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野狐嶺之戰
1206年——1211年 南宋北伐失敗,屈己求和。史彌遠殺韓侂胄,把持朝政。鐵木真統一蒙古,為成吉思汗。野狐嶺一戰,金軍精銳盡失。
??北伐期間,韓侂胄命令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出兵進攻金軍側翼。但吳曦一直按兵不動。
??吳曦是南宋名將吳璘的孫子。他想獨霸四川,跟金人暗中聯絡準備叛宋。金人喜出望外,立即送去金印,冊封他為蜀王。
??金人側翼無憂,隨即舉兵南下,向南宋發動報複性攻勢。
??金軍九路南下,輕易渡過淮河,殺入南宋境內。宋軍新敗,士氣低落,抵抗無力,節節敗退。雖然宋將畢再遇在楚州(江蘇淮安)截住一路金軍,但已無濟於事。金軍一直打到長江邊。
??南宋一邊布置長江防守,一邊向金人請和。金人放出話,除非南宋答應割地、稱臣、交出韓侂胄的人頭,否則將打過長江。
??韓侂胄大怒,拒絕和談,揚言要與金國碰個魚死網破,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積極準備反攻。
??宋軍北伐失敗讓韓侂胄顏麵掃地,威信盡失。反對他的人重新鼓噪起來。
??楊皇後恨韓侂胄曾反對宋寧宗立她為皇後,在宋寧宗的枕頭邊吹風,說應該罷免韓侂胄,別讓他瞎折騰了,跟金人講和吧。宋寧宗不置可否。
??楊皇後心裏沒底,怕宋寧宗告訴韓侂胄引來報複。韓侂胄畢竟是朝廷實權人物。宋寧宗對他言聽計從。
??楊皇後通過皇子去找皇子的老師史彌遠,讓他出去找人幹掉韓侂胄。
??某日清早,毫無戒備的韓侂胄在上朝的路上被人攔住,推進附近夾牆內活活打死。
??楊皇後將韓侂胄之死告訴了宋寧宗。宋寧宗雖有不滿,但礙著皇後的麵子,下旨譴責韓侂胄,使謀殺朝廷重臣的行為合法化。
??韓侂胄死後,史彌遠靠楊皇後的支持替代了韓侂胄的位子。
??韓侂胄的人頭被割下來送往金國。
??有了韓侂胄的人頭做信物,宋金兩國再開和談。
??金軍受挫於畢再遇,隨後主帥又得病而死,士氣大跌。吳曦降金,但他的部下不願跟他一起降金,發動兵變把吳曦殺了。四川重回南宋一邊。金軍的側翼安全不再有保障。另外,蒙古人在金國後邊蠢蠢欲動一直讓金人心神不寧。金人不想再打下去。
??雙方都有停戰的意願,最終達成和議:不提稱臣割地,改為稱伯納貢,領土恢複戰前狀態。
??宋金戰爭以南宋屈辱求和而告終。
??南宋戰敗,作為一國之主的宋寧宗有必要給大家一個說法。他把戰敗的責任歸咎於韓侂胄組織混亂,用人不當。他下旨廣開言路。言外之意,自己未能及時糾正韓侂胄的錯誤是因為韓侂胄利用職權堵塞了言路。
??史彌遠趁機清洗韓侂胄一派。不僅跟韓侂胄走得近的人遭到清洗,當初支持北伐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
??辛棄疾、陸遊因為支持北伐被視為“韓黨”。辛棄疾曾被韓侂胄提拔到樞密院(相當於國防部)參與反攻金國,但在赴任途中得了重病,隻能辭任。南宋戰敗後,辛棄疾抱恨而終。曾經歌頌韓侂胄的陸遊在戰後被剝奪了職名。陸遊因為年老多病退休在家,隻在朝廷保留一個“職名”,也就是掛名職務,類似現在的中央委員。現在他連職名也沒有了。陸遊不久後也鬱鬱而終,死前寫了一首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仍然念念不忘北伐中原,實現國家統一。
??北伐恢複是南宋一直以來的夢想,但南宋有心無力。
??韓侂胄一派倒台後,趙汝愚一派趁機翻案。史彌遠是儒生。他給趙汝愚、朱熹等平了反。當年追隨趙汝愚、朱熹的人被冠以“偽黨”、假道學的帽子,被韓侂胄清理出朝,而今史彌遠為他們摘掉了帽子恢複工作。
??趙汝愚、朱熹因此恢複了名譽。理學也隨之解禁。
??理學被當做統一思想的工具推上台麵走入社會生活。朱熹注解的《四書》此後成為學校的必修課,科考的出題範圍。
??南宋在戰後安靜下來。周邊國家卻開始熱鬧起來。蒙古崛起鬧得四鄰雞飛狗跳。
??成吉思汗立國後開始擴張戰爭。他的第一個擴張目標是西夏。
??西夏是金國的盟國、藩屬。當年西夏跟隨金國滅遼攻宋,占領了河西千裏之地。西夏因此成為大國、強國。不過在蒙古逐步崛起之時,西夏卻開始走下坡路。國內紛爭不斷,實力消耗殆盡。
??蒙古入侵西夏。西夏受到攻擊向金國求援。金國趕上新君即位。新君完顏永濟忙於鞏固皇位無暇顧及西夏。西夏一氣之下跟金國翻臉,投靠了蒙古。勢力此消彼長,蒙古開始向金國叫板。
??成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不再把金國放在眼裏。當年鐵木真因為幫助金國人討伐塔塔兒人有功,被封了一個小官,興奮得不得了,受寵若驚。如今做了大汗,金國的欽差讓他跪下聽旨。他一口痰就吐在地上,跨馬揚鞭而去,把金人晾在那裏。
??蒙古和金國的關係就像當年匈奴和漢朝、突厥和唐朝,弱時像貓,強時像狗,不弱不強時像黃鼠狼。奉金人為主也不耽誤蒙古人時不時去金國的邊境偷雞摸狗。
??金人也不是善茬,以掃蕩來報複。金世宗更是把掃蕩製度化,定期去蒙古“減丁”,殺一批青壯男丁。
??金世宗那時已經開始擔心蒙古會成為金人的隱患,以“減丁”限製蒙古人的數量。
??但“減丁”製度除了製造仇恨並沒起到多大作用。蒙古人還是日益強大起來。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開始挑戰金國。
??金國起初沒把蒙古放到眼裏。當時金國人口超過5000萬,而蒙古人滿打滿算也隻有一百多萬;金國有百萬雄兵,而蒙古隻有十幾萬。金國人對蒙古人說:“金國如海,蒙古如一掬細沙” 。你們挑戰金國無異於蚍蜉撼大樹。
??可是金國跟蒙古一交手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是蒙古人的對手。曾經強悍的金國已經衰弱,不複當年之勇,在新崛起的蒙古人的攻擊下節節敗退。
??1211年,成吉思汗率軍攻擊金國。
??金國扛不住蒙古人猛烈的攻勢,全線後撤,收縮防守,集中兵力守住野狐嶺(張家口北)。他打算利用險峻的地形和兵力優勢擋住蒙古人前進的步伐。
??成吉思汗率軍來到野狐嶺。當時金軍有四十萬。而蒙軍隻有十萬。成吉思汗一看野狐嶺易守難攻,而自己又沒有兵力優勢,心裏有些含糊。他派人前去偵察。回報說,金人“馬足輕動,不足畏也”。金軍的戰馬亂動,說明金軍紀律不嚴,缺乏訓練。這樣的軍隊,人數再多又有什麽用?成吉思汗聽罷信心大增,下令發動進攻。
??十萬蒙軍跟四十萬金軍展開對決。
??蒙古派出一支敢死隊猛攻金軍的側翼。在金軍陣腳大亂的時候,蒙軍主力突然從正麵發起進攻。金軍全線潰退。蒙軍追殺一百多裏,金兵橫屍遍野。
??曾經不可一世的金人已經蛻變成紙老虎,不堪一擊。
??金人和蒙人都以狼為圖騰,但蒙人跟狼學得最到家。狼凶殘而狡猾,它們在進攻中互相協作、紀律嚴明,速度快、嗅覺靈,抓住任何轉瞬即逝的機會,連續出擊。狼貪婪而又執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金人的狼性已經消退殆盡。起先的遊牧民族現在已經轉為農耕。騎馬射箭的功夫已經忘掉大半。並且跟宋朝學得也以當兵為恥。原來的大灰狼現在已經變成了喜羊羊。
??金國收攏殘兵再戰蒙軍。但是防禦工事還沒修好,蒙軍就已經殺到。兩軍激戰三天。金軍再次慘敗。
??給金人做炮灰的遼人、漢人見金人勢衰,趁機擺脫金人投靠了蒙人。
??遼人把金國的養馬基地獻給蒙古。金軍此後戰馬奇缺,隻能以步兵應戰。
??漢人將領郭寶玉率部投降成吉思汗。
??郭寶玉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裔。他在金國的事跡不詳。隻知道他被金國封為汾陽郡公。公爵是異姓臣子能夠得到的最高爵位。不清楚他為金國立過什麽大功。他投降蒙古人後成為成吉思汗手下的大將,跟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為成吉思汗出謀劃策。據說他是金庸武俠小說裏的人物郭靖的原型之一。
??郭寶玉投降蒙古後,金國西京(山西大同)大門洞開。西京守將棄城而逃。蒙軍一路追殺,一直追到宣德(河北張家口宣化區)。
??蒙軍順勢進攻居庸關。居庸關的金軍守將望風而逃,把長城關隘拱手送給蒙古人。金國的首都中都(北京)門戶大開,無險可守。蒙軍兵臨中都城下。
??金帝完顏永濟無計可施,掩麵痛哭。他打算讓細軍護送他逃往南京(北宋的東京汴梁)。
??細軍是金軍精銳中的精銳。當年完顏亮從軍隊精挑細選了五千精兵作為自己的貼身衛隊。這些百裏挑一的精兵,個個都是神箭手。完顏亮號稱憑這五千細軍他就可以橫行天下無敵手。完顏亮死後,細軍的編製被保留下來,作為皇帝的親衛軍。
??金國的朝臣力阻完顏永濟逃走。
??這時,有五百細軍不堪金軍屢戰屢敗之辱,互相激勵,自發出營跟蒙古人決一死戰。這五百細軍抱著必死的決心迎戰來犯之敵。蒙軍眼裏的金軍不堪一擊,猛然遭遇這種類似自殺式攻擊慌了手腳,紛紛後退。五百細軍以寡敵眾竟然擊退蒙軍,殺傷甚眾。
??此戰讓成吉思汗對金軍刮目相看。他向被俘的金國百姓打聽細軍,問這支軍隊有多少人。當地百姓騙他說有二十萬人。成吉思汗嚇了一跳,以為之前跟蒙軍交戰的金軍都是雜牌軍,精銳部隊一直沒露麵。成吉思汗擔心再打下去沒便宜可占,下令撤軍。
??野狐嶺戰役過後,金國精銳部隊喪失殆盡,戰爭勝負已定。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