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59,胡服騎射

59,胡服騎射

  公元前307年——前305年 秦國奪位內亂。秦昭王即位。宣太後垂簾聽政。趙武靈王改革,實行胡服騎射。


  秦武王無子,按照規矩,王位應該由秦武王的兄弟繼承。但秦武王兄弟一大幫,究竟該由誰繼位出現紛爭。朝臣各擁一個王子爭奪王位。幾個兄弟互不相讓不惜刀兵相見。秦國轉瞬間四分五裂。


  趙國國君趙武靈王偷偷把公子稷接到趙國然後送回秦國爭位。


  公子稷是秦惠文王的嬪妾羋八子生的孩子,被秦惠文王送往燕國做人質。


  強秦往弱燕送人質,聽起來不可思議。其實這是秦國的外交策略。秦國一直在拉攏燕國跟他連橫,以此來破壞諸侯的合縱。不僅燕國,齊國、越國也是秦國的拉攏對象。秦國的外交策略就是遠交近攻,分化諸侯,各個擊破。雖然越國早已四分五裂,但仍能對楚國有一定的牽製作用。


  早在諸侯合縱初期,秦惠文王就把女兒嫁給燕國太子,以消除燕國對秦國的戒心。後來太子繼位為王,也就是燕易王。燕國跟秦國一直平安無事。隻是燕易王不長壽,在位沒多久就死了。他的兒子燕王噲繼位。


  燕王噲接受了公孫衍合縱抗秦的主張,參加了五國攻秦之戰。但是燕軍並沒有參加實際作戰,一看三晉軍隊敗給秦軍就跑了。雖然如此,燕王噲仍然擔心參加五國攻秦會招致秦國報複,到處請教怎麽才能讓燕國在短時間內強大起來。


  蘇秦的弟弟蘇代跟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把王位禪讓給他的國相子之。強國跟禪讓有什麽聯係讓人匪夷所思。商鞅當年見秦王從帝道、王道、霸道三種角度探討強國之道。蘇代是從帝道和霸道兩方麵忽悠燕王噲禪讓。堯舜禹禪讓獲得萬世敬仰。齊桓公放權管仲成為春秋首霸。蘇代讓燕王噲相信禪位子之名利雙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燕王噲接受了蘇代的建議,禪位於國相子之,自己去做太上皇。


  史書記載:“子之南麵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燕王噲把所有權力都交給子之,自己把自己架空了。他希望自己和子之能成為齊桓公和管仲那樣的搭檔,自己負責吃喝玩樂,子之負責富國強兵。而實際上呢,子之當權之後“燕大亂”。


  子之鐵腕治國讓“燕人恫怨”,不僅恐懼而且怨恨,很快引起內亂。燕太子平為了奪回權力起兵叛亂攻打子之。燕國數月之間,死了數萬人。


  正在齊國宣傳仁愛的孟子建議齊王趁火打劫幹掉燕國。


  當時燕國亂得連城門都沒人把守。齊軍輕而易舉就占領了燕國。禪讓的兩個主角燕王噲和國相子之都被齊軍所殺。子之被剁成肉醬。


  齊軍打著平息燕國內亂的旗號進入燕國。燕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但齊軍占領燕國後燒殺搶掠,激起了燕人的反抗。太子平帶領燕人反抗齊軍。


  趙國希望扶植一個親近趙國的人做燕王。趙武靈王將客居趙國的公子職送回燕國即位,即燕昭王。


  燕昭王是燕王噲的庶子。他母親是秦國公主。


  太子平豈肯讓出王位,出兵攻擊燕昭王。燕昭王在燕國無法立足。他母親出麵向父親秦惠文王借兵。秦惠文王當然希望自己的外孫能做上燕王,出兵增援燕昭王。秦軍借道魏國,拉上魏軍一起殺入燕國。


  太子平戰敗被殺。齊軍灰溜溜退出燕國。燕國隨即複國。


  燕國複國後跟趙國走的很近。秦國跟楚國大戰時,擔心燕趙站到楚國一邊,極力拉攏燕趙。秦惠文王將公子稷送往燕國為質,向燕國保證秦國決不會與燕國為敵。秦惠文王送質是單方麵的,不要求燕國跟他交換人質,以此向燕國表示自己的誠意。


  電視劇《羋月傳》說公子稷母子頗受秦惠文王寵愛。秦武王出於嫉妒把公子稷母子送到燕國為質。其實這都於史無據。羋八子在王宮裏地位低微,因為生了公子稷被封為“八子”, 人稱羋八子。八子相當於《甄嬛傳》裏的貴人,連妃嬪都算不上。羋八子是不是得寵不得而知。從秦惠文王把娘倆一起送到燕國為質來看,恐怕秦惠文王不太看重他們母子。與人為質是沒有約定期限的。羋八子母子很可能就要在燕國自生自滅。


  但秦武王意外身亡給羋八子母子帶來轉機。趙武靈王將羋八子母子送回秦國奪位。


  趙武靈王幫助公子稷回國奪位可能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加重秦國的奪位內亂,把公子稷當做攪屎棍子讓秦國亂上加亂,最好是亂得一蹶不振;二是如果公子稷能夠勝出會對趙國擁立抱有感激之情,不會跟趙國為仇作對。


  當然如果公子稷奪位失敗,趙國要冒得罪秦國的危險。新任秦王很有可能要找趙國秋後算賬。


  不過趙武靈王既然決定這麽做自然是頗有勝算。這個勝算來自公子稷的舅舅,也就是羋八子同父異母的弟弟魏冉。魏冉在秦國是手握兵權的將軍。有魏冉在,趙國的目的必得其一。


  果然,公子稷在魏冉的支持下打敗眾公子登上王位,人稱秦昭王。


  因為秦昭王年幼,羋八子以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羋八子做太後之後被稱為宣太後。


  秦國內亂持續了兩年。魏冉把作亂的大臣和公子都殺了才使秦國恢複了平靜。


  秦國內亂給了諸侯難得的喘息機會。


  在秦武王搬起大鼎砸自己的腳的那一年,趙國開始推行“胡服騎射”。


  那個年代的中原人的穿著都是寬袍大袖,走起路來玉樹臨風、搖曳生姿。尤其是趙國人,走起路來跟模特走台似的倍兒飄逸的感覺,因此有“邯鄲學步”的傳說。


  但是好看不能當飯吃。打起仗來,幹起活來,長袍大袖就有點累贅了。於是趙武靈王決定向胡人學習,改穿緊身窄袖的短衣長褲,並且組建騎兵,學習騎射。


  趙國是最早設立騎兵兵種的國家。這在中國軍事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趙國人管北邊的遊牧民族,主要是匈奴人,叫“胡人”。胡人在戰國時期就開始騷擾中原,到漢朝時才把他們打跑。


  胡人個個都是一身短打扮,竄上跳下比猴還靈。胡服便於騎馬射箭。而中原人的袍服不便於騎馬隻能坐車。和胡人打起來,胡人騎著馬來去如風,中原人駕著戰車根本追不上他們


  戰車的優點是衝擊力強,防守能力強,但是車體笨重,速度比較慢,對路麵的要求也比較高。這一點不如騎兵。騎兵機動性強,快速,靈活,爬山涉水,神出鬼沒,。


  胡人經常依仗利箭快馬南下劫掠趙國,撈一把就跑。趙國追不上他們隻好回來悶頭修長城。


  當時趙國最主要的胡人敵人是中山國。燕國內亂時,中山國趁火打劫占領了燕國數百裏土地,實力暴漲。中山國不僅劫掠趙國的財財物還侵削趙國的領土。趙國幾次討伐中山國都沒有成功。中山國益發猖狂。


  趙武靈王發誓要改變這種不利狀況。他帶領全體指戰員走上改革之路,穿胡服學騎射組建騎兵團。


  但是,改革之路向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總是要接受習慣勢力的挑戰。“胡服騎射”的改革方案一經提出,立即引來反對聲一片。


  將軍們隻熟悉戰車的戰法和戰術,對騎兵戰一竅不通。就象現在打了半輩子集團衝鋒、人海戰術的老將軍,乍對電子戰、信息戰等新名詞頓感手足無措。


  不過反對最激烈的還不是“騎射”而是“胡服”,認為這是“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把穿胡服和離經叛道相提並論。


  早先人們穿的是“衣裳”。“衣”是褂子。“裳”是裙子。男女都是上衣下裳,類似現在蘇格蘭人的傳統服裝。衣不貼身,肥肥大大。尤其是那袖子,跟個麵口袋一樣,也的確可以當口袋使。裳長至腳麵,要不然腿冷。古人不穿褲子,連內褲都不穿。天冷了會在小腿上套上“脛”。“脛”其實就是倆褲筒,類似現在的長護膝。戰國時期“衣”和“裳”合二為一改叫深衣,其實就是袍子。不管是裙子還是袍子都不便於活動,別說跑,走快了都拌跟頭。古人行走坐臥都規規矩矩的,跟穿和服的日本女人一樣。這倒很符合“禮”的要求。


  可穿著很“禮”的長袍大袖怎麽打仗呢?尤其是騎馬,衣裳裹著腿上馬都上不去。


  這時胡人的短衣窄褲就顯示出優勢。所以趙武靈王要求拋棄傳統服裝改穿胡服。


  趙武靈王苦口婆心地做通了叔叔公子成等高級將領的工作,並且帶頭穿胡服上朝。大家一看領導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好隨之改穿胡服,也就是短衣窄褲。


  推行“胡服”之後,趙武靈王開始訓練士兵“騎射”。“胡服”是為“騎射”服務的。建立騎兵部隊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那時侯還沒發明馬鐙子,騎馬時得用兩腿緊緊夾住馬肚子。剛開始學騎射時士兵們兩腿緊夾馬肚子,兩手緊抱住馬脖子,惟恐摔下來,根本沒辦法彎弓射箭。訓練了很長時間以後他們才逐漸鬆開兩手彎弓射箭、揮刀挺矛。


  擁有騎兵以後,趙軍的戰術也增加變化。騎兵和戰車相結合,進可攻退可守,軍事實力大大增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