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356,建明稱帝

356,建明稱帝

  1362年——1368年元軍戰鬥力低下。朱元璋統一江南,建明稱帝。


  ??南方各支起義軍在劉福通北伐期間趁機擴張勢力。徐壽輝、張士誠、朱元璋等大舉反攻,瓜分了元軍勢力單薄的江南。為爭搶地盤,三支起義軍進入南方後不久就開始內訌。


  ??朱元璋渡江之後拿下集慶(江蘇南京),改集慶為應天府,以應天府為中心向四處擴張。很快他便與在江浙發展的張士誠爆發衝突。張士誠受到朱元璋和江浙元軍的夾擊,投降了元軍,被元朝任命為太尉。


  ??徐壽輝拿下湖南湖北後沿江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明玉珍逆江而上向四川發展。陳友諒順江而下向江西、安徽發展。陳友諒打到安徽的時候與向西發展的朱元璋爆發衝突。


  ??陳友諒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然後傾軍而出殺向集慶。他打算滅了朱元璋在集慶立都。


  ??朱元璋實力遠不及陳友諒。但他善於運用計謀。他在龍灣(在江蘇南京西北)設伏,大膽使用誘敵深入之計,把來犯的陳友諒裝進口袋,一戰幾乎讓陳友諒全軍覆沒。


  ??陳友諒率領殘兵逃回武昌。朱元璋趁勢反攻占領了安徽和江西。


  ??龍灣之戰後,朱元璋成為江南實力最強的起義軍。


  ??與此同時,王保保拿下山東成為元朝實力最強的軍閥。


  ??1363年,張士誠率軍北上去打安豐的劉福通,企圖打通與山東的交通,借助王保保的力量對抗朱元璋。


  ??劉福通受到攻擊,一麵抵抗,一麵向朱元璋求援。


  ??朱元璋擔心率兵北上救援劉福通會讓陳友諒趁虛而入,遲遲不敢發兵。等他下決心派去援軍的時候,劉福通已經戰死沙場。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率軍擊敗張士誠救下小明王。


  ??陳友諒果然趁虛而入,率領號稱60萬軍隊進攻洪都(江西南昌)。


  ??洪都隻有守軍兩萬人,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領。朱元璋命令朱文正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洪都,為自己調兵爭取時間。


  ??朱文正親自登城指揮作戰,擊退陳友諒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好在朱元璋的軍隊配備了火器,其中最尖端的武器是火銃——十五公分口徑的小炮。雖然殺傷力不大,但一炮出去撂倒一大片也夠嚇人的。


  ??火銃在元末就已經出現。朱元璋把它和火炮、火箭等一起裝備到部隊,建立起一支火器營——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支火器部隊。


  ??洪都守軍“以火銃擊退其兵”。在洪都守軍拚死抵抗和火器營的配合下,陳友諒無法近身,隻得改強攻為圍困。


  ??洪都堅守了三個月,朱元璋擊敗張士誠率軍回援洪都。20萬人的艦隊浩浩蕩蕩開往洪都。


  ??朱元璋把軍隊部署在湖口(鄱陽湖與長江交口),截斷了陳友諒的退路。


  ??陳友諒放棄洪都率軍突圍。兩軍艦隊在鄱陽湖展開大戰。


  ??陳友諒的艦隊以巨艦為核心。巨艦長十五丈,高三丈,和當年隋煬帝南巡時乘坐的龍舟一般大小。朱元璋的戰艦就小很多了,跟陳友諒的巨艦相比,就像航母旁邊的驅逐艦。不過有一樣,朱元璋的艦船配備了艦炮!

  ??雖然那時候的艦炮不過是能夠拋投火球的拋石機,是石字邊的砲,不是火字邊的炮,但是朱元璋給艦隊配備火器開了古代艦隊的先河。


  ??兩軍開戰後,朱軍“先發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則短兵擊之”。先開炮,然後射箭,兩船靠近後再短兵相接。朱軍占據有利地形,“乘風發砲火,焚寇舟二十餘艘”。


  ??但是朱軍船小,仰攻困難,一旦對方艦隊突破炮火覆蓋範圍跟朱軍近戰,朱軍便陷入被動境地。


  ??兩軍大戰三天。朱軍傷亡巨大,戰艦損失殆盡,已呈敗像。


  ??朱元璋調整戰術發動火攻,派出七艘裝滿火藥的艦船襲擊對方的水寨。


  ??當時陳友諒把巨艦鎖到一起,以船為城,如牆而進。朱元璋抓住船城的缺陷,使出火燒赤壁的計策,乘風縱火,火燒連營。陳友諒數百艘戰艦頃刻間被燒毀。陳友諒的士卒死傷大半。


  ??陳友諒兵多,雖然死傷大半但仍保留相當的戰鬥力。


  ??來日再戰,陳友諒不敢再把戰艦鎖在一起,分散進攻。陳軍巨艦行進緩慢,轉向困難。朱軍船小好調頭,機動靈活。朱軍的艦船穿插在陳軍的艦隊中,圍著陳軍的巨艦打,伺機放火焚船。陳友諒再次敗下陣來。


  ??陳友諒不敢再打,退守鞋山(鄱陽湖中的小島,在江西九江湖口縣境內)。


  ??朱元璋派軍挑戰。陳友諒死守不出,不敢應戰。


  ??陳友諒把部將召集到一起討論這仗該怎麽打。有人說朱軍已經卡死湖口,想從水路回去已經不可能了,隻能棄舟登岸,從陸路返回湖南。有人不同意,認為還有取勝的機會。我們損失慘重,朱軍也損失不小,我們在人數上還保持著優勢,怎麽就輕易認輸呢。


  ??陳友諒沒主意,遲遲不能拍板。


  ??陳軍就這麽在鞋山耗著,很快就把糧食耗光了。


  ??沒了糧草,陳軍軍心大亂。


  ??這下陳友諒不能不拍板了。陳友諒下令以巨艦為先鋒向湖口突圍。


  ??陳軍不惜一切代價往外衝,衝破了朱軍的包圍圈,出湖口進長江往武昌方向落荒而逃。朱軍在後麵朱軍不依不饒圍追堵截。


  ??陳軍且戰且走。命中該絕的陳友諒在船上探頭出來觀戰,正好被一支流箭正中眼睛,一命嗚呼。


  ??陳友諒一死,他的王國就宣告崩潰了。陳軍紛紛向朱軍投降。陳友諒的地盤很快也歸了朱元璋。


  ??1364年,朱元璋自立為王。


  ??當年朱元璋剛到江南的時候,他的謀士朱升特意囑咐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就是要鞏固根據地,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發展壯大;“廣積糧”是發展生產,擴充軍備,儲備充足的兵馬錢糧;“緩稱王”就是別去做那出頭鳥,為圖個虛名惹來一身騷,過早地成為別人攻擊的目標。


  ??這九字真經後來被毛ZD搬了去,改成“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在YZD時代,高築牆的意義已經不大了,要想防住飛機、大炮甚至YZD的進攻就得深挖防空洞。那年代挖的防空洞到處都是,幾乎每個人在地麵上有一套房子,在地麵下還有一個備份。“緩稱王”改成“不稱霸”,也就是不跟美蘇爭奪霸權,不當頭兒,致力於自身發展。


  ??元朝末年,小明王韓林兒稱帝、徐壽輝稱帝、張士誠稱王,看上去很美。但是有了快感你就喊,肯定會引起別人的側目。蒙古人把火力集中在這幾個稱王稱帝的人身上,槍打出頭鳥。朱元璋刻意保持低調,暗地積蓄實力,在元朝的眼皮底下迅速發展起來。


  ??如今,朱元璋的實力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有了跟元朝抗衡的資本。朱元璋稱王都嫌小了。


  ??朱元璋派部將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來建康(江蘇南京)。當初朱元璋從安豐救出小明王後把他臨時安置在滁州,現在要接他到建康來。


  ??但是沒想到“廖永忠沉小明王於瓜步”。廖永忠在瓜步(江蘇南京六合區南)把小明王給淹死了。《新元史》說“朱元璋迎韓林兒至建康,中道殺之。”也就是說朱元璋派人殺了小明王。明史說小明王“覆舟”而死,意思是小明王死於意外翻船事故。三本史書給出三個說法。小明王的死因成謎。


  ??多數人相信是朱元璋派廖永忠殺了小明王,為自己日後稱帝掃清障礙。否則有小明王在,作為小明王的臣下的朱元璋自立為帝會被人指責僭越。


  ??拿掉陳友諒後,朱元璋在南方隻剩下一個對手——張士誠。


  ??1365年,兵強馬壯的朱元璋向張士誠發起總攻。


  ??張士誠實力不濟,在朱元璋的猛攻下節節敗退,最後就剩下一座孤城平江(江蘇蘇州)。朱元璋派人招降他,他還不肯降。硬挺了一年之後,張士誠彈盡糧絕,最終城陷。張士誠自殺身亡。


  ??朱元璋由此統一了江南。


  ??1368年,朱元璋登基坐殿,建立明朝。


  ??稱帝後的朱元璋決定一統天下,派軍北伐,向元朝發起總攻。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