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玄武門之變
626年李世民玄武門兵變,弑兄殺弟奪太子之位。唐高祖禪位。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626年,突厥又來進犯。李建成建議讓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於是唐高祖就把兵權從李世民那裏拿回來交給了李元吉。李元吉調李世民手下大將尉遲敬德、程咬金、秦叔寶等及其精銳部隊隨他出征。
??大軍出發前,李建成的率更丞王晊[zhì]密報李世民,稱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謀要害李世民。他說:李建成對李元吉說:現在李世民的精兵強將都歸你掌握了。等你出征時,我會拉著李世民去給你踐行。你趁機讓人把他殺了,然後對皇上報告說他暴病身亡。皇上不會不相信的。
??率更丞是負責計時的官,從七品,相當於副處級幹部。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崗位上的不起眼的小官這麽能得到如此重要的情報,史書沒有交代。按理說一個率更丞是沒機會接近太子並且聽到如此機密的談話的。
??現在很多人對史書關於李家紛爭的記載是存疑的,認為史書美化了李世民。按照上述記載,李世民沒有一點問題,都是父親兄弟的錯。唐高祖受到耳邊風的影響猜忌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想方設法陷害李世民。而李世民一直逆來順受百般退讓。李世民父親兄弟的所作所為給人感覺既不合情理也不合邏輯。
??史書記載皇家秘史主要是依靠皇帝的起居注。起居注是由專人跟隨皇帝左右記錄皇帝每天一言一行的日記。這是修史的重要素材。皇帝本人通常是不被允許看自己的起居注的,更不能要求更改。但唐太宗李世民是史上第一個親閱起居注的皇帝。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唐太宗指使史官篡改曆史。但是皇帝親閱一定會對記載起居注的史官造成壓力。在皇帝的監視下記錄的皇帝言行,其可信度大打折扣。就像孩子如果知道家長會翻閱他的日記,很難再指望他能毫無保留地實話實說。
??不過,史書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讓人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李世民也不是個善茬。
??王晊把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密謀報告李世民後,李世民的手下都勸李世民先發製人。李世民不肯,不願背負骨肉相殘的惡名。但史書透露李世民“蓄養勇士八百餘人”都已被招入王宮,全副武裝。尉遲敬德說:“事勢已成,大王安得已乎”。人馬已經進入戰鬥位置,不可能取消了。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
??於是,李世民決定動手。
??李世民向唐高祖告狀,說李建成和李元吉和唐高祖的嬪妃通奸,並且要謀害自己。唐高祖不信,讓他們三人明日入宮當麵對質。
??次日一早,李世民親率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麵的玄武門。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當他們走到玄武門時突然伏兵四起。李世民一馬當先衝了出來。李建成和李元吉撥馬便跑。李世民張弓搭箭一箭射死大哥李建成。大將尉遲敬德追上去射死李元吉。
??唐高祖這時正在後宮水上泛舟,忽見尉遲敬德全副武裝、殺氣騰騰領兵而來,大驚失色。尉遲敬德大聲說:太子謀反被誅。臣奉秦王(李世民)之命前來護駕。唐高祖立刻就明白了一切。
??很快,宮內傳出消息,唐高祖立李世民為太子。“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也就是說,唐高祖交出所有軍政大權,自願做一個傀儡。
??李世民下令大赦天下,包括李建成、李元吉一黨的“凶逆之罪”。
??李世民政變成功,根據“成者王侯敗者賊”的慣例,李建成、李元吉就了叛逆。他的親屬、部眾就成了叛黨。李世民下令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所有兒子。他的部眾四散而逃。
??李世民的堂兄、幽州都督李瑗跟李建成關係親近,得知李建成被殺,打算勾結突厥造反,被部下所殺。
??當時突厥正在邊境作亂,李世民接受尉遲敬德的建議停止追殺叛黨,迅速平定內亂。
??另外,李世民下令停止執行唐高祖滅佛的命令,討好信佛的人。
??“世民命縱禁苑鷹犬,罷四方貢獻,聽百官各陳治道,政令簡肅,中外大悅。”將宮苑的鷹犬放生,並且讓地方停止貢獻這些東西,集中精力抓朝政,這些措施也是為了取悅朝野輿論。
??安定國內的同時,李世民派兵迎戰突厥。原本這個任務交給了李元吉。李元吉被殺,反擊突厥的計劃被打亂。突厥更加猖獗。李世民不得不調集更多的兵力去抵抗突厥。
??這時宮中又傳出消息,唐高祖決定禪位給李世民,搬出皇宮去做太上皇。
??自從尉遲敬德進宮後,唐高祖就被控製了起來,從此銷聲匿跡。直到四年後唐高祖才首次露麵,參加一次小型宴會,慶祝滅亡D厥。那時唐太宗因為滅突厥聲望達到頂峰,不用擔心誰能威脅他的皇位。
??李世民接受唐高祖的禪位,即位為皇帝,史稱唐太宗,年號“貞觀”。
??唐太宗是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少有的明君。但他弑兄奪位給他留下一個汙點。
??唐太宗李世民如願以償坐上龍椅。可屁股還沒坐熱就遇到D突厥大舉南侵。D突厥厥的頡[jié]利可汗率領大軍十餘萬一直打到長安城下。
??長安危急。中原危急。新興的唐王朝麵臨滅頂之災。
??唐太宗令人連夜趕製旗幟,廣布疑兵。次日一早,唐太宗率隊大開城門出城應敵。
??他令部隊紮下陣腳,自己單槍匹馬來到渭水河邊與頡利可汗隔河對話。
??可汗被唐太宗的單騎迎敵的巨大勇氣所震撼,再看唐太宗身後,城上城下旗幟遮雲蔽日,似有千軍萬馬,不由得麵露懼色。
??唐太宗對頡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又許以大批的金銀財寶。頡利覺得撕破臉開打不一定能占到便宜,還不如見好就收,於是就坡下驢撤兵回國。
??唐太宗靠空城計和貢金使唐王朝躲過一劫。
??身為武將出身的唐太宗忍辱求和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隋末大混戰後,國家需要時間恢複,百姓需要時間休息。另外,剛剛弑兄奪位的唐太宗根基不穩,暗潮洶湧,也不宜輕起戰端。
??突厥在隋代被隋文帝“胡蘿卜加大棒”政策整治得服服帖帖。但後來突厥與隋煬帝翻臉,故態複萌。隋末大亂時,突厥插手隋朝內戰。唐高祖也是在突厥幫助下起兵反隋。
??唐朝在大亂之後,人口凋零,經濟殘破,沒有實力和突厥抗衡。唐高祖隻能忍受突厥在中原胡作非為。唐高祖也曾想模仿隋文帝的“胡蘿卜加大棒”策略,拉一個打一個。他拉攏西突厥和唐朝一起夾擊D突厥厥。但是D突厥厥識破了唐高祖的計策與西突厥講和,讓唐高祖計劃落空。
??唐太宗是武將出身,能征慣戰,但麵對缺兵少馬、缺衣少食的窘境也不願輕起戰端。手裏沒有可手的大棒,隻能靠胡蘿卜換取暫時的和平。為了讓突厥退兵,據說唐太宗“傾府庫賂以求和”,把庫房都搬空了。
??唐太宗智退突厥之後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治國安邦、富國強兵上麵。
??中國在隋朝盛世人口達到4500萬,但是隋末唐初連年戰爭打沒了3000萬。為了盡快增加人口,唐太宗鼓勵早婚早育,將大批宮女遣回民間,並把人口作為地方官考核項目之一。
??時值災年,糧食嚴重減產,大批百姓出外逃荒,有些甚至逃往國外。有官員建議派兵阻止百姓逃荒以防人口流失。但唐太宗不予采納,任由災民自謀生路。
??1959年至1961年“SNZRZH”時期,河南信陽在已經遭災的情況下還在“放衛星”,結果ZF吹牛百姓上稅,國家按30%左右的標準征購公糧。百姓連口糧、種子都交了還不夠,在秋收的當年就開始餓死人。ZF嚴禁百姓逃荒要飯,以免敗壞ZF形象,結果使餓死的人更多。
??唐太宗一麵賑濟災民,一麵組織百姓開展生產自救,興修水利加強抗災能力。他自己節儉度日,勒緊褲腰帶和百姓一起共渡難關。他甚至動自掏腰包替賣兒賣女的災民贖回孩子。
??災年過後是豐年。唐朝迎來了久違的大豐收。糧價從唐初的一匹絹一鬥米一下子掉到了3、4個銅錢一鬥。糧滿倉、錢滿袋,牛馬滿山坡。“流散者鹹歸鄉裏”。
??經濟恢複,社會也恢複穩定。吏治清明,ZF得到百姓的擁護和信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