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以淮為界
1140年——1142年 金人南侵。宋軍柘皋一戰驅逐金兵。宋金議和,以淮河為界。嶽飛以莫須有罪名被殺。
??嶽飛撤兵而回,剛打下的地盤白白葬送。金兀術跟在嶽飛屁股後麵重回淮河北岸。
??連折幾陣的金兀術想把臉從地上拾起來,並沒有在淮河北岸止住腳步而是親率幾十萬金兵跨過淮河與宋軍再次決戰。
??1141年,金兵氣勢洶洶殺奔建康。江南局勢驟然緊張。
??宋高宗急調各路兵馬迎戰。
??他的作戰計劃是讓劉錡在廬州拖住金軍給宋軍部署圍殲金軍爭取時間,張俊和楊沂中正麵迎敵,韓世忠和嶽飛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金軍,將孤軍深入的金兀術一網打盡,讓金軍再不敢過淮河。
??已經撤回長江南岸的劉錡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領八字軍渡江北上迎戰金兵。宋軍進駐廬州(安徽合肥)城南的東關,擋住金軍的去路。
??金兵懼怕劉錡的威名竟不敢與之對陣。金兵出兵騷擾東西,但就是不敢向南再邁出一步,害怕劉錡抄他們後路。
??金兵認慫使宋高宗信心大增,命令嶽飛從鄂州(湖北武漢)東進壽春,插入金軍側後,截斷金軍的退路。隨後他命令張俊和楊沂中渡江北上,尋敵決戰。他又讓韓世忠從楚州(江蘇淮安)西進,協助正麵作戰。
??張俊的先鋒官王德和楊沂中殺奔廬州去增援劉錡。三將會合後聯手殺奔廬州。
??金兵在柘[zhè]皋(安徽合肥巢湖市柘皋鎮)集結十幾萬兵力迎戰宋軍。
??楊沂中首先接敵,但旋即陷入苦戰。王德立即親率騎兵增援。他遠遠看到金軍主帥正在陣前比比劃劃指揮進攻,立即張弓搭箭偷襲一箭。金軍主帥應聲倒地。王德大喜,揮軍猛攻金軍的右翼。金軍大亂。戰場形勢立即扭轉。
??金軍見勢不妙,派出拐子馬兩路包夾宋軍。楊沂中見狀立即派出長斧兵支援王德。長斧兵如牆推進。金兵的拐子馬在宋軍的長斧兵麵前威力全失,突破人牆時人仰馬翻。
??柘皋決戰最終以宋軍完勝而告終。宋軍收複廬州。金兵敗退濠州(安徽滁州鳳陽縣東)。
??張俊、楊沂中、劉錡追至濠州。探馬來報,金兵已經離開濠州北撤。楊沂中爭功心切,一馬當先殺奔濠州。沒想到金兀術在濠州設下伏兵伏擊追兵,重創楊沂中。宋軍不敢再追。金兵安然撤回淮北。
??因為嶽飛沒能及時趕到淮河,宋高宗合圍金軍的計劃落空。
??江淮之戰雙方總體來說打成平手。金兵雖然收複河南之地又打到長江北岸,但對宋軍的優勢已經不如以前明顯。宋軍雖然基本處於守勢,但能守得住也說明實力有所上升。
??實力此消彼長使金兀術明白征服南宋希望渺茫,不再動南下的念頭。宋高宗認為金兵依然強大,不敢發動北伐收複失土。自此江淮無戰事。宋金恢複對峙狀態。
??宋高宗在戰後以論功行賞之名明升暗降收了韓世忠、嶽飛、劉錡等將領的兵權。
??金兵南下時,宋高宗令嶽飛與張俊等人合圍金兵。一向用兵神速的嶽飛不知怎麽的姍姍來遲。等他到了前線,金兀術早已安然北撤而去。
??宋高宗把嶽飛叫到京城,問嶽飛你是怎麽回事啊?我正月二十九叫你,你二月初七才動身。嶽飛說著涼了,感冒咳嗽,休息了幾日。
??宋高宗不信,懷疑嶽飛的忠心出了問題。
??宋高宗一向不放心武將。他放權給武將是迫於形勢,但時刻沒有放鬆階級鬥爭這根弦。現在局勢好轉,他迫不及待地“杯酒釋兵權”。這也是第一次紹興議和時定下的計劃。他調幾位大將進京任職遠離軍隊。
??宋高宗不想再打,讓秦檜向金國求和。
??金兀術告訴秦檜:“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你們一直說要講和,而嶽飛一直說要直搗黃龍府,到底什麽意思呀你們?你要真心想和,那你先把嶽飛殺了。
??一門心思講和的秦檜於是對嶽飛動了殺心。
??不過現代研究認為對嶽飛動了殺心的不是秦檜,而是宋高宗。因為嶽飛成為議和的障礙,對秦檜以及相權影響不大,對宋高宗以及君權影響最大。最想殺嶽飛的人不是秦檜而是宋高宗。
??即使沒有金國逼迫,宋高宗也早已對嶽飛起了殺心。
??首先宋高宗要和,嶽飛要戰,兩人始終尿不到一個壺裏。
??恐金心理嚴重的宋高宗打心底也不相信嶽飛真能直搗黃龍府。他用嶽飛等人抗金一是為了自保,一是為了以戰促和。求和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嶽飛腦子裏隻有一個想法:收複河北,迎回二聖,一雪靖康恥。當宋高宗有講和想法時,嶽飛強烈反對甚至不惜以辭職威脅。
??可宋高宗偏偏不願迎回二聖。宋徽宗已經死了,可宋欽宗還在。宋欽宗是大宋的合法皇帝。宋高宗不得不考慮這麽一個問題:他回來了我怎麽辦?
??宋高宗的皇位來路不正。他不是從宋欽宗手裏接過的皇位,而是張邦昌把玉璽交給了他,擁戴他做了皇帝。張邦昌的身份是偽楚皇帝,是宋朝的仇人金人立的非法皇帝。由偽楚皇帝擁立的宋朝皇帝不合法理。雖然還有太後指定,但那個太後是宋徽宗廢掉的妃子,是假太後。她其實已經跟皇家沒關係了,否則早也被金人擄走了。被偽皇帝和假太後擁立的皇帝在法理上站不住腳。
??相比之下,宋欽宗的牌子更硬。宋欽宗如果回來,宋高宗的皇位就不穩當了。
??即使宋欽宗不與他爭位,大臣們難保不三心二意。
??宋高宗出於對自己地位的擔心,並不希望宋欽宗回來。可這話又不便對嶽飛明講。嶽飛一提迎回二聖他就暗恨。偏偏嶽飛老把這句話放在嘴邊,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更要命的是,宋高宗認為嶽飛要挾自己。嶽飛要求宋高宗給他添兵北伐。宋高宗不同意。嶽飛一氣之下撂挑子不幹上了廬山。
??不久前的北伐,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嶽飛進京述職,“帝問之,飛拜謝而已”。對皇帝的問話一語不答,隻叩拜而已。退下時,麵有怒色。
??金兵南侵,宋高宗招他增援淮河。嶽飛遲遲不到。按照軍法,失期當斬。
??戰後宋高宗招四大將進京,打算解除他們的兵權。別人都按期來了,就嶽飛遲遲不到,不願交出兵權。
??宋朝對掌握兵權的武將一向存有戒心,偏偏嶽飛“恃才而不自晦”,做人做事不夠低調。手握軍權又不聽話,這讓宋高宗感覺嶽飛是個危險分子。
??嶽飛曾勸宋高宗早立太子,觸痛了宋高宗的隱疾。宋高宗唯一的兒子夭折了。而宋高宗在受到驚嚇之後那話兒已經立不起來了,哪還有太子可立?宋高宗最怕別人說這事,而嶽飛偏哪壺不開提哪壺。嶽飛此語無異於告訴宋高宗,不行就幹脆死了那條心,領養一個來吧。宋高宗大怒,斥責嶽飛:這是武將該管的事嗎。宋朝忌諱軍人參政。宋高宗認為嶽飛手伸得太長了,都伸自己褲襠來了。
??不識趣的嶽飛後來又上書皇帝再提立太子的事。宋高宗把嶽飛的奏章狠狠扔在地上。宋高宗肯定在想,嶽飛這麽著急立太子是覺得我活不長了還是覺得我不好想換一個?
??但大敵當前,用人之際,他不便發作,隻是在心底的黑賬本上記下。林林總總,讓宋高宗殺嶽飛之心比金人殺嶽飛之心還迫切。宋金交戰期間,他用得著嶽飛,不得不對嶽飛隱忍。現在和談有望,他可以狗烹弓藏了,小賬本就拿出來了。
??金人要殺嶽飛。宋高宗也要殺嶽飛。敵我雙方都想殺了嶽飛。嶽飛在劫難逃。
??秦檜跟宋高宗是一氣的。他恨嶽飛阻擾和談,令諫議大夫萬俟禼[xiè]上書宋高宗彈劾嶽飛,追究他沒有及時增援淮西之罪。宋高宗順勢解除了嶽飛的職務,隻給他保留了一個節度使的虛職。
??隨後,秦檜又令嶽飛的部將王俊誣告嶽飛的副手張憲意圖謀反,把嶽飛圈了進去。嶽飛和他的兒子嶽雲隨即被下獄接受審訊。
??禦史中丞(相當於最高檢察院檢察長)何鑄提審嶽飛,讓他承認夥同張憲謀反一案。嶽飛激憤交加,裂開衣衫,露出後背“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在《說嶽全傳》裏,嶽母在嶽飛背上刺下的是“精忠報國”四個字,跟“盡忠報國”隻差一個字。“嶽母刺字”估計是小說杜撰。老太太怎麽會有那手藝?刺字是宋軍特有的傳統,作為和平民的區分。比如劉錡的“八字軍”的士兵人人臉上刺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宋高宗曾賜給嶽飛一麵錦旗,上繡“精忠嶽飛”。《說嶽全傳》可能因此把“盡忠報國”和“精忠嶽飛”合二為一改為“精忠報國”。
??何鑄見到“盡忠報國”四個大字無言以對,隻得宣布退堂。
??宋高宗等不及審判結果就已派特使啟程前往金國求和。
??金兀術同意講和,但要求以淮河作為兩國分界線。這和撻懶以黃河為分界線的議和條件差老鼻子了。但求和心切的宋高宗一口答應。和約隻用一個來回就簽訂完畢。
??金兀術沒再提殺嶽飛的事,倒是要求南宋不能無故換宰相,也就是不能撤掉秦檜。秦檜是主和派,金國信得過。宋高宗自然不敢違命,讓秦檜一直在宰相的位子上坐到死。
??和約即成,按理說殺不殺嶽飛已經無所謂了。主審管何鑄認為謀反案查無實據,嶽飛雖有不當言辭但罪不及死。何鑄把判決交上去,但很快被宋高宗駁回來。宋高宗堅持要殺掉嶽飛。秦檜要求何鑄改判。何鑄不肯。秦檜無奈說了實話:“此上意也”!這是皇帝的意思。但何鑄依然不肯從命,說:“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秦檜於是更換主審管,讓萬俟禼重審嶽飛。
??萬俟禼是秦檜的親信,很快把嶽飛的罪名落實了。重審不過走個過場而已。
??嶽飛有三條大罪。第一條是嶽飛曾說過我跟宋太祖都是三十歲當上節度使的話,並且背後指責皇上的不是;第二條是金兵南侵時擁兵逗留不前;第三條是串通張憲謀反。謀反的證據是嶽飛與嶽雲、張憲來往書信裏有另外謀劃、聯絡心腹之人等語。這些話被認定為嶽飛指使部下發動兵變,迫使皇上把軍權交還嶽飛。
??重審的結果報給宋高宗,改判嶽飛死刑。宋高宗立即準奏,並在死刑名單裏加上了嶽雲的名字。
??不久嶽飛父子被宋高宗秘密殺害在風波亭上。據說首級被送往金國作為南宋和談的信物。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