,陸續退休、故去。
??1442年,張太後也死了。而這時明英宗也到了親政的年紀,正式走上了前台。
??明英宗親政就等於王振親政。明英宗對王振言聽計從。明英宗讓群臣尊稱王振為“翁父”,儼然把王振當做太上皇。
??其實王振在張太後生前就已經恢複參與政事。張太後當初警告過王振,給王振立下規矩不準參與政事。王振也果真老實了一陣。但後來太後自己破壞了規矩。
??福建地方官懲戒下屬把下屬給打死了。五大臣討論怎麽處理這個地方官。楊士奇主張殺人償命。楊溥認為打死活該。兩人爭執不下請皇帝裁決。明英宗哪知道怎麽辦啊,去請教太後。太後也難決斷。身邊也沒可商量的人,她就叫人去把王振找來。王振一聽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他負責東廠,對朝臣官員的底細都門清。他對太後說,打人的那個是楊溥的鄉親,被打死那個是楊士奇的鄉親。明白這一層關係,兩楊一個要求嚴懲,一個要求寬宥,就容易理解了。所以兩楊的意見一個也不能聽。殺人償命處理太重。打死活該又處理太輕。我建議折中一下,將地方官降職處理比較妥當。太後於是采納了王振的建議。
??王振腦瓜聰明點子多。太後視王振為高參,規矩不規矩的自然也就不提了。王振於是又開始幹涉起朝政來。五大臣知道王振在皇帝、太後麵前說話的份量,自然也對他忌憚幾分。王振向五大臣推薦個什麽人,五大臣也不敢太駁了王振的麵子。走王振門路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大臣官員見了王振都恭恭敬敬。
??不過太後在時,王振還不敢太囂張。王振有時擅作主張不交五大臣審議,太後知道後立刻把他叫去責罵。雖然太後不再叫人拿刀嚇唬他,王振依然心存顧忌。有太後和五大臣在,王振不得不留心夾著尾巴。朝政也還不至於紊亂。
??等太後死了,王振的尾巴立刻翹起來了。
??依仗明英宗的寵信,王振成了朝廷不掛名的宰相。宮中、朝內、軍中,什麽事都是王振說了算。明太祖朱元璋在宮門口立了一塊鐵牌,上書:“內臣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王振認為這是對太監的歧視。太監身殘智不殘,憑什麽就不能參與政事?王大叔私自做主叫人把鐵牌子扔了去。明英宗知道後竟然也沒說什麽,默認了。
??明英宗把朝政都交給王振處理,甘願做一個“橡皮圖章”。王振替皇帝批紅,想怎麽批就怎麽批。他想提拔誰,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跑王振門路的人踏破王振家的門檻。誰來也不會空著手。百金隻是門檻錢。千金才會被王振留下吃頓飯。徇私必然枉法。朝政由此開始混亂。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王振在朝政安插親信,打擊異己。不肯跟王振同流合汙的人受到排擠,甚至丟了性命。
??宮裏一座宮殿被雷劈了。大臣劉球認為這是老天爺警示皇上,上書進諫明英宗:您既然已經親政了就應該親自裁決政務,不要讓權力下放。太祖、太宗在世時天天上朝理事,跟文武百官見麵,討論國事。您應該效仿他們。另外,他批評討伐麓川是一個錯誤決定。“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為那麽一個小破地消耗大量的軍力、財力不值得。應該接受思任發的求和,把兵力調回來加強東西兩個方向的防禦。
??王振看到劉球的奏章很不舒服,認為他是針對自己,批評自己專權無上、動兵殘民。王振跟劉球在麓川之役上麵始終意見不一,王振主張剿,劉球主張撫。王振對劉球公然反對自己非常惱火,認為劉球是異己必須清除。他讓錦衣衛把劉球下獄,秘密處決。錦衣衛於是捏造罪名逮捕劉球,在獄中將劉球砍頭碎屍,以突然病故上報朝廷。
??山西、河南兩省巡撫於謙希望回京任職,被人彈劾對朝廷不滿。王振看到彈劾於謙的奏折就批複將於謙下獄論罪。三個月後,王振發現自己抓錯了人。經常在朝廷出言頂撞他的是跟於謙名字相近的禦史,不是這個巡撫於謙。他叫人放了於謙,但同時免去了於謙巡撫職務。這個於謙雖然沒有頂撞過他,但也從來沒有巴結過他,連一次登門拜訪都沒有,更別提給他意思意思。
??兩省百姓得知於謙被貶紛紛派代表進京請願,說於謙深得百姓愛戴,希望朝廷留用於謙。王公大臣也替於謙說好話。王振不敢犯眾怒,恢複了於謙的職務。
??於謙素來清高,不肯攀附權貴,更恥於送禮行賄。他每次進京都不帶任何禮物。有人勸他,你不帶金銀也行,帶點土特產給上級意思意思。於謙哈哈一笑,說我隻帶清風兩袖。後來兩袖清風成了廉潔奉公的代名詞。
??王振專權亂政引起朝野共憤。有人公開揭露王振種種不法之事。不用王振開口,錦衣衛便將其拿下,以誹謗罪問斬。明英宗知道後認為砍頭太便宜他了,敢誹謗他王叔,讓他不得好死,親自改為“磔刑”,也就是千刀萬剮,並且交待不必複審,立即執行。
??有皇帝撐腰,王振更加肆無忌憚。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