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陳橋兵變
960年——961年 都檢點趙匡胤陳橋兵變廢周立宋,是為宋太祖。
??960年元旦,傳聞北漢勾結遼軍進犯後周。後周朝廷命令趙匡胤率禁軍出征。
??趙匡胤因為屢立戰功,被柴榮提拔為殿前都點檢,也就是禁衛軍司令。
??大軍走到陳橋(距京城開封40裏的一處驛站)這個地方宿營。
??傍晚,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日下複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兩個太陽處於搏殺狀態。這本是一種不太常見的大氣光學現象,稱幻日現象。但古人不明白其中原委,以為天降異象,預示著新皇帝出現。古人向來以太陽來代表君王,所以說“天無二日,地無二君”。如果天上有了二日,說明地上出現了二君。一個皇帝在金鑾殿坐著,另一個皇帝會是誰呢?大家議論紛紛。
??其實這種議論從幼主登基那一刻起就已經出現了。朝野並不太情願接受一個娃娃做他們的皇帝。“主少國疑,中外始有推戴之議”。朝野一直在私下議論,誰會取代這個小皇帝。
??將士們不睡覺一直議論到五更天。有人提議:一個小屁孩做皇帝他懂什麽呢?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他會知道封賞我們嗎?等他長大了懂事了,我們早戰死沙場了。我們還不如推舉點檢趙匡胤做皇帝。
??於是,將士們簇擁到趙匡胤的營帳前高呼口號,擁護趙匡胤做皇帝。
??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試圖攔阻,警告大家公開議論皇帝更立是殺頭的大罪。
??有人拔出腰刀,大聲說道:反正罪已經犯下了。如果太尉(趙匡胤行前被任命為太尉)不從,我們也不會束手待斃。
??趙匡胤的謀士趙普見勢不妙趕緊上前圓場:皇帝更立是大事,容我們去跟太尉商議再定。
??兩人入帳稟報趙匡胤。趙匡胤喝醉酒正在沉睡。兩人把趙匡胤叫醒,告訴他軍中生變。趙匡胤大驚,出帳安撫將士們。
??有人上前不由分說把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然後帶頭歡呼萬歲。
??趙匡胤半推半就接受了歡呼。
??趙匡胤身披黃袍,帶兵返回京城。
??後周太後懷抱幼子讓出皇宮。趙匡胤登基坐殿建立宋朝,史稱北宋。
??趙匡胤登基前任宋州節度使,登基後便以“宋”為國號。
??趙匡胤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據說他出生時“體有金色,三日不變”。眾人以為是大富大貴的吉兆。其實嬰兒出生後都是“體有金色”,這不是什麽稀奇事兒而是自然現象,叫新生兒黃疸[dǎn]。如果黃疸嚴重那是毛病,比如急性肝炎。眾人不懂,不憂反喜,以為胎裏帶的黃馬褂。
??趙匡胤受家庭的影響,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練出一身的好武藝。趙匡胤在中國武術史上有一號,現在的太祖長拳傳說就是趙匡胤所創。
??趙匡胤後來投到郭威軍中效力,因為戰功屢次升遷,在柴榮時代成為禁軍統帥。柴榮視趙匡胤為親信,和他以兄弟相稱。但是趙匡胤在柴榮死後發動“陳橋兵變”,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去皇位。
??史書都說趙匡胤是被動稱帝。但有人根據一些細節考證,認為陳橋兵變是趙匡胤事先謀劃的結果。
??不管怎麽說,趙匡胤一步登天做了宋太祖。
??宋太祖雖然是武將出身,卻非常有政治頭腦、政治手腕。
??他上台伊始就開始加強皇權、重樹皇威。
??史書上提到兩個細節。一個是要求全國避他的名諱。
??古代下對上講究避諱以示尊重。比如皇上叫李世民,臣下徐世勣(《隋唐演義》裏麵的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就趕緊改名叫徐績。有些皇帝比較體恤民情,登基後把名字改成生僻字減少民間的麻煩。
??宋太祖登基要求全國嚴格執行避諱製度,人名、地名都得改。弟弟趙匡義按家譜排的“匡”字也被改為“光”字。
??宋太祖通過避諱一事強調尊卑上下,突出皇帝的尊嚴。
??曆朝曆代的皇帝和宰相級的大臣商討國事時,按現在的話講,召開ZZJC會議,與會者都有一個座位、一杯茶。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
??宋太祖召集常委會時不給常委設座位,讓他們站著說話。即使他們貴為百官之首也不能和皇帝平起平坐。與座位一起消失的是宰相的權力。宰相的權力被拆分、製約。
??以前的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黨政軍一把手,位高權重。宋太祖將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設立樞密院(相當於中央軍委)和三司(財政部)。宰相隻管治國治民。宋朝形成“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麵。雖然宰相手下管著兵部,但兵部已經有名無實,隻是一個虛職,跟現在的國防部相仿。宰相位高而權不重。
??為了進一步製約宰相的權力,宋太祖又設“參政”,相當於副總理,使宰相不能搞“一言堂”。
??各部委和地方ZF也增設副職和部門拆分和製約一把手的權力。
??這樣做雖然對加強皇權有利但也製造了大量的冗官冗吏。
??軍權對皇權的威脅最大。宋太祖深知這一點,但輕易不敢對軍權下手。曆朝曆代皇帝削藩很少能得到好的結果。宋太祖剛上台立足未穩,不想搞亂自己的陣腳。
??宋太祖對藩鎮和將領盡力籠絡,給他們加官進爵,多加賞賜。
??大部分藩鎮有奶便是娘,對宋太祖登基表示祝賀。但有些藩鎮懷念郭威,不承認宋太祖是合法皇帝,認為他是個篡位者。
??宋太祖派使者去昭義鎮,通知節度使李筠新皇登基。李筠先是拒見使者,後來在大家的勸說下勉強跟使者見了個麵。到飯口了,大家在一起吃個飯吧。李筠在飯桌上突然拿出郭威的畫像,對著畫像痛哭不已。陪同人員趕緊打圓場說李筠喝多了,不要見怪。
??使者回去告訴宋太祖。宋太祖非常不悅,開始對李筠多加防備。
??李筠的兒子進京麵聖。宋太祖對他說,回去告訴你爹,我沒做天子時,他愛怎樣怎樣,跟我沒一毛錢關係;我既然做了天子,他要是不乖,我就不能不管了。
??李筠知道宋太祖對他已經有了猜忌之心,決定舉兵反叛。他勾結北漢,為北漢做先鋒,出兵襲取了澤州(山西晉城)。
??宋太祖速派大將石守信率兵討伐,自己率大軍隨後增援。李筠率軍三萬迎戰石守信,被石守信擊敗,退守澤州。宋太祖率軍趕到,與石守信一起包圍了澤州。宋太祖要求部隊搶在北漢軍隊趕到之前攻下澤州。但是澤州防守頑強,宋軍打了十天半個月也沒能打下來。宋太祖急了,組織敢死隊強攻澤州,自己率大軍跟進。在宋太祖親自督戰下,宋軍冒死衝鋒終於攻破澤州。李筠在城破之時,投火自盡。
??淮南節度使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也郭威手下一員大將。他聽說李筠起兵後派親信翟守珣去跟李筠聯絡,打算跟李筠聯手南北夾擊推翻宋太祖。但翟守珣跟宋太祖是舊相識,不支持叛亂,偷偷跑到宋太祖那裏告發了李重進。宋太祖聞聽大驚,請翟守珣務必設法拖住李重進,別讓他跟李筠一起發難,等他平定李筠後再去解決李重進。翟守珣回去後勸李重進不要急著出兵,等李筠跟宋太祖兩敗俱傷之時再下山摘桃子。李重進相信他話,按兵不動。
??宋太祖平定李筠後,下令調李重進到平盧任職。
??李重進意識到宋太祖已經發現自己的陰謀,舉兵反叛。宋太祖早有準備,再次禦駕親征討伐李重進。石守信作為先鋒,長途奔襲李重進據守的揚州。宋太祖趕到揚州時正趕上揚州被石守信攻破。李重進在城破之時跟李筠一樣ZF而死。
??宋太祖兩戰兩勝,平定了藩鎮之亂。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