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260,藩鎮始亂

260,藩鎮始亂

  ,765年——773年 唐朝勢衰。節度使擁兵自重。藩鎮割據開始。


  ??數次大戰之後唐朝國力衰弱,經濟殘破,人口隻剩下千把萬,糧價漲到一千錢,也經不起再折騰了。


  ??平盧淄青(山東)節度使侯希不受將士們的擁戴。他們擁戴的是兵馬使(專管軍隊的官員)李正己。侯希逸心裏不痛快,借故將李正己撤職。這下引起軍隊嘩變。嘩變士兵驅逐了侯希逸,擁立李正己為帥。唐代宗為了安撫嘩變士兵,下詔任命李正己為留後(代理節度使)。


  ??他這樣做等於承認士兵自己推舉主帥合法。之後再想任命主帥就不好辦了,再想調動軍隊也困難了。並且會引起其他部隊效仿,引發更多的嘩變。


  ??765年,劍南節度使嚴武病死。


  ??嚴武手下將領在推舉節度使的候選人時意見不統一。以都知兵馬使(節度使直屬部隊將領)郭英幹為首的一撥人推舉郭英幹哥哥郭英乂[yì]。以西山都知兵馬使(川西部隊將領)崔旰[gàn]為首的一撥人推舉大將王崇俊。


  ??唐代宗選定原神策軍主帥郭英義為新節度使。


  ??郭英乂上任後,捏造罪名殺了王崇俊,然後招崔旰來成都議事。


  ??崔旰當然不肯自投羅網,以防禦吐蕃為由拒絕離開西山。


  ??郭英乂於是聲稱幫助他防禦吐蕃,帶兵去西山找崔旰。


  ??崔旰實在躲不過去了,一怒之下起兵造反,出兵襲擊郭英乂,把郭英乂打得屁滾尿流狼狽而逃。崔旰一不做二不休,對外宣稱郭英乂謀反,率軍進攻成都,再次打敗郭英義,占領了成都。


  ??郭英乂單騎逃到普州(四川資陽安嶽縣)。普州刺史砍下他的腦袋派人送給崔旰。


  ??郭英乂的部將楊子琳等人起兵討伐崔旰,為郭英乂報仇。四川因此爆發內戰。


  ??朝廷派出新的節度使帶兵進駐四川,希望能平息內亂。沒想到崔旰對新節度使又發動攻擊,把新節度使打得落荒而逃。其他各路討伐軍也被崔旰擊敗。


  ??朝廷討伐不成轉而安撫,讓崔旰做節度使,讓楊子琳等人做各州刺史,讓雙方和解,對過往的事情都不再追究。


  ??四川戰亂得以暫時平息。


  ??來年崔旰入朝覲見唐代宗。楊子琳趁機起兵攻打成都。崔旰聞訊火速返回成都。但是等他回到成都,戰爭已經結束了。他的妾“浣花夫人”散盡家財招兵買馬,率成都軍民守城,擊退了來犯之敵。


  ??“浣花夫人”後來被成都百姓視為護城之神在浣花溪邊建祠祭祀。


  ??楊子琳戰敗逃走,帶領殘兵敗將順江而下尋找落腳之地。按照勝者王侯敗者賊的邏輯,他們現在屬於賊軍。沿途城池的官軍奉命捉拿他們。楊子琳挺能打,接連擊敗幾支官軍,占領了夔[kuí]州(重慶奉節縣)。


  ??楊子琳假意向朝廷請罪。


  ??當時吐蕃頻頻進犯,四川成為抵抗吐蕃的前線。朝廷不願四川多事,停止討伐楊子琳,任命楊子琳為峽州(湖北宜昌夷陵區)團練使(地方部隊長官),讓他離開四川了事。


  ??朝廷一味息事寧人。各地節度使離心傾向益發嚴重。


  ??“河北四鎮”之一的盧龍節度使李懷仙被部下朱希彩所殺。同為“河北四鎮”並且相互結為同盟的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派兵討伐,但被朱希彩擊敗。


  ??唐代宗無力討伐,隻能承認朱希彩為新節度使。後來朱希彩也被殺了,他的部將朱泚[cǐ]被部下推舉為節度使。朝廷也予以承認。


  ??唐代宗喪失了人事任命權也就喪失了對藩鎮的有效控製。藩鎮開始走向自治,逐漸演變成獨立王國。藩鎮對唐朝隻存在名義上的從屬關係。這為日後的藩鎮之亂埋下伏筆。


  ??不光是邊鎮,內地節度使也不再把朝廷放在眼裏。


  ??華州(陝西華山一帶)節度使周智光憑借地利之便隨意截留其他地方送往長安的貢品。這種行為形同造反。但唐代宗畏懼他手裏有數萬軍隊,一直不敢追究。


  ??後來陝州的監軍張誌斌回京路過華洲。周智光設宴款待他。在酒席上,張誌斌酒後失言批評周智光約束部下不力。周智光一怒之下殺了張誌斌。


  ??周智光擅殺朝廷大臣,這是大罪。唐代宗仍寄希望於安撫,封周智光為檢校[jiào]左仆射,讓他進京為官。


  ??這個職務跟宰相一個級別,但沒有實權。唐代宗想以明升暗降之策削去周智光的兵權。


  ??周智光對唐代宗沒有封他做宰相表示不滿,揚言華州離長安隻有180裏,我一伸腳就能把長安踢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別人做不到,我能。


  ??周智光的存在對長安構成直接威脅。唐代宗安撫起不到作用,隻好秘密召回鎮守邊關的郭子儀前去討伐。淮西節度使李忠臣也奉命出兵助戰。


  ??郭子儀率領大軍兵臨城下。周智光的部下不想跟隨周智光對抗朝廷,殺了周智光投降郭子儀。


  ??唐代宗懲辦周智光有殺雞儆猴的意思。但這種威懾效果是相當有限的,隻能嚇唬一下實力不濟的藩鎮。實力強的藩鎮,比如河北四鎮根本不怕唐代宗動粗。


  ??河北四鎮各個鎮擁兵數萬。他們不向朝廷上繳賦稅,利用賦稅招兵買馬,加固城池。他們在各自擴充實力的同時還結成同盟,並且通過聯姻跟周邊藩鎮李正己、梁崇義結成二級同盟。唐代宗討伐其中一個可能招來四個甚至六個藩鎮的聯合反撲。跟他們動武,一個郭子儀不夠,必須調動全國的藩鎮軍隊,那無異於讓安史之亂重演。唐代宗輕易不敢動這念頭。


  ??但是唐代宗對藩鎮的姑息使藩鎮獨立傾向越來越嚴重。他最後能調動的節度使隻剩下郭子儀和一些實力不濟的小節度使。


  ??郭子儀對朝廷始終是忠心耿耿。當然,唐代宗對郭子儀也是極力籠絡。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ài],跟郭子儀結為親家。


  ??有一出戲叫《打金枝》,說的就是郭曖和公主小兩口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小兩口吵架,郭曖在氣頭上說了過頭話,還動手打了公主。公主是金枝玉葉,哪受過這待遇,一賭氣跑回了娘家。不過了,離婚!

  ??公主向皇父告狀:駙馬說他們老郭家不稀罕做皇帝,要不然的話,天下早就不姓李了。


  ??唐代宗對閨女說:人家說的是真事啊。


  ??郭子儀回家得知兒子打了公主,還說了大逆不道的話,嚇得魂不附體。這是滅門大罪啊,判你個謀反一點都不怨。


  ??郭子儀立即把兒子綁了,入宮負薪請罪。唐代宗非常寬厚,對郭子儀說:“不癡不聾,不做阿翁”。做家長的有時候就得裝聾裝傻。孩子之間拌嘴,家長不能太較真。


  ??唐代宗好言相勸,讓小兩口和好如初。


  ??郭子儀對唐代宗也是知恩圖報。他常年駐守涇州(甘肅涇縣),力保長安無虞。吐蕃連年進犯都被郭子儀擊退。隻不過郭子儀兵力不足,少時3萬,多時5萬,而吐蕃動輒十萬、二十萬,郭子儀能守住已經很了不起了,根本無力反攻。


  ??所幸回紇人這些年比較安靜。如果回紇人再打過來,郭子儀左支右絀肯定無法應付。


  ??不過回紇也不是省油的燈。回紇人借賣馬之名敲詐中原。他們把淘汰下來的老弱病殘的馬都趕到中原,強迫唐朝高價收購。好馬的正常價格35匹絹一匹。回紇賣40,還不準還價。唐朝不敢得罪回紇,隻得忍氣吞聲當冤大頭。


  ??唐代宗對內對外都采取綏靖政策,順其自然,得過且過。這種態度可能與其信佛有關。


  ??唐代宗最早信奉道教,後來受宰相王縉、元載等人的影響開始信佛。佛係的唐代宗逆來順受,能忍則忍。


  ??不過也有忍不下去的時候。周智光是一個例子。魚朝恩也是一個例子。


  ??宦官魚朝恩跟當年程元振一樣一手遮天。百官和唐代宗必須經過他才能上傳下達。唐代宗偶有跳過他直接指示百官,魚朝恩知道後大發脾氣,竟然指責唐代宗有事瞞他。


  ??魚朝恩的養子才十四、五歲。唐代宗為了討好魚朝恩讓他養子穿綠衣(五品以下官服)入朝為官。但魚朝恩並不滿足,要求讓養子穿紫衣(三品以上官服),並且不等唐代宗回話直接讓人去拿。唐代宗敢怒不敢言,強顏歡笑,說:你孩子穿上紫衣還挺合適的。


  ??魚朝恩掌握著禁軍,負責守衛京城和皇宮。唐代宗怕他造反弄死自己,不敢得罪他。


  ??宰相元載恨魚朝恩專權,竄唆唐代宗除掉魚朝恩。


  ??唐代宗讓元載幫他出謀劃策。


  ??元載重金賄賂魚朝恩的衛隊長周皓,把周皓秘密拉到自己一邊。


  ??某日,唐代宗設宴款待王公大臣。魚朝恩受邀參加。


  ??宴會結束後,唐代宗佯言有事要談,留下了魚朝恩。


  ??唐代宗指責魚朝恩圖謀不軌。魚朝恩不服,跟唐代宗頂嘴。周皓在後麵一伸手把魚朝恩抓住,讓左右衛兵勒死魚朝恩。


  ??唐代宗先傳旨下去,解除魚朝恩的軍職。然後對外宣布魚朝恩接旨後上吊自殺。


  ??唐代宗解決了宦官之亂,總算給自己的政治生涯添加一些亮點。


  ??元載幫助唐代宗除掉了魚朝恩,取代魚朝恩成為朝廷的權臣。他開始利用手中權力大肆謀取私利,拉幫結派,打擊異己,索賄受賄,賣官鬻爵。


  ??有舉報他貪贓枉法的官員都被他毫不留情地清除。他交代百官,有什麽事需要上奏皇帝時要事先讓他知道。他想通過這種方法控製言路,防止自己違法亂紀的事情曝光。


  ??顏真卿上書唐代宗批評元載比當年的李林甫有過之無不及。李林甫都不敢這麽明目張膽地堵塞言路,一手遮天。


  ??元載誣告顏真卿誹謗朝廷,將其貶為峽州別駕(刺史的助理)。


  ??雖然元載百般欺瞞,但唐代宗對元載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上悉知元載所為,以其任政日久,欲全始終,因獨見,深戒之;載猶不悛,上由是稍惡之。”唐代宗跟元載既是君臣又是同修佛友,顧及元載的顏麵不願當麵揭穿他,私下告誡他,讓他悔改。但元載我行我素毫無悔改之意。唐代宗開始不喜歡他了。


  ??元載要求但凡特別任命的官員不必經過吏部審核。言外之意,但凡他任命的官員別人無權過問。


  ??唐代宗批準了他的要求。但是元載這麽做有跟皇帝爭奪人事任免權的嫌疑。相權威脅到皇權,唐代宗不能再等閑視之。唐代宗決定除掉元載。


  ??但朝中文武大多是元載提拔,唐代宗不敢貿然除去元載。他設法削減元載的權力,從長計議。


  ??經過一段時間準備,唐代宗突然下令讓舅舅吳湊率軍逮捕元載,在獄中處死元載。同為宰相的王縉跟元載同流合汙,在元載倒台後也被下獄。


  ??唐代宗一舉奪回大權。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