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162,八王之亂

162,八王之亂

  公元301年——304年 司馬王室內亂,諸王挾持皇帝以控製權力。匈奴劉淵借機立國。


  司馬倫篡位太過急切,沒有積攢起足夠的實力。他能調動的軍隊充其量隻有對方的三分之一,其中還包括一些三心二意的將軍。勤王的軍隊從四麵八方殺過來,司馬倫以寡敵眾,左絀右支。司馬穎大敗司馬倫的軍隊,攻過黃河兵臨洛陽城下。


  司馬倫一夥人打算燒毀京城逃走。


  京城內的群臣眼見司馬倫已是大勢已去,串通起來要推翻司馬倫。他們拚湊了七百兵卒突襲皇宮,在皇宮內部官員的接應下,一舉擒獲了司馬倫。他們在司馬倫那裏拿到騶虞旗,命令忠於司馬倫的軍隊停止抵抗。


  他們把司馬倫押送到他原來的府邸,迎回晉惠帝複位,大開城門迎入勤王軍。


  司馬冏以勝利者的姿態率軍進入京城,控製了朝廷。入城頭一件事就是殺掉司馬倫。


  晉惠帝像孩子告狀似地說:司馬威掰我手指差點掰斷了。於是司馬威的人頭也隨之落地。


  司馬倫一黨全部被清洗。朝堂為之一空。


  司馬冏、司馬穎、司馬顒勤王功勞最大被授予“三公”級的職位,享受“九錫”待遇。司馬乂等人也各有封賞。


  司馬冏作為起兵勤王的首倡者,當仁不讓把朝廷第一把交椅拉到自己屁股底下,以天下領袖的姿態控製了朝廷。


  司馬穎不願屈居人下,但也不想跟司馬冏產生衝突,以母親生病為由帶兵回到自己的封國。


  司馬顒在戰後也撤兵回到了自己的封國。


  司馬乂得到了一個驃騎將軍的頭銜,留在洛陽為官。


  司馬冏做了朝廷一把手後也開始膨脹,以為享受九錫待遇就能跟皇帝平級。他在家SOHO辦公,從不上朝參加朝會、朝拜。朝廷有什麽事自己拍板就辦了,也不匯報晉惠帝。有人跳過他直接上奏晉惠帝,他知道後立即把那人下獄活活打死。同時他開始大興土木為自己修建王府,規模跟皇宮的一樣大,並且在王府接受百官叩拜,儼然以皇帝自居。


  司馬冏的種種行為引起司馬諸王的警覺。


  這時,益州又出事了。


  司馬冏擔心益州的流民太多,擔心流民鬧事,下令流民哪來的回哪去。李特當官了可以不受遣返令的影響,但他的流民部隊就等於被遣散了。於是李特想方設法阻擾遣返計劃的實施。


  官府大怒貼出告示通緝李特等人。李特讓人把告示都揭掉,改為通緝各部落各家族首領的告示。各部流民因此發生嘩變。李特趁機招兵兩萬多人。


  官府派兵進剿李特,但是被早有準備的李特設伏擊敗。李特趁勢反擊一直打到成都。


  成都一麵死守一麵向朝廷求援。


  但恰巧此時朝廷又爆發內亂,無暇顧及成都。


  朝廷內外尤其是司馬諸王視司馬冏為第二個司馬倫。司馬顒上書晉惠帝,公開指責司馬冏目無皇帝,伺機篡位,要求晉惠帝罷免司馬冏。晉惠帝在司馬冏的控製之下自然不會回應司馬顒。司馬顒於是聯合司馬穎、司馬歆[xīn]等人起兵討伐司馬冏。司馬顒假稱得到晉惠帝的密詔,命令駐紮在洛陽的司馬乂逮捕司馬冏。


  這下可把司馬乂坑了。司馬乂稀裏糊塗就被拉下水。司馬冏派兵襲擊司馬乂。司馬乂在百十名手下的保護下逃入皇宮。他以晉惠帝的名義指揮禁軍緊閉宮門抵抗司馬冏。司馬冏陳兵宮外,縱火焚燒皇宮西門,向皇宮發動進攻。晉惠帝在群臣的保護下逃到東門。司馬冏軍隊向宮**箭。很多大臣被弓箭射死。


  司馬乂以晉惠帝的名義宣布司馬冏謀反,號令軍民勤王,討伐司馬冏。


  司馬冏陷入被動。


  兩軍大戰三天三夜,最終以司馬冏慘敗而落幕。


  司馬冏的手下綁了司馬冏向晉惠帝投降。晉惠帝有意留司馬冏一條命。但是司馬乂不等晉惠帝開口便命令左右將司馬冏拉出去砍了。


  司馬冏的親屬、部屬兩千多人也隨即被殺。


  司馬乂控製了京城,自然也控製了朝廷。


  司馬穎、司馬顒有些傻眼,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他們的計劃不是這樣的。他們是想挑動司馬冏和司馬乂內訌,然後他們趁火打劫攻入京城拿下司馬冏。沒想到他們牽製住司馬冏的兵馬卻讓司馬乂趁機滅了司馬冏,自己白忙乎了。


  但事已至此,兩王隻能撤兵而回。


  內亂又告一段落。司馬乂調動軍隊去救成都。


  成都聽說朝廷派來援軍士氣大振,趁李特分兵阻擊朝廷援軍,出兵偷襲李特大營。李特沒有防備被殺得大敗,死在亂軍當中。


  李特的弟弟李流和兒子李雄收攏殘兵退回老巢。官軍乘勝進剿李流、劉雄,殺入叛軍大營,沒想到被人家反包圍殺得大敗。叛軍跟蹤追擊又殺回成都。


  這時,朝廷的援軍趕到。李流在李特死後沒了主心骨,在部下的勸說下準備投降官軍。李雄拒絕投降,率軍襲擊朝廷援軍,大獲全勝。李流自感慚愧,將軍隊指揮權讓給李雄,自己退居二線。李雄從此成為叛軍首領。


  朝廷援軍被擊敗,朝廷沒有再派援軍。因為內亂再起,朝廷又無暇顧及成都。


  司馬顒和司馬穎不滿司馬乂獨享勝利成果而自己勞而無功,以司馬乂“論功不平”、“專擅朝政”、“殘害忠良”為名出兵討伐司馬乂。


  雙方在洛陽城下展開大戰。


  司馬顒的軍隊打敗司馬乂殺入洛陽。司馬乂挾天子迎戰司馬顒軍。司馬顒的士兵看到皇帝的馬車不敢接戰,紛紛後退。司馬乂揮軍追殺,把司馬顒的軍隊趕出洛陽。司馬乂隨後又大敗司馬穎。


  司馬乂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以一敵二也不落下風。


  司馬顒、司馬穎不肯罷手,在城外安營圍困洛陽。


  司馬乂以晉惠帝的名義號令天下出兵勤王。有響應號召的軍隊陸續向洛陽開拔。形勢對司馬顒、司馬穎越發不利。


  這時,追隨司馬乂的東海王司馬越認為司馬乂不可能取勝,暗中布置擒住了司馬乂,然後獻城投降。


  司馬顒、司馬穎時來運轉不戰而勝。兩王軍隊進城後立即將司馬乂丟入火海燒死。


  司馬穎取代司馬乂總攬朝政。他清洗朝堂,並以自己的軍隊駐守皇宮和城門,控製住皇帝和京城。


  司馬顒上書晉惠帝建議立司馬穎為皇太弟。晉惠帝在他們的控製之下自然照準。於是司馬穎成了皇太弟,也就是皇位的繼承人。


  此舉觸碰大家了敏感的神經。大家認為司馬穎跟司馬倫是一路貨色。


  司馬越心生悔意,聯手司馬乂舊部陳眕[zhěn]反對司馬穎。陳眕趁司馬穎、司馬顒都不在京城,帶兵進宮控製住晉惠帝,以晉惠帝的名義宣布廢黜皇太弟,恢複司馬覃太子之位,同時號令諸侯討伐司馬穎。


  奉詔前來的軍隊在安陽集結,有十多萬人。司馬越自封大都督率領討伐軍北上進攻司馬穎。


  於是戰事又起。


  司馬越挾持著晉惠帝禦駕親征。他以為有皇帝這杆大旗,司馬穎的軍隊一定會望旗而降,因而不做什麽防備。沒想到司馬穎根本不吃這一套,率兵突襲他的陣營。司馬越大敗而逃。


  “帝傷頰,中三矢,百官侍禦皆散”。晉惠帝的臉上連中三元,僥幸不死。百官和護衛都一窩蜂地跑散了。大臣嵇[jī]紹沒有跑,跳下馬,跳上晉惠帝的馬車,用身體護住晉惠帝。


  司馬穎的軍隊殺到,把嵇紹拖下來亂刀砍死。晉惠帝試圖阻止,說他是忠臣啊,不能殺。來人說我們得到的命令是隻放過您一人。


  晉惠帝被押到司馬穎那裏。司馬穎把他安置在鄴城,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


  司馬穎的士兵殺害嵇紹的時候,血濺到晉惠帝的衣服上。到了鄴城後,侍從給晉惠帝換下衣服準備去洗。晉惠帝說不要洗,那上麵有忠臣的血。


  司馬越戰敗後逃回封國。陳眕留守洛陽孤立無援。司馬顒趁虛而入派部將張方突襲洛陽,將洛陽一舉拿下。


  司馬穎進攻並且劫持皇帝使他成為眾矢之的。


  司馬越的弟弟、並州刺史司馬騰和幽州刺史王浚聯手起兵討伐司馬穎。他們向鮮卑和烏桓借兵以壯聲勢。


  胡人從此開始摻和到中國內戰之中。


  司馬穎的部將劉淵主動向司馬穎表示願意回去召集匈奴人為他助戰。


  劉淵不是漢人是匈奴人。匈奴人歸附漢朝200年,基本上已被漢化。他們隨漢人的姓氏,拜漢人的祖宗,以漢人自居。劉淵是匈奴前單於的孫子,五部首領之一。


  當年匈奴分裂以後,一部西遷去禍禍歐洲,一部南遷投降了漢朝被安置到並州(山西)一帶。東漢末年,南匈奴插手中原內戰被曹操擊敗。曹操把南匈奴單於扣留在鄴城,把南匈奴分成五部,人為地製造匈奴分裂,分散匈奴人的力量,使其無力為害中原。


  司馬諸王混戰,南匈奴打算借機崛起。各部落推舉劉淵為單於,希望在劉淵的麾下重新統一南匈奴。


  劉淵得到消息後,借口回去叫人離開司馬穎回到山西。他回去後就任五部匈奴大單於,宣布五部匈奴合為一體。


  劉淵統一匈奴後,得到五萬匈奴兵。但他並沒有去幫司馬穎而是宣布匈奴人複國。


  他定國號為漢。因為他認為漢朝曾與匈奴結親,作為漢朝的女婿匈奴人也算劉家人。他自稱漢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