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106,昭宣之治

106,昭宣之治

  公元前74年——前68年 霍顯、淳於衍謀殺許後。漢宣帝立霍光女為後。匈奴勢衰。霍光卒,宣帝始親政事。


  皇帝即位後一般都要確立皇後。群臣認為他的發妻許平君出身卑微不適宜做母儀天下的皇後,提議漢宣帝娶霍光的女兒霍成君為皇後。


  漢宣帝不置可否,下旨“求微時故劍”,尋找自己在卑微時佩帶的一把寶劍。群臣悟出皇帝是個不忘舊情的人,於是改議立發妻許平君為後。


  漢宣帝也曾想過要祭祀自己的父祖,但是遭到群臣的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前麵已經提到過,漢宣帝是以漢昭帝過繼孫子的身份繼承皇位,跟自己家已經沒有了關係,不能再祭祀自己的父祖。漢宣帝隻好把父祖厚葬略表心意。


  漢宣帝轉而要求為漢武帝立廟,宣揚漢武帝的功德。這項動議獲得朝廷通過。


  漢宣帝通過祭祀漢武帝讓大家記住他才是漢武帝的嫡係傳人。漢昭帝不過是漢武帝的庶子。而他是漢武帝嫡子的長子長孫。他爺爺劉據是漢武帝的皇後所生。他通過這種方式鞏固自己的地位,讓霍光不敢輕易動他。


  霍成君沒做成皇後,最失望的不是霍成君本人而是她的母親霍顯。霍顯一門心思要讓女兒做上第一夫人,讓霍家永享榮華富貴。


  膽大包天的霍顯竟串通女醫淳於衍謀害許皇後。


  淳於衍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專職婦科大夫,很可能是西漢名醫淳於意之後。淳於衍醫術高超又是女性,宮中以及達官貴族家的女人都願意找她看病。許皇後和霍顯生病也找她來診治。她跟霍顯很熟,曾通過霍顯為丈夫求官。霍顯對淳於衍許以榮華富貴,要求淳於衍找機會毒死許皇後。


  許皇後產後虛弱,需要用中藥調理。淳於衍趁機將附子粉混入藥劑中拿給皇後。皇後雖然有試藥侍女,但附子粉毒性不強,淺嚐輒止對常人無礙。虛弱的許皇後服藥後暴病身亡。


  皇後駕崩,皇帝震驚。漢宣帝下令把所有醫護人員都抓起來,追究他們失職之罪。他認為醫護人員沒有盡心侍奉,根本沒想到皇後是死於謀殺。


  霍顯得知淳於衍也被囚禁惶恐不安,擔心淳於衍供出她來。她向丈夫霍光和盤而出。


  霍光聽罷驚得目瞪口呆。他第一反應是大義滅親。可麵對自己的枕邊人,霍光心軟了。再者,謀殺皇後是天字號的大罪,不但妻子性命難保,整個霍家都有滅族的危險。左思右想,霍光決定將此事遮掩過去。


  畢竟大權在手,達到目的也並非難事。他讓人把淳於衍放了。


  事情平息後,霍顯讓霍光去向漢宣帝提親。被瞞在鼓裏的漢宣帝答應娶霍光的女兒霍成君,並且立為皇後。


  霍家夢寐以求的事情終於實現了。


  霍成君進宮讓太後很尷尬。霍成君是霍光的小女兒。霍光的大女兒是太後的母親。也就是說霍成君是太後的姨媽。但是作為皇後,霍成君得稱太後為母後。這輩分就有點亂。每當霍成君向太後行禮,太後都趕忙站起來不敢受禮。


  太後、皇後都是霍家人,霍光就是雙料外戚。朝中大臣大都是霍光提拔,連皇帝都是霍光立的,霍光的權勢達到頂峰。


  雖然霍光對漢宣帝沒有異心,但漢宣帝還是非常害怕霍光。兩人在一起時,漢宣帝總感覺“如芒在背”,好像背上有刺一般坐立不安。漢宣帝謹慎言行,盡量不與霍光發生衝突。


  匈奴在屢遭漢武帝胖揍之後龜縮漠北,偶爾餓急眼了跑到漢朝邊境偷雞摸狗,一旦驚動了主家立即沒頭而逃。


  匈奴不敢招惹漢朝便去欺負西域。西域是匈奴的傳統領地,在漢武帝時期歸附了漢朝。西域的烏孫國(新疆伊寧)和漢朝和親,關係最為親近。匈奴決定殺一儆百,攻**孫。烏孫不是匈奴的對手,急向漢朝求援。


  漢宣帝派出十幾萬大軍出擊匈奴,同時派將軍常惠出使烏孫,以軍事顧問的身份協調烏孫軍隊與漢軍協同作戰。


  常惠是匈奴通,當年曾隨漢武帝的特使蘇武出使匈奴,結果和蘇武一起被扣留在匈奴19年。


  常惠建議烏孫趁匈奴注意力在漢軍方向,出其不意突襲匈奴。烏孫王被說動,傾國而出,千裏奔襲,直搗黃龍,打了匈奴一個措手不及,殲滅了四萬人。匈奴的大小王爺、皇親國戚都做了烏孫的俘虜。70萬頭牲畜也成了烏孫人的戰利品。


  烏孫大勝而回,趕著匈奴的牛羊,押著匈奴老幼回到烏孫。


  漢軍那邊幾乎是空手而歸。匈奴根本不敢與漢軍交鋒,見到漢軍就跑。漢軍攆都攆不上。


  不過牲畜經不起這種折騰,匈奴人在長途遷徙過程中死了不計其數的牛、羊、馬、驢、駱駝。那是匈奴人的衣食財產。匈奴人心疼不已。


  匈奴單於咽不下這口氣,隨即展開報複。他不敢惹漢朝但不能放過烏孫,率領全部的精銳長途奔襲烏孫。烏孫被偷襲得手,吃了大虧。但是當匈奴人揚眉吐氣往回走時遭到了老天爺的報複。一場罕見的暴風雪將他們吞並。


  積雪一米多厚無法行走,匈奴人在雪地爬啊爬,爬啊爬。等爬回家的時候,單於身邊隻剩下屈指可數的幾個隨從。匈奴精銳盡失,元氣大傷。


  破鼓萬人捶。烏孫趁機攻它的西麵。烏桓(東北胡人)攻它的東麵。丁令(俄羅斯境內的遊牧民族)攻它的北麵。匈奴損兵數萬。馬匹也損失了數萬。


  屋漏又逢連陰雨。匈奴又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災。“人民死者什三,畜產什五”。百姓餓死三分之一。牲畜餓死一半。


  漢軍忍不住趁火打劫,出兵三千襲擊匈奴,俘虜了數千匈奴人回來。


  出兵三千就能打敗匈奴,看來匈奴已經毫無戰鬥力了。想當年數十萬鐵騎將漢高祖重重包圍的時候一去不複返了。現在的匈奴對漢朝來講已經不足為患。從此,漢朝邊境無事。


  匈奴之患已除,霍光也病倒了。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重而死。


  霍光作為輔政大臣幹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如果說漢昭帝、漢宣帝時代是漢朝的中興時代,霍光的功勞要占一半。


  霍光死後,漢宣帝以幾乎相當於皇帝的規格安葬霍光。漢宣帝和太後親自參加葬禮。


  霍光已死,漢宣帝開始親政。


  漢宣帝來自民間,深知百姓疾苦。他親政後勵精圖治,每五天召開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和百官一起商討國事,會上直接聽取百官的匯報並作出批示。


  之所以每五日一會是因為漢朝的一周就是五天,跟我們現在一周七天不同。西漢規定“吏員五日一休沐”,每五天歇一天。“休沐”的意思就是可以歇一天洗個澡。漢朝官吏一周上四天班,第五天休息,隻留個別人值班。


  漢宣帝五日一會相當於每周例會。他認為如果天天隻跟丞相等少數大臣見麵很可能會造成偏聽偏信,直接跟朝廷百官溝通可以全麵掌握情況,了解工作進度。


  漢宣帝允許官員密奏。誰有什麽事想給皇帝匯報但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可以把奏章密封後交上來。負責收集、整理奏章的尚書(中央辦公廳主任)見到密封的奏章不能私自拆看,必須直接轉給中書令(皇帝的貼身宦官、秘書)。


  漢宣帝通過例會和密奏防止有人一手遮天、堵塞言路。


  漢宣帝規定,對地方官要定期考核,獎優罰劣。注重選拔精通法律執法公正的人做百姓的父母官。為了高新養廉,漢宣帝給地方公務員普調50%的工資。


  宣帝重視地方幹部隊伍的建設。因為地方官直接麵對百姓,地方官的優劣直接影響百姓的幸福感指數。地方官知法守法、依法辦事可以大大減少社會不公。


  雖然宣帝推崇儒家但選官還是注意選精通法律的人,將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法治大惡”,“德去小疾”。在宣傳仁治的同時推行法製,兩條腿走路。


  漢宣帝推選的法官都是有慈悲心腸的人,斷案合情合理合法。碰到證據不足的案件,即使不能做到疑罪從無也盡量從輕。凡是死刑案件,在經過地方法院和最高法院一審二審之後,還要在執行之前經漢宣帝親自複審,盡量避免冤假錯案。


  漢宣帝通過減免租賦人頭稅等方式給農民減負,鼓勵農業生產,同時以優惠條件吸引流民回鄉務農。


  漢武帝時期苛稅重賦、酷吏嚴刑逼得百姓舉家而逃成為盲流。流民的大量存在不但減少了生產人口也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漢宣帝給流民重新分配了土地並借給他們糧食和種子,使他們能夠回歸社會。


  遇到災年,漢宣帝在積極賑災的同時帶頭降低夥食標準,裁減伺候皇家飲食和娛樂的人員,讓他們回家參加農業生產,並且為運輸糧食的車船開設綠色通道,免於盤查。


  漢宣帝嚴以治吏,寬以養民,“吏稱其職,民安其業”。漢宣帝執政期間,漢朝重現文景時期景象。曾創下一石糧食五文錢的最低記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