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突厥之患
622年——625年 突厥不斷犯邊,成為唐朝最大邊患。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兄弟鬩牆。
??李世民回京屁股還沒坐穩,河北、山東又亂了。劉黑闥在突厥人的幫助下東山再起死灰複燃,率領一萬突厥人殺回定州(河北保定定州市)。劉黑闥的舊將起兵響應。太行山以東地區烽煙再起。
??更為嚴重的是,十五萬突厥人隨後攻破雁門關殺入山西境內。
??突厥人是唐高祖的債主子,上門向唐高祖暴力催收來了。
??唐高祖當年起兵反隋,“卑辭厚禮”求突厥援助兵馬,由此陷入套路貸的泥潭再也無法脫身。
??按照《資治通鑒》的說法,唐高祖跟突厥約定,打下長安“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但是按照《大唐創業起居注》的說法,唐高祖答應“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前一個說法勉強還能讓人接受,至少還有點底線。後一個說法讓人無法接受,唐高祖為了跟隋煬帝爭奪江山,不惜出賣自己祖國的人民。這跟賣國賊有什麽區別?
??還有說法唐高祖為了跟隋朝爭奪江山,不惜向突厥稱臣,做突厥的兒皇帝。
??雖然現代史學家力證唐高祖沒有稱臣,認為稱臣的說法是一個叫許敬宗的人瞎編。但仍有人堅持認為稱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因為這個許敬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禮部尚書。他參與撰寫的《武德實錄》、《太宗實錄》都經過李世民的審閱。他敢偽造史實抹黑李世民他爹嗎?即便他有那個膽,李世民也不會答應。
??《大唐創業起居注》的作者是唐高祖李淵大將軍府記室參軍(相當於秘書)溫大雅。他從唐高祖山西起兵開始就一直跟在唐高祖身邊,掌握第一手材料。
??這倆人的說法都不是輕易就能否定的。
??不過必須說明的是,唐高祖即便有賣國言論或企圖,也從來沒有付諸過行動。他打下長安後並沒有把長安“子女”送給突厥而隻是厚禮相贈。“帝(唐高祖)以(突厥)初起資其兵馬,前後餉遺,不可勝紀”。也就是說送給突厥的隻有“餉”而沒有人。這說明唐高祖跟突厥的事先約定,不管是稱臣還是“子女玉帛”,隻不過是權宜之計,騙突厥人的。
??突厥“求請無厭”(貪得無厭)終於讓唐高祖忍無可忍。唐高祖不願再搭理突厥人,停止支付永遠也還不完的“利息”。突厥於是跟唐高祖翻臉不斷發兵劫掠李唐。
??TJ一直保持守勢。在國內尚未安定的情況下,唐高祖暫時不想跟突厥為敵。
??打敗劉黑闥後,國內形勢基本穩定。代州(山西忻州代縣)總管李大恩建議唐高祖反擊突厥。突厥爆發饑荒,人馬都正餓著肚子,現在打他們有很大把握取勝。
??唐高祖於是派獨孤晟率軍配合李大恩進攻突厥。兩軍約好在馬邑會合,夾擊突厥。但獨孤晟遲遲未倒,已經進入進攻位置的李大恩在軍糧耗盡之後不得不撤兵。突厥人追上來對李大恩發動攻擊。李大恩的部隊潰散,幾乎全軍覆沒。李大恩兵敗身亡。
??突厥順勢進攻忻州。TJ拚死抵抗,擊退了突厥。但是突厥頡利可汗隨即糾集十五萬人卷土重來,攻破雁門關直奔並州而去。
??唐高祖把李建成、李世民以及能調動的軍隊都派到山西抵抗突厥。
??TJ在並州擋住了突厥人的進攻,殲敵五千。但是頡利可汗旋即增兵數十萬。
??禍不單行,吐穀渾也出兵西北渾水摸魚。
??唐高祖有點扛不住了,派人去向突厥求和。
??唐高祖的使者見到頡利可汗,對他說:你大老遠跑這來不就是為了這裏的金玉繒帛嗎?我們給你們送過去不好嗎?來這搶,搶到了也是歸你的部下所有,你自己能落下什麽呢?
??頡利可汗聽說唐人願意主動送來金玉繒帛,可以避免遠征的辛苦,自然高興,撤軍而回。
??打發走突厥人,唐高祖趕緊調兵去對付劉黑闥。
??劉黑闥勾結突厥人殺回河北後,駐守河北的TJ不是劉黑闥的對手,喪師失地,節節敗退。“由是河北諸州盡叛,又降於黑闥,旬日間悉複故城”。李世民先前的戰果全部付之東流。
??唐高祖派李元吉帶兵去戰劉黑闥。但是李元吉非常慫包,“畏黑闥兵強,不敢進”。唐高祖隻好把李建成派過去增援李元吉。
??太子洗[xiǎn]馬(輔佐太子政事的官)魏征建議李建成攻心為上,攻戰為下。再不能幹殺俘殺降的事,相反要優待俘虜,鼓勵叛軍棄暗投明。
??李建成聽從了魏征的建議,下令釋放叛軍俘虜,讓他們帶話回去,說TJ赦免除劉黑闥以外的所有人。
??劉黑闥的部下也早看清形勢不想打了,紛紛投奔TJ。
??劉黑闥率軍進攻魏州(河北邯鄲大名縣)。李建成率軍救援。劉黑闥擔心TJ內外夾擊,撤兵而走。當他們走到館陶(河北邯鄲館陶縣)的時候被永濟渠攔住。TJ很快就追到這裏。劉黑闥讓部隊背水一戰,自己去督造橋梁。橋造好之後,劉黑闥一馬當先過橋而走。他一跑,他的部隊無心戀戰都跟著跑了。千軍萬馬爭搶獨木橋。橋轉眼就塌了。沒跑掉的叛軍扔掉兵器舉手投降。
??劉黑闥率幾百騎兵逃過永濟渠,跑到饒陽(河北衡水饒陽縣東北)時隻剩下一百多人。他的部將見他大勢已去,綁了他去找李建成請賞。
??李建成將劉黑闥斬首。
??中國到此基本統一。雖然還有梁師都等反王尚未平定,但已無關大局。唐朝已經可以宣布統一了。
??唐高祖成為繼隋文帝之後第六位統一中國的開國皇帝。
??唐高祖一統天下,李世民居功至偉,甚至可以說沒有李世民就沒有唐王朝。李世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打贏了最關鍵的幾場硬仗,為唐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立下的大功,怎麽獎賞都不為過。
??但話好說事難辦。唐高祖該怎麽獎賞李世民好呢?
??對於一般將領立了功,唐高祖可以給他加官進爵。對於李世民,官至大將軍,爵位是王,都是人臣最高級,再加官進爵就成皇帝了。唐高祖不知道該怎麽辦好了。
??唐高祖早先考慮過立李世民為接班人。但是李世民極力推辭,唐高祖隻好作罷。唐高祖最終還是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李建成知道唐高祖中意李世民,朝內外也傾心於李世民,心中一直不安。他認為隻有除掉李世民這個隱患才能坐穩太子位。
??三弟李元吉跟他關係親密。他與李元吉密謀,打算動用軍隊發動叛亂殺掉李世民。
??624年的夏天,唐高祖帶著李世民、李元吉去仁智宮避暑,留李建成看家。
??仁智宮在長安城北三百裏的玉華山。仁智宮“一月而成”。可以想象,防守不會非常堅固。
??李建成認為機會來了,調他的親信、慶州(甘肅慶陽)總管楊文幹率軍奇襲仁智宮。
??但是李建成派去給楊文幹送信的人把信送到仁智宮,向唐高祖告發了李建成。
??唐高祖大怒,傳召李建成來仁智宮見駕。李建成一到仁智宮就被唐高祖扣押起來。唐高祖隨後派人去抓楊文幹。但是去抓楊文幹的人跟楊文幹一起反了,率軍殺奔玉華山,要殺了李世民,營救李建成。
??唐高祖得到消息立即下山躲避,讓李世民率兵去戰楊文幹。
??楊文幹攻陷寧州(甘肅慶陽寧縣)。李世民率軍殺至寧州。楊文幹的將士一看李世民來了,根本不敢跟李世民交手,四散而逃。楊文幹也想跑,被手下砍下腦袋拿去將功贖罪。叛亂很快被平息。
??唐高祖在李世民出發前對李世民說,他決定廢掉李建成改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李世民平叛回來後,他又不提這事了,仿佛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他放李建成回長安,讓李建成繼續做太子。
??唐高祖之所以食言是因為李世民走後他的嬪妃和李元吉拚命替李建成說情。唐高祖耳朵軟,因此改變了主意。
??其實,不光唐高祖的嬪妃以及李元吉站在李建成這一邊,朝中的很多大臣也站在李建成這一邊。李世民功勞很大,但人緣不行。宮中朝中有好多說他壞話的人。
??李世民跟隋煬帝不同。隋煬帝當時奪嫡時宮中朝中都說隋煬帝的好話,說太子的壞話。李世民恰恰相反,幾乎沒人說他的好話,都是替太子說話的。這也是為什麽李世民奪嫡最終是靠武力奪取的。通過正常途徑他是沒可能拿到太子之位的。
??想必李世民對唐高祖再次食言是有怨氣的,但也沒什麽辦法,隻能咽下這口氣。
??後來唐高祖帶李建成兄弟幾個去打獵。李建成對李世民說:我這有匹好馬,翻山涉水如履平地。你騎上試試。實際上這匹馬腿腳有毛病,愛栽跟頭。李世民騎上馬飛奔,突然馬失前蹄,摔了下來。不過李世民騎馬經驗豐富,在馬摔倒之時一躍而起,跳到一旁,毫發無損。李世民對人說:“彼欲以此見殺,死生有命,庸何傷乎”?意思是,他想用這招害我。其實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點小把戲哪能傷得到我?
??李建成聽到後通過唐高祖的嬪妃把這話傳進唐高祖的耳朵,誣告李世民自稱天命在身,能做天子。
??唐高祖立即把李世民叫來責罵:“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一何急邪”。天子自有天命,不是用智謀武力能夠得到的。你追逐皇位的心也太急了吧?
??李世民百般解釋,自願接受司法調查。但唐高祖仍不肯息怒,並且對李世民有了猜忌之心。
??其實李世民究竟說了什麽很容易調查清楚。唐高祖不去調查,說明他並不關心李世民究竟說的是哪種命。他更在意的是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倆的關係已經無法修複。
??馬的腿腳有毛病即使是事實也是事後才能知道。但李世民第一時間就已經認定了這是李建成設計陷害,說明他對李建成已有成見,心存芥蒂。
??李世民立有大功,握有重權,但對未來皇帝心存芥蒂,對皇位也似乎有想法。這對江山社稷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唐高祖不能不對此煩惱。
??恰逢突厥人犯邊,唐高祖暫且放下此事,讓李世民率軍去抵抗突厥。但是“事平之後,猜嫌益甚”。打仗要依仗李世民,給他軍權又不放心,唐高祖非常糾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